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东北民间艺术之一斑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tong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博物院于2016年成立了“民俗文物库房”,收纳整理了多种形式的具有代表性的东北民间生产生活工具等。其中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反映东北民间风貌的、常用于民间装饰使用的、风格淳朴的玻璃画作品独放异彩。这些老式玻璃装饰画在我国东北民间广泛存在,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纵观玻璃画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无不与历史朝代变迁息息相关。
  一、玻璃画的定义及历史
  所谓玻璃画,是指利用玻璃特有的透明性,使用油彩或水粉等颜料在玻璃或水银镜背面(镂空掉画面边框内水银,使其裸露透明的玻璃表层),反向绘制图样,在着色的另一面可观赏到画面,属工艺美术装饰绘画范畴[1]。玻璃画具有美观实用、透光性好、装饰性强、中西融合等特点。其多用于民间房屋建筑及室内装饰,因绘制在玻璃材质上而得名。
  玻璃画史承古埃及时期的着色玻璃,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常用于宗教性质的民间画或家庭供奉用的圣画像。早期国内的玻璃画数量较少,仅被用于部分宫廷的建筑外檐或装饰门窗,后逐渐被应用于室内装饰。玻璃画在中国最早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于康熙至乾隆年间带入清朝皇宫。郎士宁服务于我国清廷五十一载,深受盛清三代帝王重视,培养了数批宫廷画师[2]。据说圆明园的西洋楼中就应用了许多玻璃画作为装饰。作为一个副其实的“混血儿”,中国玻璃画在兴极一时的乾隆、嘉庆年间也曾反过来借基督教会的影响,返销出口。现在法、英等国的部分博物馆或宫廷收藏中仍可见出自中国画师之手的绘有中国达官显贵、仕女、宫殿等题材的中国玻璃画[3]。
  后来清王朝覆灭,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在东北扶植伪满洲政权时期,港运、铁路交通等重要的通商口岸集聚于东北。原宫廷画师迫于生计前来谋生,具有独特装饰语言的玻璃画也被带入了这片黑土地。受东北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较絹、布、纸等材质玻璃材料更易适应环境。便捷的加工工艺,吸引了不少当时在中国东北的日、法、俄等殖民国家的商人在此开办艺术玻璃工厂[4]。一定意义上,玻璃画自在中国产生起便一次又一次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审美等艺术领域的交流和融合。
  二、吉林省博物院藏玻璃画
  玻璃画自欧洲传入中国,出生在清朝宫廷,拥有一半欧洲一半大清王朝的“贵族”血统。其颜色鲜明亮丽,构图风格独特,中式线条与异域色彩综合气息浓郁,具有独特的装饰魅力。吉林省博物院“镜里乾坤——关东故事之院藏玻璃画展”正是意图将这段历史印象传达给观众。
  在参与点交院藏玻璃画的过程中,通过初步的观察鉴赏及资料搜集,笔者对院藏约200件(套)玻璃画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与整理。
  (一)院藏玻璃画的特点
  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的玻璃画大多数为东北民间用于室内装饰使用的作品,题材多为花鸟、吉祥图案、人物场景故事、书法、诗词、山水等,均依不同的功能装有不同制式的木框,有纯粹用于室内装饰的挂屏、条屏和对屏,也有用于家具上或起分割空间使用的座屏、围屏等。吉林省博物院现藏玻璃画大都是近些年为深入挖掘民间藏品,拓宽馆藏范围陆续征集而来。年代跨度为清末至民国较多,也有部分建国后作品。虽缺少清朝早期宫廷作品,但也不乏如赵美桥等名家作品,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题材及审美特点
  由于中国玻璃画的产生是伴随着罗马传教士的到来而萌芽的,后又由郎世宁引入清廷,先天便具有西方哥特式教堂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融合性。从院藏玻璃画的内容上,不难看出其既具有中国传统年画的喜庆特点,亦具有西方教堂绘画的装饰特点;构图形式上则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构图方法;题材选择上则多为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
  以院藏玻璃画“中华民国博古花果浮雕木质插屏”(图一)为例,作品为典型传统民间室内装饰用老式玻璃画座(插)屏。其绘制的底材为水银镜面,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具有使用意义。构图形式为西方典型的“三角形”(稳定性)构图。画面内容为“花卉博古图”,画面中书籍与水果釆用了西画的透视及光影结构,而整体画面尤其是花卉的处理上则应用了中国画工笔花鸟技法。玻璃画的边框与底座均为红木雕刻而成,尤其是底座上下呼应的镂空与浮雕内容亦为连枝花卉形象,与画面呼应,寓意吉祥,意在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另外可见当时木工及雕工技艺的精湛。
