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在具体的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和教师共同面临的难点就是词类活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基于此,笔者在论文中,结合一定的文言文,对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词类活用推断方法。
  【关键词】文言文;词类活用;推断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5-122-03
  【本文著录格式】徐锡辉.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5):122-124.
  文言文是一种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其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意蕴绵长。通过有效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可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深刻地感知,对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有效的领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但是在具体的文言文学习中,由于其中存在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面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带领学生对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分类,并总结出具体的推断方法。
  一、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概述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对文言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词类活用是基础和关键。同时,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尤为常见。具体来说,关于“词类活用”这一概念的研究中,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本质却存在相通之处。笔者结合以往学者研究结果,将其总结为:词类活用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固有的语法功能,而逐渐具备了其他词类语法功能的现象。
  二、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一)使動用法
  第一,动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是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含义。在这一特殊的用法中,谓语动词通常不是由主语所发生的,而是由后面的宾语所发出来的。具体来说,文言文中常见的使动用法有动词、名词、形容词之分。
  例如,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且读音发生转变,具有“显现、出现”的含义。在本句活用中,意思为“使之出现”,主语是牛羊,使牛羊显现出来。
  第二,名词使动用法。在一些文言文中,还存在名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宾语如何”。例如,在“汗牛充栋”中,“汗”字原本为名词,在本句中被活用为动词,意思为“使之出汗”;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一句中,“王”原本是名词。但是在这一句子中,“王”的用法发生转变,意思为“使他为王”。因此,在本句中,“王”字属于名词使动用法。
  第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形容词使动用法也尤为常见,主要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所代表的物体,具有这一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因此,在对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翻译中,常常需要将其翻译为“使……怎么样”。例如,在“食之不能尽其材”中,“尽”原本是竭尽,属于形容词,但是在本句中,其用法却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形容词使动现象,可将其翻译为“使……竭尽”;在“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一诗句中,“暗”字为形容词,原本为“暗淡”。但是在本句中却被活用为动词,意思为“使之变得暗淡”;
  (二)形容词活用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活用现象也尤为常见。其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有两种,即: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第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时,主要是形容词处于名词的位置上,通常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并且具备名词的语法特征,即:表示人、身份的特征和意义。例如,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诗句中,“绿”“红”原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句中,却处于动词的前后两个位置上,成为谓语动词的主体对象、支配对象,即为主语和宾语。因此,在本句子中,“绿”“红”属于形容词用作名词,表示“绿叶”“红花”
  第二,在文言文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也尤为常见,主要是将形容词视为动词,并按照动词的语法和规则进行使用。通常情况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时,既不是使动,也不是意动用法,而是作为谓语,并且随后跟随宾语。例如,在“天下苦秦久矣”中,“苦”原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句中,却处于谓语的位置上,后面紧紧跟随宾语“秦”,因此在本句中属于形容词活用动词,意思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第三,在文言文中,形容词使动现象也尤为常见。具体来说,形容词使动用法主要是宾语所代表的人、事物等具备这一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例如,在“食之不能尽其材”中,“尽”原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句中,其含义发生转变,意为“使……竭尽”,形容词的用法也逐渐转变为使用用法。
  (三)名词活用
  在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现象尤为常见,主要包括: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第一,名词活用为状语。主要是指名词置于动词的前面,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同时,在文言文的名词活用状语中,又可将其划分为一般名词做状语、方位名词做状语、时间名词做状语。
  例如,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中,“途”原本为名词,但是在本句中却表示“在道路上”的意思,出现了一般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现象;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诗句中,“西”原本为方位名词,但是将其置于动词前,对其进行修饰,活用为状语,即为“向西”的意思;在“朝而往,暮而归”中,“朝”和“暮”原本为表示时间的名词,将其置于动词之前,对其进行修饰,即为时间名词做状语。通常情况下,时间名词在活用为状语的时候,常常与“以”“而”相连。   第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主要是指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时候,常常做谓语,后面带有宾语,或者前面有状语进行修饰。在具体的文言文学习中,如果两个名词连用,其中有一个名字必然是名词活用动词的现象;如果副词后面直接跟随名词,名词也属于活用为动词的现象。例如,在“一狼洞其中”中,“洞”原本为名词,意思为洞穴,但是在与前面的“狼”这一名词连用时,在本句中出现了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且两者之间并非修饰关系,而是陈述的关系。因此,“洞”为名词活用动词,为“打洞”之意;再比如,在“欲穷千里目”中,“目”原本为名词,但因其前面有动词“欲”的修饰,并且具备前置的宾语“千里”。因此,“目”在本句中出现了名词活用的现象,意为“看”。
  (四)动词活用
