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芳华的背后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十娘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其悲剧命运颇受争议。本文对十娘的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鸨母、孙富、李布政、李甲都有连带责任,但不是扼杀杜十娘的的凶手,杜十娘是死于被李甲抛弃转卖气愤过渡而自杀,结合冯梦龙的生平及其思想,探讨塑造杜十娘这一悲剧人物形象的意义。
  [关键词]杜十娘 爱情悲剧 意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拟话本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作品描写京城绝代美女杜十娘不幸误落烟花,但不甘于过着被侮辱、被蹂躏的生活,苦苦追求独立的人格和真正的爱情,然而,封建的礼教却把她平常朴素的理想彻底粉碎了。杜十娘想:既然没有真爱,就算拥有百宝箱又有何用?盛怒之下,她抱着百宝箱香消怒江。其悲惨的命运令无数读者扼腕叹息。谁是杀死杜十娘的凶手?
  疑凶一:鸨母。杜十娘十三岁沦为娼妓,因她颜色出众,富家巨室慕名而来,“门庭闹如火,钱帛堆成垛”。十娘成了鸨母的摇钱树。七年的卖笑生涯令十娘认识了世俗的虚伪,真爱的可贵。哪个少女不怀春!可惜一个个公子王孙都是虚情假意的。李甲“忠厚志诚”,他的出现令十娘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十娘将爱情的目标锁定李甲,把李甲当作人生的避风港,“甚有心向他”,从此双双堕入爱河,于是“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因为十娘被李甲“占住”,富家巨室不得求见十娘。明末社会经济发达,金钱至上的观念在人们生活中日益强烈。鸨母贪财无义,是典型的市侩之人。她见李甲手头短,开始怠慢李甲,又劝十娘打发李甲。十娘与李甲的爱情刚拉开序幕,那容鸨母棒打鸳鸯呢?对鸨母的“劝告”,十娘置若罔闻。无奈,鸨母大发雷霆,恶语相向:“开了门,七件事般般都在老身心上。倒替你这小贱人白白养着穷汉,教我衣食从何而来?”鸨母的恶语句句不离钱,金钱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如果李甲被撵走,十娘就可以“复工”,继续当鸨母的摇钱树。当一个痴情女子爱上一个男人时,她是会不惜一切的。十娘把心一横,与十娘击掌立誓。当李甲筹足三百金时,鸨母意欲反悔,最后,鸨母理屈词穷,一把将李甲与十娘推出门外,同时禁止十娘将平时“穿戴衣饰”带走。十娘为鸨母卖命七年,今天找到好人家,如果鸨母有血性,应该关心爱护她女儿,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在金钱与情义的天平上,鸨母完全倾向金钱。鸨母与妓女的关系完全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尽管如此,十娘也不至于走上绝路,因为她拥有百宝箱,完全可以以此还自己自由。再者,她已找到生活的另一半,妓女的黑暗生活即将过去,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因此,鸨母杀死杜十娘的凶手证据不够充分。
  疑凶二:孙富。十娘挣脱牢笼后,夫妻恩爱。天有不测之风云。回家相距数千里,恰风雪阻渡,泊船瓜洲。安徽盐商孙富偶窥十娘美丽,顿生邪念,诱李甲上岸一酌。一番试探,孙富看出李甲是一个无主意而又懦弱的人,同时还掌握了李甲的矛盾的心理:娶十娘回家,其父不会相容;依恋十娘,怕得罪父亲。孙富抓住李甲的死穴——“若挈之同归,增尊大人之怒”,“妻不以为夫,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孙富以此离间李甲与十娘的感情。孙富“家资巨万”,想必是读书之人,也受过儒家思想教育。君子不乘人主危。孙富口口声声称李甲“四海之内皆兄弟”,既是兄弟,应重情讲义,风雨同舟。但孙富口不对心,是道貌岸然的假君子。十娘的死,孙富负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不是主要责任。其实,事件中,孙富只不过怂恿李甲转卖十娘,而李甲是没有应允的。李甲当时这样说:“小妾手里相从,义难顿绝,容归与商之。得其心肯,当奉复耳。”若十娘不同意这个买卖,则这一买卖是做不成的。可是,十娘听李甲要把她转卖后,犹如晴天霹雳,赌气说:“明早快快应承了他,不可错过机会。”可怜李甲不懂这是十娘的气话,认为十娘心里同意这买卖。其实,如果十娘当即责骂李甲忘恩负义,或许李甲会回心转意。但十娘没有这样做。孙富坏人姻缘,应受到道德的谴责,认为他是杀死杜十娘的依据是不足够充分的。
