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文>=梁启超在文章《最苦与最乐》中写道:“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家有怨妇,鸡犬不宁
“我是一个典型的怨妇。我不希望这样下去,请您想办法治好我。”樊女士在我面前坐下,开门见山地说。她今年32岁,是一家超市连锁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从她的语气中不难听出,她对自己喜欢抱怨这个习惯也充满了抱怨。
为了缓解她的焦虑,我宽慰道:“生活中,哪个女人不抱怨两句?不必给自己贴上‘怨妇’的标签。”
“不,我就是一个怨妇!”樊女士打断我,“我讨厌死抱怨了,可又忍不住。再不改掉这个毛病,老公会跟我离婚,女儿也会离我远去。我的婚姻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交流中我了解到,樊女士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与同班同学杜先生喜结连理,不久就有了女儿蒙蒙,生活幸福美满。2012年,她的生活接连发生了两个变故,父亲去世和工作变动。“爸爸去世对我打击很大,我感觉天塌了一半。爸爸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事业不成功,经常被妈妈唠叨,却从不还嘴。他特别疼我,每次我被妈妈骂,他都私下里帮我,但他从来不与妈妈正面对抗。我感觉他这一辈子活得挺窝囊的。”樊女士一边擦眼泪一边说,“爸爸走了,妈妈搬来跟我一起生活,我终于体会到了下雨不打伞的感觉。”
我问:“什么意思?”
樊女士说:“妈妈的唠叨就像上海的梅雨一样没完没了,而爸爸就是我的伞,现在他走了,我要独自承受妈妈的折磨。半年后,妈妈搬回老家跟我哥哥一起生活,我才没有崩溃。我知道这样想不对,毕竟雨过天晴了。但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我所在的研究所被撤并,我被分流到现在的公司从事具体的物流业务。悠闲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我忙得焦头烂额。碰巧女儿又该上幼儿园了,忙上加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陀螺,不停地旋转,不能停,一停就倒。”
我安慰道:“非常理解。一下子碰到这么多麻烦事,难怪你有些怨言。是不是丈夫不体谅你?”
樊女士说:“不,他很体谅我的。说他是个暖男一点也不过分,但我还是忍不住唠叨他。他说抱怨是我们家的遗传基因,还说他是我的丈夫,不是我的心理医生,治不好我的家族病。这话多伤人啊!好像我们家的人都是劣等人种。不过他说得对,他的确不是我的心理医生。”
我问:“您都抱怨他什么?”
樊女士欲言又止,想了想,扑哧笑了:“女人要抱怨,还愁没理由吗?大到事业、婚姻、孩子的教育、经济能力,小到饭菜口味、家务劳动、业余爱好,甚至他睡觉打鼾都能成为我抱怨的理由,最后上升到‘成心不让我好好睡觉’的高度。丈夫气坏了,搬到客厅去睡。另外,我的抱怨在公司好像也很有名,我去门店检查工作,店长们都不敢见我。”
我问:“女儿也受到影响了吗?”
樊女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女儿当然是跟妈亲,但亲不到半小时,她就跑去找她爸爸了。她说我说话像是写作业,总要一句话说十遍。前不久,女儿幼儿园的老师通过微信向我推荐一本书,叫《不抱怨的世界》,还委婉地告诉我,妈妈少抱怨,孩子成长得更顺利。明显话里有话。后来我通过别的家长才弄明白,老师让孩子们练习口头表达能力,题目是《我的妈妈》,我女儿不避家丑,给我的抱怨恶习做了一次大大的广告。羞愧之余,我冷静下来,决定来找您,一定要治好我的抱怨病,否则家里鸡犬不宁,我和我老公甚至有离婚的危险!”
抱怨恶习,源自创伤
我告訴樊女士,抱怨的潜台词是“怎么做都没有用”,即把失败、心情不好等问题统统归为外在的、无法掌控的原因。长期沉浸在抱怨的情绪之中,反复絮叨种种不满,会摧毁自己的心情,消磨自己的意志,还会让周围的人难以招架,不是奋起反抗,就是逃之夭夭。家人是逃不掉的受害者,往往索性吵一架,让家庭气氛变坏。
“没错没错!”樊女士点头称是,“我家就是这样。可是,我为什么要抱怨呢?难道真是家族基因在作怪?”
我说:“人有抱怨恶习,大多源自童年的心理创伤。”
樊女士大惊小怪:“童年创伤?我小时候没遇到什么重大变故啊!”
