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背景下干部培训中学习内驱力的培养探析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iwe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干部群体面临着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党和国家对干部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内驱力作为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终身学习背景下意义重大,如何提升干部学习者在培训学习中的内驱力成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结合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并阐述了学习活动中内驱力作用的过程,就干部培训中学习内驱力的培养途径做了探索和分析。学习者只有在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三个方面都得以满足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激励内驱力作用的发挥,从而促使学习由内而外走向自主的具有探究能力的深度学习方式。
  关键词:终身学习;内驱力;干部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5-0020-03
  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国家改革发展的基本保障,干部培养是我国长期以来的重要任务,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性举措,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干部教育的重视,干部培训规模与培训质量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培训实效不高、欠缺深入学习等现实问题。如何提高干部在培训学习中的效果,促进干部素养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培训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关注培训课程的研究、内容的优化,对于干部个体学习内驱力问题谈及得比较少。本文通过对当前干部学习内驱力的分析,结合成人学习特点,分析内驱力对于推动干部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对内驱力的培育途径做了分析。
  一、干部培训学习内驱力不足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干部培训学习内驱力不足的表现
  被动参与学习。干部培训中通常以组织需求为主,参训干部多为被动参与、配合式完成。因此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干部学习群体的潜在学习需求与实际学习内容错位的情况,在课程内容的匹配上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内在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激发出来。
  创造力不足,知识的迁移与转化能力弱。通常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干部对学习内容会有认同感,会有认知被启发、视野变开阔的感受,但回到工作中,在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时,仍然习惯于依靠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去思考问题,无法进行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工作思路和方法欠缺,在复杂问题面前缺乏钻研和创新的能力,无法进行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对事物缺乏持久性的探究动力。部分学习者期待通过某次专题学习或培训就能解决问题,化解自身工作中的困局,习惯于生搬硬套的智识嫁接方式,对学习内容的认识过于表面,期待直接答案;习惯于浅表层次的碎片化学习,满足于完成而忽略质量。
  (二)干部培训学习内驱力不足的原因
  以上情形,从组织者角度来看,是干部培训课程体系中的不完善所致,可追溯的影響因素众多。从学习个体本身来看,学习者有过度依赖外在力量,依赖通过培训学习给出直接答案的倾向。在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尽管学习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但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事实上并未达到预期的强度。成人学习偏重应用性,以问题为中心,喜欢掌控学习过程,成人的学习驱动力更多的源自内心的学习欲望、需求及个人的价值观[1]。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习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较强的内在驱动力,很难获得实质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到个人职业发展,也会给组织的效能带来负面影响。综合以上情况,干部学习的个体内在驱动力还不够强,利用创造力解决问题、高效的沟通与合作、系统化深入思考问题等这些优秀的品质没有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干部学习的内驱力亟待提升。
  二、内驱力的概念及作用过程
  (一)内驱力概念
  社会心理学界知名的学者爱德华·L. 德西(Edward L. Deci)和理查德·瑞安(Richard Ryan)在“自我决定论”理论中指出,内在动机驱使下的行为,是人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或是为了避免惩罚[2]。内在动机即内驱力,内驱力充足的情况下,学习者更专注于自身内在的努力,学习行为本身即可带来激励和满足感。
  (二)内驱力作用过程
  内驱力的启动,是一个人从内而外进行创造的过程。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进入新的学习的,这些认知和经验有的清晰,有的是潜藏的、不明确的、未经确认的。当匹配度强的学习内容进入时,新内容会与个体已有认知和经验产生链接与碰撞,带来启发并引发反思,反思是内驱力作用发挥的关键,反思通过对外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处理,将外在新习得的内容整合纳入内在认知构架;随后进入行为改变阶段,将整合后的内容在实践中检验、获得正向反馈、形成新的体悟,最终回到自身构建的知识体系验证,形成新的认知和经验,达成一个完整的内驱力作用过程。
  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自主学习决定着个体职业发展的质量,在内驱力推动下的学习,可促使干部学习者主动构建个体知识体系,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关联性和内在规律性,尝试多主题、多维层面和多情境的融通,利用各种因素变被动学习到主动吸纳有价值的内容,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探索、选择、加工和处理,在实践中检验,经由“独立思考分析—外在行为改变—内在认知升级”的过程循环下去,不断强大和完善自己的智识体系,获得高思维水平的发展。
  三、干部内驱力培育途径分析
  根据内在动机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满足这些需求[2],才能持续而充分地激发人的内在动机,使其投入某件事情之中,拥有最好的体验和表现[3]。结合干部培训过程,内驱力培养的途径如下:
  (一)提供选择,满足个体的自主需求
  自主需求在培养内在动机的三要素中是最重要的,实践表明,给予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知情权、建议权,对学习内容的共同设计和参与感能极大地提高对过程的控制感和学习的主动性。有数百项研究发现,对未知的任务进行解释,并在执行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个人提供选择自由,能收获比奖励或惩罚更强烈的动力[4]。个体自主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学习者个人更容易采取主动而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主动选择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容易带来对自身的掌控感和内在的满足感。因此,干部学习需求状况仍需强化顶层的设计,深入调研岗位职责和自主成长需求,由干部教育管理部门、培训组织方、学习者个体共同参与完成,分层分类、科学系统决策培训内容,既要体现共性要求,又要尊重个性特色。在培训体系的设计中需要探索建立自主感的相关维度,给予学习者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鼓励学习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领域和表达方式等,为学习者充分提供选项。   (二)建立基于胜任需求的培训方式
