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强调高中教育要突出德育时代性,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1]“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能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2]这是钱穆在《国史大纲》引言中的话语,与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第42题同根同源。从寥寥数语当中,笔者感受到历史科命题者对于历史教育功能的思考,也试图通过考察学生的历史素养与价值观的同时,向学生传递学习历史的意义以及作为国民应该如何看待历史的教育价值。
基于钱穆先生撰写《国史大纲》时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在那个“国将不国”的危难时代,知识分子需要去思考历史对于当下的作用,需要去探寻如何处理历史、自我、国家之间的关系。但其实只要是在民族国家存在的时代,对于历史学意义的思考,对国民、国家、历史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都非常必要。本文尝试通过解读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第42题,探寻其中传递出的对于国民、国家、历史三者关系的思考以及历史教育的价值。
由于该题仅节选了书中的部分材料,现将引言前的读书须知材料呈现出来,以便能更完整地感受钱穆先生关于历史的看法,理解整段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国史大纲》(1940)
一、解读关键词,把握材料核心思想
1.关键词解读
(1)国民。国民是指一国之民,是对意识形态国家中所有的社会成员的总称。英文译为Nation, 带有国家之意,指有本国国籍的人。在《辞海》中首要解释为“本国人民”,表明国民是以国家为基础,强调国民对国家的依附性特点,是民族主义发展的产物。梁启超认为“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而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在现代国家当中,宪政赋予了国民更多的内容,将其上升到公民概念,权利、义务以及平等意识构成了公民意识的基本要素。
(2)国家。国家是意识形态的集合体,是在一定领土单位与一定社会文化单位自然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土地、人民、主权和政府四大构成要素。[3]从自然土地与人民要素上来说,国家是一个在意识上共有的地理、文化国家,不受党派与政府的影响,蕴含着自然法平等、人权的理念。从主权与政府要素来看,当我们使用国家概念时,一般会涉及相关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治理善制等概念。恩格斯认为,“社会产生着它所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去执行这种职能的人,就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一个新部门。这样,他们就获得了也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他们在对这些人的关系上成为独立的人,于是就出现了国家。”[4]现代国家是主权国家,有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现代的国家为一个“公共国家”。[5]
(3)历史。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是过去与现在无休止的对话,克罗奇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以现实生活为参照物,对现实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只有过去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因此,在看待历史时,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钱穆先生提到几种错误的历史观:其一,盲目否定当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与作用的历史虚无主义;其二,认为自己站在历史制高点的浅薄狂妄的历史进化观;其三,将现实不满归结于古人与历史的文化自谴。看待历史,尤其是本国历史,应该带有温情与敬意,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与意义。
2.关键词间的关联
(1)国民与国家。国家是在自然历史过程中,由特定的地理单位同文明文化結合的社会实体。特定的地理单位是人类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特定的文明文化则是人类交往的产物,两者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作用,众多聚居在统一地域、拥有相同文化的国民构成了国家实体。在现代国家中,国民有为了维持国家正常运行所需要履行的义务,同样也享有处于一国之内的权利。
(2)国家与历史。国家是地理与文化概念的集合,而历史属于文化概念的一种,所以可以说历史是构成国家的一个部分,实体国家并不能脱离历史而存在。钱穆先生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其文化生命的发展史,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性格与生命力。任何一个有知识的国民应该了解民族历史,否则只能称之为是有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国民。
(3)国民、国家与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国家形态建立之后,个体发展需要依靠集体的进步,国民需要依赖国家发展而取得自身的发展。而历史作为文化的一种,体现着国家发展的脉络,传递着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生命力。国家要发展,需以史为鉴,国民的发展依赖国家的整体发展,所以国民只有认同与正视本国历史,才能获得国家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赢。 国民、国家与历史关系图
二、关注时代背景,达成历史教育功能
钱穆先生在国家危亡之时撰写了《国史大纲》,提出历史文化主义的民族观和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观,论述了国民、国家与历史三者的关系,力求通过史学培养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其实不管是国家危亡的抗战时期,还是国家稳定的和平时期,历史都有其特定的学科意义与教育功能。在21世纪的课改新时期,我们更应该关注历史教育的以下三大功能。
