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蒙古族短调民歌东西部之差异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蒙古族以能歌善舞著称,其中短调民歌丰富多彩,优美动听,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形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导致了东西部蒙古族人民的生产方式、文化习俗、语言的明显差异,但同时也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短调民歌。东部的科尔沁民歌与西部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都具有蒙古族短调民歌共同的基本特征:结构短小工整、节奏鲜明、曲调易唱易记,但也分别具有不同的旋律、节奏特征、歌曲内涵及演唱形式,丰富了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民歌 短调 科尔沁 鄂尔多斯
  蒙古族短调民歌丰富多彩,是蒙古族文化与艺术的集中体现。短调民歌使用民族五声调式音阶,并以羽调式居多,与欧洲音乐理论中的“小调”色彩相同,羽调式表现了优美、柔和、忧伤的情绪,使用了徵调式、商调式。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式结构工整,由上下两个乐句或对称的四乐句构成。常使用二拍子或四拍子,旋律优美抒情,节奏整齐、鲜明,规律性强,给人以纯朴、自然、真诚的音乐听觉印象。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蒙古狭长的地理环境,以及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蒙古语截然不同的方言,也形成了东西部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蒙古族短调民歌也同样展现了地域的鲜明个性,大致分为巴尔虎、科尔沁、察哈尔、鄂尔多斯、阿拉善和乌拉特等六个风格色彩区。这些地区的短调民歌有着蒙古族民歌所具有的共性化特征:结构短小工整、节奏鲜明、曲调易唱易记,但在音乐形态、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个性化的地域差异。相隔较远的科尔沁色彩区与鄂尔多斯色彩区的个性差异尤为突出。
  科尔沁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包括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的一部分。这个地区蒙汗民族杂居,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这里的蒙古族逐渐放弃了畜牧业,现以农业或半农半牧为生。语言方面在蒙语口语里也参杂了很多汉语的语音。这里的蒙古族性格朴素、内敛、不拘小节。
  鄂尔多斯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是蒙古族古老的文化和风俗礼仪保存的比较完善的地方。从盛大隆重的鄂尔多斯婚礼特有的仪式程序就可了解蒙古族古老的风俗和情趣。鄂尔多斯蒙古族性格豪爽、奔放、活泼开朗,蒙语口语较纯正标准,主要以畜牧业为生。
  由于科尔沁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的社会生产方式、乡土文化、风俗礼仪以及方言的不同,逐渐产生了风格各异的短调民歌,形成两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色彩区。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教育界关注,近年来关于蒙古族短调民歌,国内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但关于东西部短调民歌之间的对比讨论相对较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旋律特征
  科尔沁短调民歌中大多是叙事歌曲,主要使用连续性级进的旋法,旋律线较平缓悠长。歌曲旋律多用由纯一度的同音反复及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的级进手法,纯四度的小跳变成了这些歌曲中较大的起伏点。例如:《云亮》为徵调式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旋律运用了级进的手法,第二乐句为第一乐句稍加改动的反复,第三乐句中连续两个纯四度将音乐推向高潮,第四乐句又以平稳进行结束乐曲。旋律线延绵流畅,气息宽阔、感情深沉、加上简单质朴的歌词,抒情中略带伤感的情味,诉说着为蒙古族姑娘云亮对封建婚姻的不满与深深的思乡之情。
  鄂尔多斯民歌调性明朗,旋律起伏较大,四、五度跳进比比皆是,甚至六、七、八、九度远距离跳进现象十分常见,加以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格调,表现了热烈、奔放的情调。例如:鄂尔多斯民歌《闹门达赖》中使用的小七度和九度,使歌曲朝气蓬勃,给人以随着音乐舞动起来的冲动。《圆顶帽子》的旋律进行中跳动性也很突出,连续下行的大六度跳进赋予歌曲激情与活力,成为本歌曲最耀眼的特色。然而,起伏跌宕的旋律线也形成了鄂尔多斯民歌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
  二、节奏特征
