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移模写经典与我们始终相伴(下)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好的摹本不止展现了摹画者在宗法经典画作笔墨技巧方面的超凡造诣,还融会了摹画者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本期,我们继续走近辽宁博物馆“传移模写——中国古代经典绘画摹本展”,与策展人杨勇先生一道感受那些经典绘画的古今对话。
  于非闇妙手摹经典
  于非闇(1889年至1959年),原名照,别署非厂专攻工笔花鸟画。1937年曾任故宫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导师,期间曾大量临摹、研究故宫所藏历代花鸟画作。
  他一方面注重自然写生和吸纳民间画师的优秀技法,另一方面则精研传统,汲取晋唐宋元诸家画法,逐渐形成独特个人风貌。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以矿物颜料设色为主的工笔重彩绘画,大胆创新,用笔挺秀工致,线条勾勒也极富力度和波磔变化,对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振兴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这期间在辽博摹制古画的经历,对其研究传统绘画技法及个人画风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5年,于非闇在辽博摹制了多件画作,其中以《摹瑞鹤图》最具代表性。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成画于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画中描绘都城汴京端门处彩云缭绕,群鹤飞鸣。作为一位极其崇信道教的皇帝,赵佶认为祥云仙禽是国运兴盛的瑞兆,欣然命笔将瑞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以纪实。摹本中端门的界画部分由李伯实先生绘制,其余由于非圈摹制完成。原作画面中天空的颜色格外迷人,这种美妙的天空颜色不只因画家在绘制时颜料与晕染技巧运用的独具匠心,也加之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一种迷人的颜色。于非闇反复尝试过天空颜色的晕染画法,最终用不同层次的石青色反复渲染,得以还原画作中这种历久弥新的空青色。他在仙鹤的画法上更是一笔不苟,以极其细腻的笔法摹画出白鹤的各种盘旋飞舞姿态,黑白翎毛都按照生长结构精工晕染。尤其是仙鹤的腿爪部分,勾勒得精准灵动,爪部的细小关节结构都表现得非常到位。在画卷之后,于先生以瘦金书摹写原件的诗题,运笔流畅,结体谨严,无一笔滞涩,显示出其不俗的书法功力。
  于非闇在辽博期间还摹制了五代画家黄筌所作《写生珍禽图》。画卷以精到的线条和赋色描绘了众多昆虫、鸟雀及龟类等。画幅的左下角有“付子居宝习”一行小字,可知是作者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习画所用的一幅稿本。画卷原作当时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原东北博物馆),后调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于非闇摹制《写生珍禽图》多卷,其中两卷留在辽博,摹本中充分显示出其在花鸟昆虫绘画方面的非凡造诣与纯熟的赋色技巧。
  于非闇还有两件摹本也收藏在辽博。一件是晋代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原件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被劫掠到英国,现藏大英博物馆。于先生在自己摹本的卷末以瘦金书题记:“右顾恺之女史箴姑无论其为唐摹或唐以前摹本,其所画不仅将旧礼教下妇女生活作具体描写,其关于日常一切文物实为东晋以前重要参考数据。在用色上分别主从,以朱赭黄白黑为主,其余诸色为从,与汉晋壁画彩陶相合。即属摹本,其气韵生动,活力充沛,仍是晋代风格。”从风格、设色等方面都指出,画卷虽然不是顾恺之真迹,但也是传世作品中保留了晋代画风的早期摹本佳作。1954年于非闇根据自己早前的设色摹本和日本印制的珂罗版为参考摹制了此卷,为国内保留了这一重要的绘画资料。
  另外一件是《金英秋禽图》的摹本。鉴定家张珩称《金英秋禽图》为“宋画花鸟中之无上妙迹”,是宋徽宗赵佶所绘的传世佳作。原作从清宫流出后经香港到美国,已经半个多世纪没有再现过,据传现已成为私藏。于非闇早年见过原件,并临摹过多本,此为其中之一。于先生摹制的《金英秋禽图》线条劲健流畅,一簇簇野菊晕染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画中鸡冠花的颜色深沉且质感柔绒,如实物一般。两只蹁跹的蝴蝶和喜鹊描绘的灵动自然,极富动感,尤其是其中深黑色部分的晕染不同寻常,不只是精良油烟墨所能表现出来的厚重绒毛质感。还有于先生研制的特殊颜料运用其中,形成这种独具特色的多层次厚重质感,可见其在传统颜料应用和绘画技法方面的超凡造诣。
  林间寒鸦野趣盎然
  辽博藏旧传宋代李成绘《寒鸦图》,画面描绘雪后初晴,林间群鸦雀跃的景象,是一幅耐人寻味的画作,拖尾有元人赵孟頫、贯云石、仇远及明人陈彦博的题咏。此画虽非李成之作,却也是宋画中难得的佳品。辽博现藏《寒鸦图》两件摹本,分别于1954年和1959年由荣宝斋的孙天牧先生和鲁迅美术学院的钟质夫先生摹制。