1.服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以立德树人作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让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弘扬与发展。对于人的培养,首先需要进行人格的培养,只有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获得人生的长足发展,这也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要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来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需要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在设计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时,重点把握学科知识如何促进素养的提升这一主题,以满足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3.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下的分支,在培养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方面相对其他学科有独特的方式。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对历史与现实能够以理解的态度进行全面的认识;通过在对历史的叙述与评判中进行史料实证与正确的历史解释,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熟悉国家历史来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与本国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通过对人类发展的探索,明白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意义。
三、研讨评分细则,提供答题示例
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第42题立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考察学生如何看待本民族文化以及阐释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试图传递给考生的是:在任何时代,都需要通过了解国家历史、正确看待本国历史来理性爱国、热情建国。由于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评析材料中其中一点或整体的观点,现以符合命题立意的一份答案为例,展示此题的答题关键。笔者初拟了如下评分细则及答案示例供读者参考使用。
答案示例:
观点:材料当中的第二点强调中国国民应对本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对本国的历史与传统保存一份温情与敬意。
阐述:钱穆先生在书中表达了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尊敬,希望以史书的形式传承中国的历史与传统。这一思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加剧。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国内形势复杂。钱穆先生在这种情况下,撰写《国史大纲》一书,以国家、民族为中心,主张发掘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内在的精神力量,激发中华民族的抗日救国、延续华夏文明的信心。
综上所述,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一书是抗战时期的时代产物,他以中华民族历史与传统为武器,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力量作用,凸显史学家的神圣职责。但不论身处哪个时代,作为国民,都应该正视历史,发扬民族文化自信。
总之,“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再教育的过程”,高考作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不仅是向學生展示国家意志,传递学科力量,更重要的是为之后的中学教学起到引领作用,只有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上,中学历史教学才会更有高度与厚度。只有立足于国家角度,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国民才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2]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3页。
[3][4][5]吴越:《“国家”概念内涵的层次区分》,《江汉论坛》2001年第12期,第73-78页。
基于钱穆先生撰写《国史大纲》时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在那个“国将不国”的危难时代,知识分子需要去思考历史对于当下的作用,需要去探寻如何处理历史、自我、国家之间的关系。但其实只要是在民族国家存在的时代,对于历史学意义的思考,对国民、国家、历史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都非常必要。本文尝试通过解读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第42题,探寻其中传递出的对于国民、国家、历史三者关系的思考以及历史教育的价值。
由于该题仅节选了书中的部分材料,现将引言前的读书须知材料呈现出来,以便能更完整地感受钱穆先生关于历史的看法,理解整段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国史大纲》(1940)
一、解读关键词,把握材料核心思想
1.关键词解读
(1)国民。国民是指一国之民,是对意识形态国家中所有的社会成员的总称。英文译为Nation, 带有国家之意,指有本国国籍的人。在《辞海》中首要解释为“本国人民”,表明国民是以国家为基础,强调国民对国家的依附性特点,是民族主义发展的产物。梁启超认为“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而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在现代国家当中,宪政赋予了国民更多的内容,将其上升到公民概念,权利、义务以及平等意识构成了公民意识的基本要素。
(2)国家。国家是意识形态的集合体,是在一定领土单位与一定社会文化单位自然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土地、人民、主权和政府四大构成要素。[3]从自然土地与人民要素上来说,国家是一个在意识上共有的地理、文化国家,不受党派与政府的影响,蕴含着自然法平等、人权的理念。从主权与政府要素来看,当我们使用国家概念时,一般会涉及相关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治理善制等概念。恩格斯认为,“社会产生着它所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去执行这种职能的人,就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一个新部门。这样,他们就获得了也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他们在对这些人的关系上成为独立的人,于是就出现了国家。”[4]现代国家是主权国家,有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现代的国家为一个“公共国家”。[5]
(3)历史。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是过去与现在无休止的对话,克罗奇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以现实生活为参照物,对现实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只有过去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因此,在看待历史时,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钱穆先生提到几种错误的历史观:其一,盲目否定当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与作用的历史虚无主义;其二,认为自己站在历史制高点的浅薄狂妄的历史进化观;其三,将现实不满归结于古人与历史的文化自谴。看待历史,尤其是本国历史,应该带有温情与敬意,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与意义。
