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帮助学生建立最佳智能结构。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开展语文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 创造性思维 设疑质疑 想象 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的教学都是本着保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原则来开展。而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帮助学生建立最佳智能结构。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呢?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运用设疑质疑,开启创造性思维的钥匙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正如明朝陈献章所说的“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设疑质疑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关键,在学生感到困惑和无疑处设疑,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进入思维状态。
比如,我在教《藤野先生》中描写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识这一情节时,设计了几道问题:1、作者怎样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呢?2、作者选取了哪几件典型事例?3、各个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品质?4、作者的描写意图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纷纷陷入思考。经过互相讨论,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语文课堂教学最忌的是一潭死水。教师要想方设法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激发他们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设疑启发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疑启发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可从标题入手,使质疑向广度、深度发展。因为文章标题涉及文章的方方面面,即内容、线索、结构、人物写法等等。由此看来,标题质疑,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就能由此生疑而把握本质,有所发现。如教《曹刿论战》一文,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针对标题质疑,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提出三个典型问题:(1)文题可否用“长勺之战”?(2)文题可否是“曹刿从战克敌”?(3)文题可否改为“布衣曹刿”?因此,标题质疑,可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质疑点面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对文章的败笔质疑;或引导对深入理解课文的质疑。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发现问题,熟中见异,使其积极分析思考,这样既培养了质疑精神,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因此,疑问是思维的诱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质疑的方法,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思维不断受启发,知识不断被深化,课堂教学从而进入“有效教学”的境界。
二、展开想象翅膀,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从人类思维发展史看,最先产生的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一切借助于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作家老舍说:“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前提。因此,要提高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想象,另一类是有意想象。在教学中,教师需激发学生的有意想象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所谓“再造性想象”,就是根据人的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诵读元朝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根据词的描述,在人们的头脑中存在着“枯藤”、“老树”等12个表象的词语。有了这些表象,这首词在人们的头脑里就形成了一幅秋日黄昏天涯孤旅图,令人感伤。所谓“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或图标而以已有的表象作材料,独立地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例如鲁迅塑造的孔乙已的形象,就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与再造性想象相比,创造性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如作文中学生构思一篇富有新意的记叙文就是创造性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呢?
首先,要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根据语言文学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的表象,也就是阅读时头脑中产生一幅幅画面。例如《中国石拱桥》中,学生要想理解作者抓住卢沟桥栏柱上石刻狮子状态的特征的方法时,就可根据课文的描述,去想象没有亲眼见过的石狮的样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等。在脑海中把石刻狮子的形象、一幅幅图画活灵活现再现出来。学生由此掌握了抓事物特征的方法,描写事物的样子,就可采用摹状貌的写法。因此,让学生凭借课文中语言的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文中的画面,这是再造性想象训练的好办法。
其次,还要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感觉、想象、领悟,从而去理解课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外之画”、“字中之情”,这就给学生以创造的广阔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留下的空白,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如教《孔乙已》一课,文中说:“孔乙已大约的确死了。”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已会死在什么地方?直接的死因是什么?死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而后要求学生运用创造性想象写一篇作文《孔乙已的死》。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想象他用两只手走向自己的墓地;有的想象以他知识分子的清高,绝不会选择暴尸街头;有的想象依他的条件不会投井自杀……总之尸体不会被人发现。只要符合文章原意的想象,我都给以肯定。所以,利用课文的空白,让学生创造想象,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因此,想象作为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师必须着力培养。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将有可能成为大器。
三、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在教师创设的氛围和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寻找多种问题解决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为创新能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则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调一种,忽略其他。思维培养的片面性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呢?
