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互联网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也因网络自媒体的特性存在着无序与混乱的问题。如何用好互联网,传播正能量,让互联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请看一组来自网民的笔谈。
微时代的喜与忧 王锁明
在今天,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微小说、微电影、微游戏、微营销等“微”风盛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可喜之’处:一是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的普及极大推动了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的便捷。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其突出的瞬间性、移动性与互动性满足了人们对获得即时消息的需求。二是各种各样微媒介形态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各种新媒介形态采用了从草根中来到草根中去的文化形式,这就促使微时代能够回归到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从而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三是微博、微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舆论动力的作用。微时代提供了人人握有“麦克风”、人人可当“发言人”的角色便利,它将话语权交给了平头百姓,培育着大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开启了—个民众畅所欲言的新时代,从而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四是微时代为社会管理者倾听民意、完善管理方式提供有效渠道,有利于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微时代也不例外,人们对它的忧虑主要有:其一,虚假信息的泛滥。以微博、微信为核心的新媒体,使人人都是“自媒体”,大量未经证实的、道听途说的东西随意转发,也使新媒体有可能成为虚假广告、色情信息的集散地。一些存有私心者,为一己之私利,借助一些可以触动大众敏感神经的话题,通过网络平台散布谣言,往往具有更大的冲击力与破坏性。其二,碎片化表达助推社会情绪的极化。社会现实的诸多困境,加之微媒体碎片化、浅表化的表达方式,造成了在网络社会完整的表述、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而那些带有煽动性的极端言论反倒容易吸引网民的眼球而得以传播,助推不健康的社会心态与社会情绪滋长蔓延。其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微时代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轻而易举,容易使人产生对手机和电脑上网的依赖。“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微时代”变成了现实人际关系的“危时代”。
当前,如何在满足个体自由表达的同时,引导“微而不乱”、“微而不恶”,从而有效管控与利用好“微事物”,促进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应该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提高辨别力传递正能量 周舟
青春的活力,网络的活跃,使得我们大学生热情拥抱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生力军。大学生最易接受新东西,易于崇拜和追随,喜欢转发信息,与人分享。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微博中有超过60%的信息为转发,而其中又有80%的信息转发自网络大V。新东西未必都是好东西,互联网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带来过度的张狂和喧嚣,甚至不乏谣言中伤、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因此,我们在上网时要保持一份清醒,提高辨别力,不当谣言扩音器,努力传递正能量,做网络发展的建设者。
首先,树立责任意识,拥有敬畏之心。我们因为年轻,容易跟风、盲从甚至误信。很多人觉得,只是转发或者随意评论几句,不用负责,即使最后证实是谣言,也很少有人会感到内疚或澄清道歉。树立责任意识,拥有敬畏之心,就会多一点思考,多一份担当,就能用理性、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网络信息,而不是围观和起哄,更不是不假思索地手指动动、鼠标转发,一不小心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就能身体力行地制止谣言的传播。
其次,把时间用在学习和研究上,而不是花在跟风转发和随意评论上。知识是谣言的对手,知识越多,就会离谣言越远。加强学习,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就没有闲功夫理会谣言。多读书,读好书,学习科学的理论,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辨别力。多掌握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多学习人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让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再次,在网络参与中传递正能量。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随时可以睁开慧眼,发现正能量的光辉。冒险托举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在洪水中把群众推向岸边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最美士兵”,在危机时刻舍己救人的“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等。这些最美的信息无不释放着“正能量”。我们大学生要多转发这些信息,多赞美这些事迹,用这些“正能量”激励自己成长,给他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网谣的危害与治理 麦九
谣言是社会的毒瘤,网络谣言和炒作,损害的是社会正义,败坏的是社会风气,侵犯的是公民合法权益,颠覆的是主流价值观。治理谣言,网络才会有晴朗的天空。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是在一个又一个网民的“指间”流淌和传播的,网民的自觉把关成为截断谣言传播的锐利武器,这就需要广大网民提高自身素质,运用自身的智慧识别谣言,不信谣,不传谣。智慧源于学习与思考,平时多读书、多学习,才能炼就识别谣言的“火眼金睛”。看帖转帖时多动动脑筋,想一想自己的转发,会不会“火上浇油”,会不会“惹事生非”,“三思而后行”,坚决守住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提高网民的自觉,还需要主流媒体引导能力的加强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跟进。
