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常常被轻视被忽视,这对有效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当然是不利的。加强课外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课外阅读教学如何开展,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学生阅读效率,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写作;措施;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应该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补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完成规定阅读量,不仅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实现能力转化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要端正教学认识,给予学生以阅读方法技巧指导,帮助学生进入阅读写作良性发展轨道,为提升语文整体素质奠基。
一、阅读和写作的辩证关系
阅读就是读书,写作就是作文。二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互为促进互为制约。阅读数量的增加,必然要提升写作的水平;阅读量不够,提高写作水平就是妄想。
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阅读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活动。同样,写作也会影响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的倾向以及阅读的方式。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规定为不少于260万字。初中三年每年要读近八九十万字,相当于七八部长篇小说的总字数。由于面对应试的压力,不仅学生没有完成这个阅读量的时间,师长也不会给学生这么多的课外时间去读“闲书”。达不到这个阅读量,写作水平当然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的质量,这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
二、中学语文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师长认识,提高学生主动性
面对升学压力,很多教师和家长对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持不同看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课改彻底否定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强调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阅读自然属于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课外阅读,提升的不仅是表达能力,分析、解决、归结、整合问题的能力也会获得提高,个人的素质也会因为阅读量的增加而发生质的飞跃。当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师长一定要转变认为课外阅读影响学生学习的陈旧观念。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就可以对课堂教学做出一些科学调整,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学生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自然就多了,这对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将会有直接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就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
(二)阅读指导到位,增强阅读实效性
课外书籍浩如烟海,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最合适,这是教师指导阅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新课标标准已经给出一些参考书目,这是比较明确的范围。但这些作品未必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一是内容要适合,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阅读的书籍,最好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二是文体要合适,文体是一些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学生到初中毕业也弄不清楚自己写的作文属于什么文体,选择中学生写作接近的文体,便于学生模仿学习。三是篇幅要合适,学生不宜看长篇巨著,因为学生没有大量时间可以利用,篇幅短小,适合学生抽时间完成阅读。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推荐工
作: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学习了《荷叶 母亲》,可以让学生读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学习了《春酒》,可以向学生推荐琦君的《素心签》等等。
(2)推荐与写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明确了倒叙、插叙的写法,动员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进一步明确倒叙、插叙的写法,为写作打下基础。
(3)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4)另外还可以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作。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然后是阅读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阅读方式有:浏览、速读、精读、品读等。具体阅读时需要采用哪种阅读方式,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阅读目的来具体对待。阅读不是看热闹,在阅读前要弄清楚阅读目的。文章看点多多,需要关注什么点,就要针对什么点开展阅读。像查找某一事件、数据等,就可以采用查阅浏览式阅读;经典作品需要精读和品读,对一些重点章节甚至要进行定点定位赏析研读。阅读目的明确之后,阅读针对性提高了,阅读的效果就会显著体现出来。如阅读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这篇散文,学生往往会被文字的精美所折服,但文章中丰厚的内涵,却更具有巨大震撼力,如能对一些细节进行赏析,必定会给学生带来巨大收获。有效地读书,才能积累语言,沉淀情感,才能笔下生花!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阅读是耕耘,写作才是收获。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也会大幅度提升。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些教学措施的落实,达到催化剂的作用,促使学生阅读能量的转变。
(一)写好读后感
无论阅读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触动和启迪。写读后感就是对这些心灵触动和思想觉悟的有效梳理。读后感不仅是写自己的感觉,同时也是对文章的研究赏析,通过梳理心境,可以让读者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其作用和价值真的不可小觑。
教师检查阅读效果看什么呢?读后感是最直接的成果。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后感的写法。格式可以多样化,但启迪和感悟却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对低年级学生可以有一定字数限制,对高年级学生就不必限制读后感的字数,让学生阅读之后盡情抒发所想所感。写好读后感是阅读与写作的最直接有效的结合,读写结合必然会相互促进,形成语文能力。 我布置初中二年级学生阅读一篇题为《白天的星星》的课外文章并要求写读后感。对于战争,学生大多是从一些抗战影视上获得一些认识,比较肤浅零碎。我简单给予一些提示:战争是残酷、无情、寒冷的,因为战争人们失去家园、和睦、幸福,我们该如何看待战争呢?结果,很多学生都能够从战争破坏和平角度入手,并结合珍惜现在幸福生活进行阐发。有几个学生居然能够联系到“钓鱼岛”,痛斥日本的无耻行径。这说明阅读是有成效的,学生是用心读,而不只是用眼睛看。
