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邦琴:杰出的华裔传媒女大亨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移民在一片土地上建设起来的家园,开拓生活的一个童话” (乔治·布什,美国前总统)。 方李邦琴的故事就是这童话中的一章。”
  
  2000年3月17日,已有135年历史的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一个特大字号的通栏:“SOLD(被出售)!”而且登载了一张大幅照片:报社的员工们聚集编辑部大厅,听老板宣布:该报已于当日被一个美籍华人家族——以方李邦琴女士为董事长的方氏企业集团买下!
  《华尔街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报道:“《观察家》报,一个世纪前,威廉?鲁道夫?赫斯特曾用办报的方法寻找出路,来抵御亚洲移民潮所带来的‘黄祸’,而今,一位美籍华人家族以其经营之道接管了它。该家族就是方氏家族,他们正驾驶着一个日益繁茂的商业集团。”
  
  一
  
  犹如平地一声响雷,这个消息震动了美国的新闻界和主流社会。《旧金山观察家报》原本属于大名鼎鼎的传媒世家赫斯特家族,是旧金山地区两大英文报纸之一,也是一张在美国很有影响的主流报纸。正因为如此,一年前,当该报出于无奈决定“出让”时,立刻成了许多人争夺的目标。这场争夺战旷日持久,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而且愈演愈烈,闹上了法庭。在这一年时间里,风云诡变,暗流阵阵,谁也不曾想到,方李邦琴——一位东方女性,竟然能够历经坎坷,挫败来自白人主流社会的阻挠和刁难,成了这家报纸的主人,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掌有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
  对于方李邦琴的胜利,最感到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当是这里的华人和亚裔社区。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赫斯特家族的老祖宗、《旧金山观察家报》的创办人威廉·鲁道夫·赫斯特100多年前曾率先将中国及亚洲移民叫做“黄祸”。令人振奋的是,这个开始于一个多世纪前的故事,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很有戏剧性的结局。
  方李邦琴,这位杰出的华人,她用自己的成功,改写了这段历史。
  方李邦琴是父母十个孩子中的最小一个,而且是在母亲叹息不是个儿子遗憾声中出世的。所以在她小小心灵上总是压着一付担子,自己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才能补给母亲一个高兴。因此求学时期,李邦琴总是以好成绩、上好学校来取悦母亲。
  中学时代的方李邦琴热情、开朗,并且充满理想,她不像很多少女那样喜欢听软绵绵的歌曲,她喜欢的是雄壮的曲子,让自己显得精神。她曾经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愿做一颗彗星,那怕生命短暂,也要划破夜空照亮人间。
  她上台湾政治大学边疆政治系念书,入学时才发现这个系是十足男生世界,全系只有她一个女生。在方李邦琴的青春记忆中,她有过一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就是她担任过全台湾庆祝青年节大会总主席,主持海内外一万多名青年的活动。在大学,方李邦琴是有名的校花,被人称为“美人胚子”。
  自从结识回台的留美新闻硕士方大川并嫁给他来美国后,方李邦琴说自己就从一只孔雀变成了一支小母鸡。
  来旧金山的第二年,他们就添了第一个儿子,随后三四年里,又接连生了两个儿子,方李邦琴只好在家带孩子。那时,他们家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全家五口人全靠方先生一人日夜在外打工挣钱糊口。为了生存,孩子稍微大一点,方李邦琴托朋友找到了一份用老式计算机收款的工作。
  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英文报社负责给报童分发报纸。有一次,因为她的英文不过关,老板娘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了她。她心里想,你有什么了不起,总有一天,我要让你另眼看我。后来她到联合包裹快递公司,给送货员分派货单并算帐。工休时,别的姑娘都去喝咖啡,涂指甲油,只有她还在不停地干,结果她学会了每个人的工种,很快被提升为工头。当时她这样想;勤奋不是一件委屈的事,往往收获最丰厚。
  正在这时,也就是1970年,她的丈夫突然得重病住进了医院,一病就是三年,其间光是病危通知就有三次。那时,她的丈夫已经在中国城开办了一个小小的印刷厂,丈夫一病,印刷厂没有人管,她只好辞掉工作接管印刷厂。她完全要从头学起。
  家里有三个孩子要吃饭,医院里躺着接受抢救的丈夫,面对一个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倒闭的印刷厂,那时候她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有一次,她很晚才收工,出来一看,汽车被人偷走了。当时天下着雨,只好坐公交车回家,到家后浑身都湿透了。
  尽管如此,方李邦琴依然咬紧牙关顶着,从来没有倒下。她对自己说:你可以弯着腰走,也可以趴着身子爬,但是绝对不能倒下;如果你一旦倒下,那就一辈子休想再站起来。她总是用这样的座右铭鼓励自己:“昨天已经过去了,今天活着是准备明天怎么过。”她相信总有一天还会从母鸡变成孔雀,用抬头昂胸的骄傲步姿走路。
  通过自身的奋斗,方李邦琴用自己的血汗钱治好了丈夫的病。方大川出院后,决心自办报纸,他认为:要改变华人在美国的政治地位,必须要用媒体来弘扬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唤起在美国的华人起来参政的意识。当丈夫把办报的心愿说给方李邦琴听时,她二话没说,决心用自己所有积蓄来支持丈夫的事业。
  