  第一,动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文中,如果动词出现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那么其用法也随之发生转变,称之为动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在“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本为动词,但是在本句中却用在宾语的位置上,因此其用法也发生改变,转变为名词,意为“战马”;再比如,在“吾射不亦精乎”中,“射”原本为动词,具有“射箭”的含义,但是在本句中却因为动词活用,转变为名词,意思为“射箭的本领”。由此可见,在动词活用为名词的时候,动词常常转变为与这一动作行为相关的人、事物。
  第二,动词的为动用法。这主要是表示动作的动词是为了宾语所要表示的人、所要表示的事所发生的,主要是为了某一目的、某一原因。在对其进行翻译的时候,应加上“为了”一词。例如,在“秦人不暇自哀”这一句中,“哀”原为动词,在本句使用的时候,其本身的意思发生转变,意思维“为……哀叹”,属于动词的为动用法。
  (五)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主要是指某些词语用作动词,并充当谓语,具有“认为……怎么样,以为……怎么样”的意思。通常情况下,在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主要包括名词和形容词意动用法。
  第一,名词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主要是将这一名词后面宾语所代表的人、事物,看作是这一名词所代表的人、事物。例如,在“稍稍宾客其父”中,“宾客”原为名词,在本句中活用为动词,“以其父作为宾客”。
  第二,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主要是主观上认为宾语代表的人、事物具备的性质和状态。例如,在“渔人甚异之”中,“异”字原本为形容词,但是在本句中为“以之为异同”,认为这件事非常奇怪,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三、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推断方法分析
  在文言文学习中,词类活用现象尤为常见,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阻碍。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依据,对其展开推断,进而更好地理解此类活用现象,最终对文章进行全面地理解。
  第一,依据语法知识进行推断。在具体对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推断的时候,可以其所在的语法位置作为切入点,对其具体的活用现象进行推断。例如,在“既东封郑”这一句子中,“秦”作为逻辑主语,“封”是谓语,“郑”则是宾语,“东”原本是方位名词,但是其位置却放在了状语的前面。因此,其用法也随之发生改变,成为“在东面”,将原本的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
  第二,依据句子的结构进行推断。在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并列、对偶、排比等结构形式,不仅仅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手法,也可以此作为切入点,对此类活用现象展开分析。例如,在“籍吏民,封府库”中,句子前后结构都一致,“吏民”“府库”均为名词,且“封”为动词。由于前后句子结构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籍”的用法也应与“封”,作为动词。因此,从中可推断出“籍”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登记”的含义。
  第三,依据标志词进行推断。通过标志词推断词类活用现象最为常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代词“之”。“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常常表示主语、宾语,也有做动词的时候。在推断词类活用时,就可以“之”为切入点,一旦遇到“名词 之”“形容词 之”的现象,就会出现此类活用。例如,在“渔人甚异之”中,出现了“形容词 之”的形式,那么“异”就出现了活用现象;(2)寻找“所”字。在文言文中,如果出现“所 名词”的形式,基本上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3)找副词。按照正常语句,副词基本上以状语、补语的形式出现。如果在文言文中出現了“副词 名词”的现象,那么副词后面的名词基本上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第四,结合上下文语境展开推断。在对文言文学习中,针对词类活用进行判断的时候,仅仅凭借语法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促使学生对其进行更加精准地判断,还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语境展开推断。尤其是针对某些词语来说,由于其仓场具备多个意义和用法,很难结合语法知识进行推断,应结合“一个语境下,用法和意义是单一”的现状,联系上下文,结合其语境展开判断。例如,在“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字用法进行推断的时候,就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由于在本章中并提到“狗”。因此,在本文中,“犬”字的含义是“像狗一样”。如此,“犬”字的用法属于名词做状语。否则,如果在对其进行推断的过程中,忽视了上下文的语境,就会出现偏差。
  四、加强文言文词汇活用教学方法
  在文言文中,词汇活用现象尤为常见,是学生对文言文进行理解的关键点。基于此,为了全面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还应全面加强文言文词汇活动教学研究。
  (一)引导学生加强积累
  积累是文言文词汇活用的基础。在调查中发现,约有48.9%的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都没有文言文词汇活用知识积累的良好习惯。基于这一现状,为了强化文言文词汇活用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词汇活用的积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文言文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日常的文言文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词汇积累习惯。同时,还应在日常学习中,关注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在课文之外的文言文阅读中,对其中的言语进行品味和积累,最终促使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奠定坚实的语文文言文学习基础。   (二)制作思维导图,以便于学生记忆
  初中语文教师在强化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教学中,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指导学生灵活采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词类活用知识的记忆。具体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形容词的活用”学习时,可指导学生提前准备一张白纸,以此作为关键点,接着结合形容词的用法,对其进行延伸,使其成为四个子中心,即:形容词做名词、形容词做动词、形容词使动、形容词意动。并在每一个用法之后,辅以一定的文言文事例。如此,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可对形容词的活用知识进行全面地掌握和了解,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强化词类活用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所谓的语感主要是指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并且学生的语感与其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尤其是对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语感则是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障碍的关键途径。基于此,为了强化学生词类活用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分别从文言文诵读、文言文品读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语感能力。例如,在《咏雪》这一文章教学中,教师就指导学生先借助默读的方式,提前自读一遍。之后,将注音、节奏进行划分,引导学生对准字音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朗读。完成朗读之后,指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注释,以及相关的工具书,对文章的含义进行疏通,促使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预习,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地品读,并在品读的过程中,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词语的用法等。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自身的语感也随之增强,为其更好地分析词类活用现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明确提出了加强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致使学生在學习中面临着诸多困难。面对这一现状,唯有重视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并依据其运用规律,指导学生对其展开推断,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类活用,最终对文言文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爱玲. 例谈小学古诗中的词类活用[J]. 文学教育(上),2016.