发散思维是空间拓广、开启创造潜能的思维,此其一也。从多方面回答同一个问题,思考一个问题的若干种解决办法,开辟通向“罗马”的条条大道,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特点是灵活不僵化,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即巧妙设疑,创造思维的发散点。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通过联想,让思维自由驰聘,向四面八方展开、扩大、分散,得出两个或者更多的答案和设想。例如《口技》的教学,在通读全文,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巧妙设问:《口技》的写作妙在哪里?请同学们研读课文,互相讨论,力求能有独到的发现。学生讨论气氛很活跃,纷纷作答:《口技》写作妙在首尾照应;妙在情景、场次分明;妙在“善”字贯穿全文;妙在摹声传神;妙在侧面烘托;妙在波澜起伏;……。通过这样的发散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本文的写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一题多写”,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反其道而思之”,此其二也。在语文教学中,从现有的主题出发,使学生向相反角度思考,启发学生展开思路,将原来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合,得出新的结论,从而培养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如教《爱莲说》一课,分析完课文后,教师提问:“这篇短文中,作者把莲花作为一种高尚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你能从相反的角度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的中心吗?”学生纷纷陷入思考,相互讨论后补充答到:“莲花表面美丽清香,得到人们的赞赏,但这却掩盖不了它内心的空虚和出身的肮脏。与之相反,莲花生长的淤泥虽然表面面目可憎,它却为莲花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备爱委屈而默默奉献,更值得赞叹”。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创立新意。如结合教材,拟出题目:《如果孔乙已考上了举人》、《淤泥赞》、《假如于勒是富翁》等等。结合成语,自拟题目:《开卷未必都有益》、《天有可测风云》、《弄斧须到班门》等。这样的作文题,学生自抒胸臆,思想解放,言之有物,作文质量都比较高。
横向思维是跳出常规,触类旁通,此其三也。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突破新课的重点与难点,推进和加深对新理解的方法,训练学生横向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大有好处。例如教《孔乙已》一课,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范进中举》一文的相关知识,体会范进及周围人在他中举前判若两人的戏剧性变化,来理解孔乙已没有进学而遭受悲惨命运。这样横向一比较,学生不难理解封建时代后期知识分子的心态和社会的冷酷。
纵向思维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由浅及深地提出问题,此其四也。训练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可采用“循序渐问法”。这种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比如教《变色龙》一课,为挖掘文章的主旨,可由浅入深设置四个问题:(一)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什么?(善变)。(二)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变得快,变得愚蠢,可笑)。(三)他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四)什么因素左右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左右他一变再变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纵向深入思考问题,使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个形象,讽刺的锋芒不是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是病态的根源--沙皇的反动统治,从而使学生认识了问题的本质。因此,语文教学要设计几个台阶式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挖掘文章的主旨,以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新事物或新问题作出迅速的识别和直接的判断,此其五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所谓“语感”,就是一种语言直觉,它是指读者能直接感受作品的语言所传达的形象画面,意蕴情趣以及语言的组合规则的能力。例如教《孔乙已》一文,剖析最后一段文字含义时,先让学生细读这部分文字“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孔乙已到底死了没有。实际上“我”并不知道,可是“我”为什么又作出“的确死了”那样肯定的问题呢?这是一种直觉思维(或者叫做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但这直觉并非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而是有其事实根据的:一是孔乙已的最后出场,已被打致残,身无分文,失去生存的能力。二是封建社会世态炎凉。这本身就预示着像他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命运只能是悲剧性的。这样,使同学们不仅明白了如何直觉思维,同时,还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善于设疑质疑,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引导和启发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思维方式中选择一种最合理、最简便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 创造性思维 设疑质疑 想象 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的教学都是本着保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原则来开展。而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帮助学生建立最佳智能结构。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呢?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运用设疑质疑,开启创造性思维的钥匙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正如明朝陈献章所说的“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设疑质疑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关键,在学生感到困惑和无疑处设疑,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进入思维状态。
比如,我在教《藤野先生》中描写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识这一情节时,设计了几道问题:1、作者怎样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呢?2、作者选取了哪几件典型事例?3、各个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品质?4、作者的描写意图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纷纷陷入思考。经过互相讨论,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语文课堂教学最忌的是一潭死水。教师要想方设法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激发他们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设疑启发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疑启发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可从标题入手,使质疑向广度、深度发展。因为文章标题涉及文章的方方面面,即内容、线索、结构、人物写法等等。由此看来,标题质疑,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就能由此生疑而把握本质,有所发现。如教《曹刿论战》一文,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针对标题质疑,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提出三个典型问题:(1)文题可否用“长勺之战”?(2)文题可否是“曹刿从战克敌”?(3)文题可否改为“布衣曹刿”?因此,标题质疑,可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质疑点面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对文章的败笔质疑;或引导对深入理解课文的质疑。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发现问题,熟中见异,使其积极分析思考,这样既培养了质疑精神,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因此,疑问是思维的诱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质疑的方法,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思维不断受启发,知识不断被深化,课堂教学从而进入“有效教学”的境界。
二、展开想象翅膀,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从人类思维发展史看,最先产生的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一切借助于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作家老舍说:“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前提。因此,要提高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想象,另一类是有意想象。在教学中,教师需激发学生的有意想象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所谓“再造性想象”,就是根据人的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诵读元朝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根据词的描述,在人们的头脑中存在着“枯藤”、“老树”等12个表象的词语。有了这些表象,这首词在人们的头脑里就形成了一幅秋日黄昏天涯孤旅图,令人感伤。所谓“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或图标而以已有的表象作材料,独立地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例如鲁迅塑造的孔乙已的形象,就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与再造性想象相比,创造性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如作文中学生构思一篇富有新意的记叙文就是创造性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呢?
