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影响

来源 :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在地区经济的作用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基于2003—2017年地市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失业率的影响,检验“资源诅咒”在中国地级市层面是否存在。结果表明: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在资源丰裕地区的地级市,资源丰裕度的提高压制经济增长,但在资源贫乏地区的地级市,两者无显著关系;资源禀赋的提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资源禀赋的提高导致失业率上升,降低地区就业水平。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度;明确产权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教育投入。
  关 键 词:资源诅咒;资源禀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失业率
  DOI:10.16315/j.stm.2020.04.002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志码: A
  Influence of resource endowment on regional economy: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ource curse” hypothesis
  MA Jintao, HU Qiuguang
  (Business School,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advance of the reform, the rol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from 2003 to 20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resource endowment on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nemployment rate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ests whether the “resource curse” exists in China’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resource endowment on economic growth. In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resourcerich regions, the improvement of resource abundance suppresses economic growth, but in resourcepoor region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improvement of resource endowment hinders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increase of resource endowment leads to the rise of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decrease of regional employment level.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romo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duce the dependence on original resources; clear property rights, reduc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market; promoting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basic education.
  Keywords:resource curse; resource endowment;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unemployment rate
  
  中國经济发展正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多数资源型城市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普遍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这就容易联想到“资源诅咒”假说。与此同时,大量研究都论证了“资源诅咒”在我国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但学术界对此颇有争议,许多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自然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福音”。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基于“资源诅咒”假说,探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资源禀赋在经济具体方面的作用,包括是否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就业水平等,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禀赋的作用。
  1 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于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的分歧较大,大量研究发现“资源诅咒”在跨国层面和国内层面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不少研究认为可以通过选择有效路径来规避,但也有研究对“资源诅咒”假说提出质疑。   Auty[1]提出“资源诅咒”的概念,即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丰富的资源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产生限制作用,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此后,国外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对 “资源诅咒”假说表示支持[2-6]。徐康宁等 [7-8]引入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指标来验证 “资源诅咒”,邓明等[9]、胡援成等[10]、邵帅等[11]、丁从明等[12]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剖析,证明了“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成立的客观性及区域性。一些学者对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邵帅等[13]验证了两者倒U型关系存在,董利红等 [14]和万建香等 [15]指出“资源诅咒”在人力资本、制度质量、技术创新、社会资本等方面的条件存在性。
  Richard等[16]、陈运平等[17]、郑义等[18]承认“资源诅咒”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可以通过选择有效路径来规避。对于任何国家或者地区来说,只要能合理利用好人力资本、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贯彻落实,就能够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
  当然,学界也不乏持不同观点的研究。Sambit [19]、Tomas等[20]、Nyakundi等 [21]学者都对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提出质疑。在国内,许多学者也持反对意见[22-24]。姚毓春等[25]利用1992—2011年的省际层面面板数据,证实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方颖等[26]认为当以人均概念衡量资源丰裕度时,“资源诅咒”并不存在于中国城市层面。王保乾等[27]对中国煤炭城市“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检验,也得出相似结论。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进一步分析资源禀赋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梁斌等[28]指出丰裕的资源禀赋提高了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降低了第三产业的比重,胡尧等[29]虽然认为在地级市层面,丰裕的资源禀赋并未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资源依赖显著恶化了收入等福利水平。陈耀等[30]证实我国存在能源资源型的“资源诅咒”现象并指出在资源丰裕地区,产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受阻。
