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领导汇报工作,看似很平常,实际很重要。汇报得好不好,一是体现着汇报人的素质,二是关系到能否真实地反映汇报主体的实际工作水平,三是有时关系到能否赢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四是关系到汇报人的形象和声誉。所以,任何有工作经验的人,都会十分重视这件事。而要汇报得好,首先要把汇报材料写好。尽管汇报时未必要照本宣科,但写好汇报材料却是汇报好的一个基础。
一、要投其所好
意思是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上级领导想听什么、喜欢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具体有四层意思:
第一,汇报内容要紧扣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听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听汇报,往往会事先告知汇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按领导的要求准备汇报材料。这里要防止三种情况:一要防止走题,千万不能答非所问。二要防止随意增加与上级要求无关的汇报内容。有的基层领导,较少有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机会,就想“抓住机遇”,尽可能多汇报一些,让领导多了解一些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并借此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还是要按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其他内容可以搞附件,用书面形式报给领导,不要轻易打乱领导的安排。三要防止随意减掉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有的基层领导不善于言谈,或者担心“言多语失”,所以就想尽量少说一些,快点汇报完了事,以致把一些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也给“省略”掉了。这很不妥当。因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你的职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不愿汇报也得按要求进行汇报。
第二,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起草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选这样的问题做重点汇报,一般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如果再汇报得很清楚、很透彻,汇报出一些思想和经验来,使领导从中受到一些启发,那就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汇报,即使内容窄一些,也往往能“以一当十”。
第三,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职责。公务行为的一个特点是职责的规定性,汇报的内容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同听汇报者分管的工作相对应。如果所汇报的内容都是听汇报者不分管的事情,那听者肯定不感兴趣,汇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二、要突出特点
无论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优势。既然有优势,汇报时就要抓住这个优势,突出这个优势。这样可以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因为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容易汇报出深度和厚度,不至于像“摊大饼”、“流水帐”。其三,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因为既然是你的特点,就说明别人在这一点上比不过你,领导一般希望在这一点上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其四,在诸多汇报中不至于陷于末流,而容易出类拔萃。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领导听汇报,不仅要了解情况,更要研究问题。所以,一般并不喜欢那种面面俱到而又什么也说不清、说不透,不能使他受到启发的汇报。如果在诸多汇报中,有的汇报特点很突出,在这一点上汇报得很深透,对领导研究工作确有启发,那即使其他方面薄弱一些,也会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写汇报材料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有些汇报材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平均用墨,结果成了“流水帐”,哪一点也写不深透,使人听了受不到什么启发,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样的汇报显然是不成功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一定要突出重点。
什么是应该突出的重点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最适合领导心理的内容。因为这是领导最关心、最想听、最爱听的内容,不把它重点汇报好,其他方面汇报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好效果。二是最能体现汇报主体特点的内容。因为这是汇报主体在工作上最鲜亮、最抓人的地方,要在诸多汇报中打得响,主要靠把这方面的内容汇报好。三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汇报的重点。
四、要脉络清晰
工作汇报是将汇报材料上的符号语言转化成汇报者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听汇报者的听觉来完成的。而听汇报和看材料是有区别的。看材料可以“回头”,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看材料时精力可以“分叉”,可以几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次看不清的可以反复琢磨。听汇报则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分叉”,又不能慢慢琢磨。这就要求汇报材料一定要脉络清晰。首先是线条要单一,千万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设置多条线索,一会儿这出个头,一会儿那又出个叉。因为这样很容易叫人陷入迷团,理不出头绪。其次是情节要简单,对复杂的情节要删繁就简,没有必要像长篇小说那样写很多细节。再次是前后内容的转换要明显,一般要有必要的语言提示,以使听汇报的人思路跟上趟。
五、要结构精巧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内容,但整个材料如何布局、怎样安排,先写什么、后说什么,要精心斟酌,不一定都按上述四部分内容一顺排列下来。
干什么事都要围绕着干这件事情的目的来进行。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情况汇报清楚,把成绩汇报充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安排材料的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图省事,千篇一律。比如,在诸多汇报主体中,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是最突出、最显眼的,就可以采取倒插笔的结构,先写成绩,然后再写取得成绩的措施,这样让领导一听先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再往下汇报就会怎么汇报怎么顺当。再如,写工作情况时,要把最吸引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放到最前边,让领导一听先被“抓住”,再往下汇报也就顺当了。如果一开头先把领导说烦了,那往下汇报得再好,在效果上也会打折扣。所以,安排汇报材料的结构,一定要在立足于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领导的心理,适应领导的心理,抓住领导的心理。这对取得好的汇报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要语言明快
