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ang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岩湖本是一大湖,山间一片浩瀚的水,周围森林环绕,密不透风。其为水源地,游人无法实际接近。站在高处,遥见蓝色玛瑙。风吹树摇,玛瑙碎裂滚动,渐渐蔓延上岸,不汹涌,却扎实,越过植物,遇坑洼与沟壑,留下深深浅浅的一汪,再挪不走。一个夜晚过后,各类痕迹抹去,草仍绿,树仍高耸。大湖还是大湖,周围多了一个个小湖,阔者几百平方米,窄小的不过其三分之一。
  此即石岩湖湿地。
  不似大湖包罗万象,小湖各有分寸,强调专业性。一湖中矗一小岛,其上长满蒲棒,如超大绿扦子上穿着超大烤腸,根根指向天空,观感结实,摘下一根来可以当武器揍人。一湖中漂满睡莲,花未开,叶片拥挤叠加,无声胜有声。另一湖略小,水面亦睡莲,而叶片变小,好像精心计算过,多大的湖面配多大的叶片。造物非神奇,是“懂得”。一湖干净无物,倒映着周围的树木,波心繁茂森然,以虚空致万有……
  湖与湖间,是一条条长廊。廊木上绑着枝条,绿叶与各色花朵哆哆嗦嗦。人行其间,触手可及,更可凑近闻香。其中一条长廊满是禾雀花,吾所最爱之一。此时是2021年初春,禾雀花尚未开放,眼中仍见一只只豆青色的鲜活小鸟排列其上。我见花,花总在。这些植物绝对没有建筑命长,一年一开,一季一谢。再过些年,若长廊还在,主事者的兴趣可能是炮仗花、簕杜鹃或其他什么什么,一夜之间便可尽予更换。而游人茫然无知,在他者的个人偏好中游荡,同化出自己的小欢喜。
  大湖神秘、淡定,甚至显得遥远,非航拍不得见真容。小湖非单一拱卫者,再外围,为一巨大地盘,地盘上有小河一条。是一条还是几条,一直没搞清,彼此交叉,首尾相衔,蛇头吞蛇尾。盘桓周遭,演算天理,一直出不来结果。再远处便是铁硬的马路,滚滚都市在另一边昼夜运行,商业、生产、钻研,完全是不同的世界。这地盘,陨石般砸在中间,隔开彼此,并非仅一过渡带,乃孑然独立,自成一派。而将陨石钉在大地上,全凭二十四桥了。
  小河宽不过三五米,不足以呈现时光,岸边一簇一簇的狼尾草和白头芦苇被阳光照耀,为其抹上一点沧桑。水中偶现成片绿藻,具死水特征。风来,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并非坡度令其动,而是风。水一动,又像是活水。河水的内核是流动吗?不,是桥。偌大空间上,道路恣肆,在一片绿草地上闭着眼走,横七竖八,遇到了水,轻轻一跃,身后拉出小桥一个。路的任性,成就了一座座桥。
  红色的木质桥,白色的小石桥,皆不长,长则二三十米,短则几米。多数平铺,亦有拱桥。二十四座桥均有其名,曰:蓝楹、缨丹、金葵、荔香、凤凰、半莲、落杉、风铃、琴叶、石榕、压堤、锁澜、跨虹、映波、望山、掬溪、涵芳、蝉鸣、青螺、白鹭、百雀、彩蝶、梭鱼(汀步)、汇溢。
  看对称度、组合度、排列式,这些名字一定是经过了仔细推敲,但放在更大的空间上看,又定是随意的。为何称“百雀”不称“千雀”,叫“跨虹”不叫“拭虹”?弱水三千,只能取其一瓢,略去两千九百九十九瓢,不止。推敲仍是随机。而这随机的命名,对桥产生了影响。它会按照名字的指引,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就好比一个小名叫秤砣的孩子,长大一定也是结实的。
  白鹭桥旁立着几棵落尽叶片的瘦树,枝条根根独立,一只白鹭站在分枝上。夕阳将沉,用手机逆光拍照,镜头中只有黑白二色,如同动画剪影。盯好久,白鹭也不飞走。偶尔在枝头展翅,河水便荡一荡。起名前,白鹭尚在远方;起名后,白鹭听从了神谕,一个接一个到来。桥名与周边事物不一定实打实字字相扣。可以攻其一点,可以无限外延,可以取其意涵,搭边即可。蓝楹桥边一定要种一棵蓝楹树吗?多蠢!一个叫蓝楹的女孩子在那里坐一会儿,桥便有了名字。荔香桥也无须穿越茂密的荔枝林,此前本地有过荔枝林,后来被砍掉,香味仍在。青螺桥下也不一定要摆几个螺壳,有人在这里吹过小螺,人走了,余音数年不散。那么多的桥,最初的命名,如婴儿命名,冥冥之中被天意点了一下。新兴城市如深圳,一切都在变化中,今是昨非,大拆大建。不要因人而变,再改来改去。这些名字握在一起,坚定地相信世界会更好,游人会给它们祝福,而它们,也必越来越与自己的名字吻合起来吧。
