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内坑镇:探索全链条管理模式 锻造过硬党员队伍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fy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江市内坑镇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对标《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载体创新、制度创新,有效提升党员队伍质量,有力促进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实施背景


  内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问题导向,探索党员全链条管理模式,努力锻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绩过硬党员队伍。

二、主要做法

(一)严把入口,夯实党员发展基底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从严把计划、把结构、把程序,为建设高质量党员队伍奠定基础。
  一是严把计划落实。镇党委每年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全年工作重点,建立党政成员分点挂钩、党建指导员具体指导、党组织书记具体负责发展党员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利用每月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和每季度组织委员工作例会,定期部署、通报发展党员工作,每季度到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一次专项督导,现场指导督促发展党员工作,确保按计划组织落实。
  二是严把结构标准。全镇通盘考虑,拓展发展党员渠道,重点择优在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优化党员结构。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求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列席所在支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坚定理想信念;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作一次考察、鉴定,并在确定重点发展对象前,严格执行综治联审制度,全面征求综治、公安、计生等部门意见,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时,还征求工商、税务等部门意见,杜绝“带病入党”情况。
  三是严把程序要求。作为泉州排查解决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试点镇,全面完成近五年接收为预备党员及转入正式组织关系的267名党员排查工作。

(二)动态管理,形成党员成长推力


  建立党员队伍动态管理机制,坚持教育和监督并举、约束和激励并重,助推党员在教育管理中实现自我提高、持续成长,实现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晋江市内坑镇:给党员教育管理加“三度”让党员作用发挥更有热度》被泉州侨区快讯刊发,得到泉州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利用内坑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泉州理工学院党性理论教育培训基地、镇机关党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亭顶“红色粮仓”、砌坑革命史陈列室等9处党内政治生活体验区,被市委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定为“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教学基地”。
  二是提升党员素质。针对发展对象普遍学历较低现象,举办内坑镇农村储备人才学历提升培养首期班开班,29名内坑镇村两委和农村储备人才将在3年的时间里进行非脱产式学习。开设《内坑红色乡土课堂》,开设一批特色课程。同时,创新党员教育模式,结合远程教育综合改革,在亭顶、砌坑两个村进行乡村小广播试点,累计投资12万元,在136个党员家中以及老人会、村委会场所,安装6个高音喇叭和151个音箱,实现党建广播系统全村声音覆盖率100%。
  三是推进党员承诺践诺。结合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创新推进党员亮相行动,引导各个党员立足自身岗位特点,按照“村官党员”、“留守党员”、“外出党员”、“病困党员”等四类,分别制定党员承诺、完成时限,并定期更新进展情况,有效督促党员更好践行承诺。
  四是推行党员负面记分。依托党员“大数据”管理系统,推行党员负面行为记分,明确组织生活、作用发挥、组织处理、纪律处理四大方块共19种负向记分情形,最高记分为十二分,实行分类管理、平时记录、季度对账、年底核账、照章处理。

(三)多维关爱,凝聚党员向上能量


  主动为广大党员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注重高起点培养、高效益管理、高质量服务,把工作做得更加走心暖心。
  一是坚持多为党员搭平台。把教育人与培养人有机结合,将党员个人成长目标融入到党组织发展目标,让党员队伍有活力有干劲。
  二是坚持多为党员送关怀。针对党员个人的实际情况,党组织给予多种方式的关心关爱,让党员在思想行动上能够实时地与党组织保持一致。
  三是坚持多为党员解难题。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党员实际困难,使党员生活上有关心、心理上有慰藉。