(二)做好寫法借鉴
课外经典美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阅读这些课外美文时,要引导学生借鉴人家的写作方法:精巧的构思、精美的语言、新颖的选材、精致的点题、独特的开头、精妙的结尾等等。特别在作文练习时,要注意模仿经典美文的独特写法。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会从简单仿造到精彩创造的跨越。
精巧的构思,这是学生普遍欠缺的东西。学生因为思维比较狭窄,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在文章构思方面存在就事论事、平铺直叙的毛病。增加课外美文阅读,可以借鉴一些典型的写法,像倒叙、插叙、悬念等的运用,就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我让学生课外阅读莫泊桑的《项链》,很多学生反映,莫泊桑的构思太奇妙了,结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章到最后揭开谜底,让全文顿时敞亮起来。结果在下一次作文练习中,就有学生采用最后揭开谜底的写法,这就是借鉴的效果。
精美的语言,这是学生渴望获得的东西。学生对美文最敏感的地方就是语言,辞藻华丽,充满诗情画意,这是学生最欣赏的。我推荐郭沫若的《石榴》让学生阅读,很多学生对文章内涵理解不透彻,但对那些精美的语言却产生倾慕之情。学生在用自己的角度和欣赏水平来阅读,这就是主动学习精神。
课外美文众多,每一篇都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和学习,点拨学生如何掌握阅读技巧比指导美文阅读要点更重要,这就是标准的“授之以渔”。
新颖的选材、精致的点题、独特的开头等等,课外阅读有太多需要关注的东西,只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借鉴意识,就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能量向写作方向的自然转化。
(三)学以致用
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将习作置于现实生活中。俗话说:“言为心声。”写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小学生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观念的确立,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积累。
要鼓励学生写随笔,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随笔中自由表达。我们要告诉学生写随笔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断,当长即
长,能短则短,并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随笔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只有这样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才有用武之地。
四、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和写作的有效结合,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大课外阅读教学的力度,不仅能够促进课内教学,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文学习手段,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文综合素质,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鹏翔.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考试(教研版),2013(01).
[2]马艳芳.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祖国(建设版),2013(02).
[3]张志礼.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考试周刊,2011(79).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写作;措施;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应该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补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完成规定阅读量,不仅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实现能力转化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要端正教学认识,给予学生以阅读方法技巧指导,帮助学生进入阅读写作良性发展轨道,为提升语文整体素质奠基。
一、阅读和写作的辩证关系
阅读就是读书,写作就是作文。二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互为促进互为制约。阅读数量的增加,必然要提升写作的水平;阅读量不够,提高写作水平就是妄想。
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阅读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活动。同样,写作也会影响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的倾向以及阅读的方式。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规定为不少于260万字。初中三年每年要读近八九十万字,相当于七八部长篇小说的总字数。由于面对应试的压力,不仅学生没有完成这个阅读量的时间,师长也不会给学生这么多的课外时间去读“闲书”。达不到这个阅读量,写作水平当然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的质量,这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
二、中学语文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师长认识,提高学生主动性
面对升学压力,很多教师和家长对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持不同看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课改彻底否定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强调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阅读自然属于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课外阅读,提升的不仅是表达能力,分析、解决、归结、整合问题的能力也会获得提高,个人的素质也会因为阅读量的增加而发生质的飞跃。当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师长一定要转变认为课外阅读影响学生学习的陈旧观念。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就可以对课堂教学做出一些科学调整,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学生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自然就多了,这对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将会有直接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就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
(二)阅读指导到位,增强阅读实效性
