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或许是2013年智能手机竞争最为惨烈的一个月,世界的明星厂商与本土的精英或多或少都显露出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
第一个出场的是国内十大手机品牌之一的魅族科技。9月2日,“煤油”(魅族的粉丝)们千呼万唤的“更好用的大屏手机”MX3在北京水立方高调亮相。三天之后的9月5日,小米科技第三代智能手机“米3”在国家会议中心揭开神秘面纱。并且再次以低价挑战着智能手机性价比的极限。
几乎与此同时,占据智能手机一、二把交椅的三星与苹果,也开始发力。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三星在德国柏林的时尚圣地Tempodrom剧院发布了全新旗舰机型GALAXY Note3,而不到一周之后的9月11日,苹果在加州库比蒂诺总部以及北京、柏林和东京四地,同时发布了iPhone5代手机的升级版。如果考虑到索尼与摩托罗拉几乎同时发布了新机,这个阵容将更加庞大。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市场上除了联想、华为、中兴这些传统的科技企业,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其他的新锐创新企业。本土的手机企业站在这样一个时点,如此集中地向世界展示自己,尚属首次。
本土成色
国内拥有最狂热粉丝的两个手机品牌,无疑是魅族和小米,他们的渊源与相似之处,一度是行业内所津津乐道的“趣事”。事实上,在雷军被冠之“中国乔布斯”称号之前,被认为与乔布斯最为相似的手机生产商是魅族科技的创始人黄章。黄章在2003年开创的魅族科技是从MP3起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2007年的智能手机元年魅族转而开始涉猎其中,并在最快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雷军创立小米之前,曾毫不讳言于对魅族产品的推崇和喜爱。网络上至今还流传着雷军在创建小米之前所发的两条微博,其中充斥着对黄章本人的赞美与对魅族手机的迷恋之辞。
客观而言,魅族的确具有成长为国际品牌的基因。无论是创始人的完美主义追求,还是其产品与Flyme系统的美誉度,都是国内手机业的佼佼者。今年5月,在一篇名为《从未止步——魅族全球性战略解读》的文章中提到,魅族在今年年初参加了西班牙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继而不断传出魅族与世界各国国际运营商达成合作的消息。另有消息显示,魅族在与以色列零售商达成合作之后,下一个目标是进军三星的根据地韩国。只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表。
与魅族稳健的国际化步伐相比,小米的速度可圈可点。无论是基于安卓的拥有几千万用户的米聊,还是2000万的手机销量,小米都已经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注意。在9月5日小米在国家信息中心的新品发布会上,大数据存储项目(HBase)的总牵头人Michael Stack也莅临现场,想要看看这家叫做小米公司的奇迹。据悉,小米云服务的大部分结构性数据都是采用HBase的延伸技术存储的。
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介绍,小米已经提交了65项HBase的patch,其中37项已经被并入HBase主代码树。支持开源回馈开源,是小米工程团队的宗旨,也是Michael到访的原因。
除了时下异常高调的小米与魅族,陈明永的OPPO也是国产手机中不可缺席的角色。这家在2008年5月才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的公司,盈利能力据称排行中国第二。过去的2012年,OPPO推出了十款智能手机总销量达到约900万部,营业额则逼近百亿元。但和魅族与小米不同的是,这家典型的硬件厂商还未充分理解互联网的内涵,而在软硬结合方面,也严重落后于前者。
优势与局限
在苹果与三星占据着大部分高端主流市场时,一些本土的产品正开始脱颖而出。
“国产手机确实越做越好了,小米、魅族、OPPO、VIVO这些有追求的国产厂商推出的旗舰产品的整体水准其实已经远超三星、索尼、LG、HTC这些迟早被淘汰的国际厂商了,大的气候正在形成:继美国—日本—韩国之后,属于中国电子厂商的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是9月2日晚间罗永浩在微博上的一条感慨。
当然,罗永浩也承认,到目前为止苹果仍然是综合体验最好的手机。
用简单的加减法探讨什么才是国产完美的手机,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答案,即做工超越魅族,系统媲美小米,设计好过OPPO。而在一定程度上,这或许也是国产品牌缘何走不出世界,与苹果和三星共舞于世界的原因:每家厂商在目前的阶段,还没法做到方方面面的尽善尽美。而另一些销量可观的品牌,则还在低端市场徘徊。