  清晨的露水在草尖上犹豫不定时,有人走过来,踏上桥,露水掉落,仿佛开了发令枪,桥和桥就开始说话了,彼此传递看到的人和信息。
  若干高出地面的小丘陵,分布于湿地桥间。中年男子带着个孩子,站在顶端放风筝。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碎裂了一半的风筝,与天空中飘摇的风筝遥遥相望,彼此不说“我就是你”。小女孩在丘陵林中奔跑,小裙子一闪一闪,尖叫声不断。一些骑行者戴着统一的白帽子,飞快地在红色车道上掠过,别盯着车轮看,旋转得令人晕眩。老年人光着膀子迎面跑来,衣服搭在胳膊上,汗毛被树叶中间渗透下的晨光照得晶莹发亮。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另一个更小的男孩在后座上抱着他的腰,问,哥哥,你吃过?菖?菖吗?风把“吃过”后面的字吹得七零八落,无法听清。安在地面上的喷水枪不断转圈,不小心从下面经过,接了一身的水。喷水枪若无其事地转向另一面,这面的人一边整理湿淋淋的头发,一边互相看着对方哈哈笑。
  一大一小两个人,坐在望山桥上,大人的腿搭在“山”和“桥”之间,仿佛一个标点符号。小孩对着大人不停地说话。那座桥驮着一个家庭,那个家庭给桥注入了血液,令其鲜活。每一个走来的人,每一个三三两两的人群,都会留下一个个身影。他们离开了,身影永久地印在这里,一个一个叠加,就有了一个气场。
  疫情已持续一年多,不知何时是个尽头。它是要把人们全部分开,让每个人孤独,互相离得远远的,戴上口罩,看不清彼此的眼泪或者皱纹。这些孤独的人现在因桥而连接在一起。将来,会不会出现一种疫情,让所有的人必须拥抱,无论相爱的人,还是仇恨的人,人们手握着手,脸贴着脸,病毒才会消失?一个人的“气”抵抗不住病毒,人越多,气场越大,病毒越怕。
  二十四座桥串联在一起,不声不响。把所有名字抛给你,你去数吧,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够二十四座。做个较真的人,从停车场开始,可以依次看到压堤桥、缨丹桥、金葵桥……但总共只有二十二个,它们的名字刻在围板上,一望可知。从同事处得到一张石岩湖湿地二十四桥分布图,一一对照,终于发现,一座名汇溢桥,由旧桥改造而成,与半莲桥相连,未刻名。另有一梭鱼桥,亦未刻名,实为汀步桥。汀步,乃步石的一种类型,设置在水上。即在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块石,微出水面,游人跨步而过。园林中多用这种古老渡水设施,质朴自然。在该“桥”上走了个来回,想,应该给当地主事者写一封信,千万不要在附近刻上桥名,亦不要在石上硬加栏杆,留一个小小的悬念,让人总是忽略它,明明脚下踩着,却找不到。
  江南已有著名的二十四桥,深圳这二十四桥不怕被人说山寨吗?愚以为,今日之桥,已皆非昨日之桥,不过敷衍杜牧一千多年前的诗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二十四”已成文化符号,界定了桥的数量,情节和情调都自觉不自觉被其牵着走。深圳曾经多少山寨事,最后也竟有修成正果者。原创无标准,面世后被人接受即标准。在山寨基础上超越,或须付出比原创更多的心血吧。接纳、借鉴、提升,也是文化的一面风景。
  桥是水的衣裳,裸露的水看久了会让人不好意思。搭一个桥,犹抱琵琶半遮面,水由此更美。一座桥可以定位一段河。河不再以“条”论,改以“段”论。一段一景,一景一心思。琴叶珊瑚、碧桃、扶桑花、柳叶马鞭草、鼠尾草、金合欢……由近及远,各在其位,各属于自家的桥。桂花最小,香味最浓,弥漫在整个地盘上。