我说:“童年的心理创伤未必是惨烈的事件,许多在成人看来平淡无奇的事也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构成严重伤害。”
我进一步解释,人的心理微妙之处在于,如果你被爱过,你就会学会自爱;被相信过,你就会学会自信;被尊重过,就会学会自尊。爱抱怨的人,大多在童年时期被灌输过无助的观念。
首先,孩子追求某些愿望时,如果总是受到打击,便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电击关在笼子里的狗,刚开始时狗拼命地想逃脱,但电击次数多了,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电击,根本无法躲避,最终狗放弃了努力。狗最终放弃努力,叫习得性无助。如果孩子想要达成某种愿望,父母不予支持,反而反复打击孩子,孩子无法反抗,无力挣脱,就会像实验中那条可怜的狗那样放弃自己的愿望,只能用抱怨、做事磨蹭等方式缓解内心的焦虑,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抱怨的恶习。如果父母也爱抱怨,那么孩子用同样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焦虑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其次,孩子遇到挫折时,如果父母总是采用外归因的方式,孩子便会养成同样的习惯。比如,孩子学走路时不小心跌倒了,姥姥赶紧跑过来抱起小孩:“宝宝不哭,宝宝不哭,都怪这个地板把宝宝绊倒了。姥姥打地板。”边哄孩子边用脚跺地板。这就是外归因。长此以往,孩子再遇到挫折也学到了同样的归因方式。
“没错,我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伤害我的!”樊女士的表情就像指认凶手,“我小时候要求妈妈买舞蹈鞋,妈妈嘲笑我腿短;我要求报名参加美术夏令营,妈妈撇嘴,说我没有艺术细胞……”
我用手势制止樊女士的唠叨,接着说:“人的成长就像开车,开始学习驾驶的时候要对每个动作进行分解练习,学会后就变成了一种自动化的习惯。同样,童年时期的行为在重复中会变成习惯性、自动化的反应,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人就会开启自动模式。如果小时候养成了习得性无助,再加上外归因方式,那么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就固定下来了,遇到麻烦就抱怨“都是别人的错”“怎么做都没用”,从而放弃努力。想想看,您的情况是不是这样?” 樊女士没有接话,若有所思的样子。
心灵创伤,家族标志
我问:“您在想什么?”
樊女士幽幽地说:“父母对孩子行为方式的影响如此之大吗?如果是的话,那我的女儿岂不是也成了受害者?难道我丈夫说对了,抱怨真是我家的家族病吗?”
我说:“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往往是过去把我们弄成现在的样子。’一百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精神分析,很少有人再怀疑童年经历对成年人的思维和行为有重大影响。在儿童眼里,父母是他的天,是他的一切。这不仅因为他的生命由父母赋予,更重要的在于这种血缘链接背后的情感辐射。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过母婴关系:‘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儿童通过与父母相处,逐步形成了对自己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投放到了外在世界的大荧幕上。您想想看,这样的影响还不够大吗?”
樊女士不安地问:“这样的创伤会涉及后代吗?”
我说:“根据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个体心理障碍的病因来自照顾者及与之相关的客体关系。照顾者的各种失误,比如忽视、拒绝、冷漠等,是由他自己的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孩子在不良照顾下产生了问题,也就相当于长辈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传递给了下一代,这种情形是极为常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伤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中国人喜欢续家谱、溯祖籍,特别是祖上有达官显贵,更是要大书特书,以显门第的高贵。至于家丑,则是万万不可外扬,甚至要将其完全抹掉才甘心。但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来讲,不好的事情反而比好的事情留得更为久远,它以种种微妙隐幽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中,世代相传。”
樊女士问:“人们常说,时间是治疗创伤的良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能淡忘童年的痛苦吗?”
我说:“大仲马在《基度山伯爵》中写道:‘精神上的创伤就有这种特性——它可以被掩盖起来,但绝不会收口;它是永远痛苦,永远一被触及就会流血,永远鲜血淋淋地留在心头。’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创伤的本质。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岁月往往令伤痕更加突出,因为童年所受的创伤会在人的心里留下阴影,不知不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持续发酵,影响旁人和下一代。”
樊女士说:“考大学时,我故意报离家远的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我也不喜欢回老家,因为我不想听妈妈的抱怨。这或许是我本能地在逃避吧?”
