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战死沙场 我用一生守候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来到台北桃园机场,手里拿着包,这个包对她意义重大,因为里面承载了她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物品——她和初恋的合照。
  彼时的她,左眼受伤几近失明,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这片土地对她来说亲切而又陌生。这趟从重庆到台北的旅程,对93岁的张淑英来说,遥远而漫长。
  然而她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去看一个人,准确的说是去看一个名字,一个让她刻骨铭心了77年的名字——钟崇鑫。
  那年初见,情系一生
  张淑英15岁时第一次见到钟崇鑫,那年他30岁,长得高大却很温柔。他问她,会不会写字,她回答“会的”,并随手写下“洋头口”三个字。那时她才明白,原来世间真的有一见钟情。
  订婚一个月后,两人在福州举办了婚礼,细心的新郎官还特意为新娘子准备了西式的白色长纱。婚后的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按照福州的习俗,叫她“阿妹”,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她,还教她读书。钟崇鑫怕她一个人在家寂寞,还把她的母亲和弟弟也接了过来。每次只要听到钟崇鑫响亮的马靴声从院子里传来,就是张淑英最开心的时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钟崇鑫奔赴抗日战场。张淑英把他送到了常熟的车站。她以为这次和以往一样只是小别,她以为他还会回来。
  近80年过去了,张淑英每次想到那次送别的情景总会难过很久,她后悔当时没和丈夫多说上一句道别的话。
  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也要守在这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卫首都南京,中国军队和日军展开交战。钟崇鑫所在的71军87师是主力作战部队之一。
  张淑英送走钟崇鑫后,看到日军飞机密密麻麻地飞过头顶,她知道丈夫在前线的日子不好过。从那天起,张淑英话也不说了,饭也吃不下。后来张淑英写给钟崇鑫的信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音。南京保卫战的情势越来越恶化,张淑英在心底隐约地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一直到7年之后的1944年,张淑英在街上碰见了和钟崇鑫一个部队的方维新,一见到他张淑英便大哭起来。等了7年,等到的结果是钟崇鑫已经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为了纪念钟崇鑫,张淑英把之前给他买好的衣料縫制了一件旗袍穿在身上,并拍下了一张照片。第二年张淑英为婆婆送了终。
  1945年张淑英的父母和弟弟要去台湾,但是她并没有和父母弟弟一起走,她要在这里等他,她要了解他到底是如何牺牲的?
  77年后,终于找到你
  多年后,张淑英在一本书上终于看到这么一个段落“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12月12日上午,第71军第87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
  这段文字出自和钟崇鑫一个部队的仇广汉之手。虽然只是一个段落,却也让张淑英感动不已,她终于知道了丈夫牺牲的地点是在雨花台。
  1987年张淑英给仇广汉写了一封信,张淑英希望从他那里可以多了解一些钟崇鑫的事。没过多久,仇广汉给张淑英回了信,并附上了一张证明。里面写道:钟崇鑫烈士确系1937年12月11日在南京对日寇固守雨花台阵地,为国壮烈捐躯。
  之后仇广汉又让71军87师的陈颐鼎也给张淑英寄来了证明,在证明中特别提到了钟崇鑫升职的事儿。每次看到这两份证明,张淑英都泪湿双眼。她仿佛能看到钟崇鑫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情景。
  确认他牺牲,那么灵位在哪?尸骨又在哪?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张淑英,这么多年她也从未放弃过寻找。
  一直到2014年,苦苦寻找了多年的张淑英,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当时已经93岁的张淑英其实已经不适合坐飞机,而且从年轻开始她就对头上飞过去的飞机有阴影。但是她却依然坚持着要去台湾拜祭钟崇鑫。
  77年后,张淑英终于在台北见到了让她等待了一生的爱人。她哭着说:“我不顾生死来看你,为了你我的眼泪都要哭干了。”“77年前我俩永别了,77年后又来和你永别。我93岁了,不可能再来看你,来世我们再见!”(来源:央视军事)
其他文献
大调整中出现裂变,大变革中发生聚合,大发展中充满希望。2017年世界并不平静,然而在各种裂变中仍然充满了希望。  裂变掣肘发展  2017年,西方裂变持续深化。一些国家内部社会分化严重,极端思想乘势突起,与主流民意发生激烈碰撞。在世界范围内,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化仍未走出“逆风”。  在美国,党派之争和种族矛盾日益凸显,极端事件频发,社会裂痕不断扩大。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文章说,美国
期刊