  [2]李乾艳.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3]严兴勇.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表意特点与翻译对策[J]. 华夏教师,2019(11):80-81.
  作者简介:徐锡辉(1969-),男,武威凉州,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大数据时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面临着这样的时代特征如何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结合起来,推动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德育;美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5-090-03  【本文著录格式】白晓晓.浅谈大数据时代大学生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民素质的逐渐提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学生在这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的转变,高中阶段的教学逐渐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重点,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师与相关人士更加关注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发展对高中学生教学效果的需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音乐鉴赏
【摘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现如今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时代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便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使得初中时期的音乐教学逐渐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但是,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也逐渐成为目前很多初中音乐教师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便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做出分析和探讨。  【
【摘要】自从进入封建王朝统治开始,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体育方面一直建树颇丰,随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标语被提出,奥林匹克竞技精神正式被确定下来。中国体育的发展被其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孕育而出,与现代体育精神共同书写着人类文明的灿烂与辉煌,用不同的形式向人们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现代体育精神;融合意义及价值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康德美学中关于艺术与天才的部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与后世艺术潮流,艺术自由与天才的论述强调了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主观性地位和独创性的特征,使艺术创作有理由打破古典主义的限制进行更加自由的探索。而事实上康德是一位坚定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他对艺术与自由的思想还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石之上的,与浪漫主义的神秘和情感的放纵可谓水火不容,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浪漫主义扭曲了康德的美学理论来为自己建说;
【摘要】高校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认可、投入,本文在总结高校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访谈,反映大学生对现有传统文化学习路径的思考和其自身的真实诉求,主要是从学校整体规划管理和学生社团引导发展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促进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相较已有研究力求更加具体、微观、可操作。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大学生;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世界范围内,多种文化是并存的,戏曲文化也不例外。作为国粹的京剧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怎么通过翻译,对外传播京剧文化,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作者以京剧典型的文化术语(角色术语、乐器术语、脸谱术语和服饰术语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协调翻译理论在京剧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实践,实现谐和翻译,以此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京剧;文化术语;专门用途英语;协调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摘要】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把关人,是一档电视节目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也是语言规范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作为主持人,应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在突出节目的同时,也要通过强化自身综合能力与素养来彰显个体特色,加强语言规范与文化传承。本文重点探讨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规范与文化传承相关问题。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规范;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畲族文化是中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作为畲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畲族歌言,在现代仍然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将探索闽东畲族歌言的生存现状,浅谈其传承方式与传承困难,并对闽东畲族歌言的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畲族歌言;生存现状;传承方式;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迅速发展,致使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为了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远目标,社会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文精神素质培养逐渐被提上日程,作为精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众文化也逐渐被地方政府乃至社会群众所重视,稳固我国民众文化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社会民众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