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瓤黄瓜

来源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大爷和刘二苟是同一个村的。这些年,刘二苟和媳妇许爱花嫌种地又苦又累,一年四季汗珠子掉在地上摔八瓣也赚不了几个钱,干脆把地一撂,进城打工去了。
  石大爷见刘二苟家的地一直荒着怪可惜的,于是就进城找到刘二苟问,能不能把荒着的地租给他种?
  刘二苟一听乐了,自家的地一直荒着,颗粒不收、分文不赚不说,四邻八乡看着,怪丢人的,他正为此事犯愁呢!没想到,石大爷却找上门来了,真是求之不得啊!刘二苟心里高兴坏了,可嘴上却说:“石大爷,您也知道,俺家那地可是伸勺子就能挖饭吃的良田,要肥有肥,要水有水,还紧挨着大马路,收呀种呀的方便着呢!”刘二苟喘了口粗气,接着说:“石大爷,俺也知道,您是种地的老把式了,把地租给您种俺们一百个放心。只是这租金……”
  “二苟呀,你们两口子抛家舍业的到城里打工也不容易。”石大爷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沓钱,递到刘二苟面前,又接着说,“二苟呀,我算过了,你家那地总共三亩,我想租三年,租金就按每年每亩一千块算吧。这是九千块钱,你要是不嫌少,愿意把地租给我,就把这钱收下;要是嫌少,大爷我再给你涨涨,你看咋样?”
  按照当地的行情,租种一亩地,一年租金最多也就五六百块,石大爷却给一千块!刘二苟做梦也没想到,石大爷出手这么大方。于是,他赶紧接过石大爷手里的钱,说:“不少了不少了,已经不少了,只要您不反悔就行!”
  刘二苟心里美滋滋的,等他送走石大爷后,一边数着钱,一边对媳妇许爱花说:“这石老头真是糊涂了,给这么多租金,就咱那破地,他种了难道还能结出金豆子来不成?”
  石大爷回到家,和老伴石大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刘二苟那三亩地里的杂草清理干净。来年一开春二老就开始犁地、施肥、整田,不久后就种上了黄瓜。再然后,种子出土,爬秧,开花,结出了一个又一个嫩绿的黄瓜。石大爷的心里乐开了花。
  这天,终于到了该摘头茬黄瓜的时候了。石大爷拉着满满一车黄瓜来到市集上,一不小心,一根黄瓜从车上掉了下来,摔成两截。石大爷弯腰捡起两截黄瓜,无意间却发现黄瓜瓤竟然是绿色的!石大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咬了一口,嘿!黄瓜清脆多汁、甘甜爽口,比白瓤黄瓜的味儿强多了!石大爷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又从车上抽出一根黄瓜,掰成两截一看,也是绿瓤的。石大爷再嚼一口,还是清脆多汁、甘甜爽口。石大爷又抽出几根,再掰成两截,黄瓜的瓤全是绿的!依然是清脆多汁、甘甜爽口。
  石大爷激动坏了,不由自主地喊了起来:“绿瓤黄瓜、绿瓤黄瓜,清脆爽口的绿瓤黄瓜啊!”听到石大爷的叫声,周围的人们纷纷围了过来,一看摆在车上的几根半截黄瓜全是绿瓤的,有人尝了一口,果真是清脆多汁、甘甜爽口,于是大伙全都一拥而上,不一会儿,一车黄瓜就见底了。
  石大爷种出绿瓤黄瓜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一年,石大爷三亩地的绿瓤黄瓜没费多少力气就卖了个干净,足足赚了好几万块钱。
  听说石大爷在自家地里种出了绿瓤黄瓜,还赚了好几万块钱,刘二苟再也坐不住了。他动员媳妇许爱花和自己一道回家,把租给石大爷的地收回来,他们也要种绿瓤黄瓜。刘二苟喜形于色地对许爱花说:“媳妇呀,三亩地的绿瓤黄瓜,一年就能赚好几万块钱,比在城里打工强多了,你就跟俺回家享福吧!”
