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爽:千万次敲打中体味金属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14073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秋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2015届本科毕业生
  四年前,面对高考录取通知书上的“工艺美术方向金属艺术专业”其实我是凌乱的,我只知道自己上了梦寐以求的清华美院。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之后,我发现金属浮雕、图案课、雕蜡精密铸造等,看上去可能有点枯燥的课程,我却像着了魔似的每天泡在工作室里,沉浸在创作的喜悦当中。
  日本传统银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银壶的壶型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在壶型和工艺技法的结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问题,同时作为实用器皿,日本传统银壶过于注重功能性也限制了其器型的创新设计。所以我希望能够抓住日本传统银壶的一个特性来将其解构,在设计中突破传统壶型以求一些创新。
  最简化的捶目纹
  在锻造工艺中,最令我痴迷的就是“捶目纹”,它是锻造工艺最朴实的艺术语言,壶体塑造中留下的每一个锤痕,随着锻造过程得以展现,和其他成形工艺相比最为独特。但究竟什么样的金属艺术在当代是有价值的?如何在当代金属艺术中体现捶目纹的价值?在当代重复过去的捶目纹和肌理还有没有意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一本传统银壶器型展示的书上,偶然遇到一把已制造的龟甲纹银壶图片,壶身以六角形是捶目打造而成,六角形状似龟甲壳,我盯着看了好久好久,突然发现其实捶目纹就是将完整的壶体分成了若干个面。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捶目纹最简化、把壶型最简化,来展现一些现代设计的感觉?我感觉捶目纹这一设计元素大有可为。
  数学上,完美的正多面体只有五个,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这些完美多面体恰好符合将原有壶型解构的要求,并且实现了一个面由简到繁的过程。从日本传统银壶的器型和完美正多面体出发,并根据每个器型的特点进行功能和装饰的区分。最终设计方案是由简到繁再到极简——用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切面分面、捶目纹、光面素胎,共七把银壶,来实现我的设计和创作理念。
  将理解完全表现出来
  在日本,传统银壶本身就有着各式各样的器型和分工:侧把的为急须,是少量烧水或泡茶的茶具,器型较小巧;大一点带提梁的为汤沸,为泡茶时准备烧热水所用,器型较大而且饱满;专门冲泡一泡茶的叫做宝瓶,在冲泡名贵茶品的时候使用,器型更小是两侧手持柄。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器型,我需要根据自己设计器型的特点来分配不同的功能。比如正六面体的体块稳重敦实,不适合做太大的器型,所以用宝瓶器型更加合适;正十二面体分面较多,适合急须的器型……当然,平面的设计和最终的立体效果还是有较大差距,所以还要通过做实物模型来最终确定器型的选择。
  器型选择上,开始我有段时间一直跳不出日本传统银壶旧有形质的圈子,设计也是对原有壶型的小修小改,难以突破。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一本《银壶之雅》的器型百科全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面通过对器型的海量分析,我对传统器型有了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比如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炮口要和圆形的器皿搭配,为什么自己做出来的炮口壶型就缺少那么一点味道?通过大量图片的对比,我明白了因为炮口本身就是很简约的造型,而和造型同样简约的圆形器型搭配时,整体器型才显得简约大气。
  通过对海量图片的分析对比得出最直观的感受,我才有了自己最初的设计构架,而最终我也选取了其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点进行设计。虽然最终的作品不够成熟,在设计和功能性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它将我对日本传统银壶的理解完整地表现出来,传达出了我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即体量、器型与设计息息相关。设计能依托在器物上并服务于人才是真正的好设计。这是我在毕业创作中的宝贵经验。
  当设计遇到工艺的限制
  作为贵金属,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银器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用银加工成的各种器物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用银壶煮水可以软化水质,饮水时明显感觉甘甜;用银壶泡茶,茶汤会变得更好喝。且在目前的世界艺术市场上,银器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走在艺术的前列, 我就选择用925银来制作。
  一个难题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就是工艺的限制与设计结合的问题。在做正六面体的过程中,由于面数较少,所需的银板的面积比较小,所以只需用在工作室制作银板然后锻打平整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完全平整的材料。但是随着器物面数的增多,以及所需展开图面积的增大,工作室已经无法做出满足需求的银板来。这时候就需要我调整工艺换一种方式来实现设计。
  在开始制作正八面体银壶的时候我还是先下料,然后用工作室的压片机压出相应的银板,可突然发现,由于正八面体所需银板的长度已经超过了压片机能够压平整的范围,所以压出来的银板都是凹凸不平的。尝试着压了一块然后进行了挖沟槽折叠等等,结果发现如果银板不够平整的话,折叠出来的壶体只会更加的变形,最终的形体完全无法控制。这让我很是迷茫,如果连面数较少的八面体都无法做成的话,后面还有面数更多的几何形体也就根本无法实现。我再尝试了几次压板材经历了失败的阵痛之后,开始思考能够实现设计的新的方法和工艺。