首先,要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根据语言文学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的表象,也就是阅读时头脑中产生一幅幅画面。例如《中国石拱桥》中,学生要想理解作者抓住卢沟桥栏柱上石刻狮子状态的特征的方法时,就可根据课文的描述,去想象没有亲眼见过的石狮的样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等。在脑海中把石刻狮子的形象、一幅幅图画活灵活现再现出来。学生由此掌握了抓事物特征的方法,描写事物的样子,就可采用摹状貌的写法。因此,让学生凭借课文中语言的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文中的画面,这是再造性想象训练的好办法。
其次,还要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感觉、想象、领悟,从而去理解课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外之画”、“字中之情”,这就给学生以创造的广阔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留下的空白,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如教《孔乙已》一课,文中说:“孔乙已大约的确死了。”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已会死在什么地方?直接的死因是什么?死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而后要求学生运用创造性想象写一篇作文《孔乙已的死》。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想象他用两只手走向自己的墓地;有的想象以他知识分子的清高,绝不会选择暴尸街头;有的想象依他的条件不会投井自杀……总之尸体不会被人发现。只要符合文章原意的想象,我都给以肯定。所以,利用课文的空白,让学生创造想象,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因此,想象作为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师必须着力培养。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将有可能成为大器。
三、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在教师创设的氛围和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寻找多种问题解决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为创新能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则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调一种,忽略其他。思维培养的片面性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呢?
发散思维是空间拓广、开启创造潜能的思维,此其一也。从多方面回答同一个问题,思考一个问题的若干种解决办法,开辟通向“罗马”的条条大道,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特点是灵活不僵化,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即巧妙设疑,创造思维的发散点。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通过联想,让思维自由驰聘,向四面八方展开、扩大、分散,得出两个或者更多的答案和设想。例如《口技》的教学,在通读全文,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巧妙设问:《口技》的写作妙在哪里?请同学们研读课文,互相讨论,力求能有独到的发现。学生讨论气氛很活跃,纷纷作答:《口技》写作妙在首尾照应;妙在情景、场次分明;妙在“善”字贯穿全文;妙在摹声传神;妙在侧面烘托;妙在波澜起伏;……。通过这样的发散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本文的写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一题多写”,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反其道而思之”,此其二也。在语文教学中,从现有的主题出发,使学生向相反角度思考,启发学生展开思路,将原来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合,得出新的结论,从而培养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如教《爱莲说》一课,分析完课文后,教师提问:“这篇短文中,作者把莲花作为一种高尚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你能从相反的角度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的中心吗?”学生纷纷陷入思考,相互讨论后补充答到:“莲花表面美丽清香,得到人们的赞赏,但这却掩盖不了它内心的空虚和出身的肮脏。与之相反,莲花生长的淤泥虽然表面面目可憎,它却为莲花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备爱委屈而默默奉献,更值得赞叹”。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创立新意。如结合教材,拟出题目:《如果孔乙已考上了举人》、《淤泥赞》、《假如于勒是富翁》等等。结合成语,自拟题目:《开卷未必都有益》、《天有可测风云》、《弄斧须到班门》等。这样的作文题,学生自抒胸臆,思想解放,言之有物,作文质量都比较高。
横向思维是跳出常规,触类旁通,此其三也。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突破新课的重点与难点,推进和加深对新理解的方法,训练学生横向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大有好处。例如教《孔乙已》一课,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范进中举》一文的相关知识,体会范进及周围人在他中举前判若两人的戏剧性变化,来理解孔乙已没有进学而遭受悲惨命运。这样横向一比较,学生不难理解封建时代后期知识分子的心态和社会的冷酷。
纵向思维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由浅及深地提出问题,此其四也。训练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可采用“循序渐问法”。这种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比如教《变色龙》一课,为挖掘文章的主旨,可由浅入深设置四个问题:(一)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什么?(善变)。(二)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变得快,变得愚蠢,可笑)。(三)他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四)什么因素左右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左右他一变再变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纵向深入思考问题,使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个形象,讽刺的锋芒不是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是病态的根源--沙皇的反动统治,从而使学生认识了问题的本质。因此,语文教学要设计几个台阶式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挖掘文章的主旨,以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新事物或新问题作出迅速的识别和直接的判断,此其五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所谓“语感”,就是一种语言直觉,它是指读者能直接感受作品的语言所传达的形象画面,意蕴情趣以及语言的组合规则的能力。例如教《孔乙已》一文,剖析最后一段文字含义时,先让学生细读这部分文字“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孔乙已到底死了没有。实际上“我”并不知道,可是“我”为什么又作出“的确死了”那样肯定的问题呢?这是一种直觉思维(或者叫做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但这直觉并非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而是有其事实根据的:一是孔乙已的最后出场,已被打致残,身无分文,失去生存的能力。二是封建社会世态炎凉。这本身就预示着像他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命运只能是悲剧性的。这样,使同学们不仅明白了如何直觉思维,同时,还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善于设疑质疑,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引导和启发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思维方式中选择一种最合理、最简便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