  她和丈夫一起,四处奔波,争取到一笔贷款,买了些旧机器,办了个小印刷厂。她既当老板,又当工人,什么重活都干,包括把一千多磅重的滚筒纸推上印刷机……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起步,方家的产业逐渐得到发展,从印刷厂发展到后来蓬蓬勃勃的商业、房地产业。
  1985年,方李邦琴的二儿子23岁,她买了一份英文小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儿子。她对儿子说:“你现在是社长了,把它办成我们华人的报纸。”老二当了社长后,租了一间地下室,领了一群年轻人开始编印和发行报纸。他们平均年龄才20多岁,但是做得很好。对于孩子,方李邦琴一向认为言教不如身教。方李邦琴在印刷厂做得很苦的时候,她把孩子都带去,让他们一边做功课,一边帮助工作,孩子们是在印刷机旁长大的。
  1992年4月方大川去世。他的去世对方李邦琴打击很大,使她非常悲伤。但是,丈夫逝世后的第四天,她就忍住悲苦,擦干眼泪,以坚毅的神色出现在丈夫的办公室里。她知道,现在不是她伤心的时候,员工们等着她支薪,报社的事等着她拍板,方家的整个事业等着她去支撑、去继续。 没有人知道她那时内心的悲苦,没有人知道她的泪水只能悄悄向肚里流,没有人知道她当时感受到的,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华人领袖的遗孀所感受到的心灵压力。
  方李邦琴回首往事道:“我走进公司会议室,所有的负责人看见我进来,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那里面有我的三个儿子,公司除我之外的三个董事,和其他的经理和负责人们,他们都忧伤、焦虑而期待地望着我,我不能让他们看出我内心的伤痛,发现我的脆弱。我坚毅地望着他们,那不是我的选择,我没有选择的余地,那是我应尽的义务。我们公司没有垮,我们的事业在继续,我和三个儿子们,齐心协力继续起他们父亲的事业。”
  一个柔弱的女子,带着三个渐渐长大成人的儿子,渡过了方家历史上又一个艰难的时期。方家企业非但没有垮,反而在一年之后又以出人意料的大手笔,一口气买下了覆盖中半岛地区19个城市的9份英文报纸,将它们全部纳入“独立报系”。
  