  胜任力是个体能把事情处理好的一种感觉,是一种内在的认可和激励,学习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收获新知,也是深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成人学习多依赖于经验,经验本身是相对隐藏化的知识,才能需要结合实践才能进一步触发学习者的胜任感。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链接,形成培训期待:一是给予拓展性的实践活动,允许实践性学习内容和具有启发力的内容进入,充分调动个体的经验和兴趣。二是重视和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应用,学习转化需提前规划和设计,将目标细化,促使学习内容逐步延伸到课堂外的工作与生活中。例如,在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培训中,基层人员具有丰富的一线经验,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均有相对固定的处理问题的思路。在这种情形下,在培训中采用传统的讲座模式对内驱力的激励就会比较弱,课程中加入情境教学和分享讨论交流的环节就更容易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培训内容经由“教师讲述—情境体验—分享交流”,学员也更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内驱力的自然触发,通过分享与交流的方式,建立起良好的胜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重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促进干部学习者实现知识的转换和迁移,更好地辅助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满足归属需求
  干部學习内驱力的培养离不开外在学习环境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助支持,群体之间的学习、共享、反思对提高个体学习者的体验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不同的人群创设匹配不同的学习环境,通过集体学习与他人共同参与知识建构、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进行能动性的创造。因此,教师应通过课堂环境的创设,给予学习者更多信号,让其体会到班级、同学的存在感,从而满足其对归属感的需求[5]。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的有机结合,学习共同体之间共同探索和分析,进行思维过程的互相启发,可帮助检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克服学习中的不确定性,能够更好地弥补自身的不足,重构自身智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楼洁,刘红燕. 应用动机理论提升SPOC学习效果的原理与策略[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75.
  [2] 爱德华·德西,理查德·弗拉斯特. 内在动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8.
  [3] 王敏. 学习动机理论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18(24):11-13.
  [4] 郭衎,曹一鸣.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影响的深度解析——基于大规模学生调查的实证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19 (03):62-67.
  [5] 王小素,范立昱. 拓展性学习:成人学习研究的新视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50-54.
  (荐稿人:周丹,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双创”人才,创业教育成为大学育才的重要教育内容,围绕相关内容进行管理,旨在推动创业教育活动科学发展。如何做好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需要大学院校探讨与解决的育才问题之一。项目管理理念作为利于教育管理的思想观念,值得在创业教育中应用与发展,有助于从思想上解决育才问题。本文通过探析项目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方略,以期提升大学院校“双创”人才培育水平。  关键词:
水彩史论课程以长期绘画实践经验为基础,强调水彩微观史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手绘与口述等能力,通过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和由内而外的学习成果展示方式来开展多维教学探索,以引导学生完成对艺术作品从感性欣赏到综合鉴定再到深入分析的学习过程。教师应通过对水彩画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来撬动庞大的绘画理论体系,专攻微量而精华的部分,直接切入水彩领域必要的、关键的技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其教学投入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问题。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既包括客观教学工作量上的投入,也包括课外自主性教学工作的投入。本研究以湖北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为例,主要从教师个人资源分配的角度,考察了不同个体特征教师在备课、课时量等课堂教学工作的投入情况,以及课外学生交流答疑、教学交流讨论和教学研究等课外自主性教学工作的投入情况。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量整体适中、备课时间较为充分,但在课外自主性教学工作投入中存在结构性不足等问题。
面对基础设施公司、跨国公司等主体,继续将其视为私主体已不能完整归纳其性质,亦无法有效规制其行为。本文从相关主体法律行为的特质出发,将此类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民事主体进行了区分,在尊重公法规定的基础上,尝试论证宪法基本权利条款与国际法人权规则调整私主体法律行为的可能性,从而为基础设施公司、跨国公司等特殊主体法律行为的规制提供更加充分有效的工具,以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摘 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育人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念,又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有了新的发展,所具有的育人客观优势也逐步凸显。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有机结合红色文化育人的四个主要阵地,着力构建“思政课堂”主渠道、充分利用“校园活动”新渠道
摘 要:全球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为培养社会急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终身导师制下,完善我国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体系,是切合当下形势的一项重要改革。本文旨在探索在终身导师制的指引下,使高校创新创业在线课程通过改革迸发出其强大生命力和伟大应用前景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终身导师制;高校;创新创业;在线学习;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新冠肺炎疫情为我国高校育人工作带来全新挑战,也带来变革契机。本文选取我国1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案例,分析总结其在疫情期间的育人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各案例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抗击疫情的宝贵现实素材,创新党建工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育人形式,基于学科特色、学校优势将育人工作有所侧重地融入人才培养诸环节。在此期间高校育人的核心思想主题包括榜样教育、舆情引导、我国制度优势与大国责任等等。在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建议各高校以新思政观为引领,构建高校内部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和跨校共享资源的育人机制。
岁月不居,弹指芳华.转眼间刘素清已在北大图书馆工作了28 个年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奔波忙碌的中年,她经历了中国高校图书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的过渡,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
期刊
摘 要:农村书屋建设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对推进全民阅读起保障性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农村书屋建设的意义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书屋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高校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实践案例,从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整合力量、保障运行,强化培训、提升服务等几个角度,对农村书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究
摘 要: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有自身的独特性并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不论历史如何变迁更迭,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都未曾改变。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铸就了中华儿女坚实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变迁补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指引着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