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汶高速公路K25堆积体治理设计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987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都汶高速公路K25右侧堆积体的地质概况、特征、形成和变形破坏机理分析,对该堆积体进行了天然和开挖后的稳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路线通过该段堆积体的挖方边坡的桩板墙进行了治理(优化)设计。
  【关键词】都汶路;堆积体;稳定性;设计
  
  1. 概述
  
  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是四川通往西藏和大西北的重要交通干线,也是通往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旅游黄金干线,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目标和促进阿坝州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K25堆积体位于都汶路K25+660-K25+858段右侧(图1),堆积体岩性为碎块石质土,多呈松散状,据地质调查和勘探,场区在自然状态下不良地质现象为局部段崩坡积松散堆积体表层的崩滑及岩石的崩塌。拟建公路中线位于堆积体前缘,路面设计标高为884.0~884.59米,路基以左填右挖的形式通过,右侧最大开挖深度达10.5米,路堑开挖后,易发生沿土石界面及土体内部的滑动破坏,为了保证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设计采用路堑桩板墙加固。由于该段路线长度较长,为了保证坡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经济,有必要对该堆积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治理加固设计。
  


  
  2. 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场区地貌上属构造剥蚀中高山,微地貌属中高山斜坡坡麓,与岷江河岸(Ⅰ~Ⅱ级阶地)相接。山脊脊岭走向近南北向,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呈陡坡高坎状,大致为:坡体上部呈陡坎状,坡度70°以上,坎高大于15 米;坡体中部坡度45~60°;坡体下部坡度30~45°;坡前为简易公路穿越;再前为岷江河岸(由北向南流淌)。岸坡坡度在45~60°之间,最大岸高6 米左右。边坡坡向240~245°,与拟建公路走向(330~333°)近正交。岷江河谷标高874~875 米,坡底简易公路标高882~884 米,斜坡坡顶标高约950 米,陡坎坎顶标高大于1010 米;相对高差大于140 米(平距仅120 米,总体坡度大于45°)。
  2.2 地层岩性。据地面地质调查及钻孔揭露,场区地层为三大类(图2):第一大类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c+dl4)、冲洪积层(Qc+dl4);第二大类为第四系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c+dlp);第三大类为震旦系晋宁~澄江期花岗闪长岩(γδ22)。
  2.3 地质构造与地震。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地质勘察资料,场区构造上属映秀断裂之北西盘,基底岩层为震旦系晋宁~澄江期花岗闪长岩夹辉绿岩脉、闪长岩脉及花岗岩脉,出露于斜坡上部及上游简易公路右侧形成陡崖。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厚度随地形变化大,最大19.8 米未揭穿。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表水。该工点拟建线路范围无地表水体;线路左侧15~25 米外为岷江,岷江河谷呈“U”型,属常年性流水,河水水位及水量随季节及降雨量变化大,同时受上游映秀电站蓄排水控制变化较大。
  2.4.2 地下水。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钻孔揭露,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卵(漂)石层中,其次赋存于冰水堆积卵(漂)石层中;受大气降水及上游同层地下水入渗补给,并与岷江呈互补排泄关系;地下水位随岷江水位变化而变化。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揭示明显地下水。
  
  3. 堆积体结构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
  
  边坡上部为花岗闪长岩岩质陡崖,岩体裂隙较发育,主要有三组:(1):140~165°∠50~80°,间距0.5~3 米,微张,岩脉往往沿该组裂隙充填,脉宽3~6米;(2):245~280°∠70~80°,间距0.5~5 米,微张,该组裂隙形成顺河陡崖;(3):30~40°∠65~75°,间距1~5 米。另外30~60°∠25~40°流层理也较发育。后缘基岩陡壁部位发育有一条冲沟,冲沟走向与边坡坡向一致。边坡中下部发育有一崩滑堆积体,呈锥形,最长处63 米,前缘最宽处38米;其后缘20 米为一较顺直的“U”形沟槽,宽约8~10 米,深约5~8 米,近似沿坡向往坡上延伸较远;沟槽侧壁基岩裸露或浅埋,沟底为崩坡积碎(块)石质(夹)土。崩滑堆积体岩性为碎块石质(夹)土夹角砾组成,多呈松散状。该部位边坡自然坡度约40~45°。
  据勘探资料,结合现场调查,边坡前缘坡脚部位分布有一厚度约1~2.5m、河流冲积形成的粉沙、细纱层,沙层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手捏呈湿滑状。该沙层在边坡坡脚部位分布极为不均,局部地段甚至呈尖灭趋势(图3)。
  


