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博士毕业率有多少,我没有看过统计。我个人的感觉,应该是文科比理科的毕业率低。中国的博士,一般认为理科比文科难,而在美国正好相反。因为在美国读理科博士,有个本科毕业就行了,花上4-6年,基本搞定。如果读文科博士的话,一般你得先混个硕士文凭,在这个基础上,一般也要花上4-6年。据说,实际情况是,文科博士平均要花超过6年。我估计这个平均年份比较偏高,是因为好多文科博士是在职读的,不是全职学生。(插句话,在国内,好多在职博士,3—4年也拿下博士学位了。好多当权者就是这么干的。)
我是读文科的,确切地说,是读社会科学的。我的博士,花了六年才拿到,算是全职学生里面比较慢的。这六年期间,我见过很多学生,欢欢喜喜进来读博士,然后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后,就不见人影了。当然不一定是人家读不下去了,更可能是人家找到更好的program去读博士,或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了。
一种情况,肯定是因为成绩不好终止的,那就是资格考试不及格的同仁。当年我们学校的资格考试是这样安排的,在修完24几个学分的必修课之后,必须参加资格考试。每次考试,系里按照一定比例往下刷人,一般会有1-2个不通过的。注意,不是考及格就能过,而是根据成绩末位淘汰。所以,资格考试的时候,大家战战兢兢,一点也不奇怪。当然,系里也比较人性化,如果不幸末位了,还有一次翻盘的机会,可以重考。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成绩不好被自动终止的,那就是基础课成绩不能拿C。A或者B,都可以,但有一门拿了C,就自动被踢出了。
所以,中途从博士program推出,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类。不过,学生的成绩都是保密的,上同一门课的同学之间互相也不知道成绩。所以,谁是中途主动退出,谁是被动退出,外人难以分辨。下面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在2000年左右。
我刚刚入学的时候,导师让我跟一个南斯拉夫留学生一起维护一个数据库。这个学生叫Misha,中年,微胖,说话打嘟噜,有斯拉夫口音,但总是一脸微笑,语速也不太快。他跟我说,他给导师干活,就是为了学费和生活费,他的国家正在战乱,他也不想回去。跟他一块儿工作的过程中,我也的确感到这家伙不是个干活的人,丢三落四,还不认真。一个学期后,他就不见了。
Steve是我的办公室邻居,酷爱音乐,他从家里带来两个音质特别好的小音箱,接在电脑上,每天坐在他的办公桌前,用音量很低的声音放音乐。有一次我给他拿了中国古筝的CD,希望他了解一下中国的璀璨文化,结果他听了不到两分钟就还给我了。他只听西方古典和最流行的音乐。我那时候只记得在国内学过几首美国乡村歌曲,问他对那些曲子怎么看,他说如果打分的话,应该是零分以下。他给另外一名教授干活,我们俩的教授都挺照顾学生的,活不多,所以我们有很多时间聊天。那时候我还没有车,有过几次他还主动开车送我回家。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他在马路上打U-turn,明明是在双黄线的地方(禁止U-turn),他也毫不在意。不过那个时候,摄像头并不普及,只要不碰上警察,就没事儿。Steve大概是因为成绩不好退出的。
刚到系里,跟秘书们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名秘书问我,是从台湾来的,还是从中国来的。我还没有回答,在她身后的一个光头,抢着说道,“你这个问题错啦,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半句说得字正腔圆,如同电台的播音员。我当时英语听力还不行,但这句话的每一个词儿我都听明白了。这令我不禁对这个秃头刮目相看。后来熟悉了,知道他叫Larry,也是学生,我们还同修过一门课。有一次下课后,他跟我聊天,问我:“知道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读PhD吗?”我说不知道。Larry很正经地告诉我,他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只为比他聪明的人工作。不幸的是,他这个后半句可能是太正确了,他也没有能够坚持到拿到学位。
上“文化与公共政策”课的时候,有个苗条时髦的白人姑娘,很引人注目。记得在她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扭动身躯,手舞足蹈,下面的同学们有节奏地拍着巴掌,很配合。我当时感觉这人活得真潇洒啊!不过,一个学期后,就再也没见过她。可能是觉得这个program太无聊,走人了。跟我同年如学的,还有个黑人姑娘,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参与老师的各个话题,踊跃发言。在她发言的时候,真是激情四射,说到激动出,顿足捶胸。不少同学抱怨,说她话太多,占用了大家的时间。记得,上“宏观政策”课的某一天,传来老美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消息,中国学生都很愤怒,这个黑人姑娘同情我们,她大声说:“This is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一年后,不知为什么,她也离开了。
最后说一个拿到学位的例子。我有个师兄,在一个社区大学当老师,我入学的时候,他已经修完的所有课程,在做博士论文了。最后,他是跟我一年拿到博士学位的。毕业典礼的时候,我跟他挨着。他告诉我,他总共读了10年博士,要是再不毕业,就没有机会了。之所以要提一下这个师兄,是因为他的家庭让我大开眼界。他总共有8个孩子,最大的大学刚毕业,最小的才不到两岁。这么多孩子的家庭,在美国很少见的。一次,我见到他太太,聊天的时候,他太太告诉我一个更加令人吃惊的事实。原来他们两口子有多生孩子的基因。事实上,他太太有超过10个兄弟姐妹,我师兄家的这个数字距离10个只有最小的差距。
