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丕汉:正名一梦十五载 记忆重启百年前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b567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丕汉先生自十五年前初次从杨氏乡亲的口中听说杨衢云先烈的事迹后,便开始踏上了为其争取一个正式名份的征程。因为这段历史已经时隔近百年,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使得这段征程行走起来显得太过漫长,太过艰难。道路阻且长,却没能让一心要让这段已经尘封了百年、沉睡了百年的记忆重启的杨丕汉先生心生胆怯,抑或心生迟疑。十五年,整整十五年,他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四处奔走,不长不短,不偏不倚,而支撑着这个梦的是一直存留于心中的责任,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杨丕汉先生,各界庆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暨香港兴中会首任会长——杨衢云先烈逝世110周年纪念大会主任、悼念杨衢云先烈召集人、旅港莲潭同乡会名誉会长、香港八闽弘农场杨氏宗亲联合会荣誉顾问、香港友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
  
  无名碑上有名
  
  1996年,在一次杨氏宗亲总会联谊活动上,杨丕汉先生第一次知道了杨衢云革命先烈的事迹,待他极尽全力去找寻杨衢云先烈的历史资料时,只发现资料上的只言片语:“他是香港兴中会总会首任会长,为反清会党出谋献策,长期尽心尽力……可惜后来遭受暗杀,赍志而殁,未能看到清室之倾,民国之立……”这样的只言片语让杨氏后人杨丕汉先生感到遗憾,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寒意袭来。寒意过后,一个斩钉截铁而又充满正义感的声音从心底传来:“为杨衢云英烈争取一个正式的名份,让更多人知道他的事迹,因为一个为了革命的事业,为了整个中华民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应该得到后人瞻仰。”
  这一年,为了探寻历史走过的痕迹,杨丕汉先生来到了跑马地一个编号为“6348”的无名无字碑前,革命先烈杨衢云的英魂就长眠于此,墓碑上没有刻下任何名字,杨丕汉先生却用心清晰地看到了一个被历史掩盖、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流逝的名字——杨衢云。
  无名碑上,仿佛刻下了杨衢云英烈的生平:“杨衢云于1861年在广东虎门出生,自幼随父到香港定居,自小即有振兴中华之志,他对当时国人屡受洋人欺侮的遭遇感到不平,1890年,他与挚友谢缵泰等人在香港成立辅仁文社,以开通明智为旨,其后被推为社长。1895年,杨衢云以文社为基础,与孙中山携手在香港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年十月发动广州起义之首次革命,起义前,杨衢云被会内公推选为会长。1900年,杨衢云再次与同志策划惠州起义,惠州起义失败后,杨衢云被清廷列为主谋,1901年1月10日,他在结志街52号二楼学馆里被暗中潜入的杀手暗杀。第二天,香港最早期文社领袖——杨衢云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而溘然长逝,为革命捐躯,洒尽了一腔热血中的最后一滴血,此时,距离辛亥革命还有十年。”
  先驱遇害,百年忠骨淡出历史,无人问津,这是何等的凄凉,站在无名墓碑前,杨丕汉先生亦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责任,更坚定不移地将让更多人了解杨衢云先烈事迹这样一个目标提上了日程。
  
  十五年,遗失的记忆被一点点拾起
  
  1996年重阳节的时候,时任香港八闽弘农场杨氏宗亲联合会总干事的杨丕汉先生,及新华社香港分社研究室主任杨华基先生、厦门杏林霞阳宗亲杨炳坤等人来到了杨衢云先烈的无字墓碑前,为其献花。同时,作为悼念杨衢云先烈召集人的杨丕汉先生开始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让杨衢云先烈重新被世人敬仰的每一个具体的行动中。
  1997年,杨丕汉先生等人在杨衢云先烈的故乡参与发动了为杨衢云先烈修建纪念碑、纪念馆活动,通过不懈地努力和争取,翌年,杨衢云纪念碑树立于霞阳村口,铜像高3米,底座为1米花岗岩。
  1998年12月21日,厦门杏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发了“关于同意为杨衢云树立纪念碑,筹建纪念馆”批文,12月29日,一条“关于同意成立杨衢云民主革命史研究会”的批文通过厦门杏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达,按照章程,他们将会对杨衢云民主革命史进行研究,并发动海内外同胞集资为其树立纪念碑,兴建纪念馆。
  1999年3月25日,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社会事务局颁发了“关于同意为杨衢云拨付纪念碑、纪念馆筹建经费”的批文,这年六月,中国人民政协厦门市杏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了《杏林文史资料•杨衢云研究专集》,1999年至2000年间,杨丕汉先生、吴莹人、杨兴安等人组织成立了杨衢云先烈百年祭筹备小组,在这一年间,他们通过香港各界将杨衢云先烈的生平事迹广为传播。