  受边坡后缘基岩发育有三组主要结构面的影响,该三组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块状。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受降雨、风化、冻融等因素的影响,上述结构面强度逐渐降低,被其切割的岩块也因此逐渐变得松动,进而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崩塌、坠落,最后堆积在边坡中下部坡形较缓部位,形成碎块石堆积体。同时,因岩脉抗风化能力弱于围岩,且走向与坡向较一致,加上地形坡度大,故沿岩脉往往形成冲沟(边坡崩滑体上部冲沟的形成即为明证),便于地表水的汇集及崩坡积碎块石堆积,堆积到极限平衡时在汇水浸泡软化及重力作用下,沿沟向坡下位移便形成上述的崩滑堆积体,覆盖于边坡下部的河流冲击物及冰水堆积物之上。从现有坡体的结构特征上看,该滑坡主要由两期规模较大的滑动形成,一期规模较大,二期规模较小,其滑塌的物质主要为颗粒较细的角砾和粘土。值得注意的是,边坡前缘坡脚部位发育有一层河流相的粉沙、细沙层。该沙层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的特性,且力学强度差,因此上覆崩滑堆积体在沙层压缩变形的条件下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和可能。
  
  4. 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4.1 定性评价。堆积体边坡在自然状态下,整体表现为稳定状态,但存在局部松散碎(块)石土、角砾土的崩滑破坏。路堑边坡开挖后,将会在开挖坡脚以及开挖坡面位置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同时在开挖坡面的中上部将会出现较大的拉应力区,使得岩土体处于双向受拉的状态,开挖坡面部位的变形以水平剪出变形为主,而在堆积体的中部则以竖向下滑变形为主。极易在堆积体开挖坡脚及坡面处发生剪出破坏。同时,由于坡面平均横坡大于45度,其上方的裸露的花岗闪长岩在节理、裂隙切割后极易发生随机性崩塌破坏。
  4.2 定量评价。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K值,堆积体稳定性系数计算主要参数选取如下:
   根据规范,堆积体边坡的安全系数(Ks)选取如下:工况1:天然情况,安全系数:Ks≥1.25。工况2:天然+暴雨,安全系数:Ks≥1.2。
  


  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边坡该部位坡体稳定性较差,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稳定性系数1.015),按设计安全系数(1.25)计算时,边坡产生的剩余下滑推力为1054.04KN/m;在暴雨条件下,边坡很有可能产生失稳破坏(稳定系数只有0.954),当按设计安全系数(1.2)计算时,边坡产生的剩余下滑推力为1115.45KN/m。因此必须对边坡进行支护处理,而对于这种量值的剩余下滑推力,普通挡土墙很难满足安全要求,比较适合采用桩板墙进行支护。
  
  5. 堆积体治理设计
  
  5.1 治理总体思路。根据前述分析,坡体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坡体开挖后的在坡体下部的剪出破坏、上方岩体的崩塌破坏,而地表水、地下水、岩体的风化作用、通往景区公路的绿化效果也需考虑。故设计应考虑对坡体开挖后下滑的治理、崩塌落石的治理、地表水、地下水的截排、工程防护后的绿化设计等综合措施(图4)。
  


  5.2 治理设计
  5.2.1 K25+640-K25+858段右侧共设桩40根;桩体在边沟平台以上内侧设预制挡土板,板上设泄水孔,利于坡体内部地下水排出,为了方便挂板和减少坡体的开挖,桩体在此段设计为“T型”(图5)。
  5.2.2 根据计算,桩长9~17米截面尺寸为1.5m×2.0m、桩长19-24米截面尺寸为2.0m×2.5m、桩长25米截面尺寸为2.0m×3.2m,桩中心间距5.5 m。
  5.2.3 桩板墙以上5米处设置高2~3米的SNS被动防护网,防止崩塌落石对公路的危害。
  5.2.4 被动网以上设截水沟,有效拦截坡面水。
  5.2.5 为了减少圬工砌体对环境的影响,在桩前平台和桩顶平台客土种植藤蔓植物。
  