  博古是杂画的一种,最早在宋徽宗时期命大臣编绘的宣和殿所藏古器而修成的《宣和博古图》三十卷中提出,后泛指一切有文物题材的美术作品、装饰品及工艺品等,一般分为场景式和静物式两种形式。以花卉、果品等装饰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或“博古花卉图”,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5]。如“中华民国博古果疏木质镂空插屏”(图二)中“石榴”寓意“多子”,“柿子”寓意“合适”等。故而,博古题材的作品常被用于书香门第或官宦人家的宅第装饰,也是玻璃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院藏玻璃画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题材为传统故事、喜庆场景等,如“1946年赵美桥作回荆州木框挂屏”(图三)、“中华民赵美桥作陶靖节釆菊图木质插屏”(图四)、“中华民国三顾茅庐木质镂空插屏”(图五)。值得一提的是,赵美桥是著名玻璃画艺术家,是清宫廷画师张晋的入室弟子。
  作品中人物及裝饰纹样刻画特点,以“中华民国汾阳王府贺寿双面插屏”(图六)为例,题材内容为汾阳王府为长者贺寿的故事场景图(同一场景的另藏有挂屏)。画面中共绘有不同身份的人物21人,人物服饰得体,神态怡然。人物形象刻画细致,画面中人物服饰有中国传统文饰中“一年景”的装饰图案[6]。在中国古代妇人衣饰中流行将四季之花桃花、杏花、荷花、菊花、梅花绣于一身的习惯。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提出“桃、杏、荷、菊、梅花,皆为一景,谓之一年景”。此幅作品除人物刻画精妙以外,在构图上西方绘画对空间、透视的处理痕迹较为明显。而其衣服纹样及建筑中软笔书法的体现,则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绘画特点。从绘制技法上的相得益彰,可见画师绘画功底之深厚。另在“中华民国岳家小将木框围屏”(图A)的画面中,除人物服饰装饰外,在条屏底部装饰块及外装饰木框的镂空浮雕纹样中均可见“一年景”的装饰图案。   另外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还有中国画写意风格的花鸟、山水及书法等作品,如“中华民国二甲传胪木框玻璃镜画”(图八)、“1925年秋江垂钓墨地木框挂屏”(图九)、“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庞老太太花甲贺匾”(图十)、“中华民国山水图六条屏”(图十一)。也有属西方风景写生范畴的风景画作品,如“中华民国牵象风景木质对挂屏”(图十二),但就寓意及人物服饰衣纹等处而言,仍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气息。
  2.绘制及工艺特点
  传统玻璃画的绘制工艺是将中国画和西方油画的绘画手段相融合的。一般线条的描绘上釆用中国画传统中的十八描技艺,而构图多釆用西方绘画技巧里的透视及空间处置原理。玻璃画的颜料使用是将油料与墨彩调和,既不同于西方油画将颜料加入松节油调和使用,更加不同于中国画的水性颜料。底版材质为平板玻璃或水银镜面,其质地又不同于油画布或宣纸等的质感。技法上对画师的要求较高,既要克服玻璃的光滑质感,又要确保线条的流畅,往往要求画者一气呵成,不容出错。同时,要在透明玻璃的正面观赏到其背面绘制的图画,就要求画师不仅要具有正常的绘画功底,还要具备像篆刻一样的反画技能。据一位早年曾从事过玻璃画绘制的民间画师描述,再据资料考证,一般认为玻璃画的绘制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画底稿、划边框、勾线、填(着)色和上地(铺底色)等步骤[7]。
  吉林省博物院藏玻璃画,绘制在平板玻璃和水银镜面上的两种形式均有。颜料多为漆彩调和。绘制工艺上承袭了传统玻璃画技巧,反画正看。
  3.历史及时代特点
  纵观院藏玻璃画,从中可见鲜明的历史印记。如“1946年赵美桥作回荆州木框挂屏”(图三)、“中华民国三顾茅庐木质镂空插屏”(图五)内容题材出处为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属历史题材作品;又如“中华民国博古花果浮雕木质插屏”(图一)、“中华民国博古果疏木质镂空插屏”(图二)的博古图属于装饰范畴的吉祥寓意类别的题材;如“中华民国旗袍持伞人物木质对挂屏”(图十三)、“中华民国小脚女红图木框挂屏”(图十六)的人物形象、服饰、场景等均体现的是民国时期少女形象;而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只争朝夕红底黄字挂屏”(图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毛主席万岁红底黄字挂屏”(图十五),革命口号气息浓郁,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院藏玻璃画的分类
  1.按制式和用途分类
  受东北的特殊低温及人文环境影响,装饰类艺术品的实用性更为明显。在民间多将玻璃画装饰在门斗、立柜、炕柜门、书橱以及梳妆台上面,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8]。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挂屏、座屏、条屏、对屏跟围屏等(图三、图四、图十一、图十三)。
