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生心理素质 素质培养 培养途径
目前,有不少中小学生时常出现心理障碍,如厌学、焦虑、青春期烦恼、孤僻、自卑、早恋等心理异常表现。很多学生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缺少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有些学生甚至做出莽撞的事情,走入歧途,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心理素质差,缺少健康心理所造成的。为此,笔者谈谈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尤其是智力方面。如观察力、想像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几种认识能力,主要是通过文理科教学和实践课教学形成的。有些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科教学。如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意志,锻炼耐力和毅力;音乐课培养学生审美、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等。这种渗透是经常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有效的。
二、结合课外场所进行环境育人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除了课堂教学外,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课外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文化氛围,等等。每个人的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因此,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如校园,学生天天接触日日熏陶,优美的校园环境,绿树鲜花,宣传板报,文化长廊等使学生一进校就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和兴趣。这种美化、绿化、净化、清新和谐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更为重要,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正确的家庭教育能使学生养成勤俭朴素、吃苦耐劳、分辨是非等良好心理品质。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学生要接受什么,抛弃什么,是不易分辨的,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排除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健康行为的干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可深入工厂、农村、部队,用正确的典型英雄事迹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社会主义信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为学生提供多种心理咨询,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校可给学生上一些心理保健课和心理素质讲座,使学生获得更广泛、更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
四、结合活动课进行综合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学就是一项很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活动课是一种结合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体验为主,促进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浓厚的实践性、广泛性。如艺术教育的文艺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审美观点;科技教育中的科技活动,通过兴趣制作标本、图片、科技小制作等能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校团、班团活动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可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接近社会、接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当今社会和现代生活。
除上述所谈几种途径外,培养学生心理素质还有很多渠道,这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要寓教育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之中,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吉林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
目前,有不少中小学生时常出现心理障碍,如厌学、焦虑、青春期烦恼、孤僻、自卑、早恋等心理异常表现。很多学生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缺少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有些学生甚至做出莽撞的事情,走入歧途,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心理素质差,缺少健康心理所造成的。为此,笔者谈谈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尤其是智力方面。如观察力、想像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几种认识能力,主要是通过文理科教学和实践课教学形成的。有些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科教学。如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意志,锻炼耐力和毅力;音乐课培养学生审美、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等。这种渗透是经常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有效的。
二、结合课外场所进行环境育人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除了课堂教学外,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课外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文化氛围,等等。每个人的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因此,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如校园,学生天天接触日日熏陶,优美的校园环境,绿树鲜花,宣传板报,文化长廊等使学生一进校就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和兴趣。这种美化、绿化、净化、清新和谐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更为重要,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正确的家庭教育能使学生养成勤俭朴素、吃苦耐劳、分辨是非等良好心理品质。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学生要接受什么,抛弃什么,是不易分辨的,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排除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健康行为的干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可深入工厂、农村、部队,用正确的典型英雄事迹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社会主义信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为学生提供多种心理咨询,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校可给学生上一些心理保健课和心理素质讲座,使学生获得更广泛、更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
四、结合活动课进行综合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学就是一项很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活动课是一种结合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体验为主,促进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浓厚的实践性、广泛性。如艺术教育的文艺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审美观点;科技教育中的科技活动,通过兴趣制作标本、图片、科技小制作等能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校团、班团活动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可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接近社会、接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当今社会和现代生活。
除上述所谈几种途径外,培养学生心理素质还有很多渠道,这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要寓教育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之中,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吉林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