我点头,说:“但你是逃不掉的。心理困扰不像皮肤过敏,离开过敏源就能万事大吉。情结是要消解了才没有,并不是隔离了就没有。未能言说的痛,总会以变形的方式渗进我们的生活。从心理层面来讲,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就是这个人内心世界的投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积压了大量愤怒,对父母也好,对自己也罢,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愤怒在平日与人的交往中体现出来。”
樊女士面容凄苦,问:“那我该怎么办呢?”
我是导游,不是导演
我说:“当然是改变。”
樊女士苦笑道:“谁不想改变呢?问题是,我都32岁了,还来得及吗?”
我说:“生而为人,成长是责任,责任也会带来成长。正如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所写的那样:‘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不可否认,履行对自己的成长责任势必会带来疼痛。可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樊女士问:“您说的自由是什么意思?”
我说:“真正的自由,就是人认为自己的生命全然由自己负责,不把责任归诸他人。相反,依赖别人的安慰,依赖别人的引领,就是不自由,因为那是孩子的方式,把责任扔给父母。要知道,正是责任的挑战,使人变得睿智。”
樊女士失望地说:“这么说,我连您都不能依赖了?”
我笑道:“我不是您生活的导演,我只是带领您治愈心理创伤的导游。”
樊女士决心进行自我修炼。我给了她以下三个心法,算是导游手里的一张“路线图”吧:
第一,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依賴别人。心理成长是一个复杂、漫长的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领悟。当一个人有了改变的意愿,并且愿意像成年人那样付出,而不是像婴儿一样单方面索取时,改变就已经发生了。人在受伤后往往会更加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还是肉体上的创伤,只要善加利用,对成长都有益处。
第二,接纳自己,爱自己。自我成长,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习理解生命和人性。当你用更客观、更完整的视角看待自己和他人,你会发现自己的创伤并非过错,亦非缺陷,而是一个指南针,指引你走向成熟。
第三,与女儿共同成长。老年人常说:“生孩子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坐月子是女人重生的机会。”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还是有道理的。我提醒樊女士:“您可以把女儿当成童年的自己,把自己当成理想中的妈妈。女儿有合理愿望,您要尽力满足,满足不了的也不要打击她。女儿遇到挫折,您要采取正确的归因方式,引导她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我明白了!”樊女士大喜,“陪女儿再成长一次,与自己不堪的童年记忆告别。”
我赞许道:“没错!所以说,家庭教育是父母造就孩子,也是孩子成全父母。”
【编辑:陈彤】
家有怨妇,鸡犬不宁
“我是一个典型的怨妇。我不希望这样下去,请您想办法治好我。”樊女士在我面前坐下,开门见山地说。她今年32岁,是一家超市连锁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从她的语气中不难听出,她对自己喜欢抱怨这个习惯也充满了抱怨。
为了缓解她的焦虑,我宽慰道:“生活中,哪个女人不抱怨两句?不必给自己贴上‘怨妇’的标签。”
“不,我就是一个怨妇!”樊女士打断我,“我讨厌死抱怨了,可又忍不住。再不改掉这个毛病,老公会跟我离婚,女儿也会离我远去。我的婚姻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交流中我了解到,樊女士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与同班同学杜先生喜结连理,不久就有了女儿蒙蒙,生活幸福美满。2012年,她的生活接连发生了两个变故,父亲去世和工作变动。“爸爸去世对我打击很大,我感觉天塌了一半。爸爸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事业不成功,经常被妈妈唠叨,却从不还嘴。他特别疼我,每次我被妈妈骂,他都私下里帮我,但他从来不与妈妈正面对抗。我感觉他这一辈子活得挺窝囊的。”樊女士一边擦眼泪一边说,“爸爸走了,妈妈搬来跟我一起生活,我终于体会到了下雨不打伞的感觉。”
我问:“什么意思?”
樊女士说:“妈妈的唠叨就像上海的梅雨一样没完没了,而爸爸就是我的伞,现在他走了,我要独自承受妈妈的折磨。半年后,妈妈搬回老家跟我哥哥一起生活,我才没有崩溃。我知道这样想不对,毕竟雨过天晴了。但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我所在的研究所被撤并,我被分流到现在的公司从事具体的物流业务。悠闲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我忙得焦头烂额。碰巧女儿又该上幼儿园了,忙上加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陀螺,不停地旋转,不能停,一停就倒。”
我安慰道:“非常理解。一下子碰到这么多麻烦事,难怪你有些怨言。是不是丈夫不体谅你?”