  许爱花有些顾虑地问刘二苟:“说好的,咱把地租给石大爷连种三年,可现在才过了一年,咱就把地收回来自己种,石大爷能答应吗?”
  刘二苟笑道:“咱又没和石老头白纸黑字地签合同、立协议,咱的地,咱自己收自己种,怕啥?大不了,咱把三年的租金全退还给他,他还能咋的?”
  石大爷是种地的老把式了,种出绿瓤黄瓜不足为奇,可刘二苟就不一定了。许爱花有些不安地问刘二苟:“就你那能耐,也能种出绿瓤黄瓜来?”
  “媳妇,你可别看不起人。在咱家的地里,石老头能种出绿瓤黄瓜,我刘二苟照样也能种出绿瓤黄瓜。”刘二苟往许爱花的耳边凑近了,又神秘兮兮地说,“媳妇,实话告诉你吧,我找人化验过了,咱家那地里含有一种特殊的微量元素,最适合种植绿瓤黄瓜了。所以,能种出绿瓤黄瓜来并不是他石老头有本事,完全是咱家地里那微量元素的功劳!”
  许爱花拗不过刘二苟,只好跟着他离城回家,准备种绿瓤黄瓜。
  这天,刘二苟拿着九千块钱来到石大爷家,说要退还租金,收回土地。石大爷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还只收回了剩余的六千块钱租金。可石大娘却不乐意了,说:“好你个不讲信用的刘二苟,说好了租种三年,三年租金你也一个子不少地收下了,现在才过一年,你怎能反悔呢?”
  刘二苟自知理亏,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这时,石大爷过来劝石大娘说:“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多年的和气。那地本来就是二苟的,现在他愿意种了,不再撂荒了,那是好事呀!”
  送走了刘二苟,石大娘忍不住抱怨道:“老头子呀,你也太实在了!刘二苟这是欺负咱呢!这口气你能咽得下?再说了,就刘二苟两口子那德行、那能耐,也能种出绿瓤黄瓜来?”
  石大爷叹了口气,说:“老话说得好,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啊!只是可惜了那么好的地了!”
  来年一开春,刘二苟先是打扫干净地里的杂草和残留的瓜秧,接着就把进口复合肥施进了地里,然后又是耕又是耙的,不久就种上了黄瓜。种子很快出土,爬秧,不久就结出了一个又一个嫩绿的黄瓜。尽管如此,刘二苟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是给黄瓜打药、除草,就是给黄瓜浇水、追肥,那黄瓜真是一天一个样地长。
  这天,终于到了头茬黄瓜能采摘上市的时候了。刘二苟迫不及待地摘下一根黄瓜,掰开一看,黄瓜瓤的颜色竟是白色的!刘二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紧咬了一口,却又立马吐在了地上。这黄瓜软软的、酸酸的,還有点涩,这是人吃的东西吗?刘二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赶紧又摘下一根黄瓜,掰开一看,还是白色的!咬一口,还是软软的、酸酸的,还有点涩!刘二苟发了疯似的,在黄瓜地里不同的位置摘了一根又一根,掰了一根又一根,也尝了一口又一口,可无一例外,黄瓜瓤的颜色全是白色的,味道也都是软软的、酸酸的,还有点涩!   刘二苟傻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同一块地,为什么石大爷种出来的是绿瓤黄瓜,他种出来的就是白瓤黄瓜呢?这一年,刘二苟和许爱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种植黄瓜,结果这三亩地的黄瓜连成本都没能收回。
  刘二苟不甘失败,第二年,又在自家地里种上了黄瓜。不过,这一年,他们认真总结了上一年的教训,把地整得更平了,肥施得更多更均匀了,还不惜高价聘请了一位技术顾问,专门指导他们种植绿瓤黄瓜。让刘二苟万万没想到是,这一年,还没等到他们的黄瓜秧爬上架,黄瓜秧就陆续枯黄了。不久,三亩地的黄瓜全死了!面对满地枯死的黄瓜秧,高薪聘请来的技术顾问也束手无策,垂头丧气的刘二苟更是欲哭无泪。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时,许爱花怯生生地说:“二苟呀,要不咱去请教石大爷吧,人家可是种地的老把式了。”刘二苟顾虑重重地说:“自从不租咱家的地,石大爷就去了国外,帮着儿子租种外国人的地去了。人家现在在国外,难不成咱还能到国外去求他?再说了,有了上次退租那档子事,石大爷还会搭理咱吗?”
