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百家讲坛》反思讲授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中天、纪连海、于丹等人因百家讲坛而走红全国。他们广博的知识、儒雅的风度、幽默的谈吐、哲人的思考,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抓住了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的心。反观我们政治课堂:“台上天花乱坠,台下昏昏欲睡”,老师味同“嚼蜡”,学生如听“天书”。
  为什么同是“讲授法”,在《百家讲坛》的大师手中获得如此成功,在我们政治课堂上却是如此低迷,我们的政治课堂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从教学理念看,把讲授法等同于灌输,忽视讲授法的积极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达、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你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在《百家讲坛》中,从形式上讲,无一例外都采用讲授法。可是现场的观众都听得是聚精会神,经常沉醉于主讲者的精彩讲授之中。
  但许多政治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解过于简单和片面,把讲授简单等同于灌输,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讲得多了就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致使需要重点讲解的不敢多讲,甚至有些该讲的也不讲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作为历经了几千年教学实践未被淘汰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这种方法用好。叶圣陶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和怎样讲。”当下政治教师恰恰不在“如何讲”上下工夫,本末倒置,致使政治课堂过程索然无味,无法吸引学生,导致教学低效。
  
  二、从教学组织看,追求课堂的形式互动,缺少师生的情感交流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的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们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在《百家讲坛》中,主讲人不曾与观众互动,没有合作与交流,没有谁是主导,却通过自己对传统文化道德的理解,传承给观众的是一生受用的东西,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可以看到,于丹老师解读《论语》时将全身心浸入其中,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追求、人生感悟融入其中,把古人和今人的距离拉近,真正做到了“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这情,以自主之情点燃观众之情”,共鸣便自然产生。
  但是,许多政治教师对于师生互动的实质缺乏理解,多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形式上。表现为:大多数教师不分析教学内容与对象,在课堂上跟风式的采取讨论法、活动法,教学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满堂动,课堂对话方式多了,课堂之上气氛变得活跃起来,甚至热闹非常。但这种追求提问的数量和课堂气氛热闹的教学行为,除了让学生觉得好玩之处,对于增长知识,提高智慧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因此,要通过师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教师的言行,从而产生感动内在世界的积极情感,在其以后的生活中,使之外化为行为,完成教学共鸣从内悟到外化的过程。
  
  三、从教学内容看,教材处理不得法,教学准备不充分
  
  《百家讲坛》之所以成功,是与主讲人在节目录制前的精心准备分不开的。他们深入浅出,活解文本,对原本深奥的文字用自己的话娓娓到来,他们的娴熟首先缘于对文本的熟悉,在对文本的研读中对知识有了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感悟。像于丹老师,从教学内容的熟悉、语言的锤炼、案例的设计、到最佳心态的调整、衣着的准备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进行细致周到的策划。
  但是,现在许多政治教师不知道如何处理教材,并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课堂中依然是“满堂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与效果低迷。二是对教材进行随意处理,偏离三维教学目标。很多教师认为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说教学中教师可以任意脱离教材,在课堂中漫讲,更有教师任意增删教学内容。
  因此,政治教师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节课,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重视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树立“课堂教学,课课有精彩,堂堂能感动”的教学理念,创造真正的优质课堂。
  
  四、从教学语言看,单调乏味、毫无生趣,缺少幽默风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学中的幽默语言具有“调整功能、激励功能和批判功能”。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尽量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探讨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百家讲坛》中,如果你细细聆听就会发现大师们很注意用时尚、新颖和贴切而幽默的词汇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调动观众的胃口。让观众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来分享他的个性化的解读。比如:“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韩信,你不是个厚道人”。“刘邦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啥的,那倒也是可能的”。这些语句的运用使他们的讲授变得幽默风趣,让听课者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相反,我们许多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大多千篇一律,没有新鲜词汇和时尚词汇的注入,就像一杯白开水,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台上天花乱坠,台下昏昏欲睡”的事例是屡现不鲜。因此,政治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的一些流行趋势。特别是学生所关注的热点现象和网络流行的语言等等,教师可以适时的把这些东西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当然不是没有节制和不假思索的引入,教师要善于过滤,让这些现代化的资源为我所用,为课堂所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幽默的环境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共建和谐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二次函数知识内容,就当前初中数学学科二次函数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二次函数知识是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知识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培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推进和促动作用。通过对近年来中考试题内容的分析发现,中考试题在命题过程中,将二次函数
【摘要】笔者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近年来针对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开展了深入的探究,并在有效突破方面开展了积极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困境;探究  一、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教学实验呈现演示性。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将实验教学当做应付式的环节,只是将教材中规定的步骤演示完毕,至于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到了多少、参与程度多高,教师关注程度相对不足。在这样的模式
本文以作者编撰豫剧儿童歌舞剧<钱要搬家啦?!>为例,进行儿童戏曲之创作构思与编导技巧之研究.全文之前言部分,简要回顾台湾儿童戏曲发展概况,并归纳六项创作特质,复在此基础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音乐除了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之外更担负着探索人生要义和指导人生道路的职责。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改革研究也在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中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笔者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也通过各种方式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通过教学实践对相关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总结,以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更加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加拿大当代女剧作家朱迪斯&#183;汤普森的主要作品及其隐喻理论.通过对其作品进行浅析,看她是如何在创作中运用“隐喻”这一艺术手法来独具匠心地表现她的戏剧艺
在马拉喀什国际会议上就关于制定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以及把国际可持续行为承诺变为现实的10年计划达成了协议.所产生的“马拉喀什程序”将被用于制定和执行各国领导人在2002年
今年9月初,湖北电大举办了2008届艺术类专业毕业生设计作品展。此次作品展共展出了室内设计、美术教育、装潢设计、平面设计、影视广告5个专业共355名学生的200余件作品。
【摘要】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情境教学,兴趣激发,情感升华。三个环节层层相扣,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情感;情境;兴趣;升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对于人的情绪和心境有明显的影响,并具有调节情感的作用。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聆听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减少精力消耗,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而音乐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它将美好的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的必备环节,如何做好这一环节就要进行恰当地选择,运用实验器具,对实验项目做全面地分析,抓住本质特征,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掌握,最终实现灵活地应用,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课;实验;创新能力;探究  物理实验教学的规范化要靠物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集中精力,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才能形成一套可行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