父亲走丢,大爱赎罪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悔:父亲走丢在她的城市
  李婷婷和丈夫柴海华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于2006年7月,在上海环城路的郎俊春天小区按揭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成为新上海人。正当她们庆祝的时候,李婷婷接到哥哥的电话,说68岁的父亲有些轻微的老年痴呆症,她心急如焚。其实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她就发现父亲的头发更白、背更驼、精神已大不如从前了,自己远在上海,对河南老家的父亲她只能每月寄些钱,这一次,她请了年休假,急忙带着女儿妞妞回家看望父亲。她痛苦地发现,父亲的老年痴呆症已经很严重了,随即她把父亲接到了上海。
  为了父亲能尽快地融入新生活,更为了父亲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李婷婷便饭后带着父亲到小区花园里散步。后来,父亲在他们去上班后,也独自出门溜达。而他每次出门溜达后,都找不到他们住的那栋楼。幸好小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父亲即使走远了也没什么危险,保安和其他好心人经常把他送回来。因此,并没引起李婷婷的警惕。
  2011年初,当上部门副总监的李婷婷每天为工作忙得团团转;而柴海华正在参与“高级教师”的评选,每天也忙得一团糟。夫妻俩对父亲李义军的照顾也开始有了疏忽。2011年5月29日晚,李婷婷回家烧好饭菜后,便和柴海华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岂料,李义军又像往常一样,不记得自己吃过多少碗米饭,而把整锅米饭全吃进了肚里,最终因吃得太撑而拉肚子。李婷婷夫妇回到家后烦躁不已,既气又心疼地抓起父亲的手,像小时候父亲管教自己一样,把他的手打一下,阻止他乱吃。李义军竟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一样和她对着干,一边发着脾气,一边丢着家里的东西。李婷婷夫妇见状,没再理父亲,任他独自发着脾气。
  李婷婷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即便得了老年痴呆症,也是一个有心思的人。2011年5月31日傍晚,李婷婷夫妇和妞妞回到家,不见李义军。
  夫妇俩给小区物业打电话,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却表示,没有听说保安遇到了这位老人。李婷婷夫妇意识到情况不妙,发了疯似的寻找父亲的踪影。
  电台、报纸、街头小广告发布寻人启示,发动同事朋友去寻找……3天过去了,李婷婷夫妇始终不见父亲的丁点消息。李婷婷的心一点点地绝望。
  2011年6月4日,警方的一则认尸消息,让李婷婷一路狂奔赶到了事发现场。那是青浦区一处拆迁工地的水塘里,父亲皮肤青白,脸和头发上沾满了泥,嘴僵硬地半张着。父亲惨死的模样,让李婷婷顿时昏倒在地。
  痛迷失:痛失父亲的她无法原谅自己
  李婷婷夫妇把李义军的骨灰送回老家,哥哥们忍痛劝她节哀。然而李婷婷却无法原谅自己,她责怪自己当初既然把父亲接到了上海,为什么不能对他多一些耐心?
  柴海华多番劝慰妻子,却无济于事。因为李婷婷长时间不上班,最终被公司开除了。失业后的她,整日在家以泪洗面。
  2011年7月19日晚,柴海华一觉醒来,不见身旁的妻子。他迅速起床寻找,竟在厨房里找到了她。李婷婷气若游丝地躺在地上,手腕处鲜血汩汩而出,已经染红了地板。柴海华来不及询问,便抱上她冲出了家门,将她送进了附近的医院。在医生的及时救治下,李婷婷好不容易才捡回了一条命。
  经过与医生的交流和沟通,医生诊断李婷婷已患上了轻微的抑郁症。柴海华越发觉得妻子的状况危险。他思来想去,觉得唯一能“唤醒”妻子的或许只有女儿了。
  那晚,待李婷婷的情绪平稳后,妞妞在柴海华的指引下,拉着她的手,对她说道:“妈妈一定要好好的!如果妈妈有事,我会不开心的!因为我是妈妈的女儿……”李婷婷怔住了,随后她哭着把妞妞紧紧地搂进怀里。
  如柴海华所料,在妞妞的劝说下,李婷婷的精神状态慢慢地有所好转了。她开始接送妞妞上学放学、做饭洗衣……
  2011年8月3日傍晚,柴海华下班回到家,看到饭桌旁坐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汉,正捧着饭碗在狼吞虎咽地吃饭。
  原来,李婷婷从超市买完菜出来,在超市门口的垃圾桶旁看到了这位老人。在太阳底下,他正满头大汗地在垃圾桶里翻找,捡到一点东西就往嘴里送。
  这一幕刺痛了李婷婷。她走过去,询问老人是哪里人。老人语无伦次地说:“我要去找我女儿,我要回家。”老人的样子,让李婷婷想起了父亲。于是,她决定帮助他。通过聊天,得知老人的女儿曾住过漕宝路上的高家浜。那是一个城中村,而上海的人口流动性很大,老人的亲人是否还住在那里?她抱着一线希望,带着老人,开车赶到了那里。
  然而,从晚上8点多钟找到第二天7点多钟,老人对那里的建筑一脸的茫然。就在她准备放弃、带着老人返回时,老人竟在一幢民房前停了下来,然后疯了般的冲过去拍门。门开了,里面走出一位女子,愣了一下,然后一把抱紧老人,泣不成声:“爸,您怎么来了?您怎么瘦成这样了?”老人也紧紧地抱紧女儿,哭得像个孩子。李婷婷目睹此情此景,潸然泪下。
  女子得知是柴海华夫妇救了自己的父亲,竟跪在地上,向他们表示感谢。柴海华夫妇连忙扶起了她。随后,女子为表示感谢,又掏出了500元钱。李婷婷却说:“我帮助你爸爸,完全出于一片好意,哪能收钱呢?!”
