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浆试验方法探讨

来源 :地质与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钻井泥浆来说,粘土的造浆率高低是很重要的.我们希望造浆率越高越好.那么粘土造浆率高低是否可以作为评价粘土质量好坏的综合性指标呢?或者说,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粘土(膨润土还是非膨润土,钠土还是钙土),只要是造浆率高就是好粘土?笔者和其他单位试验发现,有些粘土通过电镜、X光、差热分析等证实是膨润土,但造浆率并不高.用纯碱改型处理后,造浆率还是不高,表观粘度15厘泊时,造浆量小于6立方米/吨土.相反,有些以伊利石为主的粘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rilling mud to make the clay production rate, and we hope the higher the production rate, the better the clay production rate can be used as a comprehensive index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clay. Or, No matter what type of clay (bentonite or non-bentonite, sodium or calcium), as long as the high rate of clay is a good clay? The author and other units found that some of the clay by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Bentonite, but the rate of making pulp is not high.With soda ash modification treatment, the rate of pulp production is still not high, the apparent viscosity of 15 centipoise, the amount of less than 6 cubic meters / tonne of mud.On the contrary, some with illite as The Lord’s sticky
其他文献
一、引言海洋石油钻井工业的各项工程技术和其它海洋工业领域一样在过去的十年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移动式钻井装置(或简称移动式钻井站)的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世
长庆油田吴旗地区采用深感应—中感应—浅侧向测井系列,对解决高侵低阻油水层的划分问题,获得初步的良好效果。 In the Wuqi area of ​​Changqing Oilfield, deep-sense i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叶培大教授,生于1949年,上海市人。1938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5年至1946年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等机构深造。1947年至1949年间,在南京任前中央广播电台工程
上海火柴厂和上海星火广告经营部推出《吉祥火花荟萃》火花册,为近年火花收藏添加了催化剂。《庄子·人间世》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句,是“吉祥”辞语的最早出典,代表人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而高职教育因其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通信行业人才的大量缺口,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通信相关的专业,通信类专业英语的课程建设就是目前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英语环境营造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些意见和想法。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英语环境营造 
《新财经》创刊六年中,对一大批推动中国经济进程的企业做过深入报道。几年后,当我们再次关注这些企业时,发现许多企业已走过了最初的成长阶段,成为行业佼佼者。展示企业新旧
李小姐与男友相恋3年,决定结婚。热恋中的她编织着甜蜜的梦,想象他们婚后一定会非常幸福。然而,在新婚之夜,李小姐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害怕两性之间亲密的肉体接触。她和任何
一小月在上高三时和一个男生私奔了,6年后狼狈回乡,爱情已化作血色泡影。她只想回家看看二老,然后再去漂。回家后,一个意外的消息让小月生出一种新希望,当年苦恋她的许平几次
柯斜3井井深2978米,卡钻发生在斜井段,井斜角19°45′,而且还带有一个1.5°的弯接头。多次泡油、浸酸,均无效,卡得死,处理难度大。采用测卡点和爆炸松扣方法,只花了12天时间,
我县位于四川西北山区,早在60年代黑热病就已灭绝,自1987年5月发现第1例黑热病以来,有逐年增多趋势,我院1987年5月至1990年6月收治小儿黑热病105例,均随访半年以上,现报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