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四个“相对性”等4则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6100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的四个
  “相对性”
  崔国明在2011年第6期《教学与管理》上撰文认为,文本解读是语文课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把握好四个“相对性”:一是相对客观性。文本的客观性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基础。文本从产生那刻起,就连同作者在内,成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并有其约定俗成的基本意义;文本解读必须关注文本的客观性,主观的创造要受文本客观性的约束。二是相对确定性。在建构主义阅读观看来,文本是一个未完成的对象,文本的这个特性决定了文本解读的不确定性。我们在肯定文本的不确定性时要努力寻求文本的相对确定性,因为文本为我们的解读提供了重要的提示,所以我们的解读要受文本内容的限制,做到解读合理。三是相对延伸性。对于文本解读,我们提倡“回归”与“超越”,而无论是“回归”还是“超越”,都是相对而言的。延伸是对文本的超越,但我们要认识到,延伸最终仍然要回到文本这一基点上来,所以说文本解读的延伸只能是相对的,而不会是绝对的超越文本。四是相对多元性。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也是有限的,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解读边际的消失,它也仅是对文本解读的“确定性”的超越,是有“疆界”的。
  
  初任教师形成
  教学理解的途径
  吴刚平、余闻婧在2011年第6期《课程·教材·教法》上撰文认为,教师的教学理解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学生和教师三者相互作用的理解,它是确立教学意图的内涵,是教学实践发展的推动力,是使教学获得意义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作为初任教师,形成教学理解的途径主要有:①对知识理解的建构性体验。初任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历,缺乏对知识理解的建构性体验,而对知识理解的建构性体验是初任教师建立正确教学理解的关键,能直接影响初任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假设和理解,因此,建构性体验有助于教师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②对学生理解的责任感体验。不少初任教师往往忽略学生,而拥有学生意识的教师深深懂得和学生建立信任的重要性。只有当初任老师体验到充满同情和信任的对学生的理解时,便会认识到教师的责任感究竟是什么,这对于教育信念的形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③对自身理解的探究性体验。理解是面向自我的,教师对教学内在结构中自我这一因素的理解在于实现知识理解和学生理解之间的转化,从而形成教学的自我意识,培养反思能力,为初任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基础。
  
  导学案应导出
  新型教与学的关系
  吴永军在2011年7月8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导学案的尝试是教与学关系的一次变革,导学案在课堂上起到导学作用,是连接“三维目标”的学习桥梁。但是,在导学案的研究与使用中,要警惕把人训练成“木匠”的危险,导学案应导出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一是导学案连接课内外学习内容,连接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教师应力求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学会将相关内容有机联系,形成整体,融会贯通,自主学习。二是学案上的内容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重要的定向作用。学案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反思和批判精神为主要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沿着新课改的方向不断发展。三是导学案放哪些内容,要因科目和学习内容而定。然而,导学案也有共性原则或理念,即要让学习从训练为主改为导学为主,从学习结果的展示为主变为以思考过程的呈现为主。因此,导学案不能写成教案形式,应以学案为主,重点应放在难点和思维过程的展示上。四是导学案可以多次使用,学生预习用,教师了解学情用;课堂用,课后同学之间交流用,学生自己复习回顾时用。
  
