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fgtweg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是小学粗浅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周长、面积计算的继续和延伸,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变化最大的是几何教学内容的提前,这为初中数学教学增加了难度。那么怎样学好几何、教好几何,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对于几何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在小学只学了一些几何图形的计算,如周长、面积等,而初中发展到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作法、探究结论、说理论证,特别是探究结论,正是新课改的主攻任务。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兴趣的培养首先从动手作图开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中,小学就知道这个结论,但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我让学生课前每人准备2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课上,将其中的1个三角形按要求剪开,进行拼图,使3个角的顶点重合,拼合成一个平角,便得到这个定理。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准备了4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二直角边长不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拼合(拼合1个正方形),通过动手拼图,同学们不仅拼出了漂亮的图案,而且能结合图案,对勾股定理进行说明,更重要的是了解了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会标的双重含义,通过动手拼图,获取新知,学生感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几何概念、性质和新知的探索
  
  在初一的几何中,先后出现了20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当然这些概念是由识别图形后才定义的,所以概念的教学离不开几何图形。理解记忆概念,首先必须学会对图形的识别,反过来,能根据语言叙述正确做出图形,这样便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在有关性质的教学中,突出抓关键词、句的分析。如:“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个性质中,“有”的含义表示过两点作直线的存在性,而“只有”表示过两点作直线的条数的唯一性。在学习“角平分线性质”时,强调角平分线性质的题设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点在角平分线上;2、这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结论:这两个距离相等,条件中缺一不可,这样避免有的学生在说明中忽视了后一个条件。在探索新知方面,学完了线段中点和两点线段长度之后,完成了这样一个作图题。
  (1)作出已知三角形二边上的中点 ,并连结两点;
  (2)量出这两点间线段的长度与第三边的长度,并比较数量关系,发现有什么规律:“两中点线段的长度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为初中二年级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打下伏笔。在学完点到直线距离后,作了一道综合作图题:①用量角器平分一个角;②在角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③量出这点到角两边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为后面学习角平分线性质打下基础,通过作图、探索,学生获得新知,同时也突出了新课的方向——探索求知。
  
  三、学会几何语言的叙述
  
  (1)学会对概念、性质的扩与缩
  几何中的概念、性质、定理、公理的叙述,有的较长,有的较短,为了抓住它的核心,首先必须学好语文中的扩句与缩句,这样,才能把几何中的概念、性质等进行恰当的扩与缩,如“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可缩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如“对顶角相等”可扩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学会对辅助线语言叙述
  在几何中,常引辅助线,如:①连结两点;②过某一点作已知直线上的高,垂足为某一点;③连结两条线段交于一点;④取线段的中点,弧的中点;⑤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一条线段的中垂线等,有些同学在初学几何中不注意辅助线的规范叙述,如“取线段的中点与取线段上一点模糊不清”,所以,在几何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语言叙述的规范性。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在过去的旧教材中,有详细的解答和证明过程,学生可以由老师讲、加之自己看书阅读理解,掌握严格的证明格式及过程,但在新教材中,初一着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叙述能力,只要会说就行了。到了初二,也没有严格的证明过程,多数都是一点而过。而到了初三,才要求证明格式的规范训练,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了初三几何证明的规范化,在初一做到严格的语言训练,在说明二直线平行中,应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在叙述中,语言的组织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不是“明白”就行了,证三角形全等,推导全等条件时,也必须有严密的说理过程,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就注重了这一点,所以到初三规范证明的训练中,也就非常的轻松,而且证明中有的先后顺序可以颠倒,学生把握的很清楚,证明格式非常规范。
  