三、经验启示


  (一)锻强党员队伍,首关在进口。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前移“关口”,净化“源头”,坚持边培养边考察,严格政治标准,严格综治联审,确保新发展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锻强党员队伍,落点在严管。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必须按照党章和《条例》规定,把教育管理贯穿党员终身,从管思想、管作风、管学习、管工作、管生活等方方面面抓起,真管真嚴、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党员的思想管纯、作风管严、学习管紧、工作管好、生活管住,为建设高质量党员队伍奠定基石。
  (三)锻强党员队伍,关键在厚爱。坚持用厚爱来加强党员与组织之间的情感纽带,既要通过多种方式给党员搭平台、建舞台,帮助其蓄能充电,使其创先有平台、争优有条件,也要为党员保住底线和原则,帮助犯错党员改错纠错,尽力帮助党员解决工作、生活、心理上的难题,让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并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
  (晋江市内坑镇党委书记
其他文献
玄武门之变当时无论是宫城内还是宫城外,主要的武装力量基本上都控制在李渊和宫府手中。而李世民能够有恃无恐地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反客为主,设伏袭击李建成和李元吉,又一举断绝内外交通,从容不迫地部署善后措施,可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做到的。  李世民手中有牌,心里不慌。这张牌,就是李建成的心腹、玄武门守卫中郎将——常何。  估计在李建成死的那一刻,常何在他心中都是一个让他满意的好下属。  常何原本是李世民的部
当前大国关系正处于新一轮大调整进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一种超越现实迷雾的“历史眼光”,从历史比较角度得出更理性客观的结论。事实上,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有意义的现象,即陷入激烈冲突的对立强国之间,曾经有着历时数十年的长期稳定关系,曾相互尊重、和睦相待。那么,如何理解两强之间维持关系稳定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这种稳定关系何以被破坏?世界史视角下的两强稳定关系走向破裂是否具有必然性?导
中国和平崛起的时间长度和中美关系的难度同时并存。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也成为中国和平崛起与中美关系的新变量。随着疫情不断加深,中美关系的外交危机还会升级,双边关系下滑明显,美国反华力度加大。但这是不是跨时代事件尚有争论。中国和平崛起的逻辑不会改变,美国压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和路径不会改变,甚至有全面施压的迹象。中国和平崛起是世界性议题,要超越中美两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必须从整个
“汗血宝马”,传说中的神奇动物。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记载过,大宛国盛产良马,流汗如血。说明古人口中的“汗血马”多半指的是大宛马。至于“汗血”,是一种寄生虫所致。  不过,汉武帝却曾经为了这种马,劳师远征大宛及西域诸国。让整个汉帝国付出了战争的代价,真的仅仅是为了马吗?一  汉武帝很喜欢良马。不过,他真的就是那种为了声色犬马而把整个国家拖下水的昏君吗?当然不是。再批评汉武帝的好大喜功,
严格来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跟着奈斯比特夫妇的“趋势”作品成长起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把中国人点醒的《大趋势》,到1996年的《亚洲大趋势》,再到2010年的《中国大趋势》,奈斯比特夫妇已经单独写作或合著了9部“趋势”作品。  那么,未来新趋势的核心是什么?奈斯比特夫妇提出了他们的观点:“未来几十年里,单一的大趋势将转变成系统的、整体的、全球性的变革,不管是在政治意义上、经济意义上、社会意义上还
阿里巴巴在15年以前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企业,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今天可以和这么多大企业家进行交流。能够走到今天,是时代给了我们机会,国家给了我们机会,社会给了我们机会,同事给了我们机会。  2010年6月,我参加一个创新论坛。当时主持人跟我说,你看我们多了不起,年纪这么大的企业家还在谈创新。这让我很焦虑。我认为,创新是年轻人的事情,尽管有几位老企业家干得不错,但总体来说,应该是年轻人干得更好。  我跟金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其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我们透过陈寿的《三国志》来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和血性并富于军事韬略的英雄人物。  少年时代 便有过人之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虽有皇家的血脉,但却经历了家道中落、幼年丧父的人生悲剧,儿时为生活所迫便随母“贩履织席为业”,始尝人生的艰辛。这段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
福建长汀试院内的那间小屋,曾经囚禁过一个高贵的灵魂。我轻轻地坐到那把普通的木椅上,想象着当年瞿秋白伏案书写的情形——他凝神而思,应该不是奋笔疾书,而是从容不迫地书写着,这是他全部笔墨生涯中最特殊的一次书写,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这篇文章就是《多余的话》。   把压抑多年的心曲倾诉过后,他感到一身轻松,无比痛快。几天后,他神态自若、甚至带着几分潇洒,走向了刑场。在途经中山公园凉亭时,他昔日的学生
最富有的美國总统靠逃税起家  两年前,《纽约时报》记者苏珊娜·克雷格收到一封来自特朗普大楼的匿名信,信封里装有特朗普1995年的纳税申报表复印件。从那以后,她开始了对特朗普财务状况的漫长调查。2018年10月2日,克雷格和同事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1.5万字的调查报道,直指如今的总统从其父弗雷德·特朗普的商业帝国继承了至少4.13亿美元财富,其中多数通过逃税获得,超出了“钻空子”范畴,已涉嫌欺
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像匕首、像投枪,充满了风暴一般的战斗气息,但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也很懂得享受生活的清福。只是鲁迅先生享受的清福不是奢靡的感官刺激,而是心灵的愉悦和生活的乐趣。  鲁迅喜欢喝茶。年轻时,喝茶是绍兴老家的喝法:先在一把大锡壶里盛满开水,然后在茶杯里用茶叶泡出浓浓的茶汁,可以随时兑开水喝。在日本留学时,鲁迅饮用的茶叶大多是中等的绿茶。定居上海后,鲁迅喝茶就比较讲究情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