像华为、中兴等传统硬件厂商,占据了低端智能机的半壁江山。大多数厂商头上的“山寨”帽子还未摘下,成了其脱颖而出的天然掣肘。在中国制造横行世界的前提下,这绝非个案。
即使是目前的小米,在崛起过程中也颇受诟病。小米在运筹帷幄于智能手机市场之前,雷军与魅族创始人黄章的故事,被后来的手机业同行频繁提及。在中文业界资讯站(CNBeta.com),仍有一篇援引各方消息解读黄章与雷军从友好到对立的深文,标题是《雷军与黄章:两个极客的恩怨局》。文中提到,黄章对雷军听取了他做手机的思路之后创办小米一直难以释怀。
小米和魅族虽然优秀,但还远非完美,魅族的家族基因,以及小米的低端战略,都是它们跻身伟大之列的障碍。
三十多年来,无数的中国企业试图以一种高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科技之林,但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大都昙花一现,它们还没来得及让人们记住名字就已悄然陨落。回溯原因,要么局限于中国的市场,要么受制于科技的跟随式创新,不仅无关“颠覆”,而且多也在某一次危机中跌下神坛。
最好的时代
小米迅速跻身智能手机前列之后,有人抛出了这样的问题:“看到小米蒸蒸日上,其他的手机厂商是何滋味?”锤子科技的罗永浩首先坦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令问者讶异的是,老罗的答案并不是所谓的“羡慕嫉妒恨”。
罗永浩直言,在他刚接触供应链儿的厂商时,经常会问对方一个问题:“听说雷军刚做手机的时候,供应链厂商都不怎么搭理他,为什么你们现在对我们这个小公司这么积极友好呢?” “就是因为小米,我们现在才不敢小看国产新厂商啊。”对方的回答让罗永浩意识到小米探路对于后起的手机厂商的意义,同时也乐观于自己的未来。
当科技企业的成长变成了以不走寻常路为特色之后,曾经硬件企业按部就班与保守的扩张之路,与用户的需求之间产生了不小的落差。这无疑给不按常理出牌的后来者以巨大的机会。尤其是在像以手机为代表的科技产品制造业领域,已经成为天使投资人与风险投资大鳄们轮番演绎狂欢的场所:只要完成了“资本+人”的完美配备,一家伟大的科技企业便存在着被缔造的可能。
本身就是投资人的雷军相信,英语教师出身的罗永浩也相信,而隐匿在他们背后、希冀一个中国手机巨头脱颖而出的资本大鳄们同样相信。
乔布斯的遗产
资本之外,手机的崛起则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使然。在托马斯·弗里德曼宣称全球化时代早就到来,世界正因科技的跨越而日益扁平化背景下,苹果的集成创新就是典型。
集成创新仍然是自由市场之下所有手机品牌的必由之路。魅族最新款的MX3的摄像头由索尼制造,小米3代手机的CPU则源于高通,而在苹果与三星专利大战之时,三星仍是苹果iPhone和iPad设计芯片的供应商。手机的生态产业链的完善,给创新者们以“改变世界”的可能。
很难估算和想象手机产业的前景有多大。十年以前,诺基亚的广告语是“你每眨一下眼睛,全世界就卖出四部手机”。如今,仅仅中国的2012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高达2.6亿部,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增。
无论是苹果的成功,还是诺基亚的陨落,都证明了“人”才是科技企业的灵魂。完美主义者乔布斯几靠一人之力“重新发明了手机”,到了库克时代苹果的王者地位则逐渐消逝。诺基亚在牢牢占据手机业头把交椅之后,埃洛普擦肩于安卓、执念于塞班,直致今日为微软兼并的迷途。这是行业不可逆转的规律。
乔布斯殁后,雷军坚信他的机会来了。素来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作为商业利器的他,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使小米帝国的估值高达100亿美元,在量级上迅速跻身为国内科技企业的四强之一,仅次于腾讯、百度与阿里巴巴。
罗永浩也认为超越乔布斯的人非他莫属。在一次与手机无关的演讲中,这位后起的科技创业者总结了乔布斯的成功基因:用户体验、审美、营销推广、恋物、完美主义和现实扭曲力场。在罗永浩看来,除了现实扭曲力场之外,其他方面他比乔布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时下还更多被视为自恋与盲目自信式表达与控念,正转化为以罗永浩为代表的新锐手机制造者争分夺秒、缔造科技未来的决心。
可以想见的未来,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已或将成为智能手机时代的炮灰。而在下一个十年,苹果与三星将向何处去还未可知。在这个行业,马太效应已经不是巨头成长的单向度逻辑。今天尚能看到的巨人之躯和残存背影,原因并不是世界对之的留恋。用罗永浩的话说,就是他们曾经做得实在太大,死起来需要一些时间而已。
对于伴随过一代人成长的电子先锋,但中国手机崛起的时代或以为时不远。无疑,小米是目前来看最具有“中国智造”基因的本土科技企业。
那么,小米会成长为像苹果一样的巨人吗?
