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杨丽萍自然题材的舞蹈作品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舞蹈编导对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首先取决于题材是否新颖,能否感染观众。杨丽萍认为,人们能够从大自然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从而创作出更多触动人心的舞蹈作品。本文从杨丽萍诠释“自然”的舞蹈作品入手,通过多维度的赏析,将大自然给予人类无私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唤醒人们心中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成名后的杨丽萍每次回忆起童年,心中都倍感亲切,河里鱼儿的欢快游动,天空中云朵的随风飘动、化茧成蝶的华丽与艰辛、蚂蚁筑巢的井然有序等,这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美,对于她来说都是非常独特的舞蹈题材。席慕蓉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脆的树叶,他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有第一手接触过美。”一切艺术都是相通的,舞蹈与美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杨丽萍从小喜爱舞蹈与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大自然是她最好的老师,也是她舞蹈创作的源泉。
  一、舞蹈创作的根源——师从自然
  杨丽萍的舞蹈作品中演绎“自然”的作品众多,有《两棵树》《月光》《雨丝》和《春》等。本文选取《两棵树》和《春》加以阐释。《两棵树》是杨丽萍创作并表演的优秀舞蹈作品,被观众认可于1993年的春晚。作品取材于自然界中被称为爱情树的连理树,以傣族舞蹈为语汇,借用两颗相互缠绕的树,表现出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舞蹈的开头部分就烘托了作品主题,在时而缓慢时而急促的鼓点声中,只见男女舞者的手臂从下到上交替盘旋着,随后两位舞者相互旋转,直至身体紧密接触,就如同两个树枝相交在一起。舞蹈中两人正面高低错落的造型表现了二者已经成为连根树,又运用相同节奏感的舞蹈动作表现了两棵树相濡以沫的爱情。给人印象最深的动作要数两位舞者双手合拢,它将舞蹈推向了高潮。多次运用了手的抖动,如同风吹树叶拍打的声音,又似恋人之间窃窃私语。往常双人舞的处理常常会用到二者的磨合,但是杨丽萍以情感为出发点,通过两棵树的动态形象,表现自己内心对爱情的理解。
  杨丽萍在2012年湖南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携手自己的外甥女小彩旗向亿万观众演绎了自己创作的双人舞《春》。两位身着白色长裙的舞者竖排并立着,随着伴有鸟叫声的音乐响起,慢慢地向身体两侧移动,虽然身体不再重叠,但是她们的头发紧紧连接在一起,随后她们四目相望,额头相对,像是在传递什么。编导运用手臂从下至上有序叠加,还利用波浪手表现小草拼命从地底下往上钻的状态。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舞者的动作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只见她们双手相握,手臂来回波动,像是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水滴流入小溪,汇成一条江河,无数的江河又形成一片大海,波涛汹涌,此起彼伏。这部舞蹈作品看似是描写春天到来之后的景象,实质上编导是想借用肢体语言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二、舞蹈作品的言语活动
  (一)诗画式的舞蹈结构
  诗画式结构,一般称为情绪舞。这种诗画式的结构方式应用十分广泛,绝大多数作品都使用此法,因为这种结构方式突出了舞蹈的形式美,而且大量存在于民间所流传的表演形式中,即这种结构方式特别适合展示舞蹈的美,发挥舞蹈的抒情优势。从古至今,我国民间流传的一些表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舞蹈常常使用这种结构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舞蹈《两棵树》运用了诗画式的舞蹈结构,并且采用了A-B-A三段体的形式,通过对连理树拟人化的塑造,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第一段A部分,以抒情的表达作为开头,由两个个体逐渐融为一个共同体,表现的是同根生的连理树。第二段B部分,以欢快的表达作为情绪的发展高涨,通过快节奏的音乐表现了爱情的美妙。第三段A部分,再次以抒情的表达作为整个舞蹈的尾声,前后照应,相得益彰。整个作品没有叙事,只有抒情,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了创作者对爱情的感悟。《春》则是透过景象的描写,表达创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渴望。与情节式的舞蹈结构有所不同的是,这类舞蹈在结构上并没有采取讲述故事的方式告诉观众想要表达的内涵,而是通过抒情的方式,用情叙事,让观众在观赏完作品时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情感的共鸣。
  (二)個性的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既来源于人体自然形态的动作,又必须对其进行艺术的提炼、加工和美化。从人体自然形态的动作,发展变化为舞蹈动作,必须经过两方面的加工、发展。一是要经过合规律性的发展,二是要经过合目的性的发展。《两棵树》《春》的舞蹈动作有着共同之处,都采用了手指的颤动表达对生命的礼赞。《两棵树》通过两位舞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运用双人舞的形式来表现舞蹈主题。舞者扎实的基本功在作品中清晰可见,编创者巧妙地运用了手臂的动律,刻画了两棵同根生长的连理树。不同方位手指抖动的动作,既表现了大树在晴朗的天空下随风飘动的画面,又给人万物生生不息之感,赞叹生命的美好。随后,女舞者双手提裙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而男舞者紧跟其后,两棵树像从画里走了出来,活灵活现。
