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日益激烈的国力竞争,人才竞争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已迫在眉睫,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科学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科学知识欠缺、科学意识淡薄,科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关键在学校和教师的引领,切实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放在首位,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的科技教育资源,不断地熏陶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乐趣,才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农村的小学生也能展开创新的翅膀,去搏击科学的长空!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意识;活动;兴趣
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当今学校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考试学科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农村小学,科技教育普遍受到忽视。教师和家长们注重的是孩子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其子女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使得他们的科学素养不高,创造力不强。以下是笔者对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
古语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校园环境教育的隐性功能。
学校在环境布置上要努力营造科普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在校园内开辟各种科普专栏,如“科普小作家专栏”“科普小报”“科普活动摄影之窗”“电脑美术作品展示台”“科幻画园地”等栏目,并且定期更新内容。如我校专栏的内容和设计,制作与布置,有学生自己动手的作品,也有教师作品的展示,更有从其他渠道中获得的作品,可谓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校充分利用各个空间宣传科普知识。班班布置科学角(展示学生小制作、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等),在校园内开辟科学实验园(种植多种植物,建立气象观察站等),将学生的标本画、小作品悬挂在教室走廊上,通过无处不有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专门建设学生科技作品展览室、学生科技精品陈列室、科学名人灯箱、校园科学小明星介绍栏等,吸引孩子驻足观看,营造独具魅力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让孩子在校园中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教育气息,时刻激励着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科技的天空里自由翱翔。让学生读科学家的名言,看科普读书,听科学家的故事,通过科学家对于科学探究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小学生,使他们耳濡目染,为他们将来进行科技探索活动提供动力源泉。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可以说,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地进行挖掘,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科学探究性活动很多。每位教师按照学科的规律用学科特有的方式,去研究学科中的科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教学时加以研究、落实。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自然、社会、劳动、美术等科目,更是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能为学生注入科学探究的活力。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实际动力。”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相当部分学生会因此降低学习的兴趣。农村小学可利用大自然的优势,开展各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师生开辟一个科技活动新天地。学校可组建各种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如:电脑板报、工艺美术、昆虫标本、电脑美术、纸艺、腊叶标本、科普小作家、模型、科技小制作、绿化小组、天文小组、气象预报、摄影等科普兴趣小组。科技辅导员定点辅导,让每位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各兴趣小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各组天天有活动,有安排。活动紧紧围绕“科学就在身边”为主题,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采集、游艺、竞赛、讲座等多种活动,带领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环境里接触自然、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环境里寻找科学、应用科学、宣传科学,为师生营造浓浓的科学教育氛围。
农村小学由于受条件限制,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总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亦可以依据已有条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之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可以结合校情、地情,认真组织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索、实践。
总之,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特点,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要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提高科学兴趣。我们深信,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给农村孩子一片更广阔的探究天地,一定会在农村小学生心灵深处播撒下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房道中心小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意识;活动;兴趣
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当今学校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考试学科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农村小学,科技教育普遍受到忽视。教师和家长们注重的是孩子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其子女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使得他们的科学素养不高,创造力不强。以下是笔者对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
古语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校园环境教育的隐性功能。
学校在环境布置上要努力营造科普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在校园内开辟各种科普专栏,如“科普小作家专栏”“科普小报”“科普活动摄影之窗”“电脑美术作品展示台”“科幻画园地”等栏目,并且定期更新内容。如我校专栏的内容和设计,制作与布置,有学生自己动手的作品,也有教师作品的展示,更有从其他渠道中获得的作品,可谓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校充分利用各个空间宣传科普知识。班班布置科学角(展示学生小制作、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等),在校园内开辟科学实验园(种植多种植物,建立气象观察站等),将学生的标本画、小作品悬挂在教室走廊上,通过无处不有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专门建设学生科技作品展览室、学生科技精品陈列室、科学名人灯箱、校园科学小明星介绍栏等,吸引孩子驻足观看,营造独具魅力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让孩子在校园中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教育气息,时刻激励着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科技的天空里自由翱翔。让学生读科学家的名言,看科普读书,听科学家的故事,通过科学家对于科学探究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小学生,使他们耳濡目染,为他们将来进行科技探索活动提供动力源泉。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可以说,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地进行挖掘,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科学探究性活动很多。每位教师按照学科的规律用学科特有的方式,去研究学科中的科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教学时加以研究、落实。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自然、社会、劳动、美术等科目,更是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能为学生注入科学探究的活力。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实际动力。”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相当部分学生会因此降低学习的兴趣。农村小学可利用大自然的优势,开展各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师生开辟一个科技活动新天地。学校可组建各种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如:电脑板报、工艺美术、昆虫标本、电脑美术、纸艺、腊叶标本、科普小作家、模型、科技小制作、绿化小组、天文小组、气象预报、摄影等科普兴趣小组。科技辅导员定点辅导,让每位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各兴趣小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各组天天有活动,有安排。活动紧紧围绕“科学就在身边”为主题,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采集、游艺、竞赛、讲座等多种活动,带领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环境里接触自然、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环境里寻找科学、应用科学、宣传科学,为师生营造浓浓的科学教育氛围。
农村小学由于受条件限制,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总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亦可以依据已有条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之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可以结合校情、地情,认真组织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索、实践。
总之,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特点,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要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提高科学兴趣。我们深信,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给农村孩子一片更广阔的探究天地,一定会在农村小学生心灵深处播撒下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房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