  综上所述,学界对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尚存在争议,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探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资源禀赋在经济具体方面的作用,包括是否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就业水平等,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禀赋的作用。本研究的创新主要在以下2点 :关于“资源诅咒”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经济增长方面,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将产业结构和失业率纳入“资源诅咒”的研究框架中,从经济增长数量、产业结构转换和宏观经济运行3方面,更充分地分析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03—2017年中国24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共计样本数3 660个,较现有研究,样本范围更广,数量更充足,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禀赋与地区经济间的关系。
  2 研究设计与指标选取
  2.1 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的指标,规避我国省际或城市之间资源交易数据缺失的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到资源储量的局限性,并且为客观地反映资源禀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将学术界公认的影响经济发展效率的因素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于回归模型中,包括工业发展水平、市场化、外资利用情况、政府投资、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等[31]。地级市数据比省级数据丰富,资源禀赋相对集中,经济条件同质性较高,作为实验对象更具有说服力,因此本文选择2003—2017年的地级市数据,并在全国293个地级市中,剔除新增的三沙市、吐鲁番市、昌都市等17个地级市和数据缺失较为严重的32个地级市,最终剩余城市244个。模型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7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通过查询各省份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局等方式补全,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2.2 指標选取与说明
  2.2.1 解释变量
  本文特指资源禀赋为自然资源禀赋,指某地区自然资源的丰裕度。考虑到城市之间的资源交易数量的缺失和度量指标的准确性、逻辑性,本文以 “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min)[32]来表示。
  2.2.2 被解释变量
  为准确、客观地表现地区经济增长趋势和人民生活水平并避免过度异常波动的影响,本文被解释变量的指标选择如下:
  1)人均实际GDP对数增长率(y)。为避免地区、人口规模因素对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人均实际GDP对数增长率,即相邻2期人均GDP对数之差来反映经济增长。
  2)产业结构(ind)。本文将产业升级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三次产业划分法来划分产业,考虑到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来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
  3)失业率(z)。失业率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城镇失业人员数占城镇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总和的比重来反映地区就业水平。
  2.2.3 控制变量
  根据前述研究思路并参考文献总结[33],该模型其他控制变量的度量指标如下所示:
  1)工业化水平(md)。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拥有完整、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在未来,工业化仍是国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代表工业化水平。
  2)市场化水平(mar)。市场化改革是一种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变迁促进资本与劳动力流动,并推动科技进步,在资源丰裕地区,生产要素向资源产业倾斜,可能抑制私营与个体经济,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将市场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用个体和私营从业人员与单位从业人员的比例来表示。
  3)政府投资(inv)。固定资产投资既形成生产需求又提高生产能力,在建造和购置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国民经济不断更新技术装备,推动第二、三 产业产出的增加,从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4)外资利用情况 (fdi)。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通过资本和技术的引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分工。为了避免过度异常波动,本文采用实际使用外资的对数来表示对外开放程度。
  5)教育投入(edu)。教育投入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本文采用各地区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作为教育投入的度量指标。
  6)科研人才(hum)。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高精尖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文以科研技术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作为衡量指标。
  3 实证检验
  3.1 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要检验资源禀赋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考察资源禀赋对人均实际GDP对数增长率的影响,本文拟建立如下模型:
  yit=α0+β0minit+λ0Xit+uit。(1)
  其中:i表示样本截面单元,t表示年份,因变量y代表人均实际GDP对数增长率,min代表资源禀赋,X为控制变量集合,u为随机误差项。本文先对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拒绝了运用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在F检验中未拒绝原假设,因此,数据的回归宜选择混合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3.1.1 全部地级市数据回归分析
  在分析中依次添加控制变量,以便逐步观察各个控制变量对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关联效应的影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比较弱,这可能由于2个经济变量指标之间会受到宏观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依次加入各变量后,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仍然比较弱。这可能因为资源禀赋在资源丰裕省份和资源贫乏省份的定位存在不同,在资源丰裕省份是内生因素,在资源贫乏省份则是外生因素;因此,本文推测在2个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的作用有所不同。要验证这一猜测,需根据资源丰裕度划分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同一省内的地级市发展路径较为相似,本文以“采掘业从业人员比重是否超过5%”作为划分标准,将省级行政区划分为“资源丰裕地区”和“资源贫乏地区”。滇,晋,冀,辽等省份属于资源丰裕地区,作为实验组,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北部以及东北;其余省级行政区属于资源贫乏地区,作为对照组,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资源丰裕地区的城市,资源禀赋与地区经济增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呈负相关,在资源贫乏地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在资源型地区,资源是内生的生产要素,同时又是稀缺的商品,深刻影响当地的行业分布和产业结构,与当地经济关系紧密;而在非资源型地区,资源是外生的生产要素,在这些地区并不构成相对独立的驱动力。