  许爱花回道:“聽说石大爷挂念家里的土地,前段时间一个人回来了,哪还用咱去国外找?再说了,石大爷人实在着呢,可不像你那德行!”
  这天,刘二苟和许爱花来到了石大爷家。一进门,刘二苟就为上次退租退地的事连声道歉。石大爷笑呵呵地说:“都一个村里住着,就别那么客气了。”
  听石大爷这么一说,刘二苟悬着的心才放下,讪讪地说:“石大爷,俺就不明白了,同是俺家那块地,您怎么能种出绿瓤黄瓜来,俺怎么就不行呢?”
  石大爷笑了笑,说:“二苟呀,你家那块地含有特殊的微量元素,能种出绿瓤黄瓜来,这事确实不假。可你想过没有,种庄稼也和养孩子一样,都是有规律、讲方法的,得按他们的习性来。我种的时候,施的都是农家肥、土杂肥;管理的时候,是多打杈、少打药或者是不打药。再加上你家地里的特殊的微量元素,那黄瓜自然就长成绿瓤的了。可你就不同,求胜心切,为了让黄瓜快长、速生、高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种的时候施的是高效肥,管理的时候打的是膨大剂,不然就是这药那药的。你想想,那么多肥呀、药呀、剂呀地喂着,黄瓜还能按照自己的习性正常生长吗?黄瓜自然就长不出绿瓤来,黄瓜的品质也会大打折扣,不软不酸那才叫怪呢!再说你打的那些药呀、剂呀什么的,残留在黄瓜里能对人体没害吗?你没把黄瓜卖出去那就是万幸啊,那是老天爷在教育你呢!”
  刘二苟恍然大悟,又问:“第二年,还没等到结瓜,黄瓜秧就枯死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种黄瓜是怕重茬的。”石大爷说,“种黄瓜,最多两年就要换一次茬。在你家那三亩地里,我种了一年黄瓜,接着你又种了一年,这已经是两年了,第三年是万万不能再种黄瓜的。”
  刘二苟又说:“为了种好黄瓜,我还专门高薪聘请了一位技术顾问。怎么他自始至终也没说种黄瓜怕重茬的事呀?”
  石大爷说:“种地种庄稼的技术和经验,有些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有些是靠自己多年的实践、摸索和琢磨出来的,这些又哪是一些只有文凭却没真正下过地的人能知道的?”
  “二苟呀,咱们都是农民,种地要本分,要是把地都撂荒了,把庄稼都种坏了,以后吃什么呀?”石大爷补充道,“今后,只要你们两口子愿意种、愿意学,大爷就教你们。”
  刘二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回家的路上,他深有感触地对媳妇许爱花说:“原来种地和做人一样,还有这么多道道。一直以来,我都没找到正确的路子,瞎折腾了这么多年,今后咱真得跟石大爷好好学学了!”