  语文教材的
  教学取舍策略
  张华在2011年第4期《语文教学通讯》上撰文认为,取舍是教师施教的一门艺术,解决语文教材的取舍要做到以下四点:①捕捉文本亮点,寻求教学突破口。每篇文章的思想意义、情感价值、语言风格、探究空间等不都是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捕捉文本的亮点,从而寻求到最佳教学点来展开教学,发挥文本的教学意义和价值。②把握学生特征,从实际出发。学生的特征一般包括学生的身心特点、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在整体把握学生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③着眼文本价值,选取核心教学点。一篇文章可以言说的层面和具有教学价值的层面是很多的,教师的任务是要找到其能凸现教学价值的那个层面,选取核心教学点,这是避免课堂低质低效的重要途径和方式。④展示教师个性,发挥优势。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进行教学取舍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个性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内容和方式来教学,而不是无视自我循规蹈矩地开展教学。
  (责编欧孔群)
其他文献
[关键词]《林冲棒打洪教头》课例赏析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08.017  有效的课堂教学,究竟是按预定的标准去“塑造”人、“培养”人,还是使学生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毫无疑问,后者更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观,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最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张康桥执教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笔者深有感触,张老师在教学中切实做到
期刊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细节 实效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08.040  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完善细节进行有效教学?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偶有想法便将它付诸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尝试,倒也略有所得。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让数学“美图”彰显“数学特性”    数学教学能否收获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数学阅读
期刊
戴世杰老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已有24年之久。在瑶山这块热土上,他勤勤恳恳地工作,谱写着瑶乡教育的新篇章。  爱岗敬业,以校为家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各村校中,条件最艰苦、位置最偏远的六干小学,地处忠良乡、罗香乡和金秀镇三个乡镇的交汇处,村情、屯情复杂。学校交通不便,且没有教师宿舍,戴世杰一个人要负责来自三个乡镇共40多名学生的四级复式教学。当时这里只有一条山路通往乡里,还要步行十多个小时
期刊
[关键词]和谐教育引领发展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08.011  近年来,我校秉承和谐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为学生成长导航,为教师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践行“习惯奠基人生,阅读启迪智慧”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造就和谐发展的教师,同时辅助学生家长引领和谐家庭建设,学校办学品质得以不断提升。   
期刊
他从环境舒适的中学调到条件简陋的小学,站在三尺讲台上倾心耕耘,始终无怨无悔。  他肩负校长重任18载,筚路蓝缕,艰苦建校,以热血、辛劳和汗水,换来学子在校园茁壮成长。  他积劳成疾,曾经动过两次心脏手术,拖着“半条命”,仍身先士卒,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执著践行一名党员教师的人生誓言。  他就是柳州市柳江县壮校附小(以下简称壮校附小)校长——韦建昌。  1990年秋,根据组织安排,韦建昌从柳江县拉堡中
期刊
[关键词]阅读教学《桥》教学理念比较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08.002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人课文。学习《桥》这篇课文,是以教师的讲问为主,还是以学生的读练为主,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有位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坚持以学生的读练为主,很值得我们借鉴。下面笔者结合课文教学实录来作些分析。    一、整体感悟课文之
期刊
周景阳出生在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乡桂平岩村一个农民家庭。学生时代的他,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他非常珍惜每天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在同班同学中出类拔萃。参加工作后,周景阳更是抓住一切机会勤奋学习。通过努力,他取得了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能够胜任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周景阳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扎实工作30余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30多年过去了,当年英俊的小伙子,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周景阳先后担任
期刊
近年来,南宁市桃源路小学以少年军校为特色,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使该校校园文化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柔韧之美,又具有军纪严明的阳刚之气。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中,学生没有了“惺惺作态”的“娇气”,剔除了无拘无束的“野性”,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环境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爱国主义教育  开学第一天,走进桃源路小学校园,随处可见学生们身穿整洁的少年军校军服,迈着娇健的步伐,唱着嘹亮的军歌,
期刊
教育部将解决因资源不均导致的“择校”现象    本刊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8月1日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将按照各地制定的均衡计划,加大支持和监督检查力度,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从根子上解决因资源不均衡导致的“择校”现象。  应对“择校”热的关键措施,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百姓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主要开展了以
期刊
【关键词】 文本特点读中学写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9.003    教学小学高年级语文,贵在让学生抓住文本特点,坚持读中学写。所谓文本特点,首先是文体特点。教学不同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文体特点,并在领悟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学着写一写,经历一个“发现特点—领悟特点—读后练写”的过程。这个发现、领悟、仿写的过程,就是以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