樊女士说:“不,他很体谅我的。说他是个暖男一点也不过分,但我还是忍不住唠叨他。他说抱怨是我们家的遗传基因,还说他是我的丈夫,不是我的心理医生,治不好我的家族病。这话多伤人啊!好像我们家的人都是劣等人种。不过他说得对,他的确不是我的心理医生。”
我问:“您都抱怨他什么?”
樊女士欲言又止,想了想,扑哧笑了:“女人要抱怨,还愁没理由吗?大到事业、婚姻、孩子的教育、经济能力,小到饭菜口味、家务劳动、业余爱好,甚至他睡觉打鼾都能成为我抱怨的理由,最后上升到‘成心不让我好好睡觉’的高度。丈夫气坏了,搬到客厅去睡。另外,我的抱怨在公司好像也很有名,我去门店检查工作,店长们都不敢见我。”
我问:“女儿也受到影响了吗?”
樊女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女儿当然是跟妈亲,但亲不到半小时,她就跑去找她爸爸了。她说我说话像是写作业,总要一句话说十遍。前不久,女儿幼儿园的老师通过微信向我推荐一本书,叫《不抱怨的世界》,还委婉地告诉我,妈妈少抱怨,孩子成长得更顺利。明显话里有话。后来我通过别的家长才弄明白,老师让孩子们练习口头表达能力,题目是《我的妈妈》,我女儿不避家丑,给我的抱怨恶习做了一次大大的广告。羞愧之余,我冷静下来,决定来找您,一定要治好我的抱怨病,否则家里鸡犬不宁,我和我老公甚至有离婚的危险!”
抱怨恶习,源自创伤
我告訴樊女士,抱怨的潜台词是“怎么做都没有用”,即把失败、心情不好等问题统统归为外在的、无法掌控的原因。长期沉浸在抱怨的情绪之中,反复絮叨种种不满,会摧毁自己的心情,消磨自己的意志,还会让周围的人难以招架,不是奋起反抗,就是逃之夭夭。家人是逃不掉的受害者,往往索性吵一架,让家庭气氛变坏。
“没错没错!”樊女士点头称是,“我家就是这样。可是,我为什么要抱怨呢?难道真是家族基因在作怪?”
我说:“人有抱怨恶习,大多源自童年的心理创伤。”
樊女士大惊小怪:“童年创伤?我小时候没遇到什么重大变故啊!”
我说:“童年的心理创伤未必是惨烈的事件,许多在成人看来平淡无奇的事也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构成严重伤害。”
我进一步解释,人的心理微妙之处在于,如果你被爱过,你就会学会自爱;被相信过,你就会学会自信;被尊重过,就会学会自尊。爱抱怨的人,大多在童年时期被灌输过无助的观念。
首先,孩子追求某些愿望时,如果总是受到打击,便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电击关在笼子里的狗,刚开始时狗拼命地想逃脱,但电击次数多了,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电击,根本无法躲避,最终狗放弃了努力。狗最终放弃努力,叫习得性无助。如果孩子想要达成某种愿望,父母不予支持,反而反复打击孩子,孩子无法反抗,无力挣脱,就会像实验中那条可怜的狗那样放弃自己的愿望,只能用抱怨、做事磨蹭等方式缓解内心的焦虑,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抱怨的恶习。如果父母也爱抱怨,那么孩子用同样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焦虑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其次,孩子遇到挫折时,如果父母总是采用外归因的方式,孩子便会养成同样的习惯。比如,孩子学走路时不小心跌倒了,姥姥赶紧跑过来抱起小孩:“宝宝不哭,宝宝不哭,都怪这个地板把宝宝绊倒了。姥姥打地板。”边哄孩子边用脚跺地板。这就是外归因。长此以往,孩子再遇到挫折也学到了同样的归因方式。
“没错,我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伤害我的!”樊女士的表情就像指认凶手,“我小时候要求妈妈买舞蹈鞋,妈妈嘲笑我腿短;我要求报名参加美术夏令营,妈妈撇嘴,说我没有艺术细胞……”
我用手势制止樊女士的唠叨,接着说:“人的成长就像开车,开始学习驾驶的时候要对每个动作进行分解练习,学会后就变成了一种自动化的习惯。同样,童年时期的行为在重复中会变成习惯性、自动化的反应,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人就会开启自动模式。如果小时候养成了习得性无助,再加上外归因方式,那么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就固定下来了,遇到麻烦就抱怨“都是别人的错”“怎么做都没用”,从而放弃努力。想想看,您的情况是不是这样?” 樊女士没有接话,若有所思的样子。
心灵创伤,家族标志
我问:“您在想什么?”