  2011年1月11日,在杨衢云先烈逝世的11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香港各界为其送去了35个花圈,向杨衢云先烈致敬,并在无名墓碑前举行了拜祭仪式,杨丕汉先生将这一幕在菲律宾一些报刊上刊登了出来。这样的行动获得了包括泰国杨氏宗亲会等海外社团的支持,他们相继在海外举行了对杨衢云先烈事迹追思悼念的活动。
  2011年4月30日,香港有二十多个团体在北角新都会大酒店,共同举办了各界庆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暨香港兴中会首任会长杨衢云先烈逝世110周年纪念大会。
  2011年1月11日,香港《文汇报》刊登了悼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香港兴中会首任会长杨衢云逝世110周年系列广告。在随后的第110天,即4月30日当天,为怀念杨衢云先烈,《文汇报》刊出了110人的全版版面。
  5月11日,在小西湾福建中学的大礼堂,他们举办了“庆祝辛亥革命100周年暨纪念杨衢云先烈专题展”,杨丕汉先生介绍说:“这个专题展展期至今年年底。除此之外,我们正计划尽快制作一套纪念邮票,将杨衢云先烈一生的事迹浓缩在纪念邮票里,展现在世人的视线里,唤起世人对杨衢云先烈的怀念和肯定。”
  经过十五年时间不断地奔走,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争取,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和关注下,配以月刊、杂志、电视等媒体的传播:2009年,伴随着《十月围城》的放映,以张学友饰演的杨衢云被枪杀为整个故事的开篇,让香港以及其它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士知道了杨衢云先烈;今年1月,《虎门报》社长偕同夫人亲往香港,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调访杨衢云先烈的生平后,3月21日,在《虎门报》上用了整整两个版面、将近一万字,刊登了杨衢云先烈的生平,用来纪念他,怀念他。在这些举措的共同配合下,杨丕汉先生等人终于喜见成果,那些被遗失、被遗忘、被百年历史尘埃淹没的记忆,在一个个活动的影响下,终于被一点点拾起,拼凑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图画,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如今,他们正在全力向香港特区政府争取为杨衢云的烈士墓碑立碑,并收到香港古迹古物处致信道:“正积极向有关部门商讨,计划争取在本年年中完成。”听闻这件事,杨丕汉先生等人顿时欣喜,他说:“这位革命先烈已经无名无姓上百年,是该还他以名字,为其竖一个墓碑,以慰烈士之灵。”
  这十五年来,杨丕汉先生用心、用时最多的就是这件事。十五年过去了,为杨衢云先烈正名的路还在继续,拨开笼罩在杨衢云英魂上空的乌云,让绚烂的阳光洒下,是杨丕汉先生等人追求的目标,亦是他在十五年过去后依旧执着着的梦想,这份梦想里,有他作为杨氏后人的一份责任心,更有他的一颗强烈跳动着的民族爱国心,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其他文献
郭栋强先生是香港一名建筑承建商,多年来,一直坚持诚信为本,以质量取胜,尤其是在有关宗教方面的题材上,更是成为业界之佼佼者,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口碑;他还是一名热衷社会服务的人士,在服务业界、助学扶贫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政协委员,为当地的发展,建言献策,建树颇多。    【郭栋强先生,永明集团董事总经理,旗下下属有永明建筑有限公司、永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永明地基工程有限公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6月10日晚,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率领代表团,在澳门美高梅酒店举办了由该省政府主办的2011黑龙江(澳门)重点产业项目座谈会。王宪魁发表了题为《加强龙澳合作促进互利共赢》的主旨演讲,推介黑龙江省发展优势,并与澳门企业界人士座谈,共同推进龙澳广泛深入合作。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发表致辞,驻澳联络办副主任高燕等出席了座谈会,副省长孙尧主持座谈会。数百位澳门政府高层、社会名流
期刊
吴天赐先生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故事,他的一生是由奉献和服务铸就的,从十一岁起,他的骨子里便有了一股为国为民的思想,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加入到这样一股洪流中去,并由此拉开了终生奉献的序幕,他说:“做人要做雪中炭,做事要做螺丝钉”。他一生所获的荣誉、奖状、奖杯、感谢信无数,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他奉献路上的点点滴滴,对他而言,那是他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纪念,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吴天赐先生,国泰