  回家途中,柴海华发现笑容又回到了妻子的脸上。原来帮助别人的父母,可以减轻妻子对自己父母的痛悔,甚至可以让妻子快乐。这么一想,柴海华突然闪出了一个奇特的想法:如今老人走丢不少于孩子走丢,妻子何不以此为职业呢,既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说不定还能找到生财之道!
  柴海华把想法告诉了李婷婷后,李婷婷连忙叫好,不过不赞同收钱。夫妻俩最后一合计,决定不以赚钱为目的,但在救助老人过程中所有的花销,应有老人的儿女承担。
  重生:她靠捡流浪老人赎罪
  李婷婷决定从事这个既帮人又能减轻自己罪过的职业后,想到了一个难题——不一定每个儿女都认为自己送他们父母回家是出于好意,万一把自己当成“人贩子”怎么办?
  李婷婷经过查资料和走访救助站后,为了使自己每次的付出都能有成效,李婷婷在救助一位走丢老人之前,都要对其身份进行调查。   2011年10月一天,李婷婷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捡回了一位老太太。可当她带着老太太达到与其儿子约定地点时,接待她的除了老太太的儿子外,竟还有几名警察。他们不由分说就将李婷婷铐起来带回了派出所。原来,是老太太的儿子告她骗走了自己的母亲。幸好一旁的老太太及时站出来,哭着说:“儿子,我是与你媳妇吵了架才出来的,后来我又迷了路。是这位好心人收留了我,对我非常好……”警察赶紧给李婷婷松了手铐,并连声给她道歉。最后,老太太的儿子还给李婷婷支付了妈妈所花费的220元钱。
  为了扩大救助的范围,李婷婷想到报纸或电台做广告,让那些走丢的老人联络她,可转念一想,走丢的老人几乎都不识字,怎么会看懂得她的广告。她只好放弃了这一想法。然而,即便李婷婷没去做任何宣传,她捡流浪老人的举动还是不胫而走。
  2012年1月初,李婷婷接到了一个老年人偷窃团伙“大佬”的电话。“大佬”说:“我这里有很多笨手笨脚的老人,丢了又可惜,不如转让给你,你把他们送回家,向他们家人索要一笔报酬,然后再与我‘分红’。”李婷婷一听,顿觉心惊肉跳,还没等她回过神来,电话那头又接着说:“你把他们送回家,不让他们再当小偷,也是在‘拯救’他们,是一件大善事啊……”想到这里,李婷婷毅然跑到公安局举报了这个老年人偷窃团伙。
  没想到,通过举报,那些被公安局解救出来的老人,全部委托给她护送回家,而在护送过程中,有不少老人的子女在支付她往返路费外,还额外地支付了500到1000元不等的感谢费。
  截止2012年5月,李婷婷共给72个老人找到了家。虽然她没赚钱,但也没亏钱。李婷婷觉得这样挺好,不会亵渎爱心,也不会给丈夫造成经济负担和压力。
  采访结束时,李婷婷希望笔者帮她呼吁:当你走在街上,看到独自徘徊、衣衫褴褛的老人,能帮就帮一下。因为,那也许就是别人走丢了的父母。
  编后:被称为世纪之疾的“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让全球数千万人因此走入遗忘。我国8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中,1/3都患有该疾病;大于65岁的老年人罹患轻度失智症者占15%,重度失智症者占5%,它难以预防也无法治愈。大脑逐渐忘记运作,亲人变得陌生,心智有如孩童,世界重新归零——对于“失智症”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幻妙的过程;而对于身边的亲人来说,这是不可逆的挑战。对他们最好的帮助是关爱。如果病症一定要将老人们拉回单纯的世界,那么尽可能地呵护好这份纯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摘自《晚报文萃》)
其他文献
“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梦想,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就能初步实现。”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作出任内实现“全民养老保险”的承诺成了近几天世界议论中国的最新话题。一些西方媒体把这一措施视为“使中国所有民众共享国家迅速发展成果的重要一步”,但同时担忧今后中国是否真能过得了“养老关”。西方的全民养老等福利制度曾是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尺,然而,近年来养老的压力成了美欧国家不堪承受的重负。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在任内
期刊
70多岁的郭云是山西省阳曲县城的老住户了。十几年前,儿女们一个一个离开了身边,在昆明、广州等地安了家。由于相距遥远和工作等原因,儿女们也只有在每年的春节才能回来小聚几天。平时,老郭和68岁的老伴就只能在想念儿女时抱着那张“全家福”看了一遍又一遍。  前年年底,大儿媳生了小孩,把老两口接到昆明,尽管与亲人团聚和孙儿的可爱让二老乐得整天合不拢嘴,但住了一段时间后,两人还是觉得不习惯,老郭不能找自己的棋
期刊
