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病治疗中应用连续护理对患者的健康知识以及自理能力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就诊的1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以及自理
老年人由于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均较差,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且部分合并有痴呆、褥疮、失禁等病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加强相应的护理工作。近年来,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指出,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有助于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优化其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其自理能力[1]。为了进一步明确连续护理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选取15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科共收治15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75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为61~89岁,平均年龄为(71.5+3.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35例,初中和高中为29例,大学及以上为11例,其中,高血压为33例,冠心病为47例,糖尿病为55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63~88岁,平均年龄为(71.7+3.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34例,初中和高中为31例,大学及以上为10例,其中,高血压为32例,冠心病为49例,糖尿病为5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药物管理、健康宣教以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出院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应全面地收集并且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是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婚姻状况等[2],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和现有的生活自理能力等。
1.2.2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患者出院前1周,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应积极地制定患者的出院计划,确定连续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出院后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相关需求进行记录,并将所搜集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连续护理小组的成员,主要是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营养师以及患者家属,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为其提供科学化的指导以及建议,告知其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嘱咐其要坚持用药,并要定期进行复诊时间,告知其如有问题可及时地与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取得联系,并为患者提供必需的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
1.2.3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连续护理
本研究中的连续护理小组主要包括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营养师以及康复医生等,由健康教育责任护士负责具体的连续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及时地解决实际问题。定期(一般为2次/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重点为患者讲解常见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原则、临床护理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对相关社区的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责任护士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进一步增进其对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的认识和掌握;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应定时对其进行电话回访以及家访,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耐心地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诉求,并将信息及时地反馈给主治医生,以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3];患者复诊时,主治医生应全面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和临床治疗的现有效果,鼓励患者坚持遵照医嘱进行服药以及复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和自理能力的评分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的标准:使用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量表主要有患者对临床药物治疗、各种并发症、日常饮食、院外就诊、康复锻炼等20项常规内容的相关看法[4]。依据患者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其中,1分为绝对不同意,2分为不同意,3分为不明白,4分为基本同意,5分为绝对同意。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越好。
患者的自理能力的评估标准[5]:依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显著下降、一定下降、无明显变化、一定提高和显著提高共分为5个级别,上述级别的得分为 1~5 分,患者的得分越高,则说明其自理能力就越强。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护)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理能力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自理能力情况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的比较(—(—护)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连续护理理念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连续护理的核心在于对患者特别是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持续性的全面护理,以巩固院内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应用连续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表明,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有助于完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其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茜,郭菊红,钟文逸等.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9):774-776.
[2]陈桂莲.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17-118.
[3]田翀.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4,(27):244-245.
[4]程淑玲,臧小英,赵岳等.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16-918.
[5]黄德凤.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2869-2869.
老年人由于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均较差,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且部分合并有痴呆、褥疮、失禁等病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加强相应的护理工作。近年来,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指出,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有助于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优化其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其自理能力[1]。为了进一步明确连续护理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选取15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科共收治15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75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为61~89岁,平均年龄为(71.5+3.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35例,初中和高中为29例,大学及以上为11例,其中,高血压为33例,冠心病为47例,糖尿病为55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63~88岁,平均年龄为(71.7+3.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34例,初中和高中为31例,大学及以上为10例,其中,高血压为32例,冠心病为49例,糖尿病为5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药物管理、健康宣教以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出院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应全面地收集并且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是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婚姻状况等[2],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和现有的生活自理能力等。
1.2.2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患者出院前1周,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应积极地制定患者的出院计划,确定连续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出院后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相关需求进行记录,并将所搜集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连续护理小组的成员,主要是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营养师以及患者家属,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为其提供科学化的指导以及建议,告知其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嘱咐其要坚持用药,并要定期进行复诊时间,告知其如有问题可及时地与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取得联系,并为患者提供必需的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
1.2.3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连续护理
本研究中的连续护理小组主要包括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营养师以及康复医生等,由健康教育责任护士负责具体的连续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及时地解决实际问题。定期(一般为2次/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重点为患者讲解常见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原则、临床护理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对相关社区的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责任护士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进一步增进其对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的认识和掌握;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应定时对其进行电话回访以及家访,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耐心地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诉求,并将信息及时地反馈给主治医生,以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3];患者复诊时,主治医生应全面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和临床治疗的现有效果,鼓励患者坚持遵照医嘱进行服药以及复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和自理能力的评分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的标准:使用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量表主要有患者对临床药物治疗、各种并发症、日常饮食、院外就诊、康复锻炼等20项常规内容的相关看法[4]。依据患者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其中,1分为绝对不同意,2分为不同意,3分为不明白,4分为基本同意,5分为绝对同意。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越好。
患者的自理能力的评估标准[5]:依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显著下降、一定下降、无明显变化、一定提高和显著提高共分为5个级别,上述级别的得分为 1~5 分,患者的得分越高,则说明其自理能力就越强。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护)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理能力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自理能力情况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的比较(—(—护)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连续护理理念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连续护理的核心在于对患者特别是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持续性的全面护理,以巩固院内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应用连续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表明,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有助于完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其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茜,郭菊红,钟文逸等.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9):774-776.
[2]陈桂莲.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17-118.
[3]田翀.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4,(27):244-245.
[4]程淑玲,臧小英,赵岳等.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16-918.
[5]黄德凤.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2869-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