  这些不同制式的玻璃画用于不同的生活用途,有的是纯粹装饰用,有的则为柜门或者梳妆台等,更具有实用价值。无论何种制式,均镶嵌有木质边框,如用于室内梳妆台衣柜等实用性的围镜(也称围屏)的每条屏等均装裱了精致的木框,按照顺序釆用木卯结构插接在精工的木制底座上,或镂空浮雕,或装饰玉石,有的还装有抽屉,与画面呼应。从中又可见当时民间雕刻及木工技艺的娴熟,足见玻璃画在当时的东北装饰市场中的特殊艺术性和实用性。
  2.按题材和内容分类
  可分为博古花鸟、吉祥纹样、传统故事、风景、人物和书法字屏等(图一、图二、图五、图十二、图十三、图十四)。
  从这些题材内容上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玻璃画既继承和复制了原皇家宫廷绘画的审美规律,又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关东民间审美取向。就人物、场景类画屏而言,构图上釆用了西方的三围空间构图法则,人物尤其是服饰纹理上中国工笔技巧跃然于上。人物中多有穿着旗袍或家训女德方面的形象(图十一、十三、十六)。花鸟、风景和吉祥纹样的构图或釆用平铺式装饰性构图。有的则更加接近于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讲究意境融合、情景交融,有的更是诗书画印一应倶全(图八、图九)。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写有革命口号、宣傳标语,画着解放军、知识青年、样板戏等题材的新式玻璃画在东北流行起来,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图十四、图十五)。
  三、我国玻璃画的现状和未来
  玻璃画在我国经历了朝代变迁、历史迁移、文化融合等过程,似乎被定格在了那个时期。在新兴时尚的装修理念和人们日新月异的审美趋向中,玻璃画已逐渐淡出民众的视野。但作为文物的一部分,玻璃画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在民间尚有部分保存下来的传统老玻璃画和其他民俗类物品,其保存条件与状态堪忧,在日后的征集工作中,应尽快将其征集入藏,加以保护,为现在和将来保存这些历史的记忆。
  在这个快节奏的新时代,很多民间手工技艺正在走向消亡。玻璃画这个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凝聚了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语言。如何能让它们继续服务于我们的文化市场,见证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课
  题。只有让技艺流传、让审美习惯流传,才能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1]朱庆征:《故宫藏建筑装修用玻璃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1年第6期。
  [2]马秀娟:《浅谈我国玻璃画的起源和发展》,《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
  [3]胡光华:《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的“第二途径”研究蠡论》,《美术观察》1998年第期。
  [4]王秀薇、孟凡清:《东北地区玻璃画艺术图式探源》,《艺术教育》2016年第2期。
  [5]李闻茹:《浅析金石与博古对古代人审美趣味的影响》,《美术大观》2013年第6期。
  [6]陈晶:《宋代流行的“一年景”文化——对宋代器物图案兼备四季花卉装饰手法的解读》,《东方收藏》2010年第7期。
  [7]刘啸飞:《让先辈们的好手艺代代相传》,《秦皇日报》2011年9月8日。
  [8]《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八卷《手工业志》第八篇《工艺美术工业》第二章《工艺画》第五节《玻璃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其他文献
狗,又称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也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从远古时代起,无论游牧、狩猎,狗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它们外形可爱,机警聪明,忠诚懂事。直至今日,很多家庭都将狗视为家中爱宠,精心饲养。  狗以它討喜的特质,也成为历代画家描摹的对象。如郎世宁、徐悲鸿、黄胄、刘奎龄、刘继卣、齐白石、刘旦宅等,都是画狗高手。吉林省著名画家李巍先生,也常以狗为题材作画。  吉林省博物院藏清吴昌硕书
期刊
汉代早期的玉器材料来源依旧复杂。汉代早期的几个重要墓葬出土的玉器,如广东南越王墓、江苏狮子山楚王墓、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等出土玉器的玉料和后来的新疆和田玉料比较起来有明显的区别。玉料较为透明,糖色较重,与前代的玉料则一脉相承。所以,笔者认为,新疆和田玉的开发在汉代中期,但这一历史的时间节点在哪里,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还是源于某一突发事件,笔者探索数年,有了个人心得。  一、张骞发现了于阗(和田)籽料