  这部作品虽说运用了傣族舞的元素,却又打破了传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创新,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在围绕这舞蹈形象的塑造所展现,每一个动作也都紧密贴合舞蹈主题。《春》这部作品中,舞者运用手臂表现破土而出的小草、由一滴滴水滴汇流成江河的大海,这些都只是呈现给观众的表象,实则是传达自然界中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开头部分两位舞者的头发缠绕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构思,从缠绕到分解,是一种传递,是生命的繁衍。四部作品都体现出自然界中的“真实”,舞蹈动作没有华而不实,都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三)精妙的服装道具
  服饰和道具对于舞蹈作品来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人们能够第一眼透过服装来辨别出这是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舞蹈《两棵树》的服饰很别致,男子赤裸上身,下身长管裤,以水红色的布包头,这是典型的傣族男子服饰。女子的着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头戴一朵粉色的花儿,上身穿着紧身的短衫,下身为筒裙。服饰在设计上既美观又实用,红色的服饰与如火的爱情主题相吻合,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以及青年男女心中的喜悦之情。道具在舞蹈中的恰当运用,能与舞蹈形体动作共同构成动态造型网,增强舞蹈的表现性,同时还能体现出舞蹈的风格和情感氛围,暗示角色身份。   (四)独特的舞蹈音乐
  《两棵树》的音乐由两部分组成,分为慢板和快板。开头部分在云南特有的鼓点声中,两位舞者出现在观众面前,之后又伴随着云南少数民族的乐器葫芦丝声中手舞足蹈。在悠扬的音乐下,一对儿青年男女用美妙的身姿歌颂自己的爱情,人们仿佛真的看到在茂密的森林中有两棵树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第二部分的音乐节奏开始转变,由慢到快,鼓点声中融入了弦乐,变得轻快愉悦,透过音乐,人们就能够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再加上舞者快节奏的舞蹈动作,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另一部作品《春》,运用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演奏了一只美妙的春之序曲,开头部分叽叽喳喳的小鸟声,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了。冰雪也在慢慢融化,水声、小草破土而出的聲音,相互交杂在一起,盎然生机,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景色。
  三、自然题材的舞蹈作品的价值及启示
  (一)顺应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中的人们,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往往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向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也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亘古至今,无私奉献,哺育着人类,孕育着文明,然而人类总是试图征服自然,背离自然。干枯的河流、臭气熏天的河道、严重的雾霾都警醒着我们,人类在伤害大自然的同时也是在伤害自己。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杨丽萍通过作品向大家传递的思想内涵,也是她创作思想价值的体现。
  (二)自然界中寻求素材,突破舞蹈创作瓶颈
  当今社会的舞蹈创作正面临着瓶颈,一大批的舞蹈作品出现了舞蹈题材的雷同化以及表演形式的单一,这些问题时刻影响着舞蹈的进一步发展。然而,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取材于大自然,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表演形式的独特性以及每位舞者的真情流露,让人感受到了舞蹈的真善美,也让广大舞者深受启发——师从自然,用心去观察感悟,就如同杨丽萍是如何观察云朵流动、树叶随风飘动一样。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创作者,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更应该如此。在今后的舞蹈生涯中,人们应该吸取经验,密切关注自然,用独特的视角去描写美丽的篇章。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王菲(1990-),女,河南济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艺术。
其他文献