2009年9月17日,澳洲一位名叫贝蒂·哈里斯的95岁的老人离世,留下一则令人倍感意外的遗嘱。  遗嘱上,老人表示,她将位于派帕角的房子,全部留给她的邻居加里夫妇。房屋评估登记显示,这所豪宅有四个房间、六个车库,资产总价值达125万澳元(约812万人民币),租金收入为每周2800澳元。  聆听遗嘱的亲友们都大为惊讶,不明白老人为何有此举。老人无儿无女,一直孤独地生活在这所房子里,唯一的近亲是她的侄
期刊
保姆回家过年去了,弟妹们日夜轮流照顾老人,我也千里迢迢赶回去值班。正月初三上午10时我进家门,正好小妹与大弟交接完毕,她结束了一天一夜的轮值,赶紧走人——他们夫妻俩要带着从部队回家探亲的儿子去叔叔、姑姑家拜年;小妹前脚一走,大弟后脚出了门,他说“有个应酬”,我知道他不止一个应酬,平日里他就应酬不过来,不用说在这春节应酬繁忙时节;而一贯为父母持家理事、经常为弟妹包办代替的大妹妹,因为女儿怀孕月份大了
期刊
随着老龄人口的日渐增多,老人问题成为了社会问题。我就是个才步入老年人行列的“新兵”,衰老不可避免,心理恐慌也随之而来,是浑浑噩噩地等待死亡的到来,还是调整心态,重新上路?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我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什么,给家庭带来什么,也就是说,我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表面看,这话问的荒唐,一个拼搏、奋斗了一辈子的人早已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中了,而今,退休在家,理应享享清闲,怎
期刊
清晨,法国莫尔山地国家森林公园里,“啪——”密林中一声清脆的枪声,引起守林老人迈克的警觉,一定是又有人在偷猎了!  他带着护林犬朝枪响的地方跑去,除了一只被剥了皮的母猞猁的尸体,林中寂静无声,偷猎者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此时,灌木丛里突然传来“咪咪”的两声呼唤。循声找去,迈克在灌木丛后面的树洞里发现了一只劫后余生的小猞猁,于是,把它带回了家。  迈克给小猞猁取名叫“木尔兹”。在老人的精心喂养下,木
期刊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都在广泛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其实,在城市里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的境况也同样令人担忧。他们与子女或他人缺乏直接交流和面对面的沟通,在钢筋水泥浇灌的城市里寂寞地生活,成为繁华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  牛郎织女,不再美丽的神话  “老伴老伴,老来伴!”这是夫妻间白头偕老的最美好愿望,可现实却使他们成了老“牛郎织女”。  “我老伴到成都去照顾孙子了,我一个人在家真孤单啊!”记者在兰州市七里河
期刊
我读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半工半读,白天到学校上课,晚上到一家酒吧做服务生。  第一天到酒吧工作,我就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老人。晚上8点,一个穿着普通的老人走进酒吧,他看上去有60多岁。我迎上去问他想喝点什么。他笑着向我摆摆手,说不是来喝酒的,然后便向那些正在喝酒的人走去,逐一地问是否需要代驾。多数人都不耐烦地向他摆摆手。酒吧老板让我赶紧把那个老人“请”出去。我只好去劝说老人不要影响影响酒吧做生意。老人很
期刊
第一个发现王总工程师去世的是他的邻居老赵。自打退休,俩人常常搭伴去打门球。这几天,王总没有出门,老赵还以为他又去了远在外地的儿子家,就没在意。可这几日,老赵总觉得蹊跷:没听他叨叨,怎么就不见人了?老赵心里想着,忍不住敲敲王总的门,忽然闻着一股异常的味儿。老赵慌了,急忙向外跑。待老赵带人撬开王总的家门时,发现老人家已经死在家里好几天了。法医鉴定:突发性心肌梗死。  王总的儿子得知消息,后悔得直跺脚:
期刊
在斯德哥尔摩东城一条主要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活像一尊雕塑。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推荐我去看这“街头一景”。  那是立春后不久的一个早晨,我匆匆赶去上班,果真在那街角看到了他,只是又多了一项内容:在我驻足的一两分钟内,他忽然向右侧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似在做“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刷地甩过头,保持垂手并脚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我脑子里一下子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