谣言止于事实。真相只有一个,事实胜于雄辩。真相的及时透明公开,是杀伤谣言的有力武器。增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谣言在阳光下无法藏身。面对网络谣言,不能盲目不理,拖隐堵盖的举动、后发制人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而应积极主动,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调查事实,及时公布真相。网上有人提出,建立辟谣信息即时推送制度,一旦获得辟谣信息,应该第一时间推送,对于极其重大的辟谣信息可建立滚动推送机制。构建信息公开体系,是治理谣言的基础工程。同时,要围绕谣言传播的新趋势与倾向建立多元化的技术辟谣手段,实现辟谣信息的全网共享。 谣言止于法治。网络谣言和炒作,并非都是好奇或无知,而是与利益有关。谣言的出现和传播,或为名,或为利,或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造谣者,往往借“言论自由”之名,行谋取私利之实。网络上的自由发声,不是“造谣的自由”、“诽谤的自由”和语言暴力的自由。一个人自由的权利,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依法治谣,正是对自由的捍卫和保护,对那些恶意造谣传谣的网络推手必须依法惩处。当然,治理谣言,就要准确界定谣言,切不可借治谣之名打击报复网络监督之声。治理网谣,不是治死网络,无端地遏制网络活力有违中央精神和时代潮流,与网络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时代需要更有担当的网络“大V” 郑之文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的伎俩,让人们领略了“高仿真相”那煽动情绪、蒙蔽理性的杀伤力,看清了造谣传谣背后的产业链。媒体集中对舆论场金字塔的剖析,让人们注意到一些“大V”的现实影响力,也瞥见了他们背后的私欲和商业利益。起于8月末,无底线“网络推手”的被捕和“大V”的责任自省,推动了中国社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共识形成。
网络世界的“清理门户”运动,在揭开一个个真相的同时,也击碎了舆论及公众良善的想像。此前,“自来水里的避孕药”、“舟山人头发里汞超标”等耸人听闻的虚假信息编造者、知名“环保专家”董良杰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刑事拘留,网络大V薛蛮子也因其微博不加核实地转发,助董良杰积攒网络人气,而面临同样的信誉破产危机。一桩桩、一件件,把那些长年在舆论风口浪尖上弄潮的“大V”们晾晒在事实的烤架上。
这是一个越发清晰的价值共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民不是化外之民,公序良俗仍是这个社会的底线与下限。正因如此,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出台,立刻赢得一片赞誉与理解。道理其实很简单,有多大权利,就该担多大责任。有人戏称,微博就像古希腊雅典广场,只要你想,就可以搬块石头站上去,振臂而呼,从者云集。而那些已经有了“V尾巴”的大户们,更像是苏格拉底或是阿里斯托芬,能吸引众多“信徒”,声传万里。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从2011年到2012年间的30起微博热点事件中,转发量超过500次的帖子只有7584条,其中近7成是由305个用户所发布的,可见“大v”确实主导了网络舆论。那么,守法守规地自律自强,恐怕就算不得多么高标准的要求。事实上,整治网络秩序,并非意在“大V”的话语权,而是尊重事实、厘清是非、恪守道义、敬畏法律之须。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也不会回头走闭塞的老路。互联网对政治生态的改变与引领,并不是一件天生的坏事。这个时代,需要更有担当的网络“大V”,因为在构建中国梦的网络世界里,守法的草根与“大V”都是值得尊重的民意。 树立群众观杜绝“神回复” 陆启伟
最近,网络曝光某些政府部门在答复公众咨询时,回复“不要考虑太长远”、“没空跟你闲扯”、“自己去百度”等,这些荒诞不经的回复令人大跌眼镜,被广大网友称之为“神回复”。“神回复”反映出一些机关干部群众意识的淡漠、宗旨意识的忘却,其实质上是没有树立群众观的表现。
只有树立群众观,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才能杜绝“神回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开设网站进行咨询服务,目的是要利用现代科技,采用快捷方式,听取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也期待网站可以实打实的为其解决问题。既然是为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开设的网站,就应当实实在在的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尊重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给予回复或处理,将问题的回复与群众是否满意相结合,对于群众不能理解的地方,要及时作出跟踪答复,使政府网站真正成为释疑解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有效平台。
只有树立群众观,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才能杜绝“神回复”。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创造,集中群众智慧,使我们的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政府网站是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的有效平台,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能够帮助政府科学施政、民主决策。要认真看待群众所反映的意见建议,看一看我们的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在展开,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改进,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只有真心关心群众,耐心回复群众,尽心帮助群众,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只有树立群众观,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才能杜绝“神回复”。我们都来自人民,群众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所依所靠。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只有真正树立群众观,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神回复”。要不断加强党性教育,增强责任意识,了解基层现状,熟悉业务流程,吃透政策精神,更加全面、耐心地回答群众遇到的问题,让回复不再艰涩冷漠,不再荒诞不经,让回复更接地气、更有人味。