期刊
吉林省博物院藏元代何澄《归庄图》所处的时代,正是宋元交替之际,南宋院体山水向元代文人隐逸山水的过渡时期。南宋院体山水的刻露到元代文人山水画的萧散蕴藉,有一个过渡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既有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也有绘画媒介改变的因素,也有以赵孟頫为首的江南士大夫阶层对绘画理念的影响与引导。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材质、赵孟頫的绘画理念、元四家的笔墨对比等多个角度分析《归庄图》在宋元山水画风格转变中所起
期刊
明末清初的中国画坛,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董其昌作为画坛领袖,针对纤弱无力的画风提出了新的艺术主张。他认为扭转时弊需要学习古人,上溯董源、巨然及“元四家”等南宗大家,并提出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南北宗”论。  卞文瑜与“画中九友”  董其昌的绘画风格和理论影响颇为广泛,影响了当时与之交往密切的文人画家。有“太仓才子”之称的著名诗人吴伟业以董其昌、程嘉燧、李流芳、卞文瑜、邵弥、杨文骢、张学曾、王时敏、王
期刊
黑瓷是中国古代北方瓷器中最为普通的一种釉色瓷器。说它普通,是因为黑瓷的生产对胎料、釉料、烧成温度要求不是很高,选用高岭土质的黏土,以氧化铁为主要的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即可烧造。黑瓷一般施釉较厚,漆黑的釉面可以掩盖粗糙的胎体,因此黑瓷的胎料不需要精细加工,具有原料丰富、工艺简单、烧造容易、成本低廉的优点,一般窑场均可烧造。  山西是黑釉瓷器的主要产地之一,唐以后几乎每一处窑址都生产黑瓷,烧造遍及全省
期刊
镜子作为人类鉴容照面的工具,自青海贵南尕马台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铜镜始,经过逾四千年的发展,至今仍沿用不衰。唐代铜镜因其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而成为铜镜艺术长河中一道璀燦绚丽的风景。安阳博物馆自1958年成立以来,先后通过发掘、征集、移交等途径收藏了唐代铜镜近20面,本文从中选取7面有代表性的铜镜,以求管中窥豹,使读者一睹大唐盛世铜镜的独有风釆。  一、馆藏唐代铜
期刊
安阳博物馆作为地方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青铜器千余件。安阳由于处在殷墟文化中心的地域特征,馆藏青铜器以殷墟时期为主,其中有10件商代中期青铜器尤为珍贵,它们为研究商代中期考古学和历史学提供了实物资料。  安阳是殷商文化中心,1928年殷墟的发掘震惊海内外,殷墟文化研究也成为考古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999年洹北商城的发现,又引出中商文化这一重要概念。中商文化是指晚于郑州二里岗,早
期刊
袁林,全称袁公林,是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的墓地,位于安阳市北关区洹滨北路中段北侧,建于1916年6月,1918年8月完工。其地南临洹水,仿美国前总统格兰德濒河庐墓的形式,修成林苑览胜之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世凱,字慰庭,号容菴,河南项城人,出身于官宦地主世家,因无科举功名而弃文从武,1882年6月随淮军吴长庆出兵朝鲜平定“壬午兵乱”,步入仕途。1895年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奠定了
期刊
武威西夏博物馆藏有一尊出土于亥母寺遗址的米拉日巴造像。亥母寺遗址是西夏时期创凿的藏传密教静修之地,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藏传佛教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七组西南侧的祁连山北麓余脉,由四个洞窟及窟前建筑遗存组成。洞窟开凿于南北走向的山梁东坡半山腰处,自北向南依次编号01、02、03和04号窟,遗址面积980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武威当地信徒在01窟从事佛事活动时,首次发现西夏时期的文物遗存
期刊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四艺,古老的乐器——琴,居其首。古琴是中国最早的拨弦乐器之一,周代已有。琴面标志泛音位置及音位的徵,定型于汉代。魏晋以后,形制已和现在的大致相同[1]。考古发现的西汉南越王墓内,亦承载着南越文王与古琴的千载交集。南越王墓于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发现,出土48个琴轸和3件轸钥。《魏书·乐志》:“以轸调声”[2],琴轸是用来转动丝弦调音的小轴。琴钥则用于套轸调弦。墓中的琴木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