  (编辑/周婷婷)
其他文献
在韩寿六岁的时候,一件天大的事发生了。  那天,爸爸领着小小的韩芳在河边的垄上拔山芋。天气还算不错,但离他们不远的山上却乌云密布,有人说山上正下大雨。想想真是好玩,山上下着瓢泼大雨,山下却一点雨丝也没有。  这当儿分外安静,爸爸拔山芋,韩芳追着草丛中的小虫子玩,而长长的河岸边有稀稀落落的人在钓鱼。韩芳知道他们是城里人,每逢假期便来钓鱼。其中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站在一块伸向河心的土墩上,也学着大人一
期刊
摘 要:在日本,三轮山神话,即“苧环之线”神话流传很广,主要故事情节为:有一神秘男子每晚来少女居所,天明就消失,为了搞清楚他的身份,少女或其亲属在他的衣襟上插了一根带线之针,第二天沿着那条线,到达其居所,发现男子是神异的人物,他与少女生下的孩子成为某人群的英雄或始祖。在中国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武定县环州乡等地有关于阿么特硌的传说、包头王的传说等故事,与日本神话“苧环之线”有诸多的相似之处,该故事的
期刊
一个打扮时尚的女人来到陈大娘跟前,指着地摊上的一堆袜子问:“大娘,袜子多少钱一双?我全要了。”  陈大娘瞪大了双眼,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摆地摊20年,从没遇到这么大方的顾客哩。陈大娘怕自己听错了,带着怀疑的语气说:“姑娘你没开玩笑吧?一共55双袜子,每双10元,要几百块钱呢。”  女人二话不说,从包里掏出6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递给陈大娘,拿起袜子就走。陈大娘捏着钱,在背后直喊:“哎,还没找钱哩。”但
期刊
儿子考上县二中后,大林就在二中门口开了家小饭馆,一边做生意一边陪读。大林曾在大酒店打过工,学到很多烹饪技法,因此他的饭馆备受学生们的欢迎。尤其是他做的“狮子头”,简直就是学生们的最爱。  这天晚上,眼瞅着快到晚自习时间了,大林正准备收摊,一下子又涌进来五个同学,最后跟进来的却是一个中年男人,估摸着五六十岁,衣着虽简朴,但很干净。  有了學生,饭馆就热闹了。叽叽喳喳的谈话中,大林听到几名同学都管中年
期刊
老公:“老婆,自从我结婚后,我的视力就出问题了!”  老婆:“有什么症状?”  老公:“我看不見钱了!”
期刊
大壮和交往四年的女朋友分手了。他昏頭昏脑地上了一辆双层公交车,旁边坐个美女也提不起兴趣打量。售票员过来卖票,大壮以为是空调车就递过去两块钱,售票员看了他们两个一眼就撕给他两张一块钱的票。大壮愣了一下,懒得解释,继续头靠窗户回忆和女朋友四年感情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坐在一旁的美女突然说话了:“就一块钱,至于吗?”
期刊
孩子:“爸爸,这冒烟的是什么?”  爸爸:“记住,冒烟的是煙囱。”  孩子:“噢,我知道啦!那爸爸的鼻子为什么不叫‘烟囱’呢?”
期刊
“来咱农家乐的人必须到试验田来看看我!看看我都不成吗?!”翟老汉拍着桌子说。儿子惊讶地望着爹,三十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见爹把桌子拍得啪啪响。  “爹,您莫生气哩,人家城里人来咱们农家乐,图的是亲近自然,接近绿色,品尝地地道道的农家饭菜,您说人家看您干什么?”儿子的语气十分温柔,生怕又惹起爹的火来。  翟老汉不说话,他望了儿子一眼,别过头,吧嗒吧嗒地抽着烟。  翟老汉今年六十二岁,年轻时当过几年兵,
期刊
春节越来越近了,韩雯天天数着日子,天天巴望着在外打工的丈夫海天早日归来。韩雯之所以望眼欲穿,倒不仅仅是为了春节团圆,更因为她和海天还是新婚夫妻,两人是今年春天才结的婚。按家乡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新婚夫妻第一年大年初一一定要团聚,这样就能订百年之约,才能白头到老,否则相当不吉利。海天当然也晓得这个规矩,所以在电话里早就许诺最迟大年三十晚上一定赶回来。海天在城里給一个老板开小车,收入还算不错,所以
期刊
刘晓花读高二那年,妈妈得病去世了,她在悲痛中读完了高中。在送她上大学的路上,爸爸吞吞吐吐地和她商量,想给她找个后妈。刘晓花一言不发,哭哭啼啼地拎着行李在前面跑,把爸爸扔在后面。直到办好一切入学手续,爸爸要告别回家,她也没有和爸爸说一句话,而且再也没有回过家。  后来爸爸结婚时,给刘晓花打过电话,她在电话这头默默地流了泪。她太爱妈妈了,尽管她内心里能够体谅爸爸,但是她实在无法从感情上接受这个事实。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