樊女士幽幽地说:“父母对孩子行为方式的影响如此之大吗?如果是的话,那我的女儿岂不是也成了受害者?难道我丈夫说对了,抱怨真是我家的家族病吗?”
我说:“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往往是过去把我们弄成现在的样子。’一百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精神分析,很少有人再怀疑童年经历对成年人的思维和行为有重大影响。在儿童眼里,父母是他的天,是他的一切。这不仅因为他的生命由父母赋予,更重要的在于这种血缘链接背后的情感辐射。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过母婴关系:‘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儿童通过与父母相处,逐步形成了对自己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投放到了外在世界的大荧幕上。您想想看,这样的影响还不够大吗?”
樊女士不安地问:“这样的创伤会涉及后代吗?”
我说:“根据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个体心理障碍的病因来自照顾者及与之相关的客体关系。照顾者的各种失误,比如忽视、拒绝、冷漠等,是由他自己的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孩子在不良照顾下产生了问题,也就相当于长辈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传递给了下一代,这种情形是极为常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伤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中国人喜欢续家谱、溯祖籍,特别是祖上有达官显贵,更是要大书特书,以显门第的高贵。至于家丑,则是万万不可外扬,甚至要将其完全抹掉才甘心。但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来讲,不好的事情反而比好的事情留得更为久远,它以种种微妙隐幽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中,世代相传。”
樊女士问:“人们常说,时间是治疗创伤的良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能淡忘童年的痛苦吗?”
我说:“大仲马在《基度山伯爵》中写道:‘精神上的创伤就有这种特性——它可以被掩盖起来,但绝不会收口;它是永远痛苦,永远一被触及就会流血,永远鲜血淋淋地留在心头。’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创伤的本质。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岁月往往令伤痕更加突出,因为童年所受的创伤会在人的心里留下阴影,不知不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持续发酵,影响旁人和下一代。”
樊女士说:“考大学时,我故意报离家远的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我也不喜欢回老家,因为我不想听妈妈的抱怨。这或许是我本能地在逃避吧?”
我点头,说:“但你是逃不掉的。心理困扰不像皮肤过敏,离开过敏源就能万事大吉。情结是要消解了才没有,并不是隔离了就没有。未能言说的痛,总会以变形的方式渗进我们的生活。从心理层面来讲,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就是这个人内心世界的投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积压了大量愤怒,对父母也好,对自己也罢,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愤怒在平日与人的交往中体现出来。”
樊女士面容凄苦,问:“那我该怎么办呢?”
我是导游,不是导演
我说:“当然是改变。”
樊女士苦笑道:“谁不想改变呢?问题是,我都32岁了,还来得及吗?”
我说:“生而为人,成长是责任,责任也会带来成长。正如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所写的那样:‘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不可否认,履行对自己的成长责任势必会带来疼痛。可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樊女士问:“您说的自由是什么意思?”
我说:“真正的自由,就是人认为自己的生命全然由自己负责,不把责任归诸他人。相反,依赖别人的安慰,依赖别人的引领,就是不自由,因为那是孩子的方式,把责任扔给父母。要知道,正是责任的挑战,使人变得睿智。”
樊女士失望地说:“这么说,我连您都不能依赖了?”
我笑道:“我不是您生活的导演,我只是带领您治愈心理创伤的导游。”
樊女士决心进行自我修炼。我给了她以下三个心法,算是导游手里的一张“路线图”吧:
第一,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依賴别人。心理成长是一个复杂、漫长的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领悟。当一个人有了改变的意愿,并且愿意像成年人那样付出,而不是像婴儿一样单方面索取时,改变就已经发生了。人在受伤后往往会更加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还是肉体上的创伤,只要善加利用,对成长都有益处。
第二,接纳自己,爱自己。自我成长,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习理解生命和人性。当你用更客观、更完整的视角看待自己和他人,你会发现自己的创伤并非过错,亦非缺陷,而是一个指南针,指引你走向成熟。
第三,与女儿共同成长。老年人常说:“生孩子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坐月子是女人重生的机会。”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还是有道理的。我提醒樊女士:“您可以把女儿当成童年的自己,把自己当成理想中的妈妈。女儿有合理愿望,您要尽力满足,满足不了的也不要打击她。女儿遇到挫折,您要采取正确的归因方式,引导她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我明白了!”樊女士大喜,“陪女儿再成长一次,与自己不堪的童年记忆告别。”
我赞许道:“没错!所以说,家庭教育是父母造就孩子,也是孩子成全父母。”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