  五、注重几何题目的分析过程和一题多解
  
  要达到几何题的推理论证准确无误,关键在于对题目的分析理解,拿来一道题,不是盲目地解答或证明,关键的是弄清题意。在几何教学中,我注重带领同学边读、边看、边理解,即读题时,对照图形,理解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结论,分析解答中或论证结论中必备的条件,而不是出一道题,马上带领同学解答,而多数采取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索证明过程。在完成几何证明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一题多解方法。如: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同学分析讨论出二种证法:(1)利用证三角形全等;(2)利用角平分线性质;最后我引导学生还可用三角形面积相等证明。在证明两个角相等时,针对题目和图形的特点,可用三角形相似、等量代换、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方法进行证明,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的拓宽和升华。
  总之,学好几何,并非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善于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立足课堂教学,从基础抓起,就一定能成功。
  (作者单位:835800新疆伊犁新源县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对那些有头脑但不守纪律、行为过失的学生,习惯戴上一些“坏”帽子:“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等,认为他们是祸害“羊群”的“狼”。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往往对教师言听计从、循规蹈矩的“好”学生,长大后未必有多大作为;而那些好提问题、时常发表奇谈怪论、作出与众不同事情的“刺头”学生,却往往成了某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那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正确地评价他们、关爱他们、发现他们、引导他们。 
期刊
两学生在寝室为了拿错一块毛巾,闹得不可开交,似有深仇大恨直至拳脚相向;一同学在试卷讲评课上片纸不见,如听天书,问他,他竟说未发没做;明明上课在看小说,让他交出来,他偏不承认,怪老师为何老针对他,只怕看花了眼……诸如此类,我想,只要是当过老师,尤其是当过班主任的,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而只要是一个正常的性情中人,都会怒火中烧,气不打一处来。“我一片好心,严格要求你,你却好心当成驴肝
期刊
【技法简介】  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物或某事理推想到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联想好比烟花的芯子,只要你点燃联想的芯子,就会激发起联想的火花,绽放绚烂美丽的烟花。  雨果曾说:“联想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作文就是一种联想,作文失去了联想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当你见到题目情思凝滞之时,不妨展开联想的翅膀,在广袤的时空中游目驰怀,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同时让我们的眼睛象个多棱镜,去多方寻
期刊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
期刊
走近小学生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学生作文,空洞乏味、雷同文章占很大的比例,真正能写出好文章的并不多。其实,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还在于选择作文的素材,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接触的事物都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少同学一提笔写作文,就感到头脑空空,什么也写不出来。他们没有办法从自己接触过的很多事物中选择一个来写。那么怎样选择素材呢?    一、思维要放宽    有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吕叔湘先生这样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编选的均是优秀文章,但其只是优秀的死的例文,其中所涵的知识极丰富,但也只是丰富的死知识。教师只有真正使教学活动起来,把课教活,学生才能在活动活学并活用,将死的例文和死的语文知识转变成自己的活的储备,在实际运用中进行活用。教师只有真正把课教活了,其教学才能成功,学生学习才会成功。因此,中
期刊
今天,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把孩子们培育成一个有用的人才?这就离不开我们这些班主任了。    一、班主班应增强的几种意识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是学校领导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工作力度、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又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学班主任,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作为
期刊
可喜的是,从2004年起,广大命题工作者认真总结话题作文命题的得与失,努力完善话题命题形式。近两年的中考话题作文,少了形式的盲从和内容的跟风,命题形式和内容融入了更多理性色彩,选题作文的出现又让话题作文焕发了第二春。我们依然可以说,话题作文依旧是中考的一道绚丽的风景。那么,近两年话题作文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一、加大了对话题的限制    减少词语话题。如“责任”、“幸福”等,内容宽泛,宿构起来
期刊
直接证法是演绎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一般是从题设出发,以在此之前已经提出的本理论系统的公理和已经证明的本理论系统的定理为依据,一步步进行推理,直到推出结论为止。  直接证法应用例1  定理:两个不相等的实数的平方和必大于这两个实数的乘积的两倍。  题设:a、b都是实数且a≠b。  结论:a2+b2>2ab  证明:∵a、b都是实数且a≠b  ∴a-b也是实数且a-b≠0  ∴(a-b)2>0  即
期刊
曾看过这样一份材料: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但当今中国的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而美国则是初等教育看起来“一塌糊涂”,但美国高校赢得的诺贝尔奖却是世界上最多的。这似乎说明,中国的初等教育“很棒”,事实上却存在着十分严重、可怕的弊端,总感到缺少点东西,这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