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者》们的酸甜苦辣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片子就类型而言,应该是一部关于舞蹈专业学生的小型纪录片。也有人说像宣传片,我觉得那是在说影像的处理方式,比如基本没什么固定镜头,这和普遍纪录片给人的感觉差别是很大的。在拍摄之初觉得既然拍的是运动,那镜头便也该跟着动起,来让整个影像的感觉更有动感。
  动机倒是很简单,因为有认识这边的朋友,有现成的资源,便加以利用了。入围的时候还是比较开心的,觉得这些活动只要认真、用心去做总是会有回报的。
  因为拍摄对象都是年轻人,还是想突出活力,所以就把颜色做得饱和些,反差明快些,还有就是尽量少拍低调子的画面。拍摄用了不到一天半,第一个半天是下午拍的外景,想这时候大家都能起来而且太阳角度比较低,有利于造型,然后又花了一天在练功房拍了内景和采访。用了套头的18—200mm和一只佳能的24-70mm,因为拍摄时间比较少所以用这样的变焦头效率会很高,至于这两支镜头的调换上还是根据画面的运动幅度来的,比如外景的时候地面有不平的地方,就会用带防抖的18—200mm,但大多数镜头还是24-70mm拍的,因为即使到70端这只镜头的最大光圈也可以达到2.8得到的景深会更浅,主体相对会更加凸显。片尾有一个斯坦尼康的镜头是放在最后拍的,因为对租来的器材不够熟悉,拍了好几条才过,还好当时有考虑到会遇见这种情况,所以放在最后拍,这样拍完虽然浑身完全没力气了,但战斗也结束了。
  针对现在如5DⅡ影像的流行大量浅景深画面的出现,我觉得F1l00这样超35mm的感光元件出现的景深关系是更符合平时观影习惯的,有时候那些网络上的MV、短片一看那极小的景深就能感觉出是5DⅡ拍的,但这样的画面其实并不耐看,而且多了还会让人觉得很矫情,其实是破坏观影感受的。浅景深有突出主体的优势,但是过犹不及,茌应用的时候应注意其分寸的把握。
  在拍摄前参加了培训,得知pp5的风格是宽容度最大,最适合后期调色的,事实证明这样后期余地确实可观。然后手提手柄在低机位拍摄时非常好用,尤其是表现舞蹈,机位低一些会显得演员腿长,所以很多镜头都是提着机器拍的。
  非编系统用的AVID,特技做得不多,最后一个环移镜头把人给抠去了,还做了些眩光。调色则是尽量把色彩的反差调出来,把饱和度提起来,让画面显得更鲜艳。
  全片都是自然光条件下拍的,外景赶上一个晴朗的天气,基本就是找角度,不太顺就好。第二天内暴时出大太阳了,光质很硬,拍一些人物在阳光下的镜头时就往窗户上贴了硫酸纸,让光线柔和下来。在拍之前就设计了很多问题,然后这些问题也都提前跟角色讲过,而拍的时候发现他们在回答时“有备而来”的感觉太重,就像平时看电视采访可能都会觉得有些回答很假,高尚得过头,特别不喜欢这样的东西,所以就一个问题来回问上好几遍,慢慢就把他们没准备的,真实在学校的感受、情况给套出来了,意外是在拍刘畅的采访时,他正好之前参加一个舞团的选拔但落选了,所以说着说着情绪比较激动就哭了起来,这样的辛酸其实正是很多舞者的感受,但后来为了整片一致的调性还是没把这段剪进去,很是遗憾,有机会的话也许可以再尝试换个角度拍这样关于舞者的纪录片。
其他文献
在今年的BIRTV展会上,有个东东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就是台湾鱼头发明的摇臂。我不是对他绑在身上的移动摇臂有兴趣,而是对陆的摇臂体本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期刊
很多图片摄影师都有个习惯:即使非工作状态,也要随身携带台小型相机用于“防身”,随时抓住那些可遇不可求、转瞬即逝的场景。胶片时代,“防身机”是清一色的旁轴;数字时代的前十年,佳能G系列可能是型号和销售数量最庞大的“防身机”家族了。一台G9曾经陪伴笔者整整三年,1200万像素,可拍RAW格式,除了高感光度不可用外,配合RAW格式後期处理软件,几乎可以应对大部分照片拍摄需要——笔者甚至为它准备了一个硕大
期刊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动态影像多屏互动的时代已经来临。當下的新媒体视频(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等)应该是未来影视发展的一大趋势。看看今天周边的人,我们就可以知道人们在PC、手机、PAD、互联网电视等媒介上看视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电视媒体。在PC、PAD等上看视频不再仅是学生、上班族等年轻一代的专属喜好,现在各类人群包括老年人也都喜欢在新媒体设备上观看影视节目。新媒体视频节目已经成为日常大众消费的
期刊
打开苹果电脑,准备写这一期稿子。眼前小巧而灵动的键盘竟已没有往日的欢快,充满着淡淡的哀伤。乔布斯走了,也带走了苹果的灵魂。难以言明为什么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居然能在那么多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都是被他杰出天才而触动的人,他的创新有种不能割舍的魔力,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自在地环游。  他是如此地钟爱生命,以至于他的一生都是在为追求梦想和帮助别人实现梦想而活着,尽管他早已明了生命的无常,他不惜以自己的全部
期刊
业内关于人物专题片创作方式、创作理念的探讨层出不穷,却少有人用国家发展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人物专题片的国际对外交流问题。在喧嚣与浮华的背后,人物专题片在对外交流和外宣领域中树立中华民族形象方面的重要性尚未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  人物专题片兼具艺术美与社会美的特质,是建设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专题片文化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时代活力、国际传播意
期刊
唯一兄弟婚礼电影工作室(下文简称“唯一兄弟”)是国内率先使用FOS 5DMark II拍摄高清婚礼视频的工作室之一。
期刊
谈到非线性编辑系统,做为一个忠实影视爱好者和追随者,我们借此机会和读者朋友分享一下近几年对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个影视人应该都有这样一种习惯,经常在看影视节目时会情不自禁的把注意力转移到节目画面的拍摄剪辑手法上和特技特效的应用上。我们经常拍摄一些视频,尝试用不同的非线编辑系统模仿影视节目里的剪辑手法和特技特效制作出一部部短片。在使用过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里,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它们的操作平台和
期刊
在EDIUS中,除了常规剪辑之外,有时不可避免地会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特效工作,比如蓝屏和绿屏的合成。EDIUS的自带工具已经是早几年前开发的了,遇到某些复杂的抠像工作时,往往无法做进一步的精细控制。不过日本有家叫做ISP的厂商开发了一款强大的色键抠像软件Robusky,而且为EDIUS提供了插件接口。这次我们就来试试这个新的抠像插件。
期刊
为了更精确的从素材序列中反求出相机信息,就非常有必要在场景中去确定好两种动态:相机的动态和物体的动态。在简单的场景中,基本上只需要相机的动态即可分析和计算三维相机的信息。导入素材序列后,个新的以默认名字命名的组便会出现。它不为别的,专门是给相机跟踪和计算用的。
期刊
如何可以让3D素材的处理变得更具效率呢?首先就是要在非线性剪辑工作的前期,运用Neo 3D/Neo HD这样的软件将3D摄像机所拍摄下来的左右视频信号的数据都转换成S3D数据,再将这些数据导入非线编辑系统,这样就可以一边用非线编辑系统来进行剪辑处理,一边修正3D影像的立体感,建构出一个3D非线编辑的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