  疑凶三:李布政。李布政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虽然没有出场,却又始终存在,像幽灵一样,从头到尾游于这一爱情故事之中。明朝万历年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已开始萌芽,在文化思想上出现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并对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欲”进行猛烈的抨击。但封建的正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的已根深蒂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平民意识还十分薄弱,封建的礼法观念、门第观念还十分强烈。杜十娘虽然与李甲“同居”,但不能结婚。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讲求门当户对,家世清白,否则就违背礼义,为世不容。李甲有恐父症,他想爱,但不敢爱,当十娘向他表达爱意时,李甲首先想到是他的父亲李布政,他父亲的教导令他裹足不前,畏首畏尾。李甲措办赎金,李甲留恋风尘,他父亲“气坏在家”,慑于李父的威力,李甲的亲友个个不肯相助,生怕“翻成恶意”。孙富邂逅李甲,酒过三巡,心怀鬼胎的孙富狡猾地亮出李布政的“黄牌”,用封建的礼教向李甲施压。迫于封建礼教实在难于承受的压力,李甲终于将杜十娘以千金之资卖给了孙富。李甲毕竟是封建贵族中的一员,是封建礼教的捍卫者。李甲既然不能背叛父亲,也不能背叛封建礼教,只好背叛自己心爱的女人。“情”与“理”的较量,封建礼教显得至强至胜,而自由纯真的爱情则显得十分脆弱。“‘三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与妓女玉堂春相交的三官也是宦家公子,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夫妻团圆。可见,妓女也不是进不了宦官之家的。”如此说来,说李布政是杀死杜十娘的凶手,其证据未免显得单薄些。
  疑凶四李甲。十娘爱李甲爱得很真很纯。她不想将自己的爱情粘有铜臭味,尽管李甲借债无门,十娘却不告诉李甲她收有百宝箱。当李甲撒尽万金时,鸨母欲撵走李甲,十娘却以激将法使鸨母击掌立下“三百两脱身”的誓言。后来鸨母意图反悔,十娘却以死抗争。为了成全李甲的仁义忠孝,她宁愿暂时浮居苏杭。李甲的同乡柳遇春也曾盛赞过十娘:“此妇人真有心人也。既系真情,不可相负。”但李甲与其他的花花公子一样,寡情薄义。邂逅孙富,甚觉相见很晚。“妇人水性无常”、“烟花之辈,少真多假”,“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主人。异日妻不以为夫,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兄何以立足于天地之间”。孙富这番封建礼教“真言”令李甲忘却昔日的“山盟海誓”,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传统礼教思想已荡然无存,本已摇摇欲坠的心也轰然倒塌。李甲最终以千金中道把十娘转卖给孙富,把杜十娘推上了不归路。李甲是封建贵族家庭中的一员,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在脑中已根深蒂固。李甲应该清楚地知道,官吏子孙是不能与妓女通婚的。当时,有文明规定:“凡官吏娶乐人为凄妾者,杖六十,并离异;若官员子孙娶者,罚亦同之。”大丈夫敢作敢为,要爱就要大 胆地爱。但李甲欠缺男子汉大丈夫的刚阳之概,在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显得懦弱无能。李甲害怕封建伦常,更怕他的父亲。李甲担心一旦与十娘结婚,就会背上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罪名。此刻,李甲没有理会十娘的感受,他为他的成功转卖感到高兴。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爱情竟把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所迷恋的这一外在客体,变成满足另一个人的私欲的客体,这不是真正的爱情,这是一种自私的欲望,这种欲望之所以是自私的,是因为它企图在别人身上寻求自己的本质。”[3]由此可见,李甲在爱情上是自私的。当十娘决意殉情时,李甲却“欣欣似有喜色”。两年苦心经营的爱情转眼付之流水,十娘彻底绝望,万分痛苦。十娘再也不相信山盟海誓,也不相信相亲相爱,在她的眼里只有仇恨,十娘要以丢掉价值连成的珠宝和投河自尽来报复李甲和孙富,要他们背上“背信弃义”的罪名。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鸨母、孙富、李布政和李甲均不是杀死杜十娘的凶手,真正的凶手是谁?笔者认为,杜十娘死于自杀,是因为极度悲愤失去理智造成的。
  杜十娘中道见弃,就像爱情的火焰遭到一场大暴雨,顷刻熄灭了。此刻,她看到自己长期追求的理想破灭,看到封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礼教的可怕,她陷入极度的失望和悲愤之中。回想自己风尘七年,任由公子王孙蹂躏,被人歧视、玩弄,更不用说人格尊严。现在,刚找到一点做人的尊严,李甲又把她转卖,实在有辱人格,令人痛心。但她不希望这一切是真的,她只希望李甲回心转意。于是,她怀着七分绝望三分侥幸的复杂心理,开始梳妆修饰。天亮了,抉择的时刻到了,十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微窥公子”。她多么希望李甲幡然醒悟,重修秦晋啊!在此之前,十娘尚未完全心死,她心想:或许李甲念在昔日夫妻之情,回谢孙富,或许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已猛然醒悟。可惜,这一切都是十娘想象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十娘见李甲“欣欣似有喜色”。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十娘铸就了一个女子坚强的性格,她没有呼天抢地的痛哭,而是极度冷静、果断、决绝。此刻,十娘心如刀割,万念俱灭,原来自己的所有追求和向往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性情刚烈的十娘悲愤交加,欲哭无泪。失去爱情,失去精神的寄托,生活又有何意义呢?哀莫大于心死,心既死,人留在世上又有何用呢!她最钟情的人背叛了她!她的一生幸福,终身之计,转眼间化为泡影;她的全部心血经营的婚姻顿时变得滑稽可笑。这对一个风尘女子来说,是多么痛心疾首啊!