2.关键词间的关联
(1)国民与国家。国家是在自然历史过程中,由特定的地理单位同文明文化結合的社会实体。特定的地理单位是人类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特定的文明文化则是人类交往的产物,两者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作用,众多聚居在统一地域、拥有相同文化的国民构成了国家实体。在现代国家中,国民有为了维持国家正常运行所需要履行的义务,同样也享有处于一国之内的权利。
(2)国家与历史。国家是地理与文化概念的集合,而历史属于文化概念的一种,所以可以说历史是构成国家的一个部分,实体国家并不能脱离历史而存在。钱穆先生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其文化生命的发展史,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性格与生命力。任何一个有知识的国民应该了解民族历史,否则只能称之为是有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国民。
(3)国民、国家与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国家形态建立之后,个体发展需要依靠集体的进步,国民需要依赖国家发展而取得自身的发展。而历史作为文化的一种,体现着国家发展的脉络,传递着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生命力。国家要发展,需以史为鉴,国民的发展依赖国家的整体发展,所以国民只有认同与正视本国历史,才能获得国家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赢。 国民、国家与历史关系图
二、关注时代背景,达成历史教育功能
钱穆先生在国家危亡之时撰写了《国史大纲》,提出历史文化主义的民族观和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观,论述了国民、国家与历史三者的关系,力求通过史学培养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其实不管是国家危亡的抗战时期,还是国家稳定的和平时期,历史都有其特定的学科意义与教育功能。在21世纪的课改新时期,我们更应该关注历史教育的以下三大功能。
1.服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以立德树人作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让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弘扬与发展。对于人的培养,首先需要进行人格的培养,只有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获得人生的长足发展,这也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要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来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需要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在设计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时,重点把握学科知识如何促进素养的提升这一主题,以满足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3.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下的分支,在培养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方面相对其他学科有独特的方式。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对历史与现实能够以理解的态度进行全面的认识;通过在对历史的叙述与评判中进行史料实证与正确的历史解释,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熟悉国家历史来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与本国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通过对人类发展的探索,明白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意义。
三、研讨评分细则,提供答题示例
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第42题立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考察学生如何看待本民族文化以及阐释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试图传递给考生的是:在任何时代,都需要通过了解国家历史、正确看待本国历史来理性爱国、热情建国。由于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评析材料中其中一点或整体的观点,现以符合命题立意的一份答案为例,展示此题的答题关键。笔者初拟了如下评分细则及答案示例供读者参考使用。
答案示例:
观点:材料当中的第二点强调中国国民应对本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对本国的历史与传统保存一份温情与敬意。
阐述:钱穆先生在书中表达了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尊敬,希望以史书的形式传承中国的历史与传统。这一思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加剧。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国内形势复杂。钱穆先生在这种情况下,撰写《国史大纲》一书,以国家、民族为中心,主张发掘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内在的精神力量,激发中华民族的抗日救国、延续华夏文明的信心。
综上所述,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一书是抗战时期的时代产物,他以中华民族历史与传统为武器,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力量作用,凸显史学家的神圣职责。但不论身处哪个时代,作为国民,都应该正视历史,发扬民族文化自信。
总之,“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再教育的过程”,高考作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不仅是向學生展示国家意志,传递学科力量,更重要的是为之后的中学教学起到引领作用,只有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上,中学历史教学才会更有高度与厚度。只有立足于国家角度,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国民才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2]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3页。
[3][4][5]吴越:《“国家”概念内涵的层次区分》,《江汉论坛》2001年第12期,第73-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