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走向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启迪思维,祛除蒙昧的重要途径,在对初中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授之以鱼”的教学方法,初中科学教学并不单单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神奇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教会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和科学理性的方法去揭开谜底,寻找科学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在科学世界中自由的漫步,自主探寻科学世界中的奥秘。本文主要从笔者的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在初中科学教学课堂中,如何巧妙的设置情境,让学生随着教师设计的步骤走进科学世界,此外,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亲身感觉到科学的趣味性与重要性,从而达到热爱科学,乐于探索的教学目的。
  一、利用多媒体巧设情境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创设学习的情境:
  (1)形象生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科学知识,既可以模拟那些快速运动的物体或瞬间即逝的过程与现象,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将果蝇配对以观察它们后一代的特征等。比如学生对水的浮力、液体压强、昼夜更替、日食月食等问题,似乎略知一二,但又说不清楚为什么,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内容形象、直观的以图片、FLASH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并且,能很好的为教学内容创设科学研究的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中;
  (2)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现大量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研究实验活动,例如在讲解“日食月食”这一自然现象时,在实践生活中,我们不能经常碰到这一自然奇观,因此,如果光是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日食和月食的过程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受,丰富了学生的日常感知,并能有效地提高可以教学效率。
  因此,多媒体对于初中科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教师应善于结合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例如在“观测太空”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美国1969年7月16日登月计划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随后再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这样就能极大程度地避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教学问题出现。
  二、在生活中实践探索科学知识
  生活是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核心,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生活为中心,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重建完满的课堂生活,这是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例如,在讲解固体压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铅笔,用两只手的食指顶住铅笔的两端,然后当两手指稍微用力压铅笔时,学生便可以感受到压在尖的一端的手指更痛,且压力越大感觉越痛。然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体验,一边观察一边进行分析,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和受力面积也有关。这样的师生互动方式,可以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胆怯不敢发言的心理,可以让学生毫无拘束,自由而勇敢地表现自我、表述自我。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例如在对“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一节教学中,为了说明植物油在水和汽油中不同的溶解性,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植物油分别滴入装有水和汽油的试管中,从实验现象就可得到它们的溶解性差异,但笔者是这样来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的:
  抛出疑问: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为衣服上的油污而烦恼,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用水很难将油污洗干净呢? 为了再现生活中的情景,教师可以在自已衣服上的袖子上,用胶头滴管滴上几点植物油,学生们为此举而感到很吃惊,随后,笔者试着用干毛巾来吸那块油渍,然后再蘸上水来擦洗,但衣服上还是留着深深的油溃的痕迹。于是问学生: 看来水洗不去油,说明了油能溶于水吗?学生答: 不能!然后笔者再利用抛砖引玉的方法继续提问引导: 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溶剂能溶解油了呢?市场上的干洗店能帮我洗去油渍,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洗去油渍的吗?当同学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接下来要展示的“法宝”时,笔者再不紧不慢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小瓶液体,告诉学生这是汽油,再将汽油用滴管滴到油污的地方后,用毛巾一擦,油渍痕迹却神奇地消失了。于是,话锋一转,再回到我们可以的科学实验中,学生就能恍然大悟,对这一节的内容掌握牢固了。
  三、结论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进行初中科学教学时,如果教师可以将科学课程更接近于人类社会,更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定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的科学教学,需要贴近生活,立足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l]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乔凤军,利用日常生活用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蒙古教育,2009年第10期
  [3]邱清剧,物理教学中类比法的应用,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17期
  [4]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千祥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的必备环节,如何做好这一环节就要进行恰当地选择,运用实验器具,对实验项目做全面地分析,抓住本质特征,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掌握,最终实现灵活地应用,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课;实验;创新能力;探究  物理实验教学的规范化要靠物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集中精力,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才能形成一套可行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
易中天、纪连海、于丹等人因百家讲坛而走红全国。他们广博的知识、儒雅的风度、幽默的谈吐、哲人的思考,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抓住了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的心。反观我们政治课堂:“台上天花乱坠,台下昏昏欲睡”,老师味同“嚼蜡”,学生如听“天书”。  为什么同是“讲授法”,在《百家讲坛》的大师手中获得如此成功,在我们政治课堂上却是如此低迷,我们的政治课堂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从教学理念
期刊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多元智能发展观下的物理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及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关键词】多元智能;物理教学;培养    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理论支柱之一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位学生都有他的优势智能。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而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
历史文化村镇是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随着近十余年来社会变革的加剧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它的原有风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从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出发,以大
在我们的文化中,对暴力的表现一直是快感与魅力的源泉。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种常见的回答体现了许多倡导男女平等的艺术史家的观点,这种观点企求把画中的暴力引起的快感与父权制
在传统思维中,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方法和主要作业方式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两个字:“读”和“背”。“读、读、读,书中自有红烧肉;念、念、念,书中自有肉丝面”。但是,这样做不仅事倍功半,没有彻底领悟课本理论知识的真正内涵,而且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政治学科的作业之中,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而且有利于实现新课改“减负增效”的目的。  为了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身上的多种
"逸格"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高的品评标准和审美尺度,在古代书画收藏史中占据重要的坐标意义."逸格最上"融汇了历史经验的沉淀,奠定了中国画的哲学根基和发展流向.而在现今,收藏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如何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课,有效提升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强化朗读训练,要让孩子们在朗读中不断感悟,在朗读中培养和提升语感,在朗读中着力强化情感的陶冶,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朗读要注重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语言优美、质量上乘,内容也
本文以世界公认的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插画家派黎思的插画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派黎思插画艺术的非说教装饰性风格与该年代美国文学的浪漫主义风格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该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