我是读文科的,确切地说,是读社会科学的。我的博士,花了六年才拿到,算是全职学生里面比较慢的。这六年期间,我见过很多学生,欢欢喜喜进来读博士,然后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后,就不见人影了。当然不一定是人家读不下去了,更可能是人家找到更好的program去读博士,或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了。
一种情况,肯定是因为成绩不好终止的,那就是资格考试不及格的同仁。当年我们学校的资格考试是这样安排的,在修完24几个学分的必修课之后,必须参加资格考试。每次考试,系里按照一定比例往下刷人,一般会有1-2个不通过的。注意,不是考及格就能过,而是根据成绩末位淘汰。所以,资格考试的时候,大家战战兢兢,一点也不奇怪。当然,系里也比较人性化,如果不幸末位了,还有一次翻盘的机会,可以重考。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成绩不好被自动终止的,那就是基础课成绩不能拿C。A或者B,都可以,但有一门拿了C,就自动被踢出了。
所以,中途从博士program推出,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类。不过,学生的成绩都是保密的,上同一门课的同学之间互相也不知道成绩。所以,谁是中途主动退出,谁是被动退出,外人难以分辨。下面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在2000年左右。
我刚刚入学的时候,导师让我跟一个南斯拉夫留学生一起维护一个数据库。这个学生叫Misha,中年,微胖,说话打嘟噜,有斯拉夫口音,但总是一脸微笑,语速也不太快。他跟我说,他给导师干活,就是为了学费和生活费,他的国家正在战乱,他也不想回去。跟他一块儿工作的过程中,我也的确感到这家伙不是个干活的人,丢三落四,还不认真。一个学期后,他就不见了。
Steve是我的办公室邻居,酷爱音乐,他从家里带来两个音质特别好的小音箱,接在电脑上,每天坐在他的办公桌前,用音量很低的声音放音乐。有一次我给他拿了中国古筝的CD,希望他了解一下中国的璀璨文化,结果他听了不到两分钟就还给我了。他只听西方古典和最流行的音乐。我那时候只记得在国内学过几首美国乡村歌曲,问他对那些曲子怎么看,他说如果打分的话,应该是零分以下。他给另外一名教授干活,我们俩的教授都挺照顾学生的,活不多,所以我们有很多时间聊天。那时候我还没有车,有过几次他还主动开车送我回家。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他在马路上打U-turn,明明是在双黄线的地方(禁止U-turn),他也毫不在意。不过那个时候,摄像头并不普及,只要不碰上警察,就没事儿。Steve大概是因为成绩不好退出的。
刚到系里,跟秘书们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名秘书问我,是从台湾来的,还是从中国来的。我还没有回答,在她身后的一个光头,抢着说道,“你这个问题错啦,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半句说得字正腔圆,如同电台的播音员。我当时英语听力还不行,但这句话的每一个词儿我都听明白了。这令我不禁对这个秃头刮目相看。后来熟悉了,知道他叫Larry,也是学生,我们还同修过一门课。有一次下课后,他跟我聊天,问我:“知道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读PhD吗?”我说不知道。Larry很正经地告诉我,他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只为比他聪明的人工作。不幸的是,他这个后半句可能是太正确了,他也没有能够坚持到拿到学位。
上“文化与公共政策”课的时候,有个苗条时髦的白人姑娘,很引人注目。记得在她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扭动身躯,手舞足蹈,下面的同学们有节奏地拍着巴掌,很配合。我当时感觉这人活得真潇洒啊!不过,一个学期后,就再也没见过她。可能是觉得这个program太无聊,走人了。跟我同年如学的,还有个黑人姑娘,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参与老师的各个话题,踊跃发言。在她发言的时候,真是激情四射,说到激动出,顿足捶胸。不少同学抱怨,说她话太多,占用了大家的时间。记得,上“宏观政策”课的某一天,传来老美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消息,中国学生都很愤怒,这个黑人姑娘同情我们,她大声说:“This is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一年后,不知为什么,她也离开了。
最后说一个拿到学位的例子。我有个师兄,在一个社区大学当老师,我入学的时候,他已经修完的所有课程,在做博士论文了。最后,他是跟我一年拿到博士学位的。毕业典礼的时候,我跟他挨着。他告诉我,他总共读了10年博士,要是再不毕业,就没有机会了。之所以要提一下这个师兄,是因为他的家庭让我大开眼界。他总共有8个孩子,最大的大学刚毕业,最小的才不到两岁。这么多孩子的家庭,在美国很少见的。一次,我见到他太太,聊天的时候,他太太告诉我一个更加令人吃惊的事实。原来他们两口子有多生孩子的基因。事实上,他太太有超过10个兄弟姐妹,我师兄家的这个数字距离10个只有最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