课外书籍浩如烟海,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最合适,这是教师指导阅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新课标标准已经给出一些参考书目,这是比较明确的范围。但这些作品未必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一是内容要适合,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阅读的书籍,最好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二是文体要合适,文体是一些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学生到初中毕业也弄不清楚自己写的作文属于什么文体,选择中学生写作接近的文体,便于学生模仿学习。三是篇幅要合适,学生不宜看长篇巨著,因为学生没有大量时间可以利用,篇幅短小,适合学生抽时间完成阅读。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推荐工
作: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学习了《荷叶 母亲》,可以让学生读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学习了《春酒》,可以向学生推荐琦君的《素心签》等等。
(2)推荐与写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明确了倒叙、插叙的写法,动员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进一步明确倒叙、插叙的写法,为写作打下基础。
(3)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4)另外还可以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作。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然后是阅读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阅读方式有:浏览、速读、精读、品读等。具体阅读时需要采用哪种阅读方式,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阅读目的来具体对待。阅读不是看热闹,在阅读前要弄清楚阅读目的。文章看点多多,需要关注什么点,就要针对什么点开展阅读。像查找某一事件、数据等,就可以采用查阅浏览式阅读;经典作品需要精读和品读,对一些重点章节甚至要进行定点定位赏析研读。阅读目的明确之后,阅读针对性提高了,阅读的效果就会显著体现出来。如阅读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这篇散文,学生往往会被文字的精美所折服,但文章中丰厚的内涵,却更具有巨大震撼力,如能对一些细节进行赏析,必定会给学生带来巨大收获。有效地读书,才能积累语言,沉淀情感,才能笔下生花!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阅读是耕耘,写作才是收获。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也会大幅度提升。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些教学措施的落实,达到催化剂的作用,促使学生阅读能量的转变。
(一)写好读后感
无论阅读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触动和启迪。写读后感就是对这些心灵触动和思想觉悟的有效梳理。读后感不仅是写自己的感觉,同时也是对文章的研究赏析,通过梳理心境,可以让读者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其作用和价值真的不可小觑。
教师检查阅读效果看什么呢?读后感是最直接的成果。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后感的写法。格式可以多样化,但启迪和感悟却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对低年级学生可以有一定字数限制,对高年级学生就不必限制读后感的字数,让学生阅读之后盡情抒发所想所感。写好读后感是阅读与写作的最直接有效的结合,读写结合必然会相互促进,形成语文能力。 我布置初中二年级学生阅读一篇题为《白天的星星》的课外文章并要求写读后感。对于战争,学生大多是从一些抗战影视上获得一些认识,比较肤浅零碎。我简单给予一些提示:战争是残酷、无情、寒冷的,因为战争人们失去家园、和睦、幸福,我们该如何看待战争呢?结果,很多学生都能够从战争破坏和平角度入手,并结合珍惜现在幸福生活进行阐发。有几个学生居然能够联系到“钓鱼岛”,痛斥日本的无耻行径。这说明阅读是有成效的,学生是用心读,而不只是用眼睛看。
(二)做好寫法借鉴
课外经典美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阅读这些课外美文时,要引导学生借鉴人家的写作方法:精巧的构思、精美的语言、新颖的选材、精致的点题、独特的开头、精妙的结尾等等。特别在作文练习时,要注意模仿经典美文的独特写法。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会从简单仿造到精彩创造的跨越。
精巧的构思,这是学生普遍欠缺的东西。学生因为思维比较狭窄,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在文章构思方面存在就事论事、平铺直叙的毛病。增加课外美文阅读,可以借鉴一些典型的写法,像倒叙、插叙、悬念等的运用,就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我让学生课外阅读莫泊桑的《项链》,很多学生反映,莫泊桑的构思太奇妙了,结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章到最后揭开谜底,让全文顿时敞亮起来。结果在下一次作文练习中,就有学生采用最后揭开谜底的写法,这就是借鉴的效果。
精美的语言,这是学生渴望获得的东西。学生对美文最敏感的地方就是语言,辞藻华丽,充满诗情画意,这是学生最欣赏的。我推荐郭沫若的《石榴》让学生阅读,很多学生对文章内涵理解不透彻,但对那些精美的语言却产生倾慕之情。学生在用自己的角度和欣赏水平来阅读,这就是主动学习精神。
课外美文众多,每一篇都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和学习,点拨学生如何掌握阅读技巧比指导美文阅读要点更重要,这就是标准的“授之以渔”。
新颖的选材、精致的点题、独特的开头等等,课外阅读有太多需要关注的东西,只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借鉴意识,就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能量向写作方向的自然转化。
(三)学以致用
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将习作置于现实生活中。俗话说:“言为心声。”写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小学生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观念的确立,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积累。
要鼓励学生写随笔,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随笔中自由表达。我们要告诉学生写随笔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断,当长即
长,能短则短,并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随笔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只有这样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才有用武之地。
四、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和写作的有效结合,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大课外阅读教学的力度,不仅能够促进课内教学,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文学习手段,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文综合素质,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鹏翔.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考试(教研版),2013(01).
[2]马艳芳.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祖国(建设版),2013(02).
[3]张志礼.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J].考试周刊,2011(79).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