  孙天牧(1911年至2010年)山东莱阳人,吉林艺术学院教授。毕业于北平华北大学艺术系,青年时师从国画大师陈少梅先生,继承发扬了北派山水画传统。上个世纪50年代应邀摹制了大量古代经典山水画作品,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孙天牧的摹本极为忠实于原件的笔墨,先以淡墨勾点,再以浓墨分其向背,树的枝干以战笔法画出,枝桠与老干的用笔在力度和朴拙程度不同,“鹿角枝”的画法多变,用笔似断还连,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钟质夫(1914年至1994年)北京市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早年加入湖社画会,被聘为花鸟科评议,曾任北平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员等职,参与创办北平雪庐画社。长期从事花鸟画教学工作,尤精没骨花鸟画法。
  钟质夫摹制的《寒鸦图》在用笔上更具书写性,树枝的勾点、芦苇繁复细密线条的战笔画法都表现得顺畅自然,丝毫感受不到描摹的痕迹,是其在充分体悟原作笔法基础上的自然生发,较之循规蹈矩的描摹更为高妙。淡墨渲染出寒林的雾霭和空间感,花青墨渲染出欲融还冻的山溪,加之姿态各异的寒鸦,营造出这种寒林清旷的野趣。在白雪的画法表现上,施用白粉较原作厚重,还原了原作的初始面貌,使雪景意蕴更为浓厚。
  陈林斋再现小吴生
  辽博藏《唐风图》书、绘《诗经-唐风》十二篇,书画相间,其绘画为马和之画风的典型笔墨。马和之曾是南宋宫廷画院中品阶最高的画家,其画风师法吴道子,有“小吴生”之誉。此卷作品的摹本为陈林斋摹制于1954年。
  陈林斋(1912年至1999年)生于北京,自幼学画,17岁加入湖社画会,后聘为山水科评议。在荣宝斋长期从事绘画及木版水印研究工作,临摹复制了大量经典画作,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顾问等职。   从摹本的笔墨来看,陈林斋是深入研究和实践过马和之笔墨特征的。他将马和之特色的“蚂蟥描”通过跃动式的写意笔致精准地表现出来,鲜明地展现了马和之“虽萧疏小笔而理趣无涯”的笔墨意蕴。将原作飘逸飞动的笔墨、端庄静谧的人物造型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垂柳依依南宋风景
  辽博藏《荷乡清夏图》为南宋画家马麟所绘。马麟是画家马远之子,画承家学。图中画垂柳拂岸、木桥横波,湖中夏荷点点,舟舫穿梭,远方烟霭出没,隐见山峦。此卷于1959年由季观之摹制。
  季观之(1915年至1997年),山东烟台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自幼喜好绘画,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师从胡佩衡、于非闇等先生,后加入湖社画会并担任评议,参与创办雪庐画社并任山水画教员。长期从事山水画教学和创作,传统绘画功力极为精深。
  季观之的摹本将画中岸边众多柳树摹画得尤为精彩,枝干挺劲、柳叶繁密,刚柔并济,尤其是一簇簇的组合繁而不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南宋马夏山水画风的笔墨特色。
  唐宋元名家荟萃
  除了以上这些经典的手卷摹本外,由孙天牧和陈林斋两位先生于1955年合作摹制的《唐宋元名家画册》也是极其精彩的一套册页摹本。
  现藏辽博的《唐宋元名家画册》共集汇唐代郑虔、宋代郭熙、王诜、赵大亨、赵伯驹、马和之、李唐、萧照、朱光普、张训礼、刘松年、惠崇、及元代赵孟頫、赵雍等14位画家的册页画作,此册曾经为清内府收藏,每开册页都有乾隆皇帝的行书诗题,并著錄于《石渠宝笈续编》。每开册页题签有作者及画名,虽并不完全准确,但也都是难得的宋元佳作。册页的画幅较小,画工精湛,每开的内容与绘画风格都不尽相同。其中孙天牧先生摹画了题名为《郑虔峻岭溪桥》《郭熙溪山行旅》《李唐松湖钓隐》《萧照秋山红树》等八开画作,陈林斋先生摹画了题名为《王诜玉楼春思》《赵大亨薇省黄昏》《赵伯驹仙山楼阁》《马和之月色秋声》四开画作。另外题名为《惠崇沙汀烟树》《刘松年秋窗读易》两开为孙天牧与陈林斋两位先生合作摹制完成。
  由于册页尺幅较小,笔墨设色都很精到,对摹制者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挑战。孙天牧与陈林斋两位先生分别见长于北派山水和南宗山水画法,两人合作分别选择更为精擅的画风作品进行摹制,相得益彰,以高超的笔墨功力完美地诠释了不同画风的笔墨特点,使这套摹本册页的每一开画作都极为接近原作的面貌。
  临摹是学习、研究和传承经典绘画技巧、绘画审美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基石。历史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典的摹本,很多名品佳作间接的得以流传,为我们鉴赏和研究古代绘画艺术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古代书画:明清佳作市场鲜见  今年春拍,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将推出明清佳作逾百幅,包括钱维城《仿元四家山水》卷、余省《鱼藻图》卷、朱耷《芙蓉芦雁图》、张弼草书《守南安送行诗》卷、董邦达《秋山草堂图》、王翠《仿卢浩然嵩山草堂图》等翰墨精品,皆为出版著录丰富、流传有绪之作。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有钱维城《仿元四家山水》卷,为钱维城赠与胞弟钱维乔之作。此作长逾五米,创作历时两月,可见这位状元画家的
期刊
