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师生健康心理的影响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ne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高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高中语文学科的问题相关联的专题,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活动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知识、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广大师生健康心理的影响还是挺明显的,下面我简单谈一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
  
  一、对教师的影响
  语文教师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与学生一道策划、组织、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受益匪浅,而且还能够促使自己的心理素养日益提高,促使自身心理健康地发展。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求知兴趣和求知需要
  语文教师要更好地组织、促进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就必须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并掌控全局。自己不会怎么教学生,所以为了教好学生?这无疑就会刺激教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兴趣和求知需要,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2.有利于增强教师与人交往的能力
  学会分享与合作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亲身参与及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及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沟通、与人合作,教师自己要敢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合作、乐于同他人共享,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所以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教师进一步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学到一些人际沟通技能,乐意并善于与他人交往。
  3.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思维能力
  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需要有敏锐的知觉。对教师尤其如此。教师要全程把控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就必须做到“先知先觉”,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能锻炼教师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而且,语文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创造性想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扩大知识的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力争做到对学生的想象“先知先觉”。长期进行这样的想象活动,会使思维处于激活的状态,从而极大地增强教师的想象力。
  
   二、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除了能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之外,还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其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一改以前的授课式教学,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为主,这对好奇心比较强、敢作敢为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改变,也是一种激励,学习兴趣大大地增强,从而敢于动手,敢于想像发挥,敢于创新。
  2.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
  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自我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他们求知的需要;强调与人交往、分享、合作,有利于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在自我探究中善于发现、分析,从而获得知识,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成就需要。需要满足了,不仅可以令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其逐渐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常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从而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加强;探究活动,都会要与他人交流,在与人交往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加强。研究性学习,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另外,在组织、策划研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策划、把控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发挥。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心智,对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4.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这是语文学科独特的优势。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既有益于教师,又有益于学生,我们要顺应时代要求,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将其认真开展下去。
  
  (作者单位: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发展的重要指标,代表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为了解本县儿童的死亡水平,分析儿童死亡原因,提出儿童保健对策,现
同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人事管理部门被定位为后勤部门。到了90年代,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管理中,人作为一项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人们所强调的”科技以人为本”
光分组交换能有效地改进光网络节点的处理能力.介绍了光分组交换中的一种:多波长光标记分组交换.介绍了多波长光标记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实现多波长光标记分组交换的一
比较了单模光纤中常见的几种线性偏振模色散(PMD)的测量方法,重点讨论了两种最新提出的非线性PMD测量方法,详细分析并指出了每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它
介绍了光纤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相关的理论、最新的进展,以及应用前景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在中考前一百天左右,英语学科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对于总复习,每个初三英语教师做法是不相同的,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基础差,于是一味地“跑课本、讲基础”,结果造成“优生
综述了在全光传送网向以包交换为基础的全光交换网过渡的关键技术之一:全光缓存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种全光缓存器的原理、性能,并讨论了其发展方向.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难见实效,其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作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主体之一的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关系到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笔者将从德育客体即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究,以期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好的帮助,使德育工作尽快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开展行动的内部动力。中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
根据某公司无人值班变电所改造经验,探讨一种具有投资省、工程量小、安全可靠、对供电影响小等优点的改造方案,以利于节约资金,降低运行管理费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