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该如何开展默读训练,让学生的默读变得“有滋有味”呢?笔者以为,我们应该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默读训练中落实好“教、学、做合一”。
一、 明确训练要求
小学中高年级默读训练应有三方面的要求:①默读技巧方面,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②默读理解方面,要求边读书边思考,能理解文章的词句、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③默读速度方面,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加快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学时,要按以上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二、 提供默读条件
默读是需要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一给时间,二给任务。默读一篇课文,一般要3到5分钟,如果要边读边思,边读边画,真正做到自悟自得,那就要。学生默读课文,是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课堂的讲解、问答、议论、竞赛等,不过是一种过场而已。所以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会、去揣摩,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一堂语文课,应该形成:“有静有动、动静搭配”这样一个组合过程:先静──默默读思;再动──或书声琅琅,或议论纷纷。当然一堂课的静与动,在时间上要合理分配,不可顾此失彼。
默读训练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由于默读时学生不读出声音,别人看不出,听不到,很大程度上是个别活动,内心活动。因此,指导默读时要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要及时进行检查有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以可防止学生漫不经心,匆匆过目、不求其解地读,有利于学生养成边默读边分析思考的习惯,增强默读的指向性,提高默读质量。老师还可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或者启发学生质疑等等,以进一步提高默读效果。
三、 教给默读方法
默读,要讲究方法,要形成好的习惯。默读的基本方法有:①动眼不动嘴。凡是动嘴的默读很难提高默读速度。②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是促进默读深入的基本方法。③边读边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④“一目十行”。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教师们比较重视“咬文嚼字”,但常忽视“一目十行”。信息时代对速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读,“一目十行”的功用已越来越显著,因此尤须予以重视。方法的掌握靠反复训练,训练得多了,就可以成为终生受用的习惯。
在课堂上,我首先告诉学生:“默读就是默默地看,用眼睛来接收信息,用心来思考。嘴巴、舌头、声带都不动。
在默读时有很多学生会在心里默默地读,视线也并不是一直沿着每行文字由左到右地移动或者暂停,而是经常进行无意识地重复阅读,这就是心读和复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大屏幕上闪示一段话后,用几道简单的题目检查学生的默读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默读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读得快读懂的多,有的学生读得慢读懂的却很少。通过自查自纠,一些学生发现自己暗暗在心里读,发现没记住后又回过去看了,导致没看完,所以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我在大屏幕上又出现了一段话,在文字下方有小圆点从左往右延伸,循环往复,要求学生跟上小圆点的速度用眼睛看,用心来记。在这次默读实践后,学生的默读速度与理解率大大提高,我趁势告诉学生:“我们阅读的材料虽然没有小圆点,可小圆点在我们心里,只要我们注意调整自己,就能改掉心读和复视这两个毛病。”
四、 科学评价默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默读时,既要关注到有没有出声读,有没有指读,有没有按要求动笔批注等有关默读方法、默读习惯的问题,也要关注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是否思考了问题,有没有按时读完规定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举手,也可以抽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检测,查看默读情况。总之,要让默读讲方法,有速度,求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
一、 明确训练要求
小学中高年级默读训练应有三方面的要求:①默读技巧方面,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②默读理解方面,要求边读书边思考,能理解文章的词句、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③默读速度方面,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加快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学时,要按以上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二、 提供默读条件
默读是需要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一给时间,二给任务。默读一篇课文,一般要3到5分钟,如果要边读边思,边读边画,真正做到自悟自得,那就要。学生默读课文,是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课堂的讲解、问答、议论、竞赛等,不过是一种过场而已。所以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会、去揣摩,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一堂语文课,应该形成:“有静有动、动静搭配”这样一个组合过程:先静──默默读思;再动──或书声琅琅,或议论纷纷。当然一堂课的静与动,在时间上要合理分配,不可顾此失彼。
默读训练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由于默读时学生不读出声音,别人看不出,听不到,很大程度上是个别活动,内心活动。因此,指导默读时要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要及时进行检查有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以可防止学生漫不经心,匆匆过目、不求其解地读,有利于学生养成边默读边分析思考的习惯,增强默读的指向性,提高默读质量。老师还可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或者启发学生质疑等等,以进一步提高默读效果。
三、 教给默读方法
默读,要讲究方法,要形成好的习惯。默读的基本方法有:①动眼不动嘴。凡是动嘴的默读很难提高默读速度。②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是促进默读深入的基本方法。③边读边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④“一目十行”。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教师们比较重视“咬文嚼字”,但常忽视“一目十行”。信息时代对速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读,“一目十行”的功用已越来越显著,因此尤须予以重视。方法的掌握靠反复训练,训练得多了,就可以成为终生受用的习惯。
在课堂上,我首先告诉学生:“默读就是默默地看,用眼睛来接收信息,用心来思考。嘴巴、舌头、声带都不动。
在默读时有很多学生会在心里默默地读,视线也并不是一直沿着每行文字由左到右地移动或者暂停,而是经常进行无意识地重复阅读,这就是心读和复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大屏幕上闪示一段话后,用几道简单的题目检查学生的默读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默读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读得快读懂的多,有的学生读得慢读懂的却很少。通过自查自纠,一些学生发现自己暗暗在心里读,发现没记住后又回过去看了,导致没看完,所以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我在大屏幕上又出现了一段话,在文字下方有小圆点从左往右延伸,循环往复,要求学生跟上小圆点的速度用眼睛看,用心来记。在这次默读实践后,学生的默读速度与理解率大大提高,我趁势告诉学生:“我们阅读的材料虽然没有小圆点,可小圆点在我们心里,只要我们注意调整自己,就能改掉心读和复视这两个毛病。”
四、 科学评价默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默读时,既要关注到有没有出声读,有没有指读,有没有按要求动笔批注等有关默读方法、默读习惯的问题,也要关注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是否思考了问题,有没有按时读完规定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举手,也可以抽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检测,查看默读情况。总之,要让默读讲方法,有速度,求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