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独特视角 感悟人生态度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7908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品鉴能力,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到四年级上册“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再到五年级上册“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推进学生的学习。
  《四季之美》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皆成趣”里的课文,是日本平安时期宫廷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作者以独到的视角、细腻的艺术感受方式和表现手法,叙述了一年四季最美的时刻:春之黎明、夏之夜晚、秋之黄昏、冬之早晨。四季之美在作者笔下犹如信手拈来,景色明丽,感情真挚,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一、中外对比,感受文化差异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一篇美文,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对天空、萤火虫、大雁、炭火的独特审美。笔者借助我国古诗对相应景物的描写,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
  【片段一】
  [屏幕出示分别描写黎明、萤火虫、大雁、炭火的四句诗:
  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南宋·陆游)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南宋·翁森)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唐·杜甫)
  绮户微开曙色明,沉香火暖晓寒轻。(元·周巽)]
  师:同学们,这是我国古代诗人对身边景物的细致描述,日本作家清少纳言又是怎么描写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日本女作家的文章《四季之美》,看一看作者眼中的四季。(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梳理脉络,抓住时间视角
  为了让学生更加明晰课文脉络,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四季中什么时候最美?其中,什么景物最美?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停留在“春天最美是黎明”,而是能够试着从时间的细微差别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从而落实语文要素“四时景物皆成趣”。
  【片段二】
  师:請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写了四个季节,她认为四个季节中什么时候最美?其中,什么景物最美?
  生:本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天空、夏天夜晚的萤火虫、秋天黄昏的大雁和冬天早晨的炭火等不同时段的景致。
  师:从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每一段里都有一个关于一天时间的词。
  师(出示黎明与早晨、夜晚与黄昏图片):作者从时间的视角观察四季之美,从时间的细微差别中感受自然之美,这就是作者观察时的细腻。
  三、动静结合,品读人生态度
  本单元语文要素强调培养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能力,笔者将排比式构章的课文分成几个小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动态、静态描写,以及景物的文化含义,进而感受清少纳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环节一:春天——天空颜色的动态变化
  笔者引导学生体会叠词“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蕴含了作者对朝霞的情感,读起来是多么的亲切,仿佛作者在向我们娓娓述说。天空的颜色由鱼肚色、红晕到红紫红紫的彩云,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朝霞图。配乐纯音乐《白昼之夜》,让学生朗读。
  环节二:夏天——萤火虫飞舞的动态变化
  笔者先让学生找出作者描写了夏天的几种夜晚之美,再让学生根据“暗夜、无数、翩翩飞舞、朦胧的微光”等词进行画面的想象。学生从“无数的萤火虫”到“一只两只萤火虫”的变化中感受到一种由浩大到空灵的变化之美。此刻,笔者引入萤火虫在日本文化中的特殊含义——“虽然微小,但并不渺小,是希望之光”,进而让学生明白作者没有关注普通的夏季景物,而是在借萤火虫暗喻自己,表明自己豁达且充满希望的人生态度。
  环节三:秋、冬——动静结合、扶放结合
  通过对春、夏段落的学习,学生对作者的独特视角已有初步感知。在进行学法的小结之后,笔者放手让学生运用同样的学法,抓住秋、冬季节的独特景物,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环节四:练写——学以致用
  笔者播放日出的视频,让学生将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分享给大家,并提出要求:写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要给人以画面感,能引起同学的想象。
  四、拓展阅读,感受自然之美
  课文出自《枕草子》,这本书是清少纳言在宫中做官时写起,出宫后两三年内完成的,记载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回想、见闻,以及关于自然、人生的随想。书中随处可见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对自然界、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此时,笔者课件出示《枕草子》中的《时节》一文,让学生初步感受作者用轻快的笔触反映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读者不是单纯地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从清少纳言的独特角度出发,笔者带领学生品读课文的动态、静态描写,并从景物含义体会作者对四季的感受、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九龙湖新城分校)
其他文献
[片段一]rn师: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男一号”.牛郎姓牛吗,为什么叫“牛郎”?rn(学生讲述第一段)rn师(与学生一起讲述):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有多不好呢?rn生: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
期刊
编者按:研究性学习将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课本、课堂以外的知识,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感受生活,打破生活与学习的二元对立壁垒,是一种指向学生学习能力生成的学习模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观察、合作、质疑、辨别的能力,促进知识的自主构建,在自主选题、计划、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养。在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处于“隐身”状态,离开传统的
期刊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古诗.它是唐代颇富激情的诗派,思想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性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边塞诗(如表1)多集中在中高年段.不同于其他题材的古诗,边塞诗中的地名往往带有浓烈的地域特色.综观其地名,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实指的地名,如玉门关、阳关、凉州、安西、青海等;二是泛指的地名,如塞下、大漠、瀚海、边城等.这些地名是诗人表现边塞征戍行为的重要空间“见证者”.从语文的视角看边塞诗中的地名,它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借助边塞地名,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豪气万丈的唐朝
期刊
数学知识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当下却出现了拥有高学历的老师、会解题的学生不甚理解数学的现象.为了使学生的生物脑成为智力脑,就需要数学教师不仅讲推理,更讲道理;不仅讲思考,更讲思想.这样通过学科知识的视角讲数学故事,才有可能让数学育人在课堂真正发生.
研究性学习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学习内容,其选题有着广阔的空间。笔者认为,当今时代,“引入文化元素,助力学生学习”既是小学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新视角,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吸收。  一、依托传统文化选题,让传统文化育心田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如正月初一的春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五月初五的端午
期刊
古人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今有闻,“教育不仁,以万生为工具”.教育的天空,人在中央,这是永恒的朝向.以教育之眼,看天地自然,看人世沧桑.教育的基础价值和根本目标何在?学校的每一侧面、每一班级、每一课堂该如何承接与抵达?我们心中应装着价值的罗盘,动态迎接一切挑战,教育的良好生态方可遇见.
期刊
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育人”,这是所有学科共同的核心任务.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理应体现立德树人导向,寓育人目标于学科教学之中.育人目标不是空谈,要渗透到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学科育人的主阵地.那么,怎样发挥数学学科特点,发掘育人关键元素,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呢?在此,笔者辑录几位数学名师的教学案例片段,与读者共同分享他们在教学中把握育人契机,让数学学科立德树人功能真正落实的教学智慧.
期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激趣法,浅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教师讲述自身故事,让课堂贴近生活  教师让课堂贴近生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悟到语文之道。  比如,在讲解李煜的《虞美人》时,在导入环节
期刊
学科融合作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的热点和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就是说要打破学科界限,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学科结合起来,围绕一定的主题、问题、任务、概念和学习内容,通过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期刊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在生活中也建立了比较丰富的表象,这些经验为三角形特征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认知准备,同时让学生觉得三角形的特征非常简单,缺乏挑战性,自然也失去学习的动力.三角形的高的认识则主要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做好知识铺垫,而与前者三角形的特征这一内容并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知识之间的割裂呈现同样会让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需求不强烈.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