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求跨越式发展态势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目标之一。但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非由主观预期决定,而是取决于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形成。跨越发展态势来源跨越式发展机制,跨越发展机制的构建前提是破解跨越式发展机理。迄今为止,研究跨越式发展机理的成果较少。文章根据重庆市长寿区2002年以来的实际经验说明,跨越式发展机理是由发展战略思路、发展平台、创新中形成的可持续发展体制三个方面的合力构成。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发展平台;可持续发展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8311(2009)06-0008-05
  
  一、跨越式发展的两种类型和跨越式发展机理
  
  跨越式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正是有这种可以重复的规律现象的存在,才使世界现代化过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充满希望、诱惑乃至形成良性竞争的过程。正是有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存在,英国依靠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和洛克、亚当·斯密等理论优势下的制度创新才超越了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老牌商业资本主义”,跨越式地成为当时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也正是有跨越式的规律存在,美国、德国、日本,乃至“亚洲四小龙”都创造了一幕幕世界现代化过程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中谱写了在人口众多的大国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这种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是以沿海地区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而存在的。
  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自己和其他已有的发展经验的事实,出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态势与成果。笔者重点探讨国家内部的区域跨越式发展问题。
  从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实际经验看,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城市(特别是经济中心城市)在扩张中将原来的“边缘化地区”纳入了城市中心的扩展区,这些地区迅速出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值得指出的是,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大多数是以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为条件的。在这种发展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今天的区域经济发展对这种以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为条件的跨越式发展经验提出了严重挑战。因为,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会带来大城市的“城市病”,会带来系统环境问题,大城市规模过大也会变成“不经济”。
  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系统的变化,这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得到了反映。1989年12月由周起业等著的《区域经济学》在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中,强调的是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问题;2003年由吴殿廷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则突出强调了区域经济的网络化”。
  今天的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什么条件为主导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在否定经济中心城市“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区域网络理论,利用现代高速的基础设施在经济中心与新兴跨越式发展区域之间镶嵌着生态区、农业区、自然保护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跨越式发展的新型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叫做“嵌入式融入都市圈”,重庆市长寿区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这种理论的实证经验。
  笔者认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被“纳入”城市、特别是都市“摊大饼”式扩张范围条件下的“跨越”问题,而是研究“嵌入式融入都市圈”模式中蕴藏的发展机理问题,这正是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嵌入式融入都市圈”模式蕴藏的发展机理与都市“摊大饼”式扩张范围条件下的“跨越”存在着显著的区别。都市“摊大饼”式扩张范围条件下的“跨越”,是等待都市扩张到“家门口”的结果;嵌入式融入都市圈”模式中蕴藏的发展机理是“发展的内生”,新兴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现代网络的“发展刺激”条件,通过改革开放把各种发展机遇予以“内生”,才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及其成果。
  2001年重庆主城到长寿的高速公路初通后,区委、区政府就引导全区人民及时认识到跨越式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形成,关键是通过改革开放激活内外的各种发展要素,利用好各种发展资源。2002年以来,长寿区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动力,以科学发展为追求目标,使长寿区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呈现又好又快的态势,使长寿这个拥千年设县历史,被重庆市管辖已经50年但原来仍是二元结构特征突出的欠发达地区。正在呈现现代化的历史性的根本变化。
  
  二、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思路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战略问题,而非操作层面的技术技巧问题。经济学以号称“实证”、“数学及模型操作与量化”见长,事实上其学科的局限很容易把能否出现、实现跨越式发展当作操作性技术问题。显然,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长寿区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正确制定。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重庆市长寿区发展战略思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在重庆市1997年直辖之初,长寿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被定位为“地区中心城市”。2002年3月25日召开的“长寿撤县建区干部大会”上,市委领导在讲话中把长寿区发展的战略立位于建立连接都市圈经济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地区中心城市,同时,提出了“积极发展都市经济”的战略”。2003年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奇帆来长寿视察工作后指出:长寿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战略定位,长寿要抓住发展机遇,建好大化工基地,繁荣地区经济,向建设大城市目标迈进。2007年中共长寿区委做出“加快融入主城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建设“1小时经济圈”专题会议描绘了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赋予了长寿新的历史使命,要求长寿融入主城发展。长寿融入主城发展,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主城融为一体,成为主城的重要功能区和产业基地,成为重庆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长寿的发展战略从“地区中心城市”上升为“加快融入主城”,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上讲意义在于形成了“高起点一跨越式”的发展逻辑。世界现代化的经验证明,无论是国家或地区跨越式发展都与高起点密切相关,如不能够超越已有的起点,在先进国家和地区后面盲目追赶,根本不可能出现跨越式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改革开放超越了已有的发展经验和典型例证,才能够出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2004年1月号,在“哈佛经典”专栏摘要介绍了迈克尔·波特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观点。他说:“战略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是方法”,“战略就是怎样定位”,“战略的核心就是整合”,“战略应该是你的竞争优势何在”,“战略并不是指实施先进的做法,而是要选择什么样的做法可以使你与众不同、独一无”。
  综合迈克尔·波特关于经济竞争战略的观点,主要有四个含义:其一,战略首先要解决定位问题。战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集合,世界、国家、区域、企 入挖掘长寿文化,有效整合利用“湖区、园区、城区”各类资源,将旅游与长寿区地方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都市生态农业、现代循环工业园区等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面向主城区的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都市近郊精品系列,提高长寿区旅游的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所谓“一中心”就是以桃花新城片区开发为龙头,把长寿建设成为山水园林生态新兴都市中心区。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集中区域内外的资源培育,“盆景术的亮点”并不困难,其最大挑战在于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性又好又快发展。长寿区正是依托化工园区和宴家工业园区和“三地一中心”这两个发展战略的实施平台,使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社会主导的影响,按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的要求向现代化都市经济区迈进。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体制保证跨越式发展的连续性
  