  科尔沁短调民歌节奏舒展自然,没有太多复杂华丽的修饰,加上质朴的歌词体现了科尔沁蒙古族人民率直、坦荡的性格。叙事歌曲速度一般为稍慢或中速。例如:《嘎达梅林》,歌曲速度每分钟大约在69 ~ 84拍数之间,类似于Andantino(小行板)。节奏非常简洁,基本上一拍一音,旋律深沉悠远,歌词意味深长,讲述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了蒙古族人民的利益抗垦起义,最终英勇牺牲的传奇故事。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具有强烈的舞蹈性,节奏明朗有力,歌词韵律规整,加以轻快的速度,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例如:《圆顶帽子》,是一首青年男女向心爱的人表示爱意的歌曲,速度较快,常伴以众人的应和和蒙古族传统的筷子舞,场面非常热闹。
  鄂尔多斯民歌也并非全是表现欢乐与美好的内容,其中有不少歌曲倾诉着了爱情的背叛,生活的凄苦等。将悲哀、伤感的内容,以活泼的节奏、轻快的曲调表现出来,也成为鄂尔多斯民歌的一大特点,体现了鄂尔多斯蒙古族开朗、乐观、豁达的性格。例如:《黑缎子坎肩》,旋律中连续使用了小切分、附点节奏与前十六分节奏,使得歌曲十分活泼、俏皮,歌曲速度每分钟拍数大约在108 ~ 126之间,类似于AIIegretto(小快板)。歌词大意是:“黑缎子坎肩,是我黑夜为你缝制的,早知你看都不看一眼,可怜我那十个手指头。黄缎子坎肩,是我精心为你缝制,早知你离我而去,不如把它扔了去”。将被爱情背叛、失去恋人的苦闷的心情用轻快的曲调表现出来。
  三、歌曲内涵
  科尔沁短调民歌中叙事歌曲居多,结构简洁,主要由上下两个乐句或对称的四乐句构成,歌词朴素、直白,短则十几段,长则数十段,主题深刻、情节动人。虽然是多次反复同一个旋律,但并不显枯燥乏味,而是将故事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感人肺腑。例如:爱情歌曲《达那巴拉》,讲述了年轻小伙达那巴拉被强行入伍,离开了心爱的姑娘金香,等他再次回到故乡,金香已被迫嫁与他人的爱情故事。也有历史歌曲,歌唱蒙古族历代的英雄,例如:《嘎达梅林》、《陶格图格》等。科尔沁短调民歌语言生动形象,多使用排比、夸张及比喻。例如歌曲《浩吉格日》(蒙语,意思为秃子),使用了夸张、嘲讽的语言,反映出科尔沁蒙古语言的丰富多彩、也表现了科尔沁蒙古人幽默、风趣的性格。   鄂尔多斯是蒙古族古老的习俗礼仪保存得最为完善的地方,因此短调民歌中宴歌居多,尤其婚礼歌曲数不胜数。婚宴开始时有迎亲曲,宾客入席后有祝酒曲,散席时有祝福曲,鄂尔多斯婚礼的每一个进程,每一个步骤,都有歌舞相伴。例如脍炙人口的《送亲歌》、《金杯》、《白音杭盖》等。
  鄂尔多斯宴歌主要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唱出了他们的社会道德准则等,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这些宴歌常用马头琴、蒙古三弦伴奏,不仅为礼仪宴会增光添彩,成为了蒙古族乡俗文化的一大特点,也发挥着传递文化习俗、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然而宴歌是历史的产物,流传至今的宴歌为人们重现着蒙古族古老的风俗礼仪,对历史的考证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四、演唱形式
  科尔沁短调民歌一般为歌手自弹自唱,有时段落间加以白话,使得故事情节津津有味、出神入化。例如《韩秀英》,歌手边拉四胡边演唱,中间白话部分语言幽默风趣,一般会边说边用四胡的弓杆敲打木质的琴筒、敲出有趣的节奏点,使得白话部分听起来也韵味十足。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一般为多人参与形式,歌曲中多使用衬词,一人主唱多人应合、甚至边唱边跳,场面十分热闹。例如《圆顶帽子》,歌曲的前奏形式就以乐器与多人伴唱融合在一起,隨着主唱歌手的登场善于舞蹈的人们自告奋勇上台起舞,有传统的盅碗舞、安黛舞、筷子舞、骑马舞等,最后在大家欢歌热舞中结束音乐。
  五、结语
  蒙古族短调民歌浩如烟海,伴随着民族胜败兴衰的历史全过程,是蒙古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以不衰的生命力历代相传至今,体现了民族音乐不朽的艺术魅力。科尔沁民歌与鄂尔多斯民歌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蒙古族人民的历史、生活、爱情、亲情与乡情。这两个色彩区的短调民歌同属蒙古族音乐文化宝贵的组成部分,占据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们所表现出的鲜明的地域特征,也丰富了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总体风格。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3]李世相.蒙古族短调民歌的基本艺术特征[J].内蒙古艺术,2010,(02).
  [4]姜国平.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旋法浅论[J].中国音乐学,2007,(02).
  [5]萨日娜.近现代科尔沁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渊源[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01).
  [6]宝音.谈蒙古族民歌产生的历史时期与区域分布[J].内蒙古艺术,2005,(02).
