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设计
一辆车尽管是用来驾驶的,我们仍然希望这辆车有着摄人美感,因为我平时也经常喜欢画些稚嫩的手稿,所以就着这次体验也来斗胆说两句宝马M2的外观和内饰设计。M2的外观设计一定分为两部分来说:第一比例,第二细节。对于设计师来说,平台姿态决定一切,幸好M2的平台不是来自UKL,当然宝马也不会让一辆UKL平台的车成为一辆真正的M。所以前置后驱的基本结构,来白海外2系的底子,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纵置6缸发动机和7DCT变速器空间的车头都决定了我们眼前这辆M2的基本姿态。50:50之类的东西,都是天生的,骨子里的。但是M2唯一让我不满的地方就是重心偏高,这和直列发动机的布置有很大关系,也和2系平台本身的成本和造价有很大关系,哪怕是一辆M,底盘的离地间隙已经够低了,但仍然重心高,不仅仅是整车的视觉重心高,坐进车内的重心感觉也高,座椅高度调节降到最低也一样。重心高整辆车看起来就更为宽厚,不够扁,同样注重纯粹的驾驶,也是前置后驱但是级别低得多的一辆车重心就明显更低,也更扁,潜力很大,对,就是丰田86和斯巴鲁BRZ。回到M2来,于是这辆车的车头部分就有更大的撞风面积,所以车头可供施展的空间就很大,宝马的设计师当然没有放过这里,于是,宝马标志性双肾进气口的下方还可以额外制造一个大嘴,而且硕大的两侧进气口还有两块空气偏转补偿片似的东西,这玩意的灵感很有可能来自战斗机进气道的附面层隔板。尽管车头宽厚,但宝马在设计比例上仍然遵守传统的比例美学,上下部分的比例还是不敢造次。车身侧面上面的腰线是宝马的光影雕刻理念,位置有点高但在车身侧面是主要表达。相比之下,下面那条线就有点多余,尤其在后方与外扩的轮拱结合的部位很不自然,可没有这条线整个车身侧面的重心会显得更高,更强调体积感而去线条化的今天,宝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在成本控制范围之内,车身侧面在手绘稿中看起来错落有致,而实际上却总有某个地方看起来不对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好在19英寸的大轮毂让这辆车的侧面还是富有力量的,低趴 大轮毂是汽车的美颜大法,哪怕是吉利美人豹,这样处理一番也会让人感觉有了几分姿色。M2最后的收尾以四出尾排、大倾角的后悬、265/35的宽后轮结束,两侧的纵向导流槽只是装饰,里面是红色的反光板,新一代宝马车型上都会有这样的设计,比如新的24,但我并不喜欢这里,感觉有些刻意,而且纵向线条能够营造体积感和力量感,但却不够扁,我喜欢看起来更扁平一些的感觉,横向宽度要宽。M2的设计绝大多数都是以工程设计为核心来的,围绕着驾驶展开的工程设计是占主导地位的设计思路,基本车体控制在2系级别的成本之内,最后用宝马的高性能M动力总成、强化的零件和对应的调校设定来武装。平台姿态,比例和整体布局的定位起点高,说白了就是底子好,那些我们看到的武装都不是刻意而為之,和很多所谓的性能车刻意的乱七八糟附件相比,宝马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反而是那些妆点的设计看起来真是蹩脚,宝马骨子里就是工程宅男。M2的车内设计简直就是不知所云,硬壳炭纤维覆盖件塑料感极强,我差点以为真的是塑料。新款内饰做了调整,如果没有开过,我还真看不出来哪个是改款后的,哪个是改款前的,中控台莫名其妙的一个装饰条不知所云,没有什么流行的扁平化设计,但摸起来都是好材料,宝马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把成本不低的好材料造得看起来一点都不豪华,只有长时间使用起来才能体会到材料的品质不错。