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很提气的“年报”:经济增速一枝独秀,就业目标超额完成,企业景气度多项指标创近5年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年内4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在世界经济舞台的聚光灯下,中国经济颜值高、气质好、活力足,释放满满正能量。  “稳”是主基调,中国经济总体平稳“颜值高”  6.8%,这是2017年三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速,也是中国经济连续第九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运行区间内。
期刊
不仅生活更精彩,人生也能更出彩。这一年,我国连续出台多项新政策,大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奋斗者有希望,开拓者有奔头,全社会活力进一步进发。  共享发展,日子越过越舒坦  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每项民生指标也在各自的刻度尺上持续攀升——  数一数钱包,居民收入增速再次跑赢GDP。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实际增速7_5%,比人均GDP增速快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
期刊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在国民党旧政权遗留下的百孔千疮的经济烂摊子上,开始建设新中国的伟业。“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尤其是“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
期刊
蓝天在增多,河流在变清,绿色在扩展,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清新空气、青山绿水等优质生态产品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不断提升。  攻坚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打赢蓝天保卫战  “现在的环境真是比原先好多了!”河北邯郸武安市退休职工朱锡杰说,市里把产生污染的厂子都停了,主城区汽车单双号限行,最近一个月眼前都是蓝天白云。作为钢铁重镇,武安近年来去产能、治污染、转方式、调结构,这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
期刊
黄觉冰  湖映落霞倍辉煌,  人到暮年更堅强。  曾记金戈共铁马,  今赏孤鹜伴夕阳。
期刊
当阳光再次唤醒大地,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你好,2018!你好,我们的新时代!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回首2017年,党的十九大树立一座里程碑。2017年,也为极不平凡的五年画上圆满句号。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把“中国号”巨轮带入新的水域,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进入了新时代。力量向着复兴在聚集,精神为着复兴而振奋,泱泱大国、巍巍中华,曙光升腾、万物生长,神州大地呈现出生机
期刊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是哪些部队?这些部队在南京大屠杀之后,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最终得到了什么样的下场呢?  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日军第六师团  日军第六师团的前身是熊本镇台(镇台,明治维新中的日军编制),1888年改编为第六师团,兵员主要来自熊本,首任师团长山地元治中将。  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第六师团就已经入侵中国,占领中国辽东金
期刊
1944年,英国人林迈可到延安,他是白求恩的朋友,同时也像白求恩一样投入中国抗战,他被朱德聘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通讯顾问”。  毛泽东的名篇《纪念白求恩》,使人们对白求恩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救死扶伤,以致牺牲了生命的伟大贡献早已熟知。但白求恩还有一大贡献却鲜为人知:他影响了他的英国朋友林迈可投入中国抗战。国家主席习近平曾两次赞扬林迈可“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
期刊
半个世纪前,北大医院的青年医生杨文钦为了一句“改变家乡山区缺医少药面貌”的誓言,带着在北京友谊医院工作的藏族妻子扎西志玛,辞别北京,扎根湖南新晃侗乡。  如今,夫妇俩已经80多岁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第一线,他们的精湛医术和医德美名在湘黔边界的侗家村寨中口口相传,被尊为“侗乡大医”。  外科门诊,两张老办公桌,两位穿着白大褂的银发老人。杨文钦正在给病人检查,动作比年轻人缓慢一些,但却十分熟练、仔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