  对资源丰裕地区各经济变量的影响作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工业化水平和政府投资的回归系数为正,但资源丰裕地区的地级市对各要素的利用率偏低,仍然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外资利用的增加不仅未没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反而起抑制作用,这可能因为资源丰裕的地级市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管理不够完善,市场规则不健全,寻租问题较为严重。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科技创新等会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发现,在资源丰裕地区,科研人才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推测原因如下资源贫乏地区多为东部,人力资本投资多,科研创新水平高,经济增长比较稳定;而资源丰裕地区多为中西部,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加快,但人力资本和科研创新相对薄弱,而且存在人才流出问题,导致两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
  综上所述,在资源丰裕的地级市,资源禀赋的提高抑制地区经济增长,说明“资源诅咒”存在于资源丰裕的地级市。
  3.2 資源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仅对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还不能充分认识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资源丰裕度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拟建立如下模型:
  indit=α1+β1minit+λ1Xit+δit。(2)
  其中:因变量ind代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min代表资源的丰裕程度,X为控制变量集合,δ为随机误差项。对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和F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无论资源丰裕与否,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直接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资源丰裕度的提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认为这与资源产业的主导作用有关,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资源产业的开发,一系列相关产业应运而生,逐步形成现有的产业布局,这种产业布局随着资源产业的繁荣进一步强化,围绕资源开发而产生的产业无法挑战其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源产业逐渐衰落,但其产业布局,也制约了其他产业发展,阻碍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34]。
  观察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资源丰裕地区,政府投资和外资利用与产业结构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对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条件的大规模投资以及对外资的利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资源贫乏地区,教育投入和工业化的推进将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3.3 资源禀赋对失业率的影响
  失业率是反映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本文为更深入地探究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对资源禀赋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回归分析,拟建立如下模型:
  Zit=α2+β2minit+λ2Xit+εit。(3)
  其中:因变量Z代表失业率,min代表资源的丰裕程度,X为控制变量集合,ε为随机误差项。根据Hausman检验和F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无论地区资源丰裕与否,资源禀赋与失业率的正相关关系是显著的,即地区资源丰裕度的提高导致失业率的上升,降低地区就业水平,反映“资源诅咒”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结合对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检验,本文认为经济资源过度集中于自然资源产业产生的“挤出效应”是主要原因。自然资源产业已不能继续支撑地区经济增长,但现有的产业布局阻碍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尤其在资源禀赋增加的情况下,资本为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将会继续进入开采资源业,挤出制造业在内的其他部门的投资,导致其萎缩,降低积累人力资本的内在动力,这将深刻影响社会对劳动力和劳动力技能的需求,抑制地区就业水平;此外,教育投入和工业化水平与失业率呈显著负相关,加强教育投入和推进工业化有利于降低失业率,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3—2017年的地级市数据对我国整体及区域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在资源贫乏地区的地级市,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无显著关系,但在资源丰裕地区的地级市,资源禀赋提高抑制当地经济增长,说明“资源诅咒”在地级市层面存在。
  2)资源禀赋的提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地市级层面,自然资源丰裕度提高,不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反而产生阻碍作用。本文认为这与资源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初期形成的产业布局有关,资源产业逐渐衰落,但原有的产业布局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压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资源禀赋的提高降低地区就业水平。无论地区资源丰裕與否,地区资源丰裕的提高将导致失业率的上升,降低地区就业水平。其原因可能是“资源诅咒”的“挤出效应”,自然资源产业的繁荣将挤出制造业等产业部门的经济资源,导致制造业等部门的衰落,也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社会对劳动力和劳动力技能的需求。
  从“资源诅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可知,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的消极影响并不是必然发生的,通过高质量的政府管理、稳定开放的制度环境、科技与人力投资等政策措施,可以弱化甚至抵消 “资源诅咒陷阱”。结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3点建议:
  1)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度。当地企业需转变以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销售的模式,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资源产业的纵深发展,大力发展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等,克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2)明确产权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外资利用情况与法律制度完善性、政策稳定性、寻租和腐败等因素关系紧密,深刻影响当地自然资源的利用。亟待优化现有产权制度,清晰界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尽量避免产权纠纷;同时,减少政府对资源产业的直接干预,促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推进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减少相关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寻租腐败行为。
  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教育投入。资源丰裕地区政府需利用资源产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节约交易成本,形成集聚优势,以此为资源产业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加大基础教育方面投入,增加教师待遇福利,引入高等教育人才,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AUTY R M.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resource economie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M].New York: Routledge,1993:1.
