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长阳宏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集团)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三峡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电解锰生产商,“十二五”期间电解锰生产量将达到39万吨,跃居全球第一。
宏信集团前身为长阳古城锰矿。对于集团创始人李四连来说,自1999年创办以来,从单纯锰矿开采的小型企业,一步步发展成为集新技术、新产品研究、试验、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近十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团,有着不为人知的酸辛。
正如长阳县龙舟坪镇党委书记田玉宇所言,宏信集团能够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李四连的执着和胆识。想当年,在长阳这座深山里面,很多人都不知道“锰”为何物,更不会有人想到去开采赚钱,而李四连却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责任民企 环保先行
宏信集团成立后所辖子公司及机构有:长阳古城锰业有限责任公司、长阳蒙特锰业有限责任公司、阳新连永锰业有限公司、嘉鱼高强锰业有限公司、湖南永州鑫城锰业有限公司、乌克兰UHU锰业有限公司、赞比亚宏信福鑫投资有限公司、长阳福利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湘潭宏信投资有限公司等。
宏信集团的发展壮大,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曾在2003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在考察长阳锰业时就指出,这个项目非常好,能有效帮助贫困地区财政脱贫、帮助农民致富,必将成长为长阳县域经济的支柱。
集团董事长李四连不负众望,2011年圆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上缴税金近亿元。同时,李四连也一直向记者强调,集团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集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减少了矿区水土流失,改善了矿区居民的人居环境。
中国电解锰工业的技术进步首先表现在节能降耗方面。长阳宏信集团率先采用了节电断流装置、RPP电解槽,集团部分企业直流电耗已降到5800 kW·h/t左右,二氧化硒用量也由2.5kg/t降到1.5kg/t,最低达到1.35 kg/t;另外,由于率先采用了先进的高压鼓膜压滤机,废渣中含水量已由30-35%降低到23-25%左右,对于周边环境安全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公司电解金属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4年8月2日获湖北省宜昌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宜市环审[2004]096号),2007年11月22日通过宜昌市环境保护局“三同时”竣工验收(宜市环验[2007]57号),并于2007年12月31日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环许字第07012号)。
“宏信集团在环保上已经投入了4000多万元,子公司蒙特锰业为确保尾矿库环境安全,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浆砌块石重力坝、排洪系统、环保处理系统组成的尾矿库工程,对外实现了零排放,是全国同行中环保投资比例最大的工厂。”宏信集团总经理刘杰对记者表示。
我国的电解锰工业主要以碳酸锰为原料,每提取1吨金属锰将产生7-9吨的碳酸锰渣,目前我国碳酸锰渣年排放量超过200万吨。长期以来,对锰渣的处理均没有找到综合有效的途径,基本上采用堆积或填埋的方式,由此占用的土地资源逐年增加,污染地下水源,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当地环境。
2010年5月,本着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解决锰渣问题,宏信集团与国内一家科研机构合作,成立湖北长阳宏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矿物废渣综合开发利用,建设15万吨/年废渣综合分选生产线及12万吨/年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免烧砖生产线。该项目将实现年销售收入4200万元,利税1200万元,可减少15万吨/年的排渣量,相当于消化利用一家年产2.5万吨金属锰厂家的废渣。既可以回收获取高品位的锰矿,又可以实现尾矿(渣)的零排放,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爱心民企 热衷公益
10多年来,宏信集团坚持回报社会,情牵扶贫事业,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自觉地融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积极支持教育、慈善、社会公益事业、反哺农业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快长阳脱贫致富进程,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塑造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2008年,成立长阳宏信扶贫助学促进会,每年捐资100万元,定期定批给予长阳贫困学生资助。迄今为止,受资助的学生达千余名。
2008年5月19日,宏信集团向汶川灾区捐款200万元,是宜昌市境内民营企业中最大的一笔捐款,此举也受到了锰业同行及宜昌地区等各方面的高度认同。
2009年,省宣传部、人事厅、扶贫办联合授予宏信集团“湖北省十大扶贫突出贡献企业”奖。
海外市场 抢占资源
为获取富矿资源,宏信集团迈出跨国战略步伐。用资源来改变目前中国电解锰行业的格局,用海外发展提升宏信集团的地位和实力,抢占电解锰的国际市场份额。
自2007年起,集团董事长李四连开始对乌克兰进行商务考察和沟通。经过3年的努力,宏信集团于2010年9月在乌克兰成立乌克兰宏信有限公司,并获国家商务部批准。由此,宏信集团揭开了土家长阳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序幕,实现了长阳境外投资史上的零突破。这意味着宏信集团在乌克兰获得一座5亿吨优质碳酸锰矿山的采矿权。集团计划在当地用5年时间建成500万吨锰矿开采能力、20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规模。
