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比较常见,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项比较严谨的施工项目,要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要全过程的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之前要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将职责落实到位。对于施工中所用的混凝土要详细的了解相关的性能,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制定完整的防治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督工作,施工工艺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保证工程优质高效的完成。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所占的比例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大,它的高度、厚度、强度也在逐渐的增加,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在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高质量的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的水灰比大大的降低,这样就不会发生建筑材料的断裂现象的出现,而且十分的耐久。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出现了问题。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保障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要进一步的分析出现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
1.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1.1外界温度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它浇筑的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的气温升高时,都会减少混凝土内、外部位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的应力越大,产生的裂痕也就越大。所以,温度应力和水泥水化热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温度的差值。
1.2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因素
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比较厚,表面系数低,混凝土散发的热量不能及时的疏散,导致了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与外界形成了很大的差值,引起了混凝土出现断裂问题。
1.3混凝土的自缩原因
大体积的混凝土都是靠两成的水分来硬化的,其余的都被外界蒸发掉了。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质上应该蒸发的水分,就会引起混凝土收缩。
除此之外,大体积的混凝土材料中夹杂了很多的添加剂和矿渣等,也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此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及其種类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时,应该将混凝土裂缝以及自缩原因考虑到其中。继而保障施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1.4较强的约束力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体,从而导致了地基对其的约束力。这种来自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痕,有时还会出现内部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温度的差值引起的。
2.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控制问题应该从浇筑的温度着手,在施工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温度会随着现场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的上升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较强的温度应力。为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在高温的环境下在户外持续性的施工,做到对施工材料的冷却和降低温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障浇筑的温度。
2.2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的控制应该从水泥的用量入手,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现场操作还应该更新搅拌技术。保证混凝土使用过程中质料比较均匀,能有效的提高水泥运行的效率。
2.3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的控制问题应该从强制降温的角度入手。在施工的现场,用埋水管的方法将冷却水注入到水管中。如果遇到温度比较高的天气,可以借助冷却水降低来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3.如何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使用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产生裂缝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有些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决定的,再有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温度的变化和混凝土的强度导致的,对于因为这些因素而导致的裂缝都是可以解决的。比如说在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填入膨胀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同时还可以弥补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在温度变化时,会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应力,当这种应力超出了抗拉性能时,就会发生裂缝,针对这方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由这些因素导致的裂缝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控制,尽量的减少由此带来的有害程度。这种方法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因此在处理混凝土裂缝中经常使用,在施工时表面处理和填充法也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被使用,如在细而浅的裂缝中,由于浆材难以灌入,因此可以进行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来进行处理。同时对于较宽的裂缝,可以选用填充法来进行,这种方法成本低,施工简单实用。另外,还有控制温度的变应力使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当量差和浇注的温度等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同时合理的分块,缩小约束的范围,使收缩自由,以减少内部,进而来减小裂缝的有害程度。
4.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它的原材料必须需注意以下几点:对于粗骨料采用尽可能大粒径,但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并含泥量不得不超过1%。细骨料:当采用不含有机质的中砂,细度模数控制在 2.5,含泥量不大于 2.5%。粗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 3%。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和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 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尽可能按设计和规范掺用外加剂,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外加剂应有质保书和复验单,配制计量要正确。搅拌用水采用自来水,局部较大体积的混凝土用水,用冰块先降温然后再用来搅拌混凝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5.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大体积混泥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复杂,繁琐,因此,对它的要求也很高。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 1~2 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 1.5 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 米远左右,2 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2~4 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部门温度之差达到 25 度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的差值均应小于 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 25℃-30℃。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大,混凝土浇筑量大要求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故施工前应根据实情况,制定具体浇筑方法。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 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6.结语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在土木工程中,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对整体建筑质量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皮育晖,陈仕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06,12(1).
[3]郭健,王起才,李楠等.T形刚构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及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2 (11).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所占的比例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大,它的高度、厚度、强度也在逐渐的增加,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在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高质量的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的水灰比大大的降低,这样就不会发生建筑材料的断裂现象的出现,而且十分的耐久。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出现了问题。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保障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要进一步的分析出现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
1.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1.1外界温度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它浇筑的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的气温升高时,都会减少混凝土内、外部位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的应力越大,产生的裂痕也就越大。所以,温度应力和水泥水化热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温度的差值。
1.2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因素
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比较厚,表面系数低,混凝土散发的热量不能及时的疏散,导致了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与外界形成了很大的差值,引起了混凝土出现断裂问题。
1.3混凝土的自缩原因
大体积的混凝土都是靠两成的水分来硬化的,其余的都被外界蒸发掉了。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质上应该蒸发的水分,就会引起混凝土收缩。
除此之外,大体积的混凝土材料中夹杂了很多的添加剂和矿渣等,也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此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及其種类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时,应该将混凝土裂缝以及自缩原因考虑到其中。继而保障施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1.4较强的约束力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体,从而导致了地基对其的约束力。这种来自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痕,有时还会出现内部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温度的差值引起的。
2.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控制问题应该从浇筑的温度着手,在施工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温度会随着现场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的上升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较强的温度应力。为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在高温的环境下在户外持续性的施工,做到对施工材料的冷却和降低温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障浇筑的温度。
2.2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的控制应该从水泥的用量入手,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现场操作还应该更新搅拌技术。保证混凝土使用过程中质料比较均匀,能有效的提高水泥运行的效率。
2.3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的控制问题应该从强制降温的角度入手。在施工的现场,用埋水管的方法将冷却水注入到水管中。如果遇到温度比较高的天气,可以借助冷却水降低来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3.如何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使用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产生裂缝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有些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决定的,再有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温度的变化和混凝土的强度导致的,对于因为这些因素而导致的裂缝都是可以解决的。比如说在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填入膨胀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同时还可以弥补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在温度变化时,会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应力,当这种应力超出了抗拉性能时,就会发生裂缝,针对这方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由这些因素导致的裂缝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控制,尽量的减少由此带来的有害程度。这种方法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因此在处理混凝土裂缝中经常使用,在施工时表面处理和填充法也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被使用,如在细而浅的裂缝中,由于浆材难以灌入,因此可以进行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来进行处理。同时对于较宽的裂缝,可以选用填充法来进行,这种方法成本低,施工简单实用。另外,还有控制温度的变应力使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当量差和浇注的温度等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同时合理的分块,缩小约束的范围,使收缩自由,以减少内部,进而来减小裂缝的有害程度。
4.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它的原材料必须需注意以下几点:对于粗骨料采用尽可能大粒径,但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并含泥量不得不超过1%。细骨料:当采用不含有机质的中砂,细度模数控制在 2.5,含泥量不大于 2.5%。粗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 3%。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和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 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尽可能按设计和规范掺用外加剂,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外加剂应有质保书和复验单,配制计量要正确。搅拌用水采用自来水,局部较大体积的混凝土用水,用冰块先降温然后再用来搅拌混凝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5.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大体积混泥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复杂,繁琐,因此,对它的要求也很高。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 1~2 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 1.5 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 米远左右,2 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2~4 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部门温度之差达到 25 度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的差值均应小于 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 25℃-30℃。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大,混凝土浇筑量大要求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故施工前应根据实情况,制定具体浇筑方法。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 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6.结语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在土木工程中,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对整体建筑质量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皮育晖,陈仕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06,12(1).
[3]郭健,王起才,李楠等.T形刚构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及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