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张家口市传统村落东沙城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村民访谈的形式,对东沙城村所处区位、村域文化遗产、历史沿革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东沙城村在产业发展、人口空心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多元发展、化解人口空心化、完善基础设施、振兴文化遗产、提升保护意识等发展对策,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东沙城村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09-04
  Abstract: Taking Dongshacheng Village, a traditional village in Zhangjiak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cati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Dongshacheng Village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with villager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opulation hollowing out,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Dongshacheng Villag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ndustrial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resolving population hollowing out,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revitaliz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enhancing protection awarenes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raditional villag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Dongshacheng Village
  传统村落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社会价值并且蕴含深厚的人文自然资源的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来的遗产。河北省张家口市东沙城村凭借着碹窑、庙宇等建筑群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于2014年11月25日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评选为第3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但是,当前东沙城村在产业发展、人口空心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意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保护东沙城村传统建筑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有效地开发东沙城村传统村落,防止破坏原有的村庄肌理和文化传统,并提升村庄环境和居住条件,是当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需要考虑的重点。
  1 东沙城村概况
  1.1 区位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靠河北省承德市,西、西南与山西省接壤,南邻河北省保定市,东南毗连北京市,北、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是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和冀晋蒙(外长城)经济圈的交汇点,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图1)。东沙城村位于张家口市怀安县西沙城乡东南部,毗邻247省道,距离西沙城乡政府2.5km。周边有5个古村落,分别是段家庄村、朱家庄、北庄堡村、水闸屯村和西沙城村(图2)。
  1.2 村域文化遗产
  1.2.1 物质文化遗产 东沙城古城墙:根据《怀安县志》记载,明永乐17年,在距离西沙城土城堡2.5km处修建了东沙城土城堡,土城堡东西宽约200m,南北长约200m,只开南门并且在门楼上修建魁星阁。几百年来,经过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仅存西面城墙一段保存完好,南面一段还有1m多高,其余部分都已成平地。古城墙已成东沙城村的地标,彰显着这个古村落浓厚的历史韵味(图3)。
  居民建筑黄土碹窑:碹窑建筑是东沙城村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是当地居民在适应自然环境条件下,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明的一种生土建筑。碹窑坐北朝南,呈土黄色,建造过程简易,成本低廉,但冬暖夏凉,不仅是东沙城村的名片,也是怀安县传统村落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碹窑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图4)。
  庙宇建筑:清朝完成统一后,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趋于平稳,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了不少庙宇。东沙城村域范围内修建起了真武庙、马王庙、三官庙、观音庙等几十座庙宇,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幸福太平的憧憬,对今后古庙宇方面的研究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图5)。
  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剧:晋剧是山西的剧种,在清光绪年间随着晋商商贸交易而传入东沙城村。20世纪20—30年代,晋剧在村内繁盛一时,组建了30~40人的戏班子,演繹的剧种主要为晋剧,表演了《走雪山》《金水桥》《金沙滩》《十五贯》《秦香莲》等几十个剧目,每年的正月十五等重要节日都会唱戏,满足了当地村民对于文化的追求。图6为如今保存的一处古戏楼。
  查灯:每年春节,东沙城村每户人家门口都会挂红灯,寓意红灯高照、大地升辉(图7)。正月十五还有连续3d的活动,白天玩社火、唱戏,晚上灯官去每家每户查灯。查灯主要由3名灯官来完成,灯官带纱帽、披红带、骑红马,前有红灯高挑,后有仪仗队跟随。灯官需要具备诗词歌赋的能力,思维敏捷。查灯挨家挨户,灯官根据户主的个性、爱好、职业、地位来即兴赋诗。   道诗句:道诗句是灯官根据户主的身份即兴编出的祝福和喜庆的诗句,有时也有规劝和幽默的诗句。诗句有4句、6句或8句,诗词押韵,朗朗上口。如到了商户家,即赋诗“新正上月喜气升,小店丰盈财运亨;为人和善人缘好,生意兴隆万年红”。道诗句这个传统习俗迎合了村民希望新年好运吉利的心理需求,融入了村民的生活之中,扎根于乡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1.3 历史沿革 根据《怀安县志》记载,东沙城始建于明永乐17年。据当地村民自述,东沙城村东有1条沙河,因先建的西沙城,故依据方位,取名东沙城。东沙城曾是阳原、涞源、蔚县等地商人去往蒙古草原做皮毛、牛羊、茶叶生意的必经通道,村内有八九家车马大店,供给来往商人休整,生意兴隆,热闹非凡,辉煌一时。之后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东沙城逐渐没落,当年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不足 当前,东沙城村的产业发展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村域内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种植物,缺乏特色种植,规模较小,产量低,供产销没有形成一体化。村内鸡、鸭、牛的养殖也出现同样的问题。简而言之,东沙城村的农牧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一体化、多元化和高效化。同时,村内的旅游产业发展不足,没有深入挖掘碹窑、古城堡等文化资源,相应的旅游设施配套不完善,导致旅游服务和游客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没有充分发挥传统村落的优势。
  2.2 人口空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城市收入远高于农村,而且农村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也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东沙城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而且流入城市的人口主要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和小孩留守在村里,村内生产力严重不足。东沙城村的空心化问题又进一步导致村内产业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传统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甚至形成了断代。