  [7]李世相.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旋律风格特征探析[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01).
  [8]孙小奇.简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艺术[J].音乐时空,2012,(06).
  [9]崔玲玲.北元以来蒙古族古代宴飨习俗与宴歌发展轨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其他文献
歌唱是集思维、嗓音、技巧以及表演等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门类。既要求客观上具有优美的嗓音条件以及先天性的音乐协调能力,又需要主观上对音乐有正确的歌唱意识以及较强的认知能力;既要重视结合自身嗓音条件的歌唱方法与技术训练,也要重视声乐作品内在的人文情怀与思想境界。换而言之,在声乐的教学及实践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声音的基础作用,通过歌唱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审美感受培养“内在听觉”并获得歌唱“声音”的概念
期刊
自从看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记忆碎片》后很少见到“烧脑”电影,直到在一次聚会上,遇见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介绍《蝴蝶效应》,这部埃里克·布雷斯执导的科幻惊悚电影,通过时空穿越、记忆重建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世上有后悔药,但,你得付出代价。  很多人拿《蝴蝶效应》与《罗拉快跑》相比,前者是基于一个完美主义的疯狂,后者则具有更多动感与明亮感,这种动感让人联想到《上帝之城》开始经典的快剪镜头,后者不仅仅在节
期刊
摘要:在当今这个传播媒介多样,尤以互联网为重心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开拓创新,寻求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有着传统历史的音乐剧,在当代也突破了在剧场内演出的单一形式,逐步以电影的形式存在并呈现在观众面前,无可厚非,这极大地拓宽了受众群体,它的便利性使更多的观众不用进入剧场,通过网上就可以观看,而这种创新不仅给观众提供了便利,也给音乐剧的创作人员提供了更自由可行的创作空间。  关键词:音乐剧 主题情景
期刊
摘要:本文以伊犁师范学院大学生哈萨克民乐团为例,研究在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中,室内乐演奏者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素质、音乐理论素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团队协同合作素质以及临场应辨的心理素质等,并从强化演奏技能、注重音乐基本能力的培养、田野采风、构建室内乐系统课程、积极创设表演及比赛平台等五个方面探讨培养和提高演奏者综合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民族音乐现代化 室内乐 哈萨克 演奏者 素质  “室内乐(kam
期刊
摘要:歌唱紧张状态一直是高校声乐教学及声乐学习的一个重大阻碍,本文从歌唱紧张状态的表现及影响,从生理、心理、歌唱技巧及舞台经验四个方面分析歌唱紧张状态的原因,结合声乐学习及声乐教学的经验,针对性提出几种解决歌唱紧张状态的途径。  关键词:歌唱紧张状态 生理 心理 歌唱技巧 舞台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物质生活得到解决后,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唱KTV
期刊
摘要:中世纪是指从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时代之前,西方社会长达一千余年的一段历史时期。在这期间,政权更迭,战争频繁,宗教却逐渐统治了欧洲人的精神世界。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中世纪时期,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对宗教的稳固、宣扬以及延伸,都起到了哪些辅助作用。  关键词:中世纪 教会音乐 音乐作用  “中世纪”一词出现于文艺复兴时代。15、16世纪的人文主义者们十分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化,并且认为他们正处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于2014年7月11日-1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本届年会提交发言的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角度的多元化,中国民族器乐的研究也不例外。本文择部分印象深刻的论文从民族器乐创新、民族器乐传承、民族器乐创作与作品、与其他艺术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探析民族器乐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第十八届 年会 民族器乐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于2014年7
期刊
黄玉英,1955年5月出生于江西于都,祖籍江西南康,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国家一级演员,硕导,江西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教育厅体卫艺教委主任,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西省音协常务理事,江西声乐学会副会长,泰中艺术家联合会高级顾问, 1992年毕业于广州星海
期刊
摘要:比才的歌剧《卡门》取材于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著名短篇小说《卡门》(又名《嘉尔曼》),这本小说于1845年发表,塑造了一个更富于悲剧动力的女性叛逆者,可以说看起来并不富于戏剧性和舞台效果。脚本作家梅拉克和阿莱维通过重组对小说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创造出了歌剧史上最出色的脚本之一,并为比才的作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才的同名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1875年3月在巴黎的喜歌剧院首演。小说与歌剧的
期刊
赵寒阳,男,汉族,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1954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深造,曾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王国潼教授。1979年在该院举办的音乐比赛中获两项一等奖, 并被选派随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出访英国、爱尔兰、伊拉克等国举办音乐会。以后曾多次出访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香港、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讲学、演出。1982年本科毕业后即留校任教, 现任中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