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可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又真正体现了多少,又该如何落实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明确何谓“探究性学习”
  有众多的教学理论专著中,专家、学者们对“探究性学习”有诸多的阐释。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广义方面,探究性学习泛指主动探究的学习的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方面,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探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我认为:只有充分理解了“探究性学习”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还课堂于学生,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才能真正的体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的教育观。
  二、明确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价值
  1.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以往的课堂教学,多数为教师讲,学生记,在整个的教学中,学生只是强化性的机械记忆,是一个被动的知识的接受体,老师生怕学生不能掌握,学生又生怕不能记住,其结果是师生都觉得累,对这种模块化的教与学厌烦至极,效果当然不是众多教育者所期望的。现在提出“探究性学习”这一目标,正如久旱逢甘露,老师的教育理念有了一个转变,这种转变就促使教师从备课方式,教学设想等方面去深思、反省,更有利于教师发挥其聪明才智,张扬其个性,逐步形成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也有利于解放教师的思维,激发教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让教师更关注学生,从以往教师的主教变成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语文知识。
   2. 开展“探究性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老师们都知道,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前,在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都较重视统一性、一致性,连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答案都讲究: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特别是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答案与老师讲的不一致时,从不怀疑老师,认为只有老师讲的才是唯一正确的。这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摧残,试想学生的学习方式再不转变,我们何谈培养创新人才,那简直是一句空话。
   现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手脚,开放了学生的思维,课堂生动了、活跃了,老师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没想到学生还有如此大潜能。
   三、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
   1. 巧设情境,营造氛围
   探究性学习也是需要一定环境,讲究氛围的。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氛围对人确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要开展探究性学习,我们就应该为学生创造适当情境,营造一定氛围。
   2. 巧提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教学毕竟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问题必然成为师生互动的纽带,问题必然成为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都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看到班级学生的整体,也要看到不同的学生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问的提出时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因素。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只有让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全体学生的反映,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地开展与此下去,否则,就有可能成为师生某一方面的一相情愿,而不能真正出现师生互动、探究学习活跃生动的场面,也就无所谓探究性学习了。
   3. 走近生活,还语文本色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倡导“绿色语文”,在他的语文教学观中也提到语文的探究性学习问题,他认为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走近生活,还语文本色。也有教育专家提出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化的观点。我很赞同这些观点,尤其是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你不走近生活,那你能具体探究到些什么呢?
   目前,语文课改搞得轰轰烈烈,也颇有效果,但仍有部分教师固守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不愿走出课堂。我认为这样的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局限性,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才能让生活更贴近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实现探索性的语文学习。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真正实现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除了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外,还要更多的把教学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把语文教学的课堂加以延展,让之更贴近生活,也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课程教学意识,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也才能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目标,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
  (仁寿县珠嘉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NYP “教学工厂”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以“项目课题”为导向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多元技巧的人才。对我国高职财会专业教学的启示是:大力加强教学环境建设;精心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调管理制度建设。  关键词:教学工厂;高职会计专业;启示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能真正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任务。数学能力包括数学观察能力、数学记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等,而最重要的是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利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思维;数学;过程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重要得多。经验的获得,必须由学生通过实践,自己感悟——内化。数学课程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真正意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注重教师如何“教”。郭沫若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手
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所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呢?  一、 培养音乐节奏感要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学生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必须抓住学生的直接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倾向。学生最感兴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
<正> 存款备付金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监控指标》第五条规定,备付金率不得低于5-7%。之所以这样规定,其目的是监控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和在中央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英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英语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专科的英语教育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有运用英语获取和交流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专科学校的学生大都处于青少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正在形成自我的判定,还有世界观、价值观都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这个阶段是我们教育的黄金阶段。英语教育同样地承担着对
80年代初以来,越南实行了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特别是1992年底1993年初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出台以后,可以说一个以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目前,改革已成为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体育教学,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