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补充外源性肉碱对严重烫伤大鼠肝脏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及病理机制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amire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早期补充外源性肉碱对严重烫伤大鼠肝脏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病理机制。

方法

取72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烫伤组、烫伤+肉碱组,每组24只。假伤组大鼠背部浸入37 ℃水浴锅中12 s模拟致伤,伤后不补液。烫伤组和烫伤+肉碱组大鼠背部浸入98 ℃水浴锅中12 s造成3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烫伤,伤后立即按照Parkland补液公式经尾静脉注射乳酸钠林格液4 mL·kg-1·%TBSA-1。烫伤+肉碱组大鼠同时于伤后1 h开始,经尾静脉注射左旋肉碱溶液300 mg·kg-1·d-1。伤后12、24、48、72 h,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收集腹主动脉血及肝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肉碱、β羟丁酸、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含量,全自动生化检测分析仪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行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对数据行析因方差分析、SNK检验或Tamhane检验、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肉碱含量明显低于假伤组(P<0.05),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12、24、48 h血清肉碱含量明显低于假伤组(P<0.05),伤后72 h烫伤+肉碱组[(28.2±3.0)μg/mL]大鼠血清肉碱含量与假伤组[(29.4±4.0)μg/mL]相近(P>0.05)。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肉碱含量明显高于烫伤组(P<0.05)。(2)烫伤组与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β羟丁酸含量明显低于假伤组(P<0.05),2组大鼠血清β羟丁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于伤后72 h达峰值,分别为(1.77±0.30)、(2.93±0.44)mmol/L。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β羟丁酸含量明显高于烫伤组(P<0.05)。(3)烫伤组与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OCT含量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2组大鼠血清OCT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于伤后12 h达峰值,分别为(186.28±6.77)、(163.38±9.34)ng/mL。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OCT含量明显低于烫伤组(P<0.05)。(4)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LDH含量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12、24 h血清LDH含量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于伤后12 h达峰值[(2 226±274)U/L];伤后48、72 h血清LDH含量与假伤组相近(P>0.05)。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LDH含量明显低于烫伤组(P<0.05)。(5)烫伤组与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ALT、AST含量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烫伤+肉碱组大鼠伤后48、72 h血清ALT含量低于烫伤组(P<0.05),伤后48 h血清AST含量低于烫伤组(P<0.05),其余时间点与烫伤组相近(P>0.05)。烫伤+肉碱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于伤后12 h达到峰值,分别为(260±25)、(1 511±145)U/L。(6)伤后各时间点假伤组大鼠肝组织基本正常,烫伤+肉碱组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均较烫伤组大鼠轻。其中,伤后72 h烫伤组大鼠肝组织可见明显胞质疏松、肝组织结构缺失伴弥漫性脂肪变性及大片凝固性坏死;烫伤+肉碱组大鼠肝组织仅可见局部散在的脂肪变性。

结论

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补充外源性肉碱,可使血清肉碱和β羟丁酸含量更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减轻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维持严重烫伤早期肝细胞的代谢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上海社区老年人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在上海市城镇和郊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年龄构成比进行分层抽样,纳入65岁以上老年人2 929名,对所有老年人进行胸腰椎X线侧位摄片和问卷调查,采用Genant半定量方法诊断椎体骨折及严重程度,计算椎体骨折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1)上海社区老人椎体骨折患病率为14.4%,80岁以上年龄组为20.1%,显
目的探讨联合移植的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对胰岛移植物血管重建及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ECs和胰岛,移植于近交系SD雄性糖尿病大鼠背部皮下,设单纯胰岛移植组、联合ECs胰岛移植组、磷酸盐缓冲溶液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4组。免疫组化双染观察胰岛移植物血管化程度及胰岛细胞存活及凋亡状况,并比较各组大鼠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随机血糖≥11.1 mmol/L的13周龄SPF级健康雄性GK大鼠24只作为实验组,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2)和利拉鲁肽组(n=12)。另选取与GK大鼠同周龄等体重的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适应性喂养2周后利拉鲁肽组给予利拉鲁肽(400 μg·kg-1·d-1)皮下注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等量
探讨不同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孕妇血红蛋白(Hb)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相关性。入选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首次产检时诊断为SCH并最终分娩的62例孕妇,根据首次产检时间,分为妊娠早期组(24例)、妊娠中期组(17例)、妊娠晚期组(21例)。所有SCH孕妇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并收集首次产检时和分娩前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期刊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SDH)B、SDHC在嗜铬细胞瘤(PCC)和副神经节瘤(PGL,合称PPGL)的表达及与肿瘤遗传背景、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为良、恶性PPGL的早期鉴别提供病理诊断依据。方法对126例PPGL患者(PCC 62例、PGL 61例、PCC+PGL 3例)的140份肿瘤标本进行SDHB、SDHC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肿瘤染色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基因背景、实验室检查、病理结果之间的关
目的利用胰岛转录组数据构建共表达网络,鉴定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重要基因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NCBI的GEO数据库中下载芯片数据GSE38642,包括2型糖尿病样本9例、糖尿病前期样本9例(6%≤HbA1C<6.5%)、正常对照样本31例(HbA1C<6%)。用R语言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包构
目的评估生理盐水试验(SI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及最佳诊断切点,同时分析钠盐摄入量对SIT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设计,对纳入的236例PA高危患者均进行筛查试验、SIT和氟氢可的松试验。以氟氢可的松试验作为PA的诊断"金标准",构建SIT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24 h尿钠水平,将患者分为低盐、正常盐及高盐组,分析钠盐摄入量对SIT的影响。结果最终2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