  二
  
  在办报的同时,方李邦琴还闯入了商界。华人最喜欢买房子,省吃俭用也要买房地产。方李女士的第一栋房子,是24000美元买的,12年后以36万美元的价钱卖出。做房地产,她常常买进买出,一旦看准了,就毫不犹豫。
  方李邦琴干事就要干好。例如中国城的美丽宫餐馆,已经破产,没有人要。她虽然没有做过餐馆,但依然拍板买下了。买了美丽宫后,她把台湾最红的一个歌星崔台箐请来表演,办了美丽宫之夜。一炮走红,从那以后,华人都到这里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方李邦琴利用这些机会,在这里会见各界名流,洽谈生意,策划华人参政和在美国主流社会助选的各种事宜。布什总统来过那三次。克林顿总统也来过一次。
  报纸上说,美丽宫是旧金山华人的政治客厅,是华人参政议政的大本营,各层政治人物,从总统、州长、市长、议员都络绎不绝地到这里来。在这里,方李邦琴也接待了许多从中国来的代表团和朋友。
  方李邦琴在提升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对美国社会的繁荣进步,对促进中美友好关系等方面均做出巨大贡献,受到了在美华人和美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的肯定。方李邦琴曾获多项荣誉和奖励,她所在的旧金山市长布朗还宣布2000年9月18日为“方李邦琴纪念日”.
  无数在美国的亚裔族群乃至美国主流社会都把方李邦琴看作一个传奇式人物。而方李邦琴对此却另有一番见地:“有些人说我传奇,其实一点传奇都没有,我的这些成就,都是把握住每一个小小的机会,辛苦努力的结果。您的每一段经历,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您成功的基石。如果它们不坚实,您爬上去了,也可能会松动磕绊,甚至摔下来。
  我相信上帝造人的时候,给人人都提供了机会,这些机会在我们的面前不停地走过,就看您是否能抓住。有时您抓住了,但是还没有READY(准备),成功与否不在于有没有机会,而在于您是否具有足够的素质与准备。
  “来美国这40年,有20年是在吃苦,但我并没有浪费,我是在积累,在默默地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生意场上我比先生勇猛。我认为,凡事你只要诚心诚意去做,总会有好结果。凡事相互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灾难和挫折反而激励我们更上进!”
   多年来方李邦琴在积累经营之道的同时广交政治、司法和商界朋友,并且活跃在社区公众场合。不仅与市长、议员、检察官等政界名流好友同道,也多次被各级政府嘉奖或任命,如旧金山市艺术委员、加州妇女地位委员会委员等等。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社团聘请她担任要角。
  曾经有人评论她的角色十分成功,是“演什么像什么”。
  她说,“我是这样的,我总觉得,那是我的工作,你看到的是我另一面。可是你到我家里,看我画的图画,做的手工,那些意境和灵感,多么飘逸潇洒,那才是真正的我”。
  每当黄昏时分,她静静地坐在旧金山湾希斯堡住宅的阳台外或豪华客厅中,透过宽敞明亮的落地玻璃,看旧金山国际机场的飞机平滑地起降,看飞机在云上飘啊飘。她秀雅而雍容地靠在摇椅上,气定神闲,十分惬意。此刻,她完全属于自己。
其他文献
五年不到的时间,华谊兄弟成了中国最大的私营电影公司,并在电影市场上演绎着资本化的进程:海外票房分成、多元化、重组、上市……在不知不觉中,它正改变着中国电影人传统的市场观。  王中军是华谊兄弟影视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他最擅长或者最让他出名的就是制作电影,《大腕》、《卡拉是条狗》、《手机》、《寻枪》、《可可西里》、《天地英雄》等就是他的产品。  他是位提供大众娱乐产品的商人。他拥有的消费者有多少呢?大
期刊
商人?作家?画家?书法家?对张宝全进行角色定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不算他两年的木匠经历和12年的军人生涯,即便把他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身份也忽略掉,我们也难以界定他的身份——他是房地产界赫赫有名的“大亨”,却不守规矩地用苹果盖他的房子;他是今日美术馆的馆长,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倡导的“流行书风”在艺术界引起一片哗然;他的画作透着国画艺术的神韵;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报告文学集《
期刊
相比国外的雪茄品牌,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也有自己的雪茄品牌。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有关,也与老百姓的收入有关。但是,当洋雪茄开始如潮水般涌进中国市场、中国的富豪们开始争相以抽雪茄为荣时,中国的雪茄厂商们怎甘将市场和盘托出?其实,细细思量和回味,中国自己的雪茄也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和渊源。    “长城132”微型雪茄  2005年1月中旬,四川什邡卷烟厂造的微型雪茄“长城132”——当年特供给毛主席等国
期刊
每一个成功企业的后面,都有一个出色的企业家。DELL的戴尔、微软的比尔·盖茨、GE的韦尔奇、搜狐的张朝阳、万科的王石、海尔的张瑞敏以及联想的柳传志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传播着企业、品牌给公众带来的信息或者利益。按照爱屋及乌的理论,如果你对一个企业家有好感,也会对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好感,反之亦然,传播学上这叫认知平衡论。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有意识地包装企业领
期刊
董建华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职务    3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批准董建华先生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同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大会表决通过了增选董建华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而根据基本法,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会暂代行政长官的职位,直至选举举行为止。    首届中国经济学奖出炉    被称为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首届中国经济学奖3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期刊
中国企业的20年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深入和成熟的20年。  对企业来说,是运营环境不断变幻的20年。一方面,内部竞争环境越来越规范,企业不断寻求突破;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也使先进的竞争者不断涌入中国,得以占据先天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断综合起来的过程,就是本土企业所要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的局势变化过程。  这样的环境变化对本土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
期刊
相传女娲是大地的女儿,她的上半部像人,下半部像蛇。她在大地上一个人游玩,时间长了,感到很孤独,就用泥土造出了人类的祖先,以及各种动物。人类渐渐繁殖增加,大地上变得热闹起来了,女娲看了很高兴。  可是,有一天,天空突然破了,大地也裂了开来,于是整个世界上都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烈火和地下冒出来的洪水。人类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女娲看到人类的痛苦,感到十分难过,于是决定去修补天空和大地。她把彩色的石头熔化了,用
期刊
杨卓舒从记者到学者再到著名企业家,不仅实现了财富的超越,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境界、精神也都走向成熟的高度。  衣着朴素的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看上去像个学者和教授,他最不愿称自己是企业家,他说,从本质意义上讲,“我应该是一个学者。”白手起家的他,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使卓达神奇般壮大,他的个人财富也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15位。他让知识产生了价值,创造了财富。同时,他又让财富服务知识、报效文化产业。一个有
期刊
随着能源供需的矛盾日渐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风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风力发电能‘救济’电荒。”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何祚庥院士说,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以成为长三角地区解决“电荒”的一个出路,而风力发电将是主要突破口。  目前,在风力资源储量丰富的地方,一股投资风力发电的热潮正在不断升温。在此方面,民营企业表现出高度的敏感,许多
期刊
他是地产新锐、北伐尖兵,他一次次地“创造机遇、挑战常规”……  十几年前,还是一家工业村办的年利税不到60万的服务公司,而今总资产已近60个亿!先是破格成为28家“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试点”之一;再嬗变为解禁后第一批试点的地产企业……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跻身成为了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从单一的城市市场转向全国市场,从单一城市管理转变到多城市的集团化管理!  金地的品牌愿景从“做中国最受信
期刊