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平台做出“新”文章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iquer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众多“微”媒体正日益风起云涌。如何让这各路“微”媒体为基层党建创新出力?营口市站前区紧贴实际、敢为人先,在全市率先开创了“站前区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全力打造信息化、灵活化、便捷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激发出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
  “微课程”随身助学习
  一说起政治学习,似乎总离不开“找准日子、召集党员、念念文件”那常规的老一套。集中学习固然是必须的,但若只拘泥于“传统”而缺乏创新,只局限于“集中”而缺乏自主,长久下去学习就容易成了负担、流于形式。站前区通过发放意见表、电话随访等方式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在微信平台上开设了“远教在线”“时事政治”“民生热点”“便民服务” “事迹展播”“典型经验”等特色栏目,实现了每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重点推送时事新闻、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部署、党务知识、先进典型等内容,基层党员群众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浏览党建资讯、了解党建知识、接受党性教育。截至目前,全区已经推送党建知识、典型人物视频、基层党建动态等“微消息”100多条,关注人员超过了30000人次,微信号得到了党员群众的普遍喜爱。
  东风街道春光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史桂荣,曾经最头疼的就是开展党课学习,特别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总是找不到好方法。自从区里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她工作就有了抓手,感慨道:“学习时间长了,学习机会多了,学习效果强了,小小的手机成了党员学习的最好小助手!”


  “微中介”随时解难题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直以来是某些机关单位倍受群众诟病的问题。很多问题本来很小,却因得不到及时处置,最终成了大问题。站前区将解决百姓生活难题作为服务宗旨,充分整合各方服务资源,通过联合区民政局、卫计局、教文体局、人社局等单位,在微信平台上开设了“民生热点”专栏,定期发布更新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动态,让群众充分了解办事程序。同时,应广大党员群众的建议,又增设了“便民服务”栏目,义务给党员群众提供天气预报、租房买房信息、网上购票、违章查询等各种便捷的查询服务。微信平台服务栏目开设以来,已为百姓解答相关政策问题36个,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5个,成为帮助群众解题的“微中介”。
  跃进街道振华社区的老党员田雨波遇到了退休金被扣发的问题,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微信平台上求助。平台十分重视,通过协调人社局等有关单位,很快帮她解决了问题。她赞叹道:“通过这个微信,感觉组织真正把温暖送到了我们身边。”
  “微活动”随“机”接地气
  如何让新媒体平台真正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新阵地?站前区认为:微信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符合时代潮流,比较容易聚人气,因此也就更接地气。为此,他们充分抓住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利用微信开展“喜迎新春”“欢度元宵佳节”等活动,为全区基层党员群众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同时,结合“先进工作者表彰”“劳模评比”等阶段性工作,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宣传动员、评比投票、典型学习等活动。这种见“机”行事的思路显得很新颖,随“机”而来的众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群众觉得“很合胃口”。据统计,微信平台平均每月开展线上活动两次。
  前不久“站前区远程教育优秀站点管理员”评选活动在微信平台上举行。全区50名基层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全部参加评选活动。广大党员群众不分地域,通过线上了解各个基层管理员的工作事迹、学习心得和学用成果,进行网络投票。在评选过程中,平台访问量超过30余万人次,充分证明了利用微信来开展活动真的是既聚人气又接地气。
其他文献
四年前,当宋伟佳考取大学生村官,来到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蔡市镇邓家铺村任职时,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沟沟”。对于从小在黑龙江肥沃的三江平原长大、见惯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的她来说,眼前贫瘠的土地让她感到很迷茫,甚至一度怀疑过自己的选择。然而,四年来她凭借着对梦想的坚守和对事业的执着,终于改变了山村的落后面貌,兑现了自己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远教站点管理员的富民承诺。  进村后,宋佳伟
期刊
目前,远程教育进广场是一些地方扩大远教工作覆盖面、丰富教学培训手段的一条重要途径。不过,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的“远教广场”虽然硬件建设很突出,播放活动也搞得很热闹,但由于节目内容多偏重于娱乐化以及选择的培训类课件吸引力不强,广大党员群众到此活动或者只图一乐,或者过目即忘,难以入脑入心,导致“远教广场”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有三点原因:一是播放节目没有计划性。比如不会灵活根据
期刊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如何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于社区工作的全过程,成为摆在社区党组织面前的首要任务。  夏玉波带领社区党委一班人以满足群众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创建“365党员工作室”党建品牌为引领,发挥“党员议事厅”“百姓协会”等服务载体的作
期刊
作为一名基层远教管理人员,笔者在到各基层远程教育站点督查工作时,发现部分站点所在的村级办公场所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不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使原本只有五六台办公电脑、一台打印机的办公室,却连着社保、计划生育、远程教育等2至3条单独的宽带网络,存在着各业务口各自为阵、网络带宽利用率低的现象。同时,也造成部分村干部上网查询信息、打印材料的不方便。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导致了村里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浪费了财力物力,
期刊
甘肃宕昌孕育于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有着悠久的“古色”之美——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古羌族在这里建立宕昌国,行牧于斯,与世无争;它还有着惊艳的“绿色”之美——官鹅沟景区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是著名的国家4A级森林公园景区;它更有着厚重的“红色”之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在这里补充供给,休养整编,建立苏维埃政权,做出“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  在这片“古、绿、红
期刊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省高台县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广、传播方便快捷、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落实“三到位”,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宣传引导到位。借助《党旗飘扬》电视栏目、远教广播、远教广场、党建网站等平台,全方位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县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推送各镇学习教育进展情况、特色做法、突出事例和典型经验,为扎实推
期刊
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生事物在革命老区推行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与方法,及时予以解决,以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加大投入,拓展远程教育辐射功能  1.远程教育的投入及经费来源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投入较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投入分硬件、软件两大部分,其中硬件主要是设备设施建设,软件包
期刊
江苏省溧阳市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原则,从供给内容、供给主体和供给制度等“三要素”着手,助推远教“供给侧改革”,努力实现党员远程教育“以供带需、供需结合”的良性发展。  拟“菜单”,“优库存”。为提升远程教育学习内容的实效性,以省“远教培训周”课程、江苏先锋网资源、本市自拍课件等资源的依托建立市级课程“菜单”,构建包括“两学一做”“换届选举”“组织生活”“农技科普”“防汛抗旱”等5项共性课程,“双
期刊
自从成为一名电教制片工作者以来,我的镜头里已经记录了上百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在我看来,拍摄典型人物,似乎已进入一种“程序化创作”的状态,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因此,在拍摄以沧州市公安局优秀干警王红心为主人公的专题片《红心》时,我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创作激情”。然而,就是在拍摄的几个月里,我却逐渐改变着这种心态,直到编辑机上最后一个画面定帧时,才恍然发现:与王红心接触的日子里,我
期刊
明朝解缙在诗里描写梧州胜景道:“拍天二水通交广,耸日高城跨北山;茅屋竹筏依古濑,筒槽渔艇满江湾。”古城梧州坐落桂粤湘三省交界,北望帝陵,东接云浮,怀抱西江,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或许正源于此,当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落户梧州,也能得风气之先,上连中心,下接地气。近年来,梧州市利用远教平台开展的“走进站点、共谋职业”活动,就是围绕中心、凝聚地气的一个创新举措。  点式布局,瞄准就业需求  梧州市地接广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