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可分为课外培养学史兴趣和课内调动学史兴趣两个方面。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上课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重点应放在课外。以下就课外、课内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课外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1、明确学史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有十几门,每门课都有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历史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接触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而且难写难背、枯燥无味,于是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信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学习历史的目的上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以后如果再有此类危机爆发应该如何避免灾难。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等。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发挥情感作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就能给学生提供无形、巨大的学习动力,这就是教育界经常提到的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发挥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实践表明,教师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兴趣爱好,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情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是十分重要的。
3、通过历史记忆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历史知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因此,记忆成为学习中一个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注重记忆方法的引导是迅速提高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我在此谈谈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数字记忆法,即依据一些数字的特点,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如可根据数字差记忆,1874、1884、1894、1904、1914、1924、1934、1944、1954、1964等,这些数字以“十”为差排列,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枯燥为有趣。
第二,对比记忆法。历史中的很多人物和事件既有个性又有共性,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等。
第三,归纳法。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大都可以将根本原因归纳为经济方面或生产关系方面。如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引起的。
4、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教师可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等一些历史小读物,并且摘抄读书笔记或撰写读后感,然后贴在教室后面让同学们共享,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可开展猜历史谜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
二、课内调动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1、课前导入时,精设“悬念”,引发兴趣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当不集中,而且历史课又都安排在下午或上午的第三、四节,这就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尤为严重。所以,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由于历史学科天生具有与其它学科及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这就使历史课的课前导入方法很多。这时可精设“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这一课时,我讲道:“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霸,战争不绝,你们知道‘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这几个成语的故事吗?”让学生简要回答后导入新课。
2、在上课过程中巧设“悬念”并注意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兴趣
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课时,在讲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后,讲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可提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牢牢的集中在学习上。 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精设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有些学生有精神不集中、打瞌睡、小声讲话等现象时,证明教师当前的教学方法已经使学生厌烦,因此必须适时地改变教学方式。
3、在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保留兴趣
教材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有了上一课的因,才有这一课的果。因此,在一堂课快上完之前,教师应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相联系的地方,认真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问题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离不开这个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兴趣在学生学史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持久地、主动学习历史。
一、课外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1、明确学史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有十几门,每门课都有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历史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接触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而且难写难背、枯燥无味,于是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信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学习历史的目的上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以后如果再有此类危机爆发应该如何避免灾难。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等。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发挥情感作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就能给学生提供无形、巨大的学习动力,这就是教育界经常提到的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发挥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实践表明,教师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兴趣爱好,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情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是十分重要的。
3、通过历史记忆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历史知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因此,记忆成为学习中一个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注重记忆方法的引导是迅速提高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我在此谈谈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数字记忆法,即依据一些数字的特点,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如可根据数字差记忆,1874、1884、1894、1904、1914、1924、1934、1944、1954、1964等,这些数字以“十”为差排列,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枯燥为有趣。
第二,对比记忆法。历史中的很多人物和事件既有个性又有共性,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等。
第三,归纳法。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大都可以将根本原因归纳为经济方面或生产关系方面。如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引起的。
4、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教师可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等一些历史小读物,并且摘抄读书笔记或撰写读后感,然后贴在教室后面让同学们共享,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可开展猜历史谜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
二、课内调动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1、课前导入时,精设“悬念”,引发兴趣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当不集中,而且历史课又都安排在下午或上午的第三、四节,这就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尤为严重。所以,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由于历史学科天生具有与其它学科及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这就使历史课的课前导入方法很多。这时可精设“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这一课时,我讲道:“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霸,战争不绝,你们知道‘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这几个成语的故事吗?”让学生简要回答后导入新课。
2、在上课过程中巧设“悬念”并注意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兴趣
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课时,在讲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后,讲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可提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牢牢的集中在学习上。 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精设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有些学生有精神不集中、打瞌睡、小声讲话等现象时,证明教师当前的教学方法已经使学生厌烦,因此必须适时地改变教学方式。
3、在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保留兴趣
教材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有了上一课的因,才有这一课的果。因此,在一堂课快上完之前,教师应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相联系的地方,认真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问题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离不开这个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兴趣在学生学史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持久地、主动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