  在查阅资料以及同导师沟通之后,我改变了我的想法。我想,因为我做的是器型研究,所以不必太在意材料的区别,用黄铜镀银也许能更好地达到我想要的结果。所以面数较少的八面体选择黄铜板材制作。黄铜板材买来就是很平整的,所以不用考虑材料的问题,可以把经历全部放在器皿的成形上。而面数较多的多面体则用金属精密铸造。金属精密铸造是一种同时高温失蜡法在灌入金属液体从而得到所需形状物体的工艺。虽然同直接折叠金属相比步骤更为繁复,但是可以保证器物每个面的平整度,同时只要在蜡模上多下功夫使其严丝合缝,也可以解决金属折叠的对接问题。面数较多的正十二面体、二十面体,我都是应用的铸造工艺来实现壶体的成形。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虚无的设计是没有价值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要随时根据工艺的实现程度来调整自己的设计,与工艺相结合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美院的“衣食住行”的研究方向和态度给这所美术学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毕设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到,工艺美术设计要回归到器皿的本体研究中来,也就是器物的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结合,依托于本体之上创造更多可能性。可能就是这种态度和设计方法,使设计更加贴近生活,没有 “高大上”和浮华,多了几分质朴。
  现在我获得了留校读研的机会,将继续我的金属艺术研究。放眼世界,金属艺术的发展很快,日本、欧洲、美国等地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当代,如何将艺术与中国文化结合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我希望能在研究生阶段研究中国文化,将自己的专业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能在世界的金属艺术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责任编辑:朴添勤
其他文献
去南极探险在我看来曾经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2015年11月,我却有机会去到了这片神秘的净土。而在这20多天的旅程里,比去到南极更难遇到也更加惊险刺激的,是我们乘坐的邮轮在航海的第二天凌晨接到了另一艘邮轮的求救信号——一艘载有375人的轮船引擎失火全体弃船逃生。我们因此改变航线,参与了70个小时的救援行动,成功将所有遇险人员安全送到了史丹利军港。一个多月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这段人生中很难再遇到第
田海辰就读于美国康纳尔大学——常春藤盟校之一,专业是“中国与亚太研究”,这一专业也是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合作项目,包括四年的汉语学习和两个学期的校外交流,一个学期在北大,另一个学期在康纳尔大学位于华盛顿的教学中心。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中美关系,这一部分侧重对两国政治经济及未来发展关系的研究;另一部分,中国发展之路,学习从清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中国政治经济形态形成的原因和未来
黄章晋  凤凰周刊前主编,公众微信号大象公会创始人,以研究有趣文化社会历史现象以供人饭后谈资为己任。  您的许多文章让人印象深刻,文风简洁干练,一句废话没有,说服力很强。您的文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  答: 我小学作文很受老师喜欢,从一二年级造句时就有这种天赋了,因为我能用上小学生根本不会用到的政治大词,但好像到高中后就很少被老师注意了,当时流行《读者》之类抒情体,而我擅长的是说理。我直到写毕
火车开动了,孟加拉人习惯面向两侧朝外坐着,我只敢坐在火车正中间。  2016年寒假,清华启动了一系列去“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项目,其中“大篷车课堂”南亚行计划吸引了我的目光。历史上,南亚国家与我们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双方合作也越来越多。于是,我报名参加了此项目,飞赴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历时10天。  为了充分接近和体会当地的工作、生活,我们每天的安排都满满当当,平均睡眠不足5小时。就在此次行程
从小学到高中,约翰成绩单上所有功课几乎都是满分。有一次,在政府工作的表哥来他家,看到了他的成绩单,便对他说:“约翰,你学习那么好,将来去中国留学怎么样?”去中国留学?约翰陷入了深深的遐想:我能学习到中国的语言,了解到中国文化,并且在San Fernando de Apure(阿普雷河畔圣费尔南多)能有一个中国留学生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回国后能告诉大家中国的许多事儿……“我觉得表哥问题很有趣,就一直
2014年3月30日早7时,“决心号”钻探船载着62天的惊喜与丰硕的深海战果,缓缓驶入台湾基隆港。  科学家们迎着灿烂的阳光定格了释然的微笑。在此次航程中,科学家们收获了多个首次:  首次获得破译南海年龄密码的深海“硬汉”——大洋玄武岩;  首次获得深海动荡变迁的“见证者”——钙质软泥;  首次取得海底油气资源的新线索——含有有机物质的沉积岩……  作为南海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49航次的
今年是我们高中毕业的第三个年头。作为班长,我在每个寒暑假都会组织一次全班聚会。当年的三十多个班里,我们班大概是唯一能做到如此的。  转眼就到了寒假,大家都会回家过年,组织起来应该比较容易。回家之后,我和另一个女班长开始商量着组织聚会,为了照顾放假晚的同学,我们把时间定在了腊月二十五。  然而大家回复的情况却有些出人意料。有的人要去陪家人串门;有的人则想在家里宅着;一些家不在市区的同学,则说快过年了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Magazine Varsity》  在斯坦福大學,戴夫·比奇(Dave Beach)教授绝对是一位灵魂人物,他是斯坦福大学产品实现实验室(Product Realization Lab)主任。46年来,戴夫教授一直向斯坦福学子传授着他的“魔术”——当设计、材料、工程、工艺和美学相融合,“魔术”便会发生。每年近1000名斯坦福学子是实验室的常客。
编者按: 2013年5月4日到20日,一批天文爱好者为追逐“火之环”日食盛况,跋涉西澳洲。本文的作者贾大耗子追逐过7次日食,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他是亲历这次“火之环”日食的天文爱好者之一,拍摄并记录下了这一盛况美景。  2008年8月,我站在新疆广袤的戈壁滩,亲眼目睹了月亮的影子扫过大地并吞噬掉透过月亮边缘的最后一缕阳光的壮景,见证了昼夜瞬间的交替和一轮黑日当空的奇迹。那之后,我成为了日食爱好者。
在欧洲做导游许久,整片欧罗巴大地走遍,很想让爸妈也来看看这美丽浪漫的地方。  爸妈不懂英语,没出过如此远门,自然不放心他们独自出行,跟团又惦记他们玩得紧张,不能尽情放松。  终于,在2014年9月,我提前请好了十一黄金周之后的假期,  前后凑出了14天空闲,准备带着爸妈,好好去欧洲转转。  自助行从前期目的地选择、出行预定、花费预算开始,就是一项耗时间的头疼事儿,更何况加上两位“皇上”,就显得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