对此,宏信集团总经理刘杰表示,集团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主要是为了抢占国外资源,到“十二五”期间,将达到39万吨的电解锰生产量,占全球40%的份额,把国内锰业做大、做强是宏信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
宏信集团前身为长阳古城锰矿。对于集团创始人李四连来说,自1999年创办以来,从单纯锰矿开采的小型企业,一步步发展成为集新技术、新产品研究、试验、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近十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团,有着不为人知的酸辛。
正如长阳县龙舟坪镇党委书记田玉宇所言,宏信集团能够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李四连的执着和胆识。想当年,在长阳这座深山里面,很多人都不知道“锰”为何物,更不会有人想到去开采赚钱,而李四连却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责任民企 环保先行
宏信集团成立后所辖子公司及机构有:长阳古城锰业有限责任公司、长阳蒙特锰业有限责任公司、阳新连永锰业有限公司、嘉鱼高强锰业有限公司、湖南永州鑫城锰业有限公司、乌克兰UHU锰业有限公司、赞比亚宏信福鑫投资有限公司、长阳福利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湘潭宏信投资有限公司等。
宏信集团的发展壮大,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曾在2003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在考察长阳锰业时就指出,这个项目非常好,能有效帮助贫困地区财政脱贫、帮助农民致富,必将成长为长阳县域经济的支柱。
集团董事长李四连不负众望,2011年圆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上缴税金近亿元。同时,李四连也一直向记者强调,集团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集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减少了矿区水土流失,改善了矿区居民的人居环境。
中国电解锰工业的技术进步首先表现在节能降耗方面。长阳宏信集团率先采用了节电断流装置、RPP电解槽,集团部分企业直流电耗已降到5800 kW·h/t左右,二氧化硒用量也由2.5kg/t降到1.5kg/t,最低达到1.35 kg/t;另外,由于率先采用了先进的高压鼓膜压滤机,废渣中含水量已由30-35%降低到23-25%左右,对于周边环境安全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公司电解金属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4年8月2日获湖北省宜昌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宜市环审[2004]096号),2007年11月22日通过宜昌市环境保护局“三同时”竣工验收(宜市环验[2007]57号),并于2007年12月31日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环许字第07012号)。
“宏信集团在环保上已经投入了4000多万元,子公司蒙特锰业为确保尾矿库环境安全,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浆砌块石重力坝、排洪系统、环保处理系统组成的尾矿库工程,对外实现了零排放,是全国同行中环保投资比例最大的工厂。”宏信集团总经理刘杰对记者表示。
我国的电解锰工业主要以碳酸锰为原料,每提取1吨金属锰将产生7-9吨的碳酸锰渣,目前我国碳酸锰渣年排放量超过200万吨。长期以来,对锰渣的处理均没有找到综合有效的途径,基本上采用堆积或填埋的方式,由此占用的土地资源逐年增加,污染地下水源,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当地环境。
2010年5月,本着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解决锰渣问题,宏信集团与国内一家科研机构合作,成立湖北长阳宏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矿物废渣综合开发利用,建设15万吨/年废渣综合分选生产线及12万吨/年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免烧砖生产线。该项目将实现年销售收入4200万元,利税1200万元,可减少15万吨/年的排渣量,相当于消化利用一家年产2.5万吨金属锰厂家的废渣。既可以回收获取高品位的锰矿,又可以实现尾矿(渣)的零排放,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爱心民企 热衷公益
10多年来,宏信集团坚持回报社会,情牵扶贫事业,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自觉地融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积极支持教育、慈善、社会公益事业、反哺农业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快长阳脱贫致富进程,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塑造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2008年,成立长阳宏信扶贫助学促进会,每年捐资100万元,定期定批给予长阳贫困学生资助。迄今为止,受资助的学生达千余名。
2008年5月19日,宏信集团向汶川灾区捐款200万元,是宜昌市境内民营企业中最大的一笔捐款,此举也受到了锰业同行及宜昌地区等各方面的高度认同。
2009年,省宣传部、人事厅、扶贫办联合授予宏信集团“湖北省十大扶贫突出贡献企业”奖。
海外市场 抢占资源
为获取富矿资源,宏信集团迈出跨国战略步伐。用资源来改变目前中国电解锰行业的格局,用海外发展提升宏信集团的地位和实力,抢占电解锰的国际市场份额。
自2007年起,集团董事长李四连开始对乌克兰进行商务考察和沟通。经过3年的努力,宏信集团于2010年9月在乌克兰成立乌克兰宏信有限公司,并获国家商务部批准。由此,宏信集团揭开了土家长阳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序幕,实现了长阳境外投资史上的零突破。这意味着宏信集团在乌克兰获得一座5亿吨优质碳酸锰矿山的采矿权。集团计划在当地用5年时间建成500万吨锰矿开采能力、20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规模。
对此,宏信集团总经理刘杰表示,集团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主要是为了抢占国外资源,到“十二五”期间,将达到39万吨的电解锰生产量,占全球40%的份额,把国内锰业做大、做强是宏信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