球形的挡把让我想起来E92时代的M3,剩下的东西让我记起来的不多,只能看图来回想,但坐进车里跑在赛道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不适,除了前面提到的重心高之外,这辆车里最用心的设定就是关于驾驶的,以下这些我都没有找到毛病,而且非常出色:坐姿,视线,手臂的活动空间,腿部的活动空间,座椅对身体的包裹支撑,机械式手刹的位置,驾驶模式按钮选择的位置,方向盘的粗细和直径,相对于驾驶者的可调角度。除此之外,其他的东西都以实现功能为主,要说有些敷衍可能冤枉了宝马的内饰设计师,他们还是用力了,但专注驾驶体验的工程师主导的一辆车,设计师们的预算和话语权都太有限了。就像我在试驾体验中写的那样,这是宝马送给能够真正享受驾驶乐趣的年轻车迷的一份礼物。造型设计这种东西,当功能至上时,有时候反而显得颇具魅力,也许这就是机械的原始魅力所在。
关于性能
M2因为身份问题,动力输出而被牢牢限制在M4之下,哪怕未来B58上身,我们可能仍然会想要S55,但这都不是事儿,这台N55830A已经能够输出276kW和500N·m的扭矩,而且潜力极大,就是低转速时候的响应还不够快。M2底盘操控的敏捷性是宝马量产车家族中最强的,指向精准,路感清晰,重心的变化整体划一,用钟摆过连续弯的衔接可以控制得十分精准。车身姿态在极限中的可控度很高,不像中置后驱的718在极限之前极为稳定,而超越临界点后就变得极难控制,前中置后驱的M2极限可控性非常高,只要反应够快,就能感受一辆快速而柔软的大号卡丁车带给我们关于驾驶的一切乐趣。M2在原有转向角和倾角的设定下在赛道中就可以做出很多大角度的漂移动作,尽管更宽的轮胎是为了足够的抓地力,但如果想要提升速度,这套轮胎还是稍有些宽,但追求均衡,最终选择了265 35 ZR19的设定。M2更像是宝马送给能够真正享受驾驶乐趣的年轻车迷的一份礼物,M2的车主和那些直线加速精英们一起跑山的时候,记得跟同时出发的小伙伴们说,山顶的咖啡馆,我会帮你点好一杯热咖啡,你到的时候,应该还没有凉。
一辆车尽管是用来驾驶的,我们仍然希望这辆车有着摄人美感,因为我平时也经常喜欢画些稚嫩的手稿,所以就着这次体验也来斗胆说两句宝马M2的外观和内饰设计。M2的外观设计一定分为两部分来说:第一比例,第二细节。对于设计师来说,平台姿态决定一切,幸好M2的平台不是来自UKL,当然宝马也不会让一辆UKL平台的车成为一辆真正的M。所以前置后驱的基本结构,来白海外2系的底子,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纵置6缸发动机和7DCT变速器空间的车头都决定了我们眼前这辆M2的基本姿态。50:50之类的东西,都是天生的,骨子里的。但是M2唯一让我不满的地方就是重心偏高,这和直列发动机的布置有很大关系,也和2系平台本身的成本和造价有很大关系,哪怕是一辆M,底盘的离地间隙已经够低了,但仍然重心高,不仅仅是整车的视觉重心高,坐进车内的重心感觉也高,座椅高度调节降到最低也一样。重心高整辆车看起来就更为宽厚,不够扁,同样注重纯粹的驾驶,也是前置后驱但是级别低得多的一辆车重心就明显更低,也更扁,潜力很大,对,就是丰田86和斯巴鲁BRZ。回到M2来,于是这辆车的车头部分就有更大的撞风面积,所以车头可供施展的空间就很大,宝马的设计师当然没有放过这里,于是,宝马标志性双肾进气口的下方还可以额外制造一个大嘴,而且硕大的两侧进气口还有两块空气偏转补偿片似的东西,这玩意的灵感很有可能来自战斗机进气道的附面层隔板。尽管车头宽厚,但宝马在设计比例上仍然遵守传统的比例美学,上下部分的比例还是不敢造次。车身侧面上面的腰线是宝马的光影雕刻理念,位置有点高但在车身侧面是主要表达。