  2.3 基础设施不健全 东沙城村村内的交通设施如硬化道路年久失修,甚至有些主要道路仍为土路,导致许多农产品无法及时出售,造成了滞销现象。村内环境脏、乱、差,缺少垃圾收集点和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缺少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由于缺乏水利设施,田地农作物如玉米、土豆常年出现干旱现象。村内通信设施没有实现户户通,导致部分村民无法享受到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村内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差,无法满足村民看病的正常需求。
  2.4 文化遗产衰落 东沙城村古城墙自明代修建以来,历经战火等人为因素和水土侵蚀等自然因素,并且近代以来没有加以修缮,导致现在只有西、南2面有残存的部分城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碹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居住需求,许多村民不再居住碹窑,导致大部分碹窑年久失修,损毁严重。仅剩的部分碹窑也经过人为改造,破坏了传统村落的自然风貌。庙宇建筑破败不堪,缺少维护。由于村民缺乏遗产保护意识,晋剧、查灯、道诗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进行合理保护,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成为历史。
  2.5 保护意识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过度追求,导致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足,使得乡村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殆尽。虽然东沙城村被确定为传统村落,得到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大部分村民对历史价值的认识不足,希望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抛弃碹窑等传统建筑,甚至要求将碹窑拆掉,新建砖瓦房。随着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村内的古城墙、碹窑、庙宇、晋剧、查灯、道诗句等传统历史文化遗产逐渐衰败。
  3 保护与发展对策
  3.1 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重要的一环,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首先要挖掘村落的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发展产业,不仅要鼓励传统农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应提上日程。对于东沙城村而言,应依靠村内的田、地、水等自然资源条件和传统养殖业来发展特色农牧业,如为村民种养殖等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采用新兴的电商直播方式销售农牧产品,解决农民的销路问题。充分利用东沙城村的碹窑、古城墙、查灯等文化遗产,并结合特色农牧业,为外来游客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实现村落产业价值的充分挖掘,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展示传统村落文化特色的同时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
  3.2 化解人口空心化 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是必须要经历的“阵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空心化问题的解决成为了现实问题。首先,空心化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缺少发展活力,因此要培养专门人才,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养有意愿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型农民是化解空心化的重点和关键。其次,提升村庄的公共服务范围和质量,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強村庄老人与小孩社会保障服务,加大教育投入,从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后,做好村庄发展规划,发挥规划先行的作用,综合考虑经济与生态效益,把控好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
  3.3 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健全完善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并且符合村民自身发展需求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和内涵。以保护东沙城村的原有肌理为原则,采用土石等材料硬化道路,清理路边堆砌物,提升交通的可达性,为农牧产品走出去奠定基础。根据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村庄内部修建公共厕所和布置垃圾收集点,实现废水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当地政府应加大对于村内水利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充分保障村内的农牧产业发展和村民的身心健康。加快通信设施的全面覆盖铺设,让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实现与外界的联系,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
  3.4 振兴文化遗产 东沙城村内有大量的碹窑民居建筑,多数年久失修,但村内完整的历史格局和风貌得以保留,成为了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持碹窑建筑结构形式不变的条件下,对房屋结构进行加固并完善内部的布局和设施;对于其他新建房屋,在建筑形式、色彩、细部等方面进行适当修整;对于无人居住的碹窑,应根据村庄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功能置换,继续为村民服务;对残损的古城墙和庙宇的修缮工作,秉持真实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对表面破损、排水防水和基础加固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修缮,为今后东沙城村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晋剧、查灯、道诗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激活,要继续挖掘文化底蕴、开展遗产研究、普及遗产知识,建立完善的遗产保护机制,让东沙城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焕发生机。   3.5 提升保护意识 东沙城村民作为日常生活的主体,在保护继承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对于东沙城传统村庄的保护,首先就是要加强村民的思想教育,了解村庄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心,使其积极投身于村庄保护,学习全国优秀传统村庄的保护案例,汲取经验与教训,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当地政府要发挥引领牵头作用,既需要加强村民的保护意识,又要加强相关的行政管理,认识传统村落的价值所在,抛弃重发展轻保护的错误思想,明令禁止破坏村内传统风貌和过度开发的不良行为,并且成立相关的保护工作组,负责村庄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4 结语
  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研究传统村落风貌格局、传统建筑、文化习俗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沙城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保护与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该整合传统村落资源,利用自身优势,寻求发展的助推力,在发展的同时不丢失传统村落的风貌格局,以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为主,将提升村民收入水平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推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传统村落。
  参考文献
  [1]张天橼,王月.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以张家口市黄花坪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7):95-97.
