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即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教育的宗旨,就是要通过体育“发达其身体”,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发达其精神”,以建立学生的“真善美之三德”。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美育尤为重要。修订后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句话揭示了美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无不是美育的集中表现。如果能自始至终将美育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很难想象没有美感的语文教学会在学生的精神上发生积极效应。美育与语文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元素
现行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可以说集各种美之大成,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观念,蕴涵着极其丰富,极为广泛,极为深刻的美学内容。从文体的角度看,既有庄重严肃的议论文,也有多种多样的散文作品等;从语言的角度看,既有通俗易懂的民间谚语,也有规范可学的政论性语言,还有优美抒情的诗一般的文学语言。学生读后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引发审美想象力。以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为例。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其中有独立于橘子洲头的少年、依依不舍康桥的诗人、痴痴等待的女子;也有是人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对祖国的深深爱恋、对爱人的坚贞不一的情感。如何将这些审美感受带进课堂,传达给学生呢?首先,应该特别突出朗读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感情丰富,读起来都琅琅上口、读完则回味无穷。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和朗读,让学生充分体味其中的韵律美;其次,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它们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王维的《观猎》中,“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 “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一个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第三,抓住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激发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前提,揭示诗中表达的高尚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实现以情育情。如穆旦的《赞美》一诗,作者将对现实的关注、对未来的期望、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的索求,交织在一起,呈现给我们一幅既忧郁、沉涌又凝重、激昂的情感画卷;第四,让学生体会意境之美。当学生对诗歌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要乘胜追击,深层次地剖析诗的意境,使其得以再现,让学生在咀嚼、思索、想象的广阔空间里获得意境美的享受。
二、紧贴社会生活,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当外在的美被学生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就能内化为学生的美的心灵和品质,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活动为载体,紧贴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之中,成为审美的主体因素,在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灵活生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发现和感受美。在学习散文的写作时,笔者将学生带到树林里,带到嘉陵江边,让学生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深刻领会自然景物的美妙,陶冶情操。在学习韩愈的《祭十二郞文》时,笔者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所蕴含的亲情之美,便组织学生收看四川电视台的“天下故事之真情人生”栏目,并让学生写一篇怀念已故亲友的短文,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人情人性美。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从生活的点滴之中去发现和感受自然风景的美、家庭和睦的美、社会和谐的美,在灵活、生动的教学中生活在美的海洋里。
三、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以高二年级教学为例,高二是高中三年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把审美感受的感性认识引向深入,又要为理性认识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二学生通过高一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能够在全面把握文章主旨上,以一个客观或主观的角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出独特的见解。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故都的秋》时,为了引导学生欣赏景物的绘画美,我首先播放配乐朗诵录音,指导学生分段朗读,体会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色味、情调和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然后再根据语言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丰富而合理的想象重组画面,学生充分调动了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的作用,“沿波讨源”,故都的秋色之美尽在想象之中:高远碧绿的天空、破壁残垣的庭院、落蕊满地的秋槐、流光溢彩的牵牛、枯黄尖细的秋草、青天下飞过的驯鸽,还有那画外音,尖细的鸽哨,悦耳的蝉鸣,《故都的秋》不但有画意,而且有诗情。再现画面的目的在于再创意境,把握故都秋景的基调底色和总体特征,让学生从具体描写中体味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姿、秋味、秋意之美,从而获得具体而丰赡的视听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抓住情感基调,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验到崇敬、赞美等感情色彩,与作者共鸣。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引导学生从感情共鸣进入到对社会、对人生、对宇宙的更深层的思考,去发现个别感性形式所表现的普遍的感性内容。抓住重点句段启发体味,引导学生感情体验,并进一步扩展情思,是培养审美理解力的好方法。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最易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田忠辉李淑霞.语文教育中审美因素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1).
[3]章承董.语文课审美教育方法浅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22).
[4]赵慧荣.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探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即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教育的宗旨,就是要通过体育“发达其身体”,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发达其精神”,以建立学生的“真善美之三德”。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美育尤为重要。修订后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句话揭示了美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无不是美育的集中表现。如果能自始至终将美育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很难想象没有美感的语文教学会在学生的精神上发生积极效应。美育与语文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元素
现行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可以说集各种美之大成,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观念,蕴涵着极其丰富,极为广泛,极为深刻的美学内容。从文体的角度看,既有庄重严肃的议论文,也有多种多样的散文作品等;从语言的角度看,既有通俗易懂的民间谚语,也有规范可学的政论性语言,还有优美抒情的诗一般的文学语言。学生读后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引发审美想象力。以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为例。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其中有独立于橘子洲头的少年、依依不舍康桥的诗人、痴痴等待的女子;也有是人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对祖国的深深爱恋、对爱人的坚贞不一的情感。如何将这些审美感受带进课堂,传达给学生呢?首先,应该特别突出朗读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感情丰富,读起来都琅琅上口、读完则回味无穷。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和朗读,让学生充分体味其中的韵律美;其次,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它们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王维的《观猎》中,“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 “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一个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第三,抓住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激发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前提,揭示诗中表达的高尚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实现以情育情。如穆旦的《赞美》一诗,作者将对现实的关注、对未来的期望、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的索求,交织在一起,呈现给我们一幅既忧郁、沉涌又凝重、激昂的情感画卷;第四,让学生体会意境之美。当学生对诗歌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要乘胜追击,深层次地剖析诗的意境,使其得以再现,让学生在咀嚼、思索、想象的广阔空间里获得意境美的享受。
二、紧贴社会生活,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当外在的美被学生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就能内化为学生的美的心灵和品质,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活动为载体,紧贴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之中,成为审美的主体因素,在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灵活生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发现和感受美。在学习散文的写作时,笔者将学生带到树林里,带到嘉陵江边,让学生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深刻领会自然景物的美妙,陶冶情操。在学习韩愈的《祭十二郞文》时,笔者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所蕴含的亲情之美,便组织学生收看四川电视台的“天下故事之真情人生”栏目,并让学生写一篇怀念已故亲友的短文,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人情人性美。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从生活的点滴之中去发现和感受自然风景的美、家庭和睦的美、社会和谐的美,在灵活、生动的教学中生活在美的海洋里。
三、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以高二年级教学为例,高二是高中三年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把审美感受的感性认识引向深入,又要为理性认识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二学生通过高一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能够在全面把握文章主旨上,以一个客观或主观的角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出独特的见解。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故都的秋》时,为了引导学生欣赏景物的绘画美,我首先播放配乐朗诵录音,指导学生分段朗读,体会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色味、情调和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然后再根据语言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丰富而合理的想象重组画面,学生充分调动了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的作用,“沿波讨源”,故都的秋色之美尽在想象之中:高远碧绿的天空、破壁残垣的庭院、落蕊满地的秋槐、流光溢彩的牵牛、枯黄尖细的秋草、青天下飞过的驯鸽,还有那画外音,尖细的鸽哨,悦耳的蝉鸣,《故都的秋》不但有画意,而且有诗情。再现画面的目的在于再创意境,把握故都秋景的基调底色和总体特征,让学生从具体描写中体味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姿、秋味、秋意之美,从而获得具体而丰赡的视听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抓住情感基调,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验到崇敬、赞美等感情色彩,与作者共鸣。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引导学生从感情共鸣进入到对社会、对人生、对宇宙的更深层的思考,去发现个别感性形式所表现的普遍的感性内容。抓住重点句段启发体味,引导学生感情体验,并进一步扩展情思,是培养审美理解力的好方法。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最易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田忠辉李淑霞.语文教育中审美因素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1).
[3]章承董.语文课审美教育方法浅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22).
[4]赵慧荣.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探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