  [2] JAMES A,ADALAND D.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U.S. Counties[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11,33(2):440.
  [3] ALEXANDER G J,ROBERT G J.Do resource dependent regions grow slower than they should?[J].Economics Letters,2011,(111):194.
  [4] CRISTINA B,MASAAKI H,RAJU J S.Oil and civil conflict:can public spending have a mitigation effect?[J].World Development,2016,78:1.
  [5] KIM D G,HA J K,HWANG C J,et al.Is onestage posterior corpectomy more favorable compared to decompression with fusion to control thoracic cord compression by metastasis?[J].Clinical spine surgery,2015,54(7):2019.
  [6] LARA C,NATHALIE F.Natural resources:a curse on education spending?[J].Energy Policy,2016,92:394.
  [7] 徐康宁,邵军.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2006(11):38.
  [8]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78
  [9] 邓明,魏后凯.自然资源禀赋与中国地方政府行为[J].经济学动态,2016(1):15.   [10]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4):15.
  [11] 邵帅,齐中英.自然资源开发、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一个对“资源诅咒”的机理解释及实证检验[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4):3.
  [12] 丁从明,马鹏飞,廖舒娅.资源诅咒及其微观机理的计量检验:基于CFPS数据的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8):138.
  [13] 邵帅,范美婷,杨莉莉.资源产业依赖如何影响经济发展效率?:有条件资源诅咒假说的检验及解释[J].管理世界,2013(2):32.
  [14] 董利红,严太华.制度质量、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与“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机理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6,30(4):18.
  [15] 万建香,汪寿阳.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否打破“资源诅咒”:基于面板门槛效应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6,51(12):76.
  [16] RICHARD A D,MATTHEW N G.Natural resource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quality in Africa:is there a resource curse?[J].Resources Policy,2018,59:1.
  [17] 陳运平,何珏,钟成林.“福音”还是“诅咒”: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8(11):139.
  [18] 郑义,秦炳涛.政治制度、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来自全球85个主要国家的经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6(4):66.
  [19] SAMBIT B.Do natural resource revenues hinder financial development?the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J].World Development,2014,57.
  [20] TOMAS H,ROMAN H,AYAZ Z.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a metaAnalysis[J].World Development,2016(88):134.
  [21] NYAKUNDI M M,RICHARD S G.Resource curse?the case of Kern County[J].Resources Policy,2018,59.
  [22] 张贡生,李伯德.驳资源诅咒论[J].经济问题,2010(3):19.
  [23] 靖学青.自然资源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资源诅咒”假说的反证[J].经济问题,2012(3):4.
  [24] 崔学锋.“资源诅咒”论不成立[J].经济问题探索,2013(5):27.
  [25] 姚毓春,范欣,张舒婷.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4(7):172.
  [26] 方颖,纪衎,赵扬.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J].世界经济,2011,34(4):144.
  [27] 王保乾,李靖雅.中国煤炭城市“资源诅咒”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35(10):121.
  [28] 梁斌,姜涛.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基于DSGE模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6(4):24.
  [29] 胡尧,严太华.资源依赖:增长诅咒还是贫困陷阱?[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4):137.
  [30] 陈耀,陈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管理,2012,34(2):30.
  [31] 韩淑娟.资源禀赋对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7):52.
  [32] MORAKINYO O A,KAYODE A O,JOHN E E,et al.Oil booms, bank productivity and natural resource curse in finance[J].Economics Letters,2020,186.
  [33] 薛雅伟,张在旭,李宏勋,等.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8):25.
  [34] 刘云.中国存在资源诅咒吗:自然资源禀赋对进出口、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的影响[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5:1.