  [2]杨文惠,易林涛,李金阳,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以武定县大西邑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4):24-27.
  [3]王苗,杨薇,李春聚.张家口市怀安县传统村落现状调查及思考[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9,37(02):58-64.
  [4]張平弟.宁德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宁德市车岭村为例[J].林业勘察设计,2019,39(02):21-25.
  [5]霍占军.张家口市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汪皓,游璐.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张家口市蔚县西古堡为例[J].重庆建筑,2014,13(04):13-15.
  [7]吴勇,林书羽,林清秀.福建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以南平市武夷山市下梅村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5(10):207-209.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苹果主产区新苹红苹果果品重金属、农药残留及产地土壤重金属及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赤峰地区苹果主产区的果品及产地环境质量良好,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均未超过相关标准。  关键词:苹果;果品质量安全;土壤质量;赤峰地区  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是加强食用林产品生产环节监管、提高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
期刊
摘 要: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和NCEP/FNL(1°Ⅹ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10日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低层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的变化对降水系统的临近和降水的开始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降水每次开始前低层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均会有所上升。(2)大暴雨过程中雨强最大时期中低层最大风速高度差距减小,存在中低层急流轴变窄的过程。低層最大风速高度降低比
期刊
摘 要:国家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工科”计划、“课程思政”建设等为教学改革等指明了方向,而新冠疫情的暴发迫使高校教师掌握和应用在线教学工具,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后疫情时期,食品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应融合生物化学思政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程体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课程知识传授和人文关怀融合的全方位育人,推进
期刊
摘 要:在皖南烟区选取典型烟田,调查发酵菜籽对烟株长势及烟叶油分的影响,探索不同用量菜籽替代化肥用于烤烟生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施用发酵菜籽可以部分替代化肥,能够显著提升烟叶产量、产值和外观质量。菜籽发酵堆制前需炒制至半熟或全熟状态,腐熟菜籽用量300kg/hm2时,烤烟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油分指标表现较好。  关键词:菜籽;烤烟;长势;外观质量;油分  Abstract: Select typi
期刊
摘 要:发展灌溉农业是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先决条件。但由于灌溉农业的扩张,导致灌区水资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灌溉农业的涝渍和土壤盐渍化。对这一双重威胁,传统方法是采取减少入流的预防措施,也可以采取增加水盐外流的补救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出现,为灌溉农业的涝渍和盐碱地监测和评价技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该文阐述了灌溉农业水资源及其研究意义,分析了
期刊
摘 要:为研究取食聚乙烯(PE)微塑料对大蜡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获得大蜡螟能够最大程度降解塑料的比例,分别用含PE微塑料5%、10%、15%、20%、25%的饲料饲喂同一龄期的大蜡螟幼虫,对比其幼虫期、存活率、幼虫存活率、蛹期、蛹重、雄雌比、蛹存活率以及CarE酶和GTS酶活性;另设置PE塑料膜直接饲喂大蜡螟试验,探究大蜡螟幼虫对塑料膜的取食率以及取食PE塑料膜对幼虫存活率和蛹重的影响。结果显示
期刊
摘 要:该文针对我国无花果不同产区生产栽培中病虫害、自然灾害频发等现状,依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无花果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控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指导当地果农生产,降低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危害。  关键词:无花果;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防治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eases and insect
期刊
摘 要:该文介绍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昆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综合利用传统讲授式和TBL教学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汲取昆虫文化,激发学生对昆虫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考核方式,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昆虫学;课程改革;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
期刊
摘 要:新农科对本科人才实践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该文从建设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教材体系,加强以提升专业质量为目标的校企合作,加强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技能大赛,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新农科;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ta
期刊
摘 要:实践性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個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改进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Abstract:Practice teac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