日前,佳士得拍卖行对外公布T2018年成绩单。从53亿英镑的总成交額看,相比2017年的51亿英镑略有增长,放在当下艺术品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中,这一成绩已属不错。而4.912亿元的私人洽购成交额、6510万英镑的网上成交额均较2017年稳中有升,这也说明200多年的老字号正在积极进行着经营方式上的多种拓展,而私洽、网拍等形式也成为吸引新客户的一个重要渠道。  欧美市场纪录频出  去年佳士得最令人瞩
期刊
香港春拍“战火”即将燃起。在这场“火拼”中,各家拍卖公司都有备而来。作为其中一员大将,嘉德香港便来势汹汹。纵观其放出的“拍卖指南”,你会发现,在拍品选择及场次安排上,处处显露着独特的“心机”。  3月28日至31日,香港JW万豪酒店将上演一场拍卖嘉年华——嘉德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工艺品及珠宝钟表尚品等各式精品将一一登场。憋了好几个月的藏家们,终于可以在这里
期刊
眼下,国内拍卖行正值一年中难得的休整期,如果您是艺术品拍卖的“铁粉”,不妨将目光暂时转向海外。  2月26日,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就将举槌。据了解,本次拍卖将呈献19世纪末至20世纪顶尖艺术家的油画、纸本及雕塑作品。埃贡·席勒(Egon Schiele)、马克·夏加尔(Mare Chagall)、阿尔伯托·贾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等知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会一一亮
期刊
成交额下降,但成交率有所提升……前不久,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发布《2018年全国十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以下简称“评述”),用具体数据来“说话”,以点带面地展现出去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基本趋势及亮点、变化。  《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了解到,该评述的顾问是业界所熟知的拍卖史专家赵榆。在他的指导下,近年来,每年发布新一轮的评述,已经成为了中拍协艺委会呈现给业界的一大“重磅”。今年的评述保持
期刊
一边是赵孟頫书法、雍正抱月瓶、西周青铜器……另一边是村上隆“美少女”、签绘哆啦A梦、KAWS风暴兵……当传统与时尚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3月11日至15日,东京中央拍卖将在东京圆顶饭店璞利斯姆大厅揭开春拍大幕。这一次,不仅有赵孟頫《洛神赋行楷卷》、唐宫廷写经《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一》等一批不可多得的精品上拍,更特意增添了“当代艺术及潮玩 艺术家设计师联乘创作”小拍系列,搜罗了当代最潮的限量版
期刊
董其昌的影响力有多大?  不论时人、后人,只要身在书画圈、收藏圈,恐怕没有一位可以忽略掉董其昌。其强大的号召力,从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持续的热度可见一斑。  这种“热”,或许是因为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次举办董其昌大展带来的,或许是因为能见到很多不常见的艺术精品而来的,亦或许是因为纯属找个理由蹭热度来的。  为什么这样说?董其昌站在画坛领袖、一代宗师的位置上,一定有其深
期刊
19世纪的中国什么样儿?看了这个展览,您将会一目了然。不久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推出“世相与映像一一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展览。从河流到山川,从长城到紫禁城,这个以在中国拍摄原版照片为主题的展览,捕捉了19世纪中国的历史建筑、祭祖遗迹、市井生活、城市建筑等,为我们留下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的风貌。  展览汇集了120幅19世纪中国摄影的精选作品,均由当时活跃于在中国的优秀摄影师拍摄,
期刊
书斋虽小,却也像一个江湖。  它是文人的道场,是追求仕途的起点,也是寻找自我的归途。它寄寓了很多人的理想与抱负,也见证了许多人的大起大落。退隐的文人,似乎是从一个官场、社会的江湖,走向了另一个逍遥、快意的江湖。  现代人不需要像古人那樣几十年如一日地寒窗苦读,繁忙之后也不必回到书斋就能放松自己。书斋生活的式微,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失落。  如何找回?绝非营造一个空间那么简单。别看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却能
期刊
书斋听起来好像是吸风饮露、梅花雪水,没有烟火,其实不然。  仕途的起伏,让许多古代文人隐迹江湖。所谓隐迹江湖,实际上是退回那个清静的书斋,寄情于闲雅自适的生活。而官场失意的文人,在书斋中真的能过上清静、安逸的生活吗?  知己难遇  提起书斋,给人的感觉总是隔绝尘世的,而我们在古典小说中也经常会看到“书斋议事”这样的字眼儿,总给人一丝神秘的感觉。其实书斋议事,如同山亭坐禅,只是一个说辞,没有多么神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