相比之下,下面那条线就有点多余,尤其在后方与外扩的轮拱结合的部位很不自然,可没有这条线整个车身侧面的重心会显得更高,更强调体积感而去线条化的今天,宝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在成本控制范围之内,车身侧面在手绘稿中看起来错落有致,而实际上却总有某个地方看起来不对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好在19英寸的大轮毂让这辆车的侧面还是富有力量的,低趴 大轮毂是汽车的美颜大法,哪怕是吉利美人豹,这样处理一番也会让人感觉有了几分姿色。M2最后的收尾以四出尾排、大倾角的后悬、265/35的宽后轮结束,两侧的纵向导流槽只是装饰,里面是红色的反光板,新一代宝马车型上都会有这样的设计,比如新的24,但我并不喜欢这里,感觉有些刻意,而且纵向线条能够营造体积感和力量感,但却不够扁,我喜欢看起来更扁平一些的感觉,横向宽度要宽。M2的设计绝大多数都是以工程设计为核心来的,围绕着驾驶展开的工程设计是占主导地位的设计思路,基本车体控制在2系级别的成本之内,最后用宝马的高性能M动力总成、强化的零件和对应的调校设定来武装。平台姿态,比例和整体布局的定位起点高,说白了就是底子好,那些我们看到的武装都不是刻意而為之,和很多所谓的性能车刻意的乱七八糟附件相比,宝马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反而是那些妆点的设计看起来真是蹩脚,宝马骨子里就是工程宅男。M2的车内设计简直就是不知所云,硬壳炭纤维覆盖件塑料感极强,我差点以为真的是塑料。新款内饰做了调整,如果没有开过,我还真看不出来哪个是改款后的,哪个是改款前的,中控台莫名其妙的一个装饰条不知所云,没有什么流行的扁平化设计,但摸起来都是好材料,宝马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把成本不低的好材料造得看起来一点都不豪华,只有长时间使用起来才能体会到材料的品质不错。球形的挡把让我想起来E92时代的M3,剩下的东西让我记起来的不多,只能看图来回想,但坐进车里跑在赛道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不适,除了前面提到的重心高之外,这辆车里最用心的设定就是关于驾驶的,以下这些我都没有找到毛病,而且非常出色:坐姿,视线,手臂的活动空间,腿部的活动空间,座椅对身体的包裹支撑,机械式手刹的位置,驾驶模式按钮选择的位置,方向盘的粗细和直径,相对于驾驶者的可调角度。除此之外,其他的东西都以实现功能为主,要说有些敷衍可能冤枉了宝马的内饰设计师,他们还是用力了,但专注驾驶体验的工程师主导的一辆车,设计师们的预算和话语权都太有限了。就像我在试驾体验中写的那样,这是宝马送给能够真正享受驾驶乐趣的年轻车迷的一份礼物。造型设计这种东西,当功能至上时,有时候反而显得颇具魅力,也许这就是机械的原始魅力所在。
关于性能
M2因为身份问题,动力输出而被牢牢限制在M4之下,哪怕未来B58上身,我们可能仍然会想要S55,但这都不是事儿,这台N55830A已经能够输出276kW和500N·m的扭矩,而且潜力极大,就是低转速时候的响应还不够快。M2底盘操控的敏捷性是宝马量产车家族中最强的,指向精准,路感清晰,重心的变化整体划一,用钟摆过连续弯的衔接可以控制得十分精准。车身姿态在极限中的可控度很高,不像中置后驱的718在极限之前极为稳定,而超越临界点后就变得极难控制,前中置后驱的M2极限可控性非常高,只要反应够快,就能感受一辆快速而柔软的大号卡丁车带给我们关于驾驶的一切乐趣。M2在原有转向角和倾角的设定下在赛道中就可以做出很多大角度的漂移动作,尽管更宽的轮胎是为了足够的抓地力,但如果想要提升速度,这套轮胎还是稍有些宽,但追求均衡,最终选择了265 35 ZR19的设定。M2更像是宝马送给能够真正享受驾驶乐趣的年轻车迷的一份礼物,M2的车主和那些直线加速精英们一起跑山的时候,记得跟同时出发的小伙伴们说,山顶的咖啡馆,我会帮你点好一杯热咖啡,你到的时候,应该还没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