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广阔的世界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8686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望着天空发呆时,我会时常想起奥尼尔的名作《天边外》。天边外,究竟是怎样的所在?我的冥想总是消融在白云里,被鸟翅带向遥远。对于天空的痴迷,使我格外像一个假释的囚徒,在貌似自由的生活中,时时感觉到铁条在分割天空。
  天晴的日子,我常常会望着天空发呆,特别是当天晴得发蓝、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的时候。这样的仰望,带着沉醉与痴迷,使我越发像一个迷失的孩子,徒然地在天空中寻找回家的小路。天空中没有小路,只有鸟飞过的弧线,在我的眼瞳里投下暗黑的鸟影。一架波音客机从头顶呼啸而过,掠过我双眸的则是银色的机翼。引擎的巨大轰鸣召唤着我,立刻将我的目光牵向天地交接的那一条地平线,辛弃疾的词“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就在这时浮上脑际。
  在城里其实是看不到地平线的,即使视野开阔,旷野一览无余,也不会有人真正留意。地平线从来就不是市井生活的要素,深邃、虚无的天空也似乎可有可无。当我在楼群中间偶尔抬起头来,仰望笼盖四野、包容万物的天空时,我觉得天空原本不该这样狭小。它并不比我在乡村老屋的天井里看到的那片天空更辽阔、更湛蓝,有更多的风云舒卷。我这样说,完全不是因为我想家,我永远也不会拥有那样诗意、又那样感伤的东西——所谓家园。当我背着行囊出门,我想的只是一次比一次走得离老家更远。就像一位评论家说过的那样,这是血液里,或者说骨髓里面的一种骚动不安的元素,是注定了对远方的皈依、对故园的反叛。我的灵魂被这种骚动所驱策,永不安宁,尽管我在人群里隐藏得那样深。
  当我望着天空发呆时,我会时常想起奥尼尔的名作《天边外》。天边外,究竟是怎样的所在?我的冥想总是消融在白云里,被鸟翅带向遥远。对于天空的痴迷,使我格外像一个假释的囚徒,在貌似自由的生活中,时时感觉到铁条在分割天空。我的同事们都很可爱,但一想到我这一生怕是要和同样的这几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互相厮守,终老一生,永远用同一个地址写信和收信,我就感到不寒而栗——这是多么安宁与平和的生活啊,而我的目光却被远方的光芒所灼痛。天空和地平线,永远折磨着我的想象力,诱惑着我的心。
  我想,学习语言也许能安慰我。于是,我买了三台短波收音机,收听来自大洋彼岸、来自地球那端的纯正的英语。当我头戴耳机、手持收音机,将它的天线一节节地拉出来时,同事们都善意地笑了,他们说我的模样像一个不熟练的间谍。我多么容易被看作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在我小小的书斋里,挂着大幅的世界地图,另有一幅英汉对照的美国地图。但在挨着地图的书架上,却满是古代的典籍。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和杜甫,他们的遗产我享用不尽。
  有个美国人曾直率地问我:“你爱中国吗?”我说:“是的,因为她有京剧。”我的幽默使他大吃一惊。他不可能理解汉语和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一个写作者的那种至死不悔的纠缠,那种荣辱与共的缘分。在汉语里出生的人,终将归葬于汉语。但此刻我渴望的却是,去看看大洋的对岸,看看地球的那端,用一声亲切的“Hello”,招呼那里的土地、牲畜和人民。
  我对于天空的仰望,还有另外的目的,我盼望能和一只飞碟突然相逢。如果我终其一生都不曾有幸看见过一只飞碟,我至死也会怅恨不已,把我的一生看作是一种虚掷和一场失败。连我也不明白,我为什么如此迷恋这种来去无踪、神秘莫测的不明飞行物?它的降临,既不会给我增加工资,也不会给我扩宽住房,丝毫无益于我的日常生活。但它悬浮在天空,无疑是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启示,给那些在小小地球上作茧自缚的庸人,对那些盘踞地球胡作非为、目空一切的狂人,更是一种警策。飞碟降临,一下子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与心胸,使现存的一切伟大、神圣与庄严,都顷刻之间变得令人怀疑。人类必须重新树立起对自身的信仰。这种信仰既包容了大地,也包容了天空和宇宙。
  程宝林
  诗人、散文家,1962年出生于湖北荆门市。1994年,应美国加州DjerassiResidentArtists Program之邀,初访美国,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8年夏,以美国移民局核准之“杰出人才”身份,举家移民美国旧金山地区。曾获聘《世界日报》、《美华文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延伸教育中心等机构,任职编译、执行主编、讲师等。程宝林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英文创作系,获艺术硕士(MFA)学位。其诗歌及中国当代诗歌译作,散见于美国和欧洲英文刊物,并有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和越南文发表。
  程宝林主要作品:
  诗集《雨季来临》、《未启之门》、《纸的锋刃》、《迎风奔跑》;散文随笔集《托福中国》、《国际烦恼》、《心灵时差》、《一个农民儿子的村庄实录》、《故土苍茫》、《洗白》;长篇小说《美国戏台》;新闻编著《星光作证——中国艺术节》(合编)。
其他文献
小巷里的艺人  威尼斯广场是罗马最热闹的中心。它是整个城市的交通枢纽,这里的汽车川流不息。罗马市民的家庭一般都有小汽车,富贵些的则有几辆。为了避免交通车辆拥挤,罗马市政府已规定一般市民每周必须有一天以徒步上班代替驾车。威尼斯广场很壮观,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一座巍峨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它像宏伟的宫殿。两旁及屋顶的正中,高高耸立着黑色的骑士雕塑,这就是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埃菜二世的纪念碑和无名英雄墓,罗马