写汇报材料要充分考虑有声语言的特点。一是叙述语言要简明。切忌冗长口罗唆,千万不能把有用的东西淹没在废话之中。二是要多用短句。这样既便于说,又便于听,而且干脆有力,节奏感强。如果句式过长,无论汇报的人还是听汇报的人,都会感到费劲。三是要流畅和谐,上口顺耳,不能气结语涩。四是要通俗易懂,不要用生僻的语言。
一、要投其所好
意思是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上级领导想听什么、喜欢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具体有四层意思:
第一,汇报内容要紧扣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听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听汇报,往往会事先告知汇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按领导的要求准备汇报材料。这里要防止三种情况:一要防止走题,千万不能答非所问。二要防止随意增加与上级要求无关的汇报内容。有的基层领导,较少有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机会,就想“抓住机遇”,尽可能多汇报一些,让领导多了解一些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并借此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还是要按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其他内容可以搞附件,用书面形式报给领导,不要轻易打乱领导的安排。三要防止随意减掉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有的基层领导不善于言谈,或者担心“言多语失”,所以就想尽量少说一些,快点汇报完了事,以致把一些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也给“省略”掉了。这很不妥当。因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你的职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不愿汇报也得按要求进行汇报。
第二,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起草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选这样的问题做重点汇报,一般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如果再汇报得很清楚、很透彻,汇报出一些思想和经验来,使领导从中受到一些启发,那就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汇报,即使内容窄一些,也往往能“以一当十”。
第三,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职责。公务行为的一个特点是职责的规定性,汇报的内容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同听汇报者分管的工作相对应。如果所汇报的内容都是听汇报者不分管的事情,那听者肯定不感兴趣,汇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二、要突出特点
无论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优势。既然有优势,汇报时就要抓住这个优势,突出这个优势。这样可以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因为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容易汇报出深度和厚度,不至于像“摊大饼”、“流水帐”。其三,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因为既然是你的特点,就说明别人在这一点上比不过你,领导一般希望在这一点上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其四,在诸多汇报中不至于陷于末流,而容易出类拔萃。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领导听汇报,不仅要了解情况,更要研究问题。所以,一般并不喜欢那种面面俱到而又什么也说不清、说不透,不能使他受到启发的汇报。如果在诸多汇报中,有的汇报特点很突出,在这一点上汇报得很深透,对领导研究工作确有启发,那即使其他方面薄弱一些,也会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写汇报材料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有些汇报材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平均用墨,结果成了“流水帐”,哪一点也写不深透,使人听了受不到什么启发,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样的汇报显然是不成功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一定要突出重点。
什么是应该突出的重点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最适合领导心理的内容。因为这是领导最关心、最想听、最爱听的内容,不把它重点汇报好,其他方面汇报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好效果。二是最能体现汇报主体特点的内容。因为这是汇报主体在工作上最鲜亮、最抓人的地方,要在诸多汇报中打得响,主要靠把这方面的内容汇报好。三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汇报的重点。
四、要脉络清晰
工作汇报是将汇报材料上的符号语言转化成汇报者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听汇报者的听觉来完成的。而听汇报和看材料是有区别的。看材料可以“回头”,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看材料时精力可以“分叉”,可以几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次看不清的可以反复琢磨。听汇报则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分叉”,又不能慢慢琢磨。这就要求汇报材料一定要脉络清晰。首先是线条要单一,千万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设置多条线索,一会儿这出个头,一会儿那又出个叉。因为这样很容易叫人陷入迷团,理不出头绪。其次是情节要简单,对复杂的情节要删繁就简,没有必要像长篇小说那样写很多细节。再次是前后内容的转换要明显,一般要有必要的语言提示,以使听汇报的人思路跟上趟。
五、要结构精巧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内容,但整个材料如何布局、怎样安排,先写什么、后说什么,要精心斟酌,不一定都按上述四部分内容一顺排列下来。
干什么事都要围绕着干这件事情的目的来进行。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情况汇报清楚,把成绩汇报充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安排材料的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图省事,千篇一律。比如,在诸多汇报主体中,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是最突出、最显眼的,就可以采取倒插笔的结构,先写成绩,然后再写取得成绩的措施,这样让领导一听先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再往下汇报就会怎么汇报怎么顺当。再如,写工作情况时,要把最吸引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放到最前边,让领导一听先被“抓住”,再往下汇报也就顺当了。如果一开头先把领导说烦了,那往下汇报得再好,在效果上也会打折扣。所以,安排汇报材料的结构,一定要在立足于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领导的心理,适应领导的心理,抓住领导的心理。这对取得好的汇报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要语言明快
写汇报材料要充分考虑有声语言的特点。一是叙述语言要简明。切忌冗长口罗唆,千万不能把有用的东西淹没在废话之中。二是要多用短句。这样既便于说,又便于听,而且干脆有力,节奏感强。如果句式过长,无论汇报的人还是听汇报的人,都会感到费劲。三是要流畅和谐,上口顺耳,不能气结语涩。四是要通俗易懂,不要用生僻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