  站在不同的地方看过去,一座桥是几种样子。蝉鸣桥,正面可见桥名刻于围板,稍微歪一下,另一个围板上的名字突然跃出,单眼皮瞬间成了双眼皮。琴叶桥,正面看,一座白色石桥,侧面看,午后河水清澈,倒映出同样的三个字,上下交接,读完上面读下面,读完下面看上面,似乎瞬间体悟了它的哲学。锁澜桥为一拱桥,孔下可容一微缩小舟驶过,且形成脸盆大的一个小瀑布。正面走时,登台阶,竟有朝拜之肃穆,迥异于侧看。千万别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类的诗句概括此种情景,若有心,当笨拙地去打量,去验证,以自身爱恨激活每一座桥的灵魂。
  远处的跨河桥上,汽车轰鸣而过。同样是桥,与二十四桥并非同一体系。一硬一软,一动一静,一走一停。彼端生发出再大的声响,也全被这二十四桥构建的空间消化。地下躺着、树上挂着的好多的都市琐事,它们全都睡着了。这里静谧安详,天地旷达,散步的人的呼吸也因而平稳起来。
  这些桥在半夜的时候,拉起那些水和琐事走向大湖。一个个夜晚啊,它们可真忙碌,大家全部清洗一遍,又在凌晨时返回。第二天太阳将出时,你来到这里,以为桥 上湿漉漉的是露水,其实,那是湖水。
  责任编辑:沙爽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建筑行业中,室内设计的个性化以及潮流化成为人们日益追求的目标。在室内设计时,色彩元素的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即不同的元素之间应该满足室内的布局、方向以及功能,实现色彩之间的衔接与补充, 从而展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与创新性。由于室内设计的色彩应用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内容,对于设计人员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 过分析不同色彩元素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
期刊
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做的一项重大决策,在近几年来发展的日益成熟,弥补了乡村振兴中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这一政策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大学生村官为例,进一步研究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影响。  关键词: 人才;乡村振兴;大学生村官  当今时代,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人才涌向城镇,农村人才流失造成乡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撑。破除人才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国家出台大学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浪潮正席卷全球,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步伐。教育,一种将知识教育资源信息化的行业,正在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而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遍布全球的今天,让更多的人适应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已经刻不容缓。因此,重视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让计算机教学成为当代学生必须掌握也必须学习的关键技能。“任务驱动”法是一种