第一个出场的是国内十大手机品牌之一的魅族科技。9月2日,“煤油”(魅族的粉丝)们千呼万唤的“更好用的大屏手机”MX3在北京水立方高调亮相。三天之后的9月5日,小米科技第三代智能手机“米3”在国家会议中心揭开神秘面纱。并且再次以低价挑战着智能手机性价比的极限。
几乎与此同时,占据智能手机一、二把交椅的三星与苹果,也开始发力。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三星在德国柏林的时尚圣地Tempodrom剧院发布了全新旗舰机型GALAXY Note3,而不到一周之后的9月11日,苹果在加州库比蒂诺总部以及北京、柏林和东京四地,同时发布了iPhone5代手机的升级版。如果考虑到索尼与摩托罗拉几乎同时发布了新机,这个阵容将更加庞大。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市场上除了联想、华为、中兴这些传统的科技企业,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其他的新锐创新企业。本土的手机企业站在这样一个时点,如此集中地向世界展示自己,尚属首次。
本土成色
国内拥有最狂热粉丝的两个手机品牌,无疑是魅族和小米,他们的渊源与相似之处,一度是行业内所津津乐道的“趣事”。事实上,在雷军被冠之“中国乔布斯”称号之前,被认为与乔布斯最为相似的手机生产商是魅族科技的创始人黄章。黄章在2003年开创的魅族科技是从MP3起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2007年的智能手机元年魅族转而开始涉猎其中,并在最快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雷军创立小米之前,曾毫不讳言于对魅族产品的推崇和喜爱。网络上至今还流传着雷军在创建小米之前所发的两条微博,其中充斥着对黄章本人的赞美与对魅族手机的迷恋之辞。
客观而言,魅族的确具有成长为国际品牌的基因。无论是创始人的完美主义追求,还是其产品与Flyme系统的美誉度,都是国内手机业的佼佼者。今年5月,在一篇名为《从未止步——魅族全球性战略解读》的文章中提到,魅族在今年年初参加了西班牙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继而不断传出魅族与世界各国国际运营商达成合作的消息。另有消息显示,魅族在与以色列零售商达成合作之后,下一个目标是进军三星的根据地韩国。只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表。
与魅族稳健的国际化步伐相比,小米的速度可圈可点。无论是基于安卓的拥有几千万用户的米聊,还是2000万的手机销量,小米都已经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注意。在9月5日小米在国家信息中心的新品发布会上,大数据存储项目(HBase)的总牵头人Michael Stack也莅临现场,想要看看这家叫做小米公司的奇迹。据悉,小米云服务的大部分结构性数据都是采用HBase的延伸技术存储的。
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介绍,小米已经提交了65项HBase的patch,其中37项已经被并入HBase主代码树。支持开源回馈开源,是小米工程团队的宗旨,也是Michael到访的原因。
除了时下异常高调的小米与魅族,陈明永的OPPO也是国产手机中不可缺席的角色。这家在2008年5月才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的公司,盈利能力据称排行中国第二。过去的2012年,OPPO推出了十款智能手机总销量达到约900万部,营业额则逼近百亿元。但和魅族与小米不同的是,这家典型的硬件厂商还未充分理解互联网的内涵,而在软硬结合方面,也严重落后于前者。
优势与局限
在苹果与三星占据着大部分高端主流市场时,一些本土的产品正开始脱颖而出。
“国产手机确实越做越好了,小米、魅族、OPPO、VIVO这些有追求的国产厂商推出的旗舰产品的整体水准其实已经远超三星、索尼、LG、HTC这些迟早被淘汰的国际厂商了,大的气候正在形成:继美国—日本—韩国之后,属于中国电子厂商的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是9月2日晚间罗永浩在微博上的一条感慨。
当然,罗永浩也承认,到目前为止苹果仍然是综合体验最好的手机。
用简单的加减法探讨什么才是国产完美的手机,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答案,即做工超越魅族,系统媲美小米,设计好过OPPO。而在一定程度上,这或许也是国产品牌缘何走不出世界,与苹果和三星共舞于世界的原因:每家厂商在目前的阶段,还没法做到方方面面的尽善尽美。而另一些销量可观的品牌,则还在低端市场徘徊。
像华为、中兴等传统硬件厂商,占据了低端智能机的半壁江山。大多数厂商头上的“山寨”帽子还未摘下,成了其脱颖而出的天然掣肘。在中国制造横行世界的前提下,这绝非个案。