责任编辑:丁和平
微时代的喜与忧 王锁明
在今天,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微小说、微电影、微游戏、微营销等“微”风盛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可喜之’处:一是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的普及极大推动了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的便捷。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其突出的瞬间性、移动性与互动性满足了人们对获得即时消息的需求。二是各种各样微媒介形态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各种新媒介形态采用了从草根中来到草根中去的文化形式,这就促使微时代能够回归到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从而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三是微博、微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舆论动力的作用。微时代提供了人人握有“麦克风”、人人可当“发言人”的角色便利,它将话语权交给了平头百姓,培育着大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开启了—个民众畅所欲言的新时代,从而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四是微时代为社会管理者倾听民意、完善管理方式提供有效渠道,有利于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微时代也不例外,人们对它的忧虑主要有:其一,虚假信息的泛滥。以微博、微信为核心的新媒体,使人人都是“自媒体”,大量未经证实的、道听途说的东西随意转发,也使新媒体有可能成为虚假广告、色情信息的集散地。一些存有私心者,为一己之私利,借助一些可以触动大众敏感神经的话题,通过网络平台散布谣言,往往具有更大的冲击力与破坏性。其二,碎片化表达助推社会情绪的极化。社会现实的诸多困境,加之微媒体碎片化、浅表化的表达方式,造成了在网络社会完整的表述、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而那些带有煽动性的极端言论反倒容易吸引网民的眼球而得以传播,助推不健康的社会心态与社会情绪滋长蔓延。其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微时代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轻而易举,容易使人产生对手机和电脑上网的依赖。“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微时代”变成了现实人际关系的“危时代”。
当前,如何在满足个体自由表达的同时,引导“微而不乱”、“微而不恶”,从而有效管控与利用好“微事物”,促进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应该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提高辨别力传递正能量 周舟
青春的活力,网络的活跃,使得我们大学生热情拥抱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生力军。大学生最易接受新东西,易于崇拜和追随,喜欢转发信息,与人分享。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微博中有超过60%的信息为转发,而其中又有80%的信息转发自网络大V。新东西未必都是好东西,互联网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带来过度的张狂和喧嚣,甚至不乏谣言中伤、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因此,我们在上网时要保持一份清醒,提高辨别力,不当谣言扩音器,努力传递正能量,做网络发展的建设者。
首先,树立责任意识,拥有敬畏之心。我们因为年轻,容易跟风、盲从甚至误信。很多人觉得,只是转发或者随意评论几句,不用负责,即使最后证实是谣言,也很少有人会感到内疚或澄清道歉。树立责任意识,拥有敬畏之心,就会多一点思考,多一份担当,就能用理性、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网络信息,而不是围观和起哄,更不是不假思索地手指动动、鼠标转发,一不小心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就能身体力行地制止谣言的传播。
其次,把时间用在学习和研究上,而不是花在跟风转发和随意评论上。知识是谣言的对手,知识越多,就会离谣言越远。加强学习,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就没有闲功夫理会谣言。多读书,读好书,学习科学的理论,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辨别力。多掌握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多学习人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让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再次,在网络参与中传递正能量。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随时可以睁开慧眼,发现正能量的光辉。冒险托举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在洪水中把群众推向岸边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最美士兵”,在危机时刻舍己救人的“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等。这些最美的信息无不释放着“正能量”。我们大学生要多转发这些信息,多赞美这些事迹,用这些“正能量”激励自己成长,给他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网谣的危害与治理 麦九
谣言是社会的毒瘤,网络谣言和炒作,损害的是社会正义,败坏的是社会风气,侵犯的是公民合法权益,颠覆的是主流价值观。治理谣言,网络才会有晴朗的天空。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是在一个又一个网民的“指间”流淌和传播的,网民的自觉把关成为截断谣言传播的锐利武器,这就需要广大网民提高自身素质,运用自身的智慧识别谣言,不信谣,不传谣。智慧源于学习与思考,平时多读书、多学习,才能炼就识别谣言的“火眼金睛”。看帖转帖时多动动脑筋,想一想自己的转发,会不会“火上浇油”,会不会“惹事生非”,“三思而后行”,坚决守住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提高网民的自觉,还需要主流媒体引导能力的加强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跟进。