  作者塑造杜十娘的悲剧形象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一方面,因目睹失败耳同情而哀怜,但同时感到被推残者的正义,勇敢而激动自己奋发兴起;另一方面,因目睹失败而震惊而畏惧,但同时感到人们(也是自己)必须更好地去认识客观规律(必然)和掌握这规律,从而更有效的斗争。”杜十娘以自己生命的毁灭表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当这种力量遭到强大恶势力迫害扼杀时,它表现得更坚强、更崇高,而且在读者心中树起肃然起敬的光辉形象。杜十娘追求独立人格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实质上是市民意识下的人权的抗争,杜十娘有美丽的心灵、聪颖的智慧、深沉的义愤。作品通过杜十娘美丽灵魂的毁灭,歌颂被侮辱者渴望爱情,追求真爱,争取人权的进步思想,表达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杜十娘的悲剧命运暗寓了冯梦龙仕途的失意。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以女子盛年未嫁来暗示自己未遇明主,以女子被弃比喻仕途失意。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清玉案·元夕》。词人借女子等待意中人的出现来表达自己期盼得到皇帝的重用。这种创作手法通常是作者有难以直言的怨恨,有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言之,必吐之,则只能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一般以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为题材,所表达的一般是君国忠爱之情,或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换句话说,杜十娘的思想人格是冯梦龙思想人格的表征。冯梦龙出生在一个上大夫家庭,从小就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他博学多识,为同辈所钦佩。熊廷弼督学南京时,曾把冯梦龙视为隽才宿学,后因科举屡试不中,内心抑郁,于是到酒场青楼消遣,天启元年(1621年),冯梦龙宦游在外,次年因言论得罪上司,归居乡里。崇祯三年(1630年),58岁的冯梦龙补为贡生,任徒县训导,七年后升职任福建寿宁县知县,四年后,66岁的他离任回苏州。明亡后,曾参加过南明唐王政权,宣传抗清,不久忧愤而死。他意将这些小说来“劝喻世人”、“警戒世人”“唤醒世人”。由此可见,冯梦龙在仕途上,春风不渡,怀才不遇,生活上自恋清高,孤芳自赏,思想上渴望自由,追求崇高的人格。但他始终不能摆脱封建专制的枷锁。在杜十娘的悲惨命运中,可以窥见明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
其他文献
[摘要]《呼啸山庄》中主要人物之一——希克厉的人性扭曲,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以及他所经受的痛苦分不开的。  [关键词]人性扭曲社会  艾米莉·勃朗特留给后世的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是学习英语的人必读的小说之一。读过此小说的人也许不会忘记在第一章里有这样一段关于呼啸山庄自然环境的描写:  “呼啸山庄”就是希克厉先生的住宅名称。“呼啸”在当地是有特殊意义的词儿,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
期刊
[摘要]本文对《红字》里珠儿形象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全方位的揭示了其象征意义,认为珠儿是该小说的最高主题,珠儿的象征意义就是霍桑的整个爱情观,亦即:爱情是神圣,宝贵,美好的,它遵循的只是自然法则,而不应用虚伪的社会法则来禁锢或扼杀爱情。  [关键词]霍桑 珠儿 爱情观 象征    一、引言    1850年霍桑发表了长篇小说《红字》,从此名声雀起,步入了世界级小说家的行列。而这部小说的主要艺术成就无
期刊
[摘要]电子游戏与传统电影审美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电子游戏与传统电影在情节模式、艺术表现手段、审美心理等方面颇多类似。电子游戏与传统电影都有曲折生动的情节,都悬念迭起,引人入胜。都是光电图声并茂,都内含着生动鲜活的人事物景,令人如临其境。电子游戏与传统电影的类通更主要的在于二者在审美心理上有极大的神似。二者都是一种审美娱乐活动,或者说都是一种审美游戏。电子游戏与传统电影的相通处还根植于二者共同秉有