即使是目前的小米,在崛起过程中也颇受诟病。小米在运筹帷幄于智能手机市场之前,雷军与魅族创始人黄章的故事,被后来的手机业同行频繁提及。在中文业界资讯站(CNBeta.com),仍有一篇援引各方消息解读黄章与雷军从友好到对立的深文,标题是《雷军与黄章:两个极客的恩怨局》。文中提到,黄章对雷军听取了他做手机的思路之后创办小米一直难以释怀。
小米和魅族虽然优秀,但还远非完美,魅族的家族基因,以及小米的低端战略,都是它们跻身伟大之列的障碍。
三十多年来,无数的中国企业试图以一种高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科技之林,但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大都昙花一现,它们还没来得及让人们记住名字就已悄然陨落。回溯原因,要么局限于中国的市场,要么受制于科技的跟随式创新,不仅无关“颠覆”,而且多也在某一次危机中跌下神坛。
最好的时代
小米迅速跻身智能手机前列之后,有人抛出了这样的问题:“看到小米蒸蒸日上,其他的手机厂商是何滋味?”锤子科技的罗永浩首先坦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令问者讶异的是,老罗的答案并不是所谓的“羡慕嫉妒恨”。
罗永浩直言,在他刚接触供应链儿的厂商时,经常会问对方一个问题:“听说雷军刚做手机的时候,供应链厂商都不怎么搭理他,为什么你们现在对我们这个小公司这么积极友好呢?” “就是因为小米,我们现在才不敢小看国产新厂商啊。”对方的回答让罗永浩意识到小米探路对于后起的手机厂商的意义,同时也乐观于自己的未来。
当科技企业的成长变成了以不走寻常路为特色之后,曾经硬件企业按部就班与保守的扩张之路,与用户的需求之间产生了不小的落差。这无疑给不按常理出牌的后来者以巨大的机会。尤其是在像以手机为代表的科技产品制造业领域,已经成为天使投资人与风险投资大鳄们轮番演绎狂欢的场所:只要完成了“资本+人”的完美配备,一家伟大的科技企业便存在着被缔造的可能。
本身就是投资人的雷军相信,英语教师出身的罗永浩也相信,而隐匿在他们背后、希冀一个中国手机巨头脱颖而出的资本大鳄们同样相信。
乔布斯的遗产
资本之外,手机的崛起则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使然。在托马斯·弗里德曼宣称全球化时代早就到来,世界正因科技的跨越而日益扁平化背景下,苹果的集成创新就是典型。
集成创新仍然是自由市场之下所有手机品牌的必由之路。魅族最新款的MX3的摄像头由索尼制造,小米3代手机的CPU则源于高通,而在苹果与三星专利大战之时,三星仍是苹果iPhone和iPad设计芯片的供应商。手机的生态产业链的完善,给创新者们以“改变世界”的可能。
很难估算和想象手机产业的前景有多大。十年以前,诺基亚的广告语是“你每眨一下眼睛,全世界就卖出四部手机”。如今,仅仅中国的2012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高达2.6亿部,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增。
无论是苹果的成功,还是诺基亚的陨落,都证明了“人”才是科技企业的灵魂。完美主义者乔布斯几靠一人之力“重新发明了手机”,到了库克时代苹果的王者地位则逐渐消逝。诺基亚在牢牢占据手机业头把交椅之后,埃洛普擦肩于安卓、执念于塞班,直致今日为微软兼并的迷途。这是行业不可逆转的规律。
乔布斯殁后,雷军坚信他的机会来了。素来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作为商业利器的他,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使小米帝国的估值高达100亿美元,在量级上迅速跻身为国内科技企业的四强之一,仅次于腾讯、百度与阿里巴巴。
罗永浩也认为超越乔布斯的人非他莫属。在一次与手机无关的演讲中,这位后起的科技创业者总结了乔布斯的成功基因:用户体验、审美、营销推广、恋物、完美主义和现实扭曲力场。在罗永浩看来,除了现实扭曲力场之外,其他方面他比乔布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时下还更多被视为自恋与盲目自信式表达与控念,正转化为以罗永浩为代表的新锐手机制造者争分夺秒、缔造科技未来的决心。
可以想见的未来,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已或将成为智能手机时代的炮灰。而在下一个十年,苹果与三星将向何处去还未可知。在这个行业,马太效应已经不是巨头成长的单向度逻辑。今天尚能看到的巨人之躯和残存背影,原因并不是世界对之的留恋。用罗永浩的话说,就是他们曾经做得实在太大,死起来需要一些时间而已。
对于伴随过一代人成长的电子先锋,但中国手机崛起的时代或以为时不远。无疑,小米是目前来看最具有“中国智造”基因的本土科技企业。
那么,小米会成长为像苹果一样的巨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