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感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力,也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应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把握,更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诵读、情境诱发及揣摩品味都是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感悟 诱发 揣摩
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力,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语感是比较综合的概念,简单地说,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应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把握,更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拥有良好的语感不但可以体现出个人的经验、感悟,还会反映出个人的修养。拥有良好语感的人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把握住重点。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践:
一、在诵读中感悟语感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得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朗读材料进行筛选,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内化于心”的目的。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热情歌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以读入情,培养语感,点拨学生读时必须读出中朝人民的深情及对亲人的惜别之情。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两句,重复“再见了”,更是全部感情的流露,发自心底的喊声,一句应比一句读得缓慢、深沉,加重语气,要读出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就这样让学生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让他们从中领悟课文内容,升华认识。
二、在情境中诱发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以及“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
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例如:树木长出新枝绿叶,写出小鹿可爱姿态的拟人句,原木像舰队在前进的比喻句……
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此时,他们已融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中了,个个饱含着深情。可见,通过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情味,诱发语感,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心灵深处。
三、在揣摩中品味语感
语言文字是物质的,当它作为负载和传送意义或情感信息的工具时,却又成为观念、精神的产物。因而揣摩词句就是培养语感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词语有两层意义,即基本意义和特定意义。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词句的含义应注意两点:①前后钩联;②表里共相。要花一番推敲、揣摩的功夫才能深入理解。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对文章开始前三个自然段反复朗读,不难悟出其中的意境。作者在写上山的过程中,描写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细细推敲“精神”一词,本用于写人,本文中却用于写花,既有“贯花”之举,又有“喻己之情”。品味“精神”一词的妙用,也就能读出作者的心声。再写“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两句,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恰好相反。“溪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抓住文章重点的句、段或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推敲语句,在品味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韵律美,不仅能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增长语言鉴赏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有声有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感悟 诱发 揣摩
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力,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语感是比较综合的概念,简单地说,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应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把握,更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拥有良好的语感不但可以体现出个人的经验、感悟,还会反映出个人的修养。拥有良好语感的人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把握住重点。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践:
一、在诵读中感悟语感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得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朗读材料进行筛选,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内化于心”的目的。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热情歌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以读入情,培养语感,点拨学生读时必须读出中朝人民的深情及对亲人的惜别之情。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两句,重复“再见了”,更是全部感情的流露,发自心底的喊声,一句应比一句读得缓慢、深沉,加重语气,要读出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就这样让学生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让他们从中领悟课文内容,升华认识。
二、在情境中诱发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以及“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
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例如:树木长出新枝绿叶,写出小鹿可爱姿态的拟人句,原木像舰队在前进的比喻句……
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此时,他们已融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中了,个个饱含着深情。可见,通过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情味,诱发语感,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心灵深处。
三、在揣摩中品味语感
语言文字是物质的,当它作为负载和传送意义或情感信息的工具时,却又成为观念、精神的产物。因而揣摩词句就是培养语感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词语有两层意义,即基本意义和特定意义。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词句的含义应注意两点:①前后钩联;②表里共相。要花一番推敲、揣摩的功夫才能深入理解。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对文章开始前三个自然段反复朗读,不难悟出其中的意境。作者在写上山的过程中,描写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细细推敲“精神”一词,本用于写人,本文中却用于写花,既有“贯花”之举,又有“喻己之情”。品味“精神”一词的妙用,也就能读出作者的心声。再写“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两句,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恰好相反。“溪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抓住文章重点的句、段或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推敲语句,在品味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韵律美,不仅能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增长语言鉴赏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有声有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