  地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多届政府和几代人持续奋斗的过程。地区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内出现昙花一现似的高速度或跨越式发展相对不难,困难的是出现连续性的跨越式发展,使这个地区真正实现现代化和脱贫致富。
  实践证明,地区的连续性跨越式发展主要依靠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作为保证。可持续发展体制在学术界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但是,可以明确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体制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2000年《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认为,由于市场的非对称性,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宏观调控作用的非对称性,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具有这样一种体制优势,能够把政策有效和市场有效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
  长寿2002年以来的跨越式发展经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固然是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可持续发展体制则是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耦合而形成的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笔者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体制主要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
  其一,各届党委、政府在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上应该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特别不能因为党委、政府的换届或主要领导人的改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进行“折腾式”的改变。这种因人事变动的折腾式曲折,是中国一些地区跨越式发展局面难以真正形成、已有的跨越式发展局面不能持续的重要原因。
  其二,科学地制定规划和依法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规划是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及人们的共识性认识转化为法律。实践证明,科学地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规划,能够全面促进跨越式的发展,其连续性实施可以保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学者白永亮指出,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必须手段,它能使战略的长期性与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
  其三,有核心竞争力、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虽然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及人类自身各方面,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将共同聚焦在有核心竞争力、有持续盈利能力企业身上。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承担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凡能够形成品牌优势的企业往往不仅能够实现自身做大做强,亦可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示范与带动效应。品牌优势的发展昭示着区域经济的活力、企业的“进取状态”。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指出,“进取心”强弱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优势或劣势,进取心不足是市场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介绍了产业集群有关的定义和分类,然后从积聚机理、协同效应和集群绩效三个角度回顾了自马歇尔以来的产业集群理论,比较了新产业区理论和波特集群理论两种主要范式的异同,并述评了集群政策与绩效的理论与实证文献。在力图把握研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文章试图从不同范式不同背景的集群研究中展望集群理论的融合与新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聚经济;外部经济;协同效应;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
期刊
摘要:1978—2005年间,劳动力、资本与自然资源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约为80%,而经济制度变革与知识进步的贡献率之和约为20%,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质量良好,且已走出低谷,步入了良性增长的轨道。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经济制度变革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95%,大大高于知识进步的贡献率(仅2.04%)。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战略比较成功,制
期刊
摘要:  研究以重庆为案例。重庆市自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实行新型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对于今后的工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重庆市新型工业化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传统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水平较高,部分即将重点发展产
期刊
摘要:注重对诗人思想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并检验诗歌的效用与功能。诗人生平及思想的发展轨迹会对作品的产生起到重要的建构作用。叶芝在其独特的象征主义诗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创作。魔幻诗学和智性诗学是其象征主义诗歌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叶芝的魔幻智性诗篇体现了在魔幻这一整体构架下诗歌引导读者发现和享受解读诗歌智性美时所感受到的令人愉悦的诗歌效用。  关键词:叶芝;象征主义诗歌理论;魔幻诗学;智性诗学  中图
期刊
摘要:乡村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重庆三峡库区的乡村治理,因其独特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而具有特殊性,如大量的人口负载,治理主体弱质化以及三峡工程移民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非自愿移民等等。当重庆市在“百万移民”的任务中占85%时,三峡库区“乡村治理的困惑”这一问题,便已经超过了其地域概念。  关键词:乡村治理;重庆三峡库区;人口超载;困惑    一、视角、理路及问题的提出    三峡工程建设是中国20
期刊
摘要:2005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的保护期结束,中国农产品开始直面国际激烈的竞争,在此背景下,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运用DEA优势效率模型和劣势效率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评。经过计算得出各地区农业综合效率排名。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归类比较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制定相关农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DEA;效率;农业    “注:本文中
期刊
摘要:围绕对《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宽严不等的两种解读。严格论者主张缩小地方设定权,而宽泛论者则认为应当作适度的扩大。两种解读都面临一些诘难。一种可能的策略是适度宽泛地理解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并以“不抵触”原则和《行政许可法》有关条款精神予以必要的约束。  关键词:地方性法规;行政许可;设定权;不抵触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竞业禁止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中一种保护商业秘密和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其自身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而每个公民都享有劳动的自由和择业的自由,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在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完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与劳动者择业自由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平衡二者的利益,以实现竞业禁止制度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竞业禁止;商业秘密权;劳动权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已进入实施阶段,这不仅是对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准则的新发展,更是对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2006年,新协议将风险控制确立为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而操作风险控制正变为国际银行业风险控制的首要目标。在新巴塞尔协议风险计量规则与风险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测度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绩效。
期刊
摘要:为及时掌握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状况、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确保区域循环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与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设计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组合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构建基于位分值法和线性加权和法的区域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以重庆市为例,采集重庆市1997~2005年历年纵截面数据,对重庆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