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提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性;方法与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表现为:好奇、爱观察事物;喜欢提问、思考、争论;有动手操作和实验的兴趣;喜爱阅读、涉猎广泛;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等。根据这些表现,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中心位置,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边谈谈我多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努力。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唯我独尊,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消除对权威的畏惧心理,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我们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教师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鼓励的话语都会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让学生感受发自老师内心的关爱,从而激发他们回报的情感,产生自动学习的驱动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相反,教师的任何粗暴行为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厌学情绪。只有课堂充满平等,民主的精神气息,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心里安全和精神舒展,师生才能进行一种积极的、融洽的、持久的沟通理解,课堂才能呈现和谐、愉快的氛围。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产生创新的思想。而创新毕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
二、巧设疑问,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熟悉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巧设疑问,层层递进,深浅适度,灵活多样地提出一系列表面上是独立的而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问题。学生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只要有道理,不离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例如:《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可按顺序随着教学的进行提出这样一些关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3、同学们边读边想象,才能走进诗的意境。如果溪边是一幅画,这幅画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和享受?
4、看来同学们是真的用心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的很美很美。那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
学生以后遇到同类诗歌,不用老师启发也会积极思考,有的学生不仅会大胆表述自己的欣赏感受,还会评价其他同学的不同理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根据课文实际,按照课文内容有逻辑地组织一些有联系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做一点提示,点拨,归纳的任务多数让学生去完成,教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视听材料,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妙趣横生,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益。”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学会学习,教师应努力把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只有自己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任务。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然后分别围绕“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两个主题共同制作成两组图片,通过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同时学生在收集,制作过程中积极参与,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沿,真正感受到了积极参与的乐趣与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培养“小助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一个班的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语文成绩突出,语文兴趣浓厚,老师可以把这部分学生视为一种难得的可再生资源加以利用,让他们去影响全班,带动全班。必要时还可以让他们代替老师的某些职能,扮起“小助手”的角色。比如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任命成语文科学习小组长,把其他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分配给他们,让每人带三至四个。这些小组长的职能是组织本小组成员讨论问题,探究问题,对本小组成员进行辅导。过一段时间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如果小组成员语文综合平均成绩提高明显且稳定,那么他就升职为小组长;如果原小组长语文综合评价成绩连续三次在下降。教师一方面与他多交流,查明原因,另一方面将他暂时降为普通组员,并承诺如果他通过努力,语文综合评价成绩上升并稳定后恢复其“职务”。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一切的做法,另一方面在主动学习上引入了竞争机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 《小学语文月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赵佳《快乐阅读》郑州出版集团 2007
[3] 汪小英《教育教学论坛》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1
[4] 孙红英 《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国家教育出版社 2008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性;方法与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表现为:好奇、爱观察事物;喜欢提问、思考、争论;有动手操作和实验的兴趣;喜爱阅读、涉猎广泛;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等。根据这些表现,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中心位置,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边谈谈我多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努力。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唯我独尊,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消除对权威的畏惧心理,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我们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教师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鼓励的话语都会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让学生感受发自老师内心的关爱,从而激发他们回报的情感,产生自动学习的驱动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相反,教师的任何粗暴行为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厌学情绪。只有课堂充满平等,民主的精神气息,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心里安全和精神舒展,师生才能进行一种积极的、融洽的、持久的沟通理解,课堂才能呈现和谐、愉快的氛围。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产生创新的思想。而创新毕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
二、巧设疑问,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熟悉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巧设疑问,层层递进,深浅适度,灵活多样地提出一系列表面上是独立的而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问题。学生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只要有道理,不离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例如:《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可按顺序随着教学的进行提出这样一些关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3、同学们边读边想象,才能走进诗的意境。如果溪边是一幅画,这幅画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和享受?
4、看来同学们是真的用心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的很美很美。那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
学生以后遇到同类诗歌,不用老师启发也会积极思考,有的学生不仅会大胆表述自己的欣赏感受,还会评价其他同学的不同理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根据课文实际,按照课文内容有逻辑地组织一些有联系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做一点提示,点拨,归纳的任务多数让学生去完成,教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视听材料,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妙趣横生,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益。”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学会学习,教师应努力把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只有自己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任务。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然后分别围绕“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两个主题共同制作成两组图片,通过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同时学生在收集,制作过程中积极参与,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沿,真正感受到了积极参与的乐趣与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培养“小助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一个班的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语文成绩突出,语文兴趣浓厚,老师可以把这部分学生视为一种难得的可再生资源加以利用,让他们去影响全班,带动全班。必要时还可以让他们代替老师的某些职能,扮起“小助手”的角色。比如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任命成语文科学习小组长,把其他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分配给他们,让每人带三至四个。这些小组长的职能是组织本小组成员讨论问题,探究问题,对本小组成员进行辅导。过一段时间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如果小组成员语文综合平均成绩提高明显且稳定,那么他就升职为小组长;如果原小组长语文综合评价成绩连续三次在下降。教师一方面与他多交流,查明原因,另一方面将他暂时降为普通组员,并承诺如果他通过努力,语文综合评价成绩上升并稳定后恢复其“职务”。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一切的做法,另一方面在主动学习上引入了竞争机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 《小学语文月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赵佳《快乐阅读》郑州出版集团 2007
[3] 汪小英《教育教学论坛》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1
[4] 孙红英 《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国家教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