  
  6. 结论
  
  6.1 整个边坡地貌形态,从上至下呈现出陡——稍缓——陡趋势。为边坡后缘被结构面切割行成的块状受降雨、风化、冻融等因素的影响,结构面及岩块强度逐渐降低,进而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崩塌、坠落,最后堆积在边坡中下部坡形较缓部位,形成碎块石堆积体。
  6.2 工程开挖对边坡应力场及变形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开挖后的坡脚和坡面是薄弱部位,易发生此处的剪出破坏。
  6.3 根据计算分析,坡体开挖后,达不到高速公路设计的安全要求。需要采用适当的支挡工程,提高坡体的稳定性。
  6.4 设计采用桩板墙、被动网、截水沟、泄水孔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6.5 该工点现正在进行治理工程的施工,从施工中反映出的信息,治理设计是合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王凌云、黄润秋、刘凤宣等 国道317(213)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沿线边坡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处理措施建议 2005.11
  [1] 公路路基设计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08
  [文章编号] 1619-2737(2008)06-15-105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四川地震灾区南坝装配式公路钢桥的设计、架桥人员的配置和架设过程,制定了使用中维修、保养措施,并通过这次钢桥架设提出了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公路钢桥:地震灾区:架设    南坝大桥位于5.12大地震的重灾区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跨越涪江,是S105线上的重要桥梁,在这次大地震中原使用中的桥梁倒塌,在建中只差桥面铺装就完工的桥梁也未幸免,箱梁塌落,桥墩倾斜。为尽快恢复通车,在河槽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建设单位如何在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保证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理确定;有效控制     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中把工程项目发生费用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就是能熟练、快速、准确地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本人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现将其整理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 熟练;快速;准确;地编制施工图预算;方法    1. 熟悉定额,学会运用定额    认真阅读甚至抄写定额中的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内容,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  一个单位工程中包含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通过某危楼采用预压桩地基加固纠偏实例,介绍了设计,试验施工与相关成果。根据对成果分析,实测倾斜率由原来17.7‰回到0.54‰,表明扶正,以危转安!加固纠偏是成功的。工程施工至今一年半了,期间经受了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波及影响,震后经回瓶访检测,地基稳定、结构体系完好,一直安全正常使用,由此证明:预压桩托换能获得加固纠偏防震双重作用,有实际应用和研究价值。
期刊
【摘 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可采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四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本文介绍了这四种方法的设计思想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公路;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     1. 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
期刊
【摘 要】GPS所使用的坐标系统是WGS-84坐标系统,而我们使用的地图资源大部分都属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西安坐标系。不同的坐标系统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了困难,于是就出现了如何把WGS-84坐标转换到1954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上来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不同坐标系之间存在着平移和旋转的关系,要使手持GPS所测量的数据转换为自己需要的坐标,必须求出两个坐标系(WGS-84和北京54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作者二十年的教学与工程实践经验,针对工程造价学科知识结构,从工程造价的学科特点及覆盖的知识面与工程项目管理相结合,研究本学科的构建体系与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1. 工程造价学科     1.1 工程造价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工程造价学科主要是研究工程价格的确定和工程价格的控制与管理。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经济与管理科学的不断进步而建立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带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克难求进,认真探索,针对1998年和2006年投产运行的二、三水厂扩建工程中存在的进口设备备件不足、技术需更新换代;国产新工艺主体尚好、部分附属配套工艺仍需改进的问题,集思广益、汇聚民智,采用消化吸收法、取而代之法、重点保护法实时进行改进,成效可观,确保了这两个水厂高效优质的特点,促进了水务
期刊
[摘要]本文综述了节水灌溉技术内涵、体系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4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趋势,建议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发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就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一探讨。    1、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
期刊
【摘 要】粉煤灰作为工业副产品,它的综合处理和利用,不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有利于环保,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绿色混凝土。本文从有效利用粉煤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试验测试了含气量为5.5%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4d、7d、14d、21d、28d、60d、90d、180d等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研究了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龄期增长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混凝土早期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