  [编辑:厉艳飞]
  
  收稿日期: 2020-05-0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ZD00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重大扶持项目(19XXJC02ZD)
  作者简介: 马劲韬(1998—),男,硕士研究生;
  胡求光(1968—),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对山西综改计划的顺利实施、发展山西新经济、推动山西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完善和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系统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应用系统功能一结构成对模块化分析方法,对山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和揭示该系统存在的系统问题及其功能一结构属性,进而精准、全面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
期刊
摘要:数据在不断资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徘徊在法秩序边缘的产物——“数字遗产”便是通信秘密与人格权博弈中衍生的焦点。較之于“传统遗产”,“数字遗产”具有虚拟性、期限性、占有双重性等特征。“通信、社交账户”作为重要的数字遗产,是网络实体的显性代码,承载了个人隐私、用户财产与人格等多重属性,故此,对于其背后继承问题的探讨更需要审慎把握。文章试图通过社交媒体的服务协议及隐私协议的分析来探讨当下通信、社交
期刊
摘要:目前对游戏装备、游戏币等为代表的网络游戏虚拟物的性质认定仍久争不决,主要体现为财物说和系统数据说,而非法获取该类虚拟物的相关刑事案件处理结果也尚不统一,罪名认定分歧主要表现为盗窃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从根本上来说,网络游戏虚拟物的本质并非财物,而是游戏玩家与游戏运营商缔结的服务合同项下为合同完全履行所必备之“工具”,是游戏开发者以二进制01串进行的编码,以电磁记录的方式存在,本质上
期刊
摘 要:感恩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选取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团队成员交换为调节变量,通过构建两阶段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员工感恩与团队创造力的跨层次关系。基于381份企业员工有效问卷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感恩对知识共享、团队创造力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感恩对团队创造力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团队成员交换正向调节员工感恩与知识共享之间、知识共享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摘 要:以2010—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通过构建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采用重新抽样自助法检验表明:分析师关注能够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于公司价值具有促进作用;分析师关注在产权性质的调节下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中介影响公司价值。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分析师关注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构建完善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仅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经济发展的潜在驱动力。调整和规范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是稳定技术成果的价值,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技术带来的创新突破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而如何固定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福利则是规范构建的目标。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原则,调整民事主体行为模式,分配民事权益和利益,构建稳定有序的行为秩序作为
期刊
摘 要:基因编辑时代,人格尊严遭遇到了来自于基因科技的巨大威胁与挑战,引发了诸多伦理风险、技术风险以及法律风险。人类基因胚胎技术一旦被滥用,将可能对人格尊严、意志自由、平等存在、公正追求、安全目标等法律价值与道德理念产生挑战。剖析基因编辑可能造成的多维风险,指出其伦理争议与立法体系缺位,可以厘清其蕴含的责任追究与权利救济等法律问题。基因编辑立法应以人的主体性、价值性与尊严诉求为基准价值。《中华人
期刊
摘 要:我国首例“图解电影”案中关于合理使用的认定分歧源于对《著作权法》第22条第2项的不同解释。该案一审观点认为在引用的“适当”性和对作品的“介绍、评论或者说明”之间,后者具有决定性功能。而二审法院认为“适当”性和对作品的“介绍、评论或者说明”不存在功能上优劣性。一审法院的“介绍、评论或者说明”功能决定论将引发合理使用规则的失灵。一审裁判观点是开放式合理使用立场的反映,受到美国合理使用制度的影
期刊
摘 要:反向支付协议客观上具有维持药品价格超竞争水平的效果,极易构成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横向垄断协议。我国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原则不明确,援引至反向支付协议反垄断规制时存在重大分歧,而反向支付协议的特殊性使该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比较法视野下,欧盟混合分析方法侧重于审查价值转移的合理性,其假定前提因未考虑基础专利的强阻碍作用而存有瑕疵。美国合理原则将专利诉讼的可能结果和反向支付的必要性作为考量因素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利侵权现象频发,群体性、反复性、恶意性侵权屡禁不止。传统的互联网侵权治理采“平台中心主义”模式,电商平台承担了制止侵权的大量义务、实践证明,该种模式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加重了电商平台的责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浙江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多方联动的治理模式,分别从治理依据、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革新,治理效果较为明显。在借鉴浙江省治理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做法的基础上,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