期刊
[摘要]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然而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为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在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际,如何以生为本,改草教育内容、方法,转变管理方式,做一名优秀的当代人民教师,危险游戏这部美国影片中似乎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答案。  [关键词] 教师危险游戏  近日从网上看到一部译名为“危险游戏”(Dangerous Minds)的美国影片。尽管笔者仍弄不
期刊
[摘要]文学即人学。在晚生代作家群里,迟子建的小说以呓语般题材和诗意般的内涵声誉鹊起。把握迟子建的小说的整个脉搏,我们不难看到她对生活、生命、心灵中寂寞与孤独滋味的言说,探问呓语般的叙述背后隐含的记忆怀想。特别是重负、暖色、神秘的小说魅力,令人回味无穷。本文拟从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小人物美好人性的张扬以及她特有的宁静、空灵的美学品格等方面,对她的小说创作略作家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重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欧洲南北文学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进行了分析,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不但属于北方文学,而且是北方丈学永恒的代表。  [关键词] 欧洲北方文学 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  在欧洲,从18、19世纪起,一些美学家和文艺学家看到了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他们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种族特征来解释文学现象。这种文学观点最早由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斯达尔夫人(
期刊
[摘要]《中国式离婚》的婚姻叙事,实质上是关于身体伦理的叙事。本文从“宽恕肉体越矩与婚姻伦理的男权意识”、“拒绝身体放纵与婚姻伦理的女性意识”、“禁锢身体与伪身体自由伦理”、“身体自残、身体惩罚与生命意识的匮乏”等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离婚》的现代身体伦理与婚姻伦理的内涵,并探讨编导的身体意识、性别视角是如何内在地影响着制约着文本的身体叙事走向和对婚姻伦理的价值判断的。  [关键词]身体叙事 婚
期刊
[摘要]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情节简单: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暗恋故事,笔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影片进行了主题和讲述方法上的解读,探索爱情故事背后导演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以及其在消费社会中的特殊意义,同时,影片也是日本社会两个典型象征物中“菊花”这一特质的体现。  [关键词] 故事话语成长慰藉意象 商业菊花与刀  当岩井俊二接连完成了篇幅宏大的《燕尾蝶》和小说华莱士的人鱼》之后,有些疲惫的他决定拍摄
期刊
[摘要]《钢琴课》足一部罕见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描写沉默却激情澎湃的影片,深谙古典音乐精髓的迈可尼曼,捕捉到的细腻的女主人公复杂变化内心情感的钢琴乐传达了主人公爱的音符,同时也俘获了全球影迷们的心。  [关键词] 钢琴 配音 爱的音符    一、概叙    《钢琴课》是以反映女性觉醒意识为出发点的一部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爱情故事,其间描写的女性沉默的激情,表现人的内在的
期刊
[摘要]教赫尔巴特与杜成分别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师生观、课程观、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分歧实际上是认识论方面的分歧,认识这一根本分歧有利于从根本上把握双方的优缺点以促进教育实践。本文通过对《窥—阳光灿烂的日子姐妹篇》的引入,分析了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对知识观师生观教学组织形式等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 认识论知识观师生观教学组织形式  电影《窥-阳光灿烂的日子姐妹篇》讲述七十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