期刊
透过美国看中国的“全球资产申报”,教您如何合理规划“钱袋子”  2011年年末。美国国税局公布《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实施细则:不管是美国公民还是持有美国绿卡的外国公民,在美国之外拥有5万美元以上资产,都需要跟美国政府申报。并按相关法律交税。这一法案立马在中国潜在移民界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有意移民美国的中国富豪,严重担忧移民后资产大幅度缩水。  有专家表示:“国内很多人对美国征税的概念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
期刊
临近年关,回看2013年的全球移民市场,各国移民政策的调整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葡萄牙、西班牙资移民政策出台、美国EB5投资移民传出涨价风声、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短暂开门……在纷繁复杂的移民政策环境下,中国移民申请人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家庭的移民方案?哪些经典案例最能代表2013年移民市场的走势2我们通过这些成功案例来一探究竟。  2013年投资移民市场盘点案例分析  传统的主流移民国家,如澳大利亚
期刊
美国《移民法》中并没有任何关于无息贷款可以做投资移民的说法,连“贷款”这个词都没有提及过。而且,美国形形色色的金融机构和货款公司都是私有的,从来没有一家美国的金融机构或货款公司向另外一个私人项目提供过无息贷款,甚至向美国政府都没有提供过无息贷款。  随着美国投资移民项目在中国的广泛推广,中国有不少媒体和利益团体一再片面误导中国公众:要么宣称美国某某项目有美国“100%政府担保”,投资资本绝对安全;
期刊
回首过去的这十年间,在经济实力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人的眼界和宽容度也相应得到提高,他们选择移民这种可以获得高回报、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让子女能有机会低成本地接受西方的优质教育、申请人本人能从海外投资中获取回报、全家享受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社会福利、拥有国际身份畅行世界等,中国社会对投资移民的理解和认同也在逐步增加。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新时代的企业家移民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富有开拓精神。他们所拥
期刊
观点一 移民成为热点,不再限于教育  有报道称,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向海外移民人数达450万,居世界第一,其中70%移民海外是为了子女教育。  报道还认为,中国富人集体出走背后的原因,还和缺乏安全感有关。尽管中国出台了《物权法》,但有权的、有钱的、有名的人,都没有真切的安全感。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对此表示同意,他认为,中国富入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缺乏安全感。  “首先我
期刊
“外国看病一定很贵”,大多数中国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在澳大利亚生活了8年的老移民Lydia坦言,到了国外她才知道,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很多国家都有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Lydia介绍说,“在新移民抵达澳洲后,最先需要办理的事情就是‘国民保健卡’(Medicare)。可以说,它就是你在澳大利亚的身份证。”  新移民先办国民保健卡  “在澳大利亚众多的福利项目中,国民保健系统是它最引以
期刊
导语:每到申请旺季很多学生都把眼光投向热门留学国,导致竞争激烈,申请难度增大。面对录取通知书的杳无音信,使学生深受挫败感,甚至有放弃出国留学的想法。其实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小语种留学国一样成就你的留学梦,并且从申请难度、就业形式、市场需求,小语种留学国更具优势。小语种国家一样让你华丽转身。  小语种国家留学趋势  法国  2006年以来,法国接收中国留学生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每年递增20%到30%;
期刊
如今加拿大本科申请日益火爆,加拿大不论从学校的质量还是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看都是非常不错的。更有许多学生是有移民打算的,那加拿大更是如今首选。那么如何正确的申请呢?澳德华留学专家为大家提出五大关键因素。  第一:知行合一才能成功。  许多家长对我说的连连点头称是,到了真正申请时仍然坚持自己的论点,让我哭笑不得。你要不然就按自己做,否则同意我说的,又按固定思维去做,那又有何意义?  第二:一定要按自
期刊
1  2013年,有喜有忧。喜且不说,先说说烦心之事。  第一桩,就是遇到无赖租客。  赛林纳斯的湖滨公寓,是2012年4月购入的。两卧两卫,落地玻璃门,环境很好。买入后,未做任何改进,直接招租,很快租给了一对男同性恋,美国出生的墨西哥人后裔。由于我和他们住同一栋楼,时常碰见。他们对我很是友好、客气。见我运来新家具,他俩花了3小时帮我组装;他们做了墨西哥饼,给我也端来一份。但他们交房租有困难,挤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