醉在故乡  是那蓝色火焰呼唤灵肉的苍茫  多少次醉倒在爹娘的故乡  所有的疲惫可以放在任一个地方  挣断缠裹  让赤裸裸的心绪晒一晒太阳  分辨着每一张面孔 追寻先辈的模样  盐渍的俚语是这样润肺牵肠  眸子深处的大街小巷  走着曾经祥和的牛羊  翻检那些岁月的笑脸 让我热泪盈眶  田野上打一滚儿 寻找少年丢失的铃铛  泥土中飘散着庄稼和汗水窖藏的醇香  这方水土孕育了代代乡亲  送走了慈祥的爹娘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工作繁重、琐碎,事无巨细,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极大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成效。回想多年的班主任经历,笔者有很多的感触,现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来谈一谈。  一、立德树人,德育为首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德是人之根本,一个人要成才,首先应该成人。高尚的品质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永远无法弥补道德的缺失。如果一个人有才干,却没有
期刊
严冬绿苗  青苗挺秀泛春归,  袭袭暖意罩厅闱。  冬寒凛冽生温室,  葱绿满目心畅然。  含 苞  深浅两半红,  怯弱露娇羞。  待到全蕊放,  赠君赏芬芳。  双美月季  温馨室里花争奇,  色艳姣美浓春意。  最喜月季双朵伴,  恰似恩爱两夫妻。  雨中美人蕉  雨中美人蕉,  柔美滴珠润。  伞下行人立,  赏心悦目新。  双色花  单株开放两色花,  高贵纯洁映眼帘。  丛草藏身娇羞露
期刊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它是学生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然而当今社会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阅读教学观念、指导方法欠佳,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激发,阅读能力无法提高。本文以银川市西夏区农牧场小学“爱上阅读”暑期阅读夏令营为例,浅析阅读的力量。  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最后的寒冷已过去  桃花雪  轻灵的小女子  把一口仙气  吹向草木的人间  树木的冻伤处  已长出新肉  草芽从泥土中伸出小脑袋  有点胆怯  怕她袖口还暗藏一把小刀  她终不过是一过客  没有一朵雪花  結出果  却催开了春天  桃 花  桃花率先回到故乡  杏花 梨花……  这些出走的姑娘  随后一一回到了小山村  满坡 满谷 处处  都是她们靓丽的身影  引得打老远的蜜蜂、蝴蝶  一窝蜂地
期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同以往相比,人们的精神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务必要渗入情感理念,这样可以尽可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以期提升我国的设计理念水准。  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也不例外,任何行业想要实现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树立这样的理念。现阶段,人们
期刊
写意人物画是相对工笔人物画而言的技法体系。本文从意象的造型原则、以线为主的形式特征、笔墨互助的表现手段等三个方面探讨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21世纪以来,当代人物画的复苏与振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繁荣、经济发达、政通人和的象征。虽然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以工笔人物画的重新振兴与写意人物画并驾齐驱且互为裨益为基本特征,并出现了新的形貌,但从宏观上仍然归属于工笔与写意两大技法体系。因此,对人物画的学习,
期刊
现代灯具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改革困境,很多中式灯具都在模仿、照搬一些古典灯具造型。现代化创新设计理念引入后,灯具产品的整体造型不伦不类,无法表达中式灯具的文化精神,也无法突出现代灯具的新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可以说,当前中式灯具设计状况急需改变,本文围绕灯具设计的创新思路,从创新发展角度,探究具体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装设计的艺术性有了新的要求。从现在灯具市场的发展表现来看,中式灯具设计
期刊
图形与文字是视觉传达中的常见元素,在视觉艺术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审美能力的提升,人们对视觉传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师在学习与运用新设计理念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视觉艺术设计中图形与文字的研究,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图形和文字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以及表现手法进行简要阐述,并探讨了图形和文字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通过综合运用色彩、图片、文字等元素
期刊
茶与咖啡是目前世界上消耗量占据主导地位的两种饮料。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调剂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咖啡是西方人士生活中的必需品。茶与咖啡代表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  近年来,中西方文化差异成为热点研究课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种文化也开始相互渗透、交融。中国的茶文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咖啡文化的影响与挑战。  一、起源  (一)咖啡起源  咖啡,顾名思义,是一种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