期刊
在乡下常见到的是雾。雾浓浓浅浅的,也不一定是雾,有时候就是大地蒸腾出的地气。那地气从丘陵、田野、河流,从泥土里袅袅而出,薄若蝉翼,或如牵出的一缕轻纱,颜色呈现白或乳白色。让人看见真的恍坠雾中。雾也有这颜色,但雾浓厚如棉絮,更多的是暗、黑,都没有气味,没有声音。要有气味,也是泥土的气味;有声音,也是河水的流声。泥土的气息与水的流淌声充盈着人的鼻耳。眼前到处混混沌沌、朦朦胧胧的。雾和地气总会纠缠在一起
期刊
汪曾祺绘秋海棠图  做汪曾祺纪念馆展陈大纲与展板深化设计时,我曾向汪丽纹请教过汪老家的掌故。她是汪老第二个继母任氏的大女儿,与丈夫金家渝住在高邮市竺家巷九号,原“汪曾祺故居”内。  “我们都叫继母为娘。”汪老《我的母亲》一文中曾在括号中这样注明。  我便问丽纹阿姨,1981年汪老首次回乡,见到任氏娘,怎么称呼。  “娘!我大哥当时,就喊了一个字。”  丽纹阿姨顿了顿说,后来,我娘称呼我大哥“大少爷
期刊
一  清末徽州的汪渊、程淑夫妇完成的《麝尘莲寸集》是部集词而成的词集。集词始于王安石,后来不乏经营者。明末清初著名诗人、词学家万树严守规矩,可惜作品太少。这种活动难度大,曲高和寡。按照规矩,不可夹杂诗或曲的成句,也不可掺入自己的句子。如用《沁园春》调集词,就不能再从这里取句。一首作品里,一个作者只能选一句,声韵平仄必须合乎所选的词牌。  举个例子。集中的《鹧鸪天》:  一片春愁待酒浇,酒香红被夜迢
期刊
打儿时记事起,最先认识的恐怕就是麻糖了。货郎担沿村叫卖:“敲麻糖哎麻糖——”婆婆妈妈们总要花上一两个眼眼钱或者找出一点破铜烂铁来,敲上一大块麻糖哄小孩。吃麻糖是很麻烦的事,含在口里嚼不烂,糖稀流下来,大襟脏得像画符。我就不明白,货郎敲麻糖时是怎样想大就大、想小就小的。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买回七八斤麻糖,做米子糖、芝麻糖什么的,拜年时用来招待客人。当然,米子糖、芝麻糖的边角废料归小孩们收拾,
期刊
雪,落在戈壁中,将一地的蓬蓬草托举了起来,像绣在无际白麻布上的花朵,凸显出它们铅灰色的质朴与高贵。雪,越落越大,白白的天,白白的地,白白的落雪声,直到将所有的草棵没进雪被里,将所有的沟壑填平,直到用白色将天和地连接在一起。站在白天白地的雪原上呼吸着白色的空气,仿佛一年的光景就这样冷透了、冻透了。细细的雪粒,钻进了季节的毛孔里,冷进了季节的毛孔里,冷得天地都似乎哈着白白的冷气,瑟瑟地发抖。一场笼住万
期刊
清晨,依然是旧模样。逼仄的巷道,青蓝而狭长的天。灰鸽子如同草鱼,胆小,寻常,被光膀子的男人吓跑。一早买菜的老太太来了,她多年前被马路上的三轮车撞坏的腿,旧病复发,走路摇晃。  咳嗽,韭菜,布袋,煤渣,尿盆,晾衣绳上的鞋带,民营医院值夜班回来的姑娘,骑摩托的中年人,因迟到进不了校门的小学生,等等。我走过这习以为常的巷道。又是一天,太阳尚未骑上墙头,便已知结局。  只有西侧巷道口那个疯子,是我难以确定
期刊
一  县城最大的好处,是生活半径小。当然,也可以说是缺憾。因为小,所以集中、便捷。我们很少将时间浪费在路途上。我住的小区是当年县城开发的第一个楼盘,位于城北。开售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郊,没有多少人看好。谁知道,才几年工夫,城北成了县城政治活动中心,后来开发的一众楼盘都炙手可热,价格像发高烧一般直线飙升。我的小区因为建造早,在环境设置物业管理上有些老旧,毕竟是商品房前辈。好在生活极其便利。小区周边密集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