谣言止于事实。真相只有一个,事实胜于雄辩。真相的及时透明公开,是杀伤谣言的有力武器。增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谣言在阳光下无法藏身。面对网络谣言,不能盲目不理,拖隐堵盖的举动、后发制人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而应积极主动,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调查事实,及时公布真相。网上有人提出,建立辟谣信息即时推送制度,一旦获得辟谣信息,应该第一时间推送,对于极其重大的辟谣信息可建立滚动推送机制。构建信息公开体系,是治理谣言的基础工程。同时,要围绕谣言传播的新趋势与倾向建立多元化的技术辟谣手段,实现辟谣信息的全网共享。 谣言止于法治。网络谣言和炒作,并非都是好奇或无知,而是与利益有关。谣言的出现和传播,或为名,或为利,或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造谣者,往往借“言论自由”之名,行谋取私利之实。网络上的自由发声,不是“造谣的自由”、“诽谤的自由”和语言暴力的自由。一个人自由的权利,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依法治谣,正是对自由的捍卫和保护,对那些恶意造谣传谣的网络推手必须依法惩处。当然,治理谣言,就要准确界定谣言,切不可借治谣之名打击报复网络监督之声。治理网谣,不是治死网络,无端地遏制网络活力有违中央精神和时代潮流,与网络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时代需要更有担当的网络“大V” 郑之文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的伎俩,让人们领略了“高仿真相”那煽动情绪、蒙蔽理性的杀伤力,看清了造谣传谣背后的产业链。媒体集中对舆论场金字塔的剖析,让人们注意到一些“大V”的现实影响力,也瞥见了他们背后的私欲和商业利益。起于8月末,无底线“网络推手”的被捕和“大V”的责任自省,推动了中国社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共识形成。
网络世界的“清理门户”运动,在揭开一个个真相的同时,也击碎了舆论及公众良善的想像。此前,“自来水里的避孕药”、“舟山人头发里汞超标”等耸人听闻的虚假信息编造者、知名“环保专家”董良杰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刑事拘留,网络大V薛蛮子也因其微博不加核实地转发,助董良杰积攒网络人气,而面临同样的信誉破产危机。一桩桩、一件件,把那些长年在舆论风口浪尖上弄潮的“大V”们晾晒在事实的烤架上。
这是一个越发清晰的价值共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民不是化外之民,公序良俗仍是这个社会的底线与下限。正因如此,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出台,立刻赢得一片赞誉与理解。道理其实很简单,有多大权利,就该担多大责任。有人戏称,微博就像古希腊雅典广场,只要你想,就可以搬块石头站上去,振臂而呼,从者云集。而那些已经有了“V尾巴”的大户们,更像是苏格拉底或是阿里斯托芬,能吸引众多“信徒”,声传万里。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从2011年到2012年间的30起微博热点事件中,转发量超过500次的帖子只有7584条,其中近7成是由305个用户所发布的,可见“大v”确实主导了网络舆论。那么,守法守规地自律自强,恐怕就算不得多么高标准的要求。事实上,整治网络秩序,并非意在“大V”的话语权,而是尊重事实、厘清是非、恪守道义、敬畏法律之须。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也不会回头走闭塞的老路。互联网对政治生态的改变与引领,并不是一件天生的坏事。这个时代,需要更有担当的网络“大V”,因为在构建中国梦的网络世界里,守法的草根与“大V”都是值得尊重的民意。 树立群众观杜绝“神回复” 陆启伟
最近,网络曝光某些政府部门在答复公众咨询时,回复“不要考虑太长远”、“没空跟你闲扯”、“自己去百度”等,这些荒诞不经的回复令人大跌眼镜,被广大网友称之为“神回复”。“神回复”反映出一些机关干部群众意识的淡漠、宗旨意识的忘却,其实质上是没有树立群众观的表现。
只有树立群众观,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才能杜绝“神回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开设网站进行咨询服务,目的是要利用现代科技,采用快捷方式,听取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也期待网站可以实打实的为其解决问题。既然是为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开设的网站,就应当实实在在的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尊重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给予回复或处理,将问题的回复与群众是否满意相结合,对于群众不能理解的地方,要及时作出跟踪答复,使政府网站真正成为释疑解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有效平台。
只有树立群众观,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才能杜绝“神回复”。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创造,集中群众智慧,使我们的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政府网站是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的有效平台,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能够帮助政府科学施政、民主决策。要认真看待群众所反映的意见建议,看一看我们的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在展开,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改进,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只有真心关心群众,耐心回复群众,尽心帮助群众,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只有树立群众观,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才能杜绝“神回复”。我们都来自人民,群众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所依所靠。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只有真正树立群众观,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神回复”。要不断加强党性教育,增强责任意识,了解基层现状,熟悉业务流程,吃透政策精神,更加全面、耐心地回答群众遇到的问题,让回复不再艰涩冷漠,不再荒诞不经,让回复更接地气、更有人味。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