期刊
李深和医生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多年来一直服务于基层,服务于普通大众,为广大贫困市民提供医疗服务,获得了市民的认可,被誉为“草根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在基层,虽然少了繁华和热闹,但能够真诚服务于有需要的人,因而他也真正收获了一颗仁心,一个仁者常乐的胸怀。2006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先生授予李深和医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荣誉勋章。    【李深和医生,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香港医务委
期刊
【本刊讯】2010年12月6日,新界社团首长联谊会庆祝圣诞联欢暨恭贺高永文医事顾问荣获2010年香港第一届感动香港十大人物及梁永强副会长荣获民政事务局颁发社会服务奖状之庆典假元朗喜尚嘉喜宴会厅隆重举行。  元朗区议会主席梁志祥MH、太平绅士,中联办新界工作部协调处副处长林伙卿,元朗民政事务处高级联络主任冯万山以及来自内地的领导、嘉宾等出席此次新界社团首长联谊会举办的圣诞联欢活动。  是次宴会,系新
期刊
王雁高先生是一位致力于教育事业,备受学生和家长推崇的教育工作者,是忧国忧民、主张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热心人士。多年来,他从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做到副院长,为内地和香港的教育发展贡献出了激情和才智。  而加入到著名慈善机构——华夏基金会这一方更为广阔的舞台上,王雁高先生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更进一步为推动国家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着。    【王雁高先生,华夏基金会执行总干事兼总裁。此前任香港真道
期刊
侯德耕先生是缅甸归侨,现主要涉足饮食及物流两大行业,他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同领域灵活转换角色——身为三间餐厅的董事及总经理,他率真随性,以艺术的兴致烹制美食,力求给食客以独特的味觉享受,而对待物流服务公司,他则有着严谨理智的一面,经营近三十年,历经沧桑而始终稳如盘石。人生缤纷,他恪守端正态度,品质生活,稳步开创未来!    【侯德耕先生,缅甸华侨,1974年来到澳门创业,现拥有三间缅甸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6月16日晚,新界社团联会(新社联)假荃湾如心海景酒店暨会议中心7楼宴会厅举行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4周年暨新界社团联会第十届常务理事就职典礼联欢晚会。  晚会主礼嘉宾有:中联办副主任王志民,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李元明,港区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行政立法两会议员、乡议局主席刘皇发,行政会议成员郑耀棠,行政会议成员梁智鸿,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劳工及福利局
期刊
【本刊讯】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缅怀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加强香港与中山两地侨界的合作交流,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于6月4、5日,组织香港侨友共1200余人,赴中山、广州两地开展“香港侨界寻访辛亥先贤足迹”活动,全方位地回顾和感受百年辛亥的发展历程,追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访问团团长、该会会长余国春致辞时表示,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华侨为“革命之母”,百多年来,华侨为祖国的建设
期刊
飞安达先生的名字,是与慈善联繋在一起的,他担任主席主理澳门著名的慈善团体——仁慈堂,已经有十多年。存善念、有善行、救苦救难,成为澳门弘扬仁爱精神的栋梁之一。如圣人所言: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他从自己做起,奉献一份爱心,扎根于澳门,以仁慈堂为阵地,将仁慈堂四百多年中西交融的厚重历史,通过一份份爱心,通过一桩桩善举,通过一笔笔捐赠,浓